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15例接受~(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内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9~80岁,平均年龄(76.4±6.9)岁。临床分期:T1N0M0期8例,T2N0M0期7例。Gleason评分≤6分11例,7分4例。1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介于10~20ng/mL之间,3例PSA10ng/mL。术后随访观察尿路及直肠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PSA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出现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8例,给予对症处理,4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未发现尿失禁及直肠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血清PSA 0.98~4.3ng/mL,平均(2.8±1.6)ng/m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1年所有患者PSA均降至2ng/mL以下并维持在较低水平;随访1年到5年,患者均健在,生活自理。结论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应用Prowess2.42治疗计划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5例,临床分期T2b 4例,T3 1例。Gleason评分7分3例,6分1例,9分1例。术前PSA5.3~8.7ng/ml。结果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5例患者PSA明显下降,12个月后均低于0.5ng/ml;术后3个月开始前列腺体积缩小;术后短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IPSS评分上升,尿流率下降,但3个月后逐渐好转。患者未出现血尿、血便、直肠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26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适用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好,并发症少,并有较好的放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近距离放疗是一种可以替代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外照射治疗来处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但是 ,有报道表明放射物植入后有 1.5 %~ 2 2 %的患者发生尿潴留。作者评价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单纯采用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 (TURP)的比例和效果。1998年 5月到 2 0 0 3年 5月 ,6 0 0例临床分期为T1c( 6 8.4 % )和T2a( 31.6 % )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近距离放疗作为单一治疗方式 ,未联合其他辅助治疗。5 83例和 7例患者分别植入碘 12 5和钯 10 3粒子。除了前 17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的预设植入技术外 ,其余患者都采用实时的交互…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剂量率~(125)I近距离放疗治疗中年男性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及风险因素。方法:选择106例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中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剂量率~(125)I近距离放疗治疗。术后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影像学监测,对粒子分布情况和剂量进行评估,并评估其不良事情、局部复发情况和PSA反弹情况,同时分析局部复发和PSA反弹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患者术前PSA为(14.39±5.11) ng/mL,术后PSA最低值为(1.02±0.84) ng/mL,达PSA最低值平均时间为13.9个月,前列腺D90为(160±38.3) Gy,前列腺V100为(94.3±9.2) cc,移植体积为(33.7±15.1) cc。本研究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6个月,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5.28%、94.33%和92.4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1%,以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11.32%)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活检阳性率至少为50%、中度危险、新辅助激素治疗、移植前V100、无反弹发生是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在随访期间未达到PSA0.5 ng/mL的激素原发性患者也有较高的局部复发风险。多变量Cox分析结果显示,"至少50%活检阳性"(HR=1.02,95%CI:1.01~1.03,P=0.02)和"反弹"(HR=11.59,95%CI:1.46~91.73,P=0.02)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局部复发。35例(33.02%)患者出现PSA反弹,多变量Cox分析结果显示,较年轻的患者(HR=0.99,95%CI:0.85~0.98,P=0.01)和接受较低的治疗活度(HR=0.04,95%CI:0~0.74,P=0.03)的患者出现反弹的概率较高。结论:对中年男性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来说,低剂量率~(125)I近距离放疗是一种有效的低危原发性治疗方案,在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中也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植入内放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依据治疗计划,在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穿刺植入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对12例前列腺癌行三维适形内放疗。结果全组手术顺利,平均植入125I放射粒子58粒,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d。随访12例术后3个月结果:平均PSA由19.8ng/mL降至0.74ng/mL;随访6例术后6个月结果:5例PSA进一步降低,平均降至0.11ng/mL;1例升高,由0.51ng/mL升高至1.65ng/mL;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永久性放射粒子植入前列腺、三维适形内放疗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25Ⅰ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12 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直肠B超引导下 ,经会阴穿刺前列腺12 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 15例 ,其中 5例合并骨转移者同时行转移灶外放疗。 结果  15例手术顺利 ,平均植入12 5I放射粒子 5 6粒 ,平均手术时间 70min ,平均住院时间 5d。术后随访 5~ 2 8个月 ,平均 11个月 ,完全反应 5例 ,部分反应 4例 ,病情稳定 3例 ,病情恶化 3例 ,PSA无进展生存率 80 % ( 12 /15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12 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1~2010年接受近距离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67例。随访术后PSA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64例(95.5%)获得平均33.9(4~112)个月的随访。术前PSA平均为20.04ng/mL,术后最低PSA值平均为1.15ng/mL,40例(62.5%)患者最低PSA值〈1ng/mL,26例(40.6%)患者最低PSA值〈0.5ng/mL,达最低PSA值时间平均为术后11(1~26)个月。术后常见短期不良反应有:发热4例,血尿8例,便血3例。长期不良反应有:尿路刺激症状19例,便血7例,血尿2例,尿失禁2例,尿潴留1例。结论近距离治疗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严重不良反应少见。  相似文献   

8.
