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评价臀上肌肌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患者30例,遵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5例):单纯应用臀上动脉肌皮瓣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实验组(15例):应用臀上动脉肌皮瓣联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后至行肌皮瓣手术修复治疗的天数、手术后至出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日天数、术后至出院天数、住院总天数及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压疮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上肌肌皮瓣联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安全有效、可缩短总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26例骶尾部压疮患者,采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在围手术期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监控重点护理环节,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26例皮瓣均成活,其中6例术后发生皮瓣青紫,经积极处理后恢复正常;2例皮瓣血运良好,但皮瓣下窦道形成,经再次清创手术后愈合。随访6个月~1年,术区修复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臀部穿支皮瓣是修复骶尾部压疮的良好方法,围手术期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汪琳 《护理学杂志》2011,26(16):59-60
目的探讨美皮康贴膜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摆放截石位,观察组摆放截石位前在骶尾部皮肤粘贴美皮康贴膜,观察两组骶尾部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0.67%,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皮康贴膜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截石位患者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臀上、下动脉穿支皮瓣旋转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骶尾部巨大压疮(15 cm×9 cm~18 cm×12 cm)患者,设计以双侧臀上、下动脉穿支为蒂的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压疮创面,皮瓣切取面积30 cm×18 cm~45 cm×25 cm。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其中6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1~3个月,压疮无复发,皮瓣弹性良好,双侧臀部基本对称。结论采用双侧臀上、下动脉穿支皮瓣旋转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1例骶尾部巨大压疮,均采用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创面范围11cm×10cm-17cm×14cm,皮瓣大小20cm×11cm-22cm×14cm。结果:11例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压疮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3年,皮瓣不显臃肿,无凹陷、感染、坏死,臀部外观均良好。结论:臀上动脉穿支密集,血供丰富,营养皮肤及皮下组织范围大,故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疗效满意,而使用双侧该皮瓣则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负压引流术结合穿支皮瓣治疗压疮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5月对6例骶尾部压疮(12 cm×8 cm~10 cm×6 cm)患者采用负压引流术结合臀上下动脉穿支为蒂旋转皮瓣修复压疮创面,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避免受压,调配药物应用保证皮瓣血液供应。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良好,术后随访1~3个月,压疮无复发。结论骶尾部压疮患者应用负压引流术结合穿支皮瓣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效果及皮瓣的血运,可以有效促进创面修复和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周琴  张敏  康福霞  李秦  臧妍  石雪芹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682-1683
目的:通过对骶尾部Ⅲ期、Ⅳ期压疮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术后满意度。方法:对42例并发骶尾部Ⅲ期、Ⅳ压疮患者从全身支持治疗、心理护理、术区准备、术后对皮瓣和全身情况的观察、术后体位护理等方面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皮瓣成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结果:42例患者骶尾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恢复良好,出院随访均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加强术前全身支持治疗和护理,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区准备,术后伤口连续灌洗与负压吸引,对皮瓣和全身情况的密切观察,术后合理应用翻身床是骶尾部Ⅲ期、Ⅳ压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应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20处)骶尾部压疮患者的创面(5 cm× 10 cm~ 14 cm×17 cm)均采用臀上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 本组共13例患者,术后20处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6~48个月,其中1例患者复发,其余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应用臀上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引流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冯宇  郭涛 《浙江创伤外科》2009,14(6):650-652
褥疮(Decubitus,Bedsore)也称压力性溃疡或压疮(Pressure Ulcers,Pressure Sore),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血液循环障碍乃至局部组织持续缺血.最终导致软组织坏死的一类损害性疾病。臀股部褥疮(骶尾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438-1440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封闭负压技术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6年9月,采用人工真皮联合封闭负压技术修复26例患者骶尾部巨大压疮。男15例,女11例,年龄38~77岁,平均(56.50±14.50)岁。[结果]均采用人工真皮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无需皮瓣转移及植皮,经治疗最长48 d后愈合。随访时间6~24个月,伤口愈合良好,无破溃,耐压性好。[结论]人工真皮联合封闭负压技术可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无需植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臀上动脉岛状肌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11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52~73岁。褥疮范围6cm×5cm~11cm×8cm。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臀上动脉为血管蒂的轴型岛状肌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压疮。结果: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10例伤口I期愈合,1例出现切口缘2cm长度的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移植肌皮瓣未见破溃,皮肤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较好,压疮无复发。结论:臀上动脉岛状肌皮瓣供血动脉恒定,切取方便,质地较厚耐磨,供区无需植皮,在臀骶部压疮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正>压疮也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巨大压疮多发于截瘫或长期昏迷不醒者,部位以骶尾部、坐骨结节及股骨大粗隆处多见。截瘫导致患者躯体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再加上营养不良,护理不当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大、深、周围出现潜行的难治性压疮,且常合并严重感染、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颇为棘手[2]。我科2008~2012年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采用腰臀穿支筋膜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7年11月,收治7例骶尾部Ⅲ度压疮.男5例,女2例:年龄35~75岁.高位截瘫2例,双下肢瘫痪5例.溃疡范围4.2 cm×3.5 cm~10.0 cm×7.3 cm.术中采用6 cm×4 cm~11 cm×8 cm腰臀穿支筋膜皮瓣移位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供、受区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皮瓣质地和外观良好,压疮无复发.结论 腰臀穿支筋膜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供丰富,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修复创面较大,是修复骶尾部压疮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长期卧床、无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高,其中骶尾部和足跟的压疮发生率最高[1]。足跟部的压疮易被护理人员忽视,而一旦发生压疮,较骶尾部更难愈合[2-3]。据调查,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大部分是配偶,其年龄大、体力差、缺乏照顾能力,由于护理器具的缺乏,患者出院后皮肤的保护措施难以实施[4]。为解决这一临床护理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足跟减压垫,以期降低足跟处压疮发生的风险。1材料与制作1.1材料棉布、聚醚聚氨酯、尼龙搭扣和隐形拉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预防及治疗效果,为医院压疮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方法收集2008~2011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及转归资料,进行压疮发生率、来源、专科分布、发生部位、分期、治疗效果、季节分布以及高危者压疮发生率分析。结果2008~2011年压疮发生率0.86%~1.25%(平均0.99%);医院外带入压疮占压疮总数的69.87%,医院内发生占30.13%;急危重症科压疮的发生率最高,为5.59%,康复科次之,为3.37%;发生部位以骶尾部最多,占压疮数的37.92%,双足跟次之,占11.80%;出院患者压疮未明显改善占39.08%,好转次之,为30.68%;压疮发生季节以春季发生率最高,为1.16%,冬季次之,为1.01%;压疮风险评估高危者占压疮总数的88.19%,中、低危者占11.81%;压疮评分高风险患者压疮总发生率为18.11%,未发生压疮者为81.89%。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呈中等水平和下降趋势,以医院外发生为主,医院内压疮主要来自压疮风险评估高危者。压疮高发病区为急危重症患者多的科室,高发部位为骶尾部,足跟部次之;春冬季多于夏秋季。压疮患者在住院期间转归较差,应采取压疮预警管理以提高压疮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男,58岁.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饮水呛咳两个半月为主诉,门诊以“脑梗塞”为诊断收入我科进行康复治疗.患者人院时骶尾部皮肤可见5cm×5cm瘀血红润期压疮.入院后给予Braden压疮危险因索评估,评估得分为11分,属高危人群.使用波动式气垫床,骶尾部压疮处于水胶体敷料覆盖.24小时后患者诉骶尾部皮肤有瘙痒感,立即去除水胶体敷料,观察局部皮肤红肿并有10cm× 10 cm皮疹,考虑为使用水胶体敷料过敏所致.护士给予局部皮肤涂抹赛肤润,每4小时一次重复使用.12小时后骶尾皮肤皮疹较前减少,24小时后骶尾部皮肤红肿及皮疹消退,患者无不适主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交流老年骨折合并有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收治的1例左股骨颈骨折、全身多处压疮并骶尾部Ⅳ期巨大压疮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压疮创面愈合,皮肤完整性恢复,左下肢功能恢复。结论生肌玉红膏结合黄油纱、贝复剂、红外线照射等治疗Ⅳ期压疮效果确切,老年骨折合并大面积压疮患者经过精心护理,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骨牵引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治疗骨折的方法,而布朗氏架是骨牵引的一种常用工具。骨牵引后布朗氏架顶住患者大腿而引起不适,甚至导致皮肤破溃。同时,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压疮。鉴此,我科从2009年始,自制海绵垫置于骨牵引患者骶尾部预防压疮,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ICU患者压疮易患部位氧合状况的变化,为临床早期压疮监测预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ICU住院患者117例,结合Braden评分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积极护理干预,并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患者压疮易患部位组织氧饱和度(rSO2)。结果不同压疮危险程度患者压疮易患部位rSO2随入住ICU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危险度越重rSO2越低(P<0.05,P<0.01)。同一时间点骶尾部rSO2低于肩胛部(P<0.05,P<0.01)。发生压疮者随护理干预进程rSO2逐渐回升、各时间点仍低于未发生压疮者(P<0.05,P<0.01)。结论受压后组织缺血缺氧、局部氧合作用改变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原因;近红外光谱法可应用于临床压疮易患组织的血氧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压疮的形成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的2350例骨科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接收压疮20例,其中骶尾部压疮50%,足跟部压疮30%.高龄患者及有合并症患者是为高危人群.高温与潮湿是促成压疮发生的环境因素.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针对高危人群和好发部位,重点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皮肤卫生情况及营养状况,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