永久性粒子植入已经成为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一种选择。研究表明在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生物指标的5年控制率上,粒子种植治疗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相当。然而治疗所引起的生活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治疗副作用对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出血性直肠炎、腹泻、性功能障碍、尿路刺激症状及尿失禁。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后,超过47%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与其相比,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治疗后出现尿失禁的几率显著下降,Botchers等报道0%-40%。本文就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治疗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根治切除术(LRRP)和近距离放射疗法(BT)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间,前瞻性的收集和登记100例患者,平均年龄(65.9±8.9)岁,其中:A 组50例患者接受 LRRP,B 组50例患者接受 BT。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IEF-5评分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及前列腺癌特异性量表( EORTC-QLQ-C30/ PR25)。并记录两种治疗方法术后5年无瘤存活率,及随访6个月、1年、5年的功能相关性结局指标。结果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87例完成了5年随访评估。LRRP 和 BT 两种治疗方法术后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7%及88.1%。在随访至6个月和1年时,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B 组患者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 A 组,且持续更久,但勃起功能较 A 组好。随访5年后,两组功能相关结局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LRRP 和 BT 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二者的短期并发症,如尿路刺激症状和勃起功能障碍有所不同,但是,二者有着相似的5年生化无瘤存活率。因此,为进一步评估二者的总体有效率,我们需要开展更大样本量及更长随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近距离照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1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近距离照射治疗的61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其中联合外放疗11例.患者年龄57~84岁,平均75.2岁.肿瘤临床分期:T1c 12例,T2a 18例,T2b 17例,T2c 14例.Gleason评分平均7分(范围5~9分).随访术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化无复发生存曲线,并以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术前PSA平均为(17.80±14.44) μg/L,术后PSA最低值平均为(1.16±1.15) μg/L.58例(95.1%)患者最低PSA<4.0μg/L,37例(60.7%)患者最低PSA<1.0μg/L,达最低PSA时间平均为术后11.6个月,术后短期不良反应少见(发热、血尿、便血等),长期不良反应主要为尿路刺激症状.近距离照射治疗后平均生化无复发生存时间的估计值为41.0个月.接受联合外放疗的11例患者治疗后PSA最低值平均为1.32 μg/L,平均生化无复发生存时间为38个月.PSA所达最低值是否<1.0μg/L对生化无复发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x2=4.445,P=0.035).结论 近距离照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肯定,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治疗后PSA最低值是否<1.0μg/L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研究前列腺癌放疗后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出现尿路并发症和尿失禁的风险。作者收集了1990年6月至2004年2月诊断为前列腺癌的2050例患者,均采用经会阴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同时行外照射放疗。在2050例患者中,38例(2%)由于出现尿路症状或尿潴留而接受“隧道式”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发展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接受近距离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22例.年龄48~84岁,平均72岁.l临床分期为,T1c NoMo~T3aNoMo.治疗前PSA 0.9~65.0 ng/ml,Gleason评分5~9分,前列腺体积12~57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3~19分,平均12分.植入粒子30~86粒,活度11.1~19.6 MBq,总活度444 1591 MBq;植入针16~28根.术前2周至术后6个月常规使用α受体阻滞剂,术前1~6个月使用新辅助治疗106例(86.9%).观察治疗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结果 122例随访3~34个月,平均21个月.急性尿潴留8例(6.6%),保留尿管5~14 d后拔除均可自行排尿;轻度尿失禁10例(8.2%),均在术后2~4个月好转.出现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或加重107例(87.7%).术后0.5、1、2、3、6、9、12、15、18、21、24及30个月出现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或加重者分别为16.4%、80.3%、81.2%、74.6%、42.0%、25.2%、18.5%、11.5%、7.4%、2.5%、3.3%及0.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与治疗前IPSS评分及前列腺体积成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2及0.003.结论 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后下尿路症状常见,持续时间较长,但不严重,均可恢复.持续时间与治疗前IPSS评分及前列腺体积相关.使用α受体阻滞剂及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避免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早期非转移性前列腺癌行近距离放疗 ,即放射性种子形小管 (籽 )置入后的长期症状进行研究。对在一治疗中心接受超声引导下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 ,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年 9个月以上 ,中位时间 5 .2年。有10 5例患者寄回了完整的问卷表 ,占随访总例数的 80 %。其  相似文献   

14.
在PSA出现之前 ,临床确诊的局限性前列腺癌中 ,有高达 35 %的患者已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 ,因而接受局部放疗或根治术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存在着分期偏差。作者回顾性研究了 1974年 11月~ 1988年 8月间盆腔淋巴结活检证实的局限性T1~T3 N0前列腺癌患者 145例 ,诊断时中位年龄6 6 .7岁 ,均接受外照射治疗 ,中位照射剂量为 6 6 .7Gy。 12 9例获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 14.9年 (11.6~ 2 5 .3年 )。结果 :73例死亡 ,中位存活时间 12 .8年。10年、15年、2 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 2 .8%、45 .9%、2 4.6 % ,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雄激素阻断和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 5I放射微粒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近 10年来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 44例 ,其中C期 2 8例 ,D期 16例。双侧睾丸切除 +抗雄激素药物治疗 (A组 )35例 ,双侧睾丸切除 +抗雄激素药物 +12 5I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B组 ) 9例。比较治疗前后PSA的变化及生存率。 结果 :A组 35例病人PSA平均值由 6 0 .3μg/L降至12 .1μg/L。B组 9例病人PSA平均值由72 .1μg/L降至 3.6 μg/L。 35例A组病人随访 9~ 84(平均39.2 )个月 ,排除非癌性死亡 3例 ,因前列腺癌引起的死亡 6例 ,生存率为 81.3%(2 6 / 32 )。B组 9例病人随访 7~ 2 4(平均 13)个月 ,病人全部存活。 结论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结合12 5I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 1982年 4月至1998年 12月在JohnsHopkins医学院确诊为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 (T1、T2 、T3a)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者的连续临床资料。患者共 2 370例 ,平均年龄(5 8.2± 6 .6 )岁 ,手术前后未行辅助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平均随访时间 6 .1年。作  相似文献   

17.
前翔腺癌的放疗方法包括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为研究补救性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放疗失败患者的疗效,Liatsikos等对12例诊断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6例行外照射,另外2例接受近距离放疗,上述治疗失败后再接受补救性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显示,所有手术均照射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组前列腺癌患者5例。年龄61 ̄83岁,平均70.4岁。临床分期T2bN0M0者2例,T3aN0M0者3例。Gleason评分6分者2例,7分者1例,8分者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5 ̄17.5ng/ml。T3a期患者植入治疗前先行内分泌治疗。术前制定治疗计划,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操作。术后观察PSA水平变化,连续3次PSA升高即为生化复发,观察术后尿路和直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18个月,PSA均明显下降,PSA为0.1ng/ml者3例,0.01ng/ml者1例,0.04ng/m1者1例。5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但6个月后逐渐好转。4例术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术后3个月均好转。未发现尿失禁、直肠溃疡等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确切,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9.
永久性放射性种子植入的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在近10余年来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由于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长期生存率、减少了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已经成为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前列腺近距离放疗的发展、技术、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并发症差异。方法:将112例BPH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HoLEP(A组)或TURP(B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及随访1年后的并发症差异。结果:A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其中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拔管后血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A组远期并发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LEP治疗BPH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比TURP更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