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简便、微创、针刺深度可控的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造模器械。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新型针刺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的造模器械,由C型套环和针筒两部分构成。取3月龄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针刺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将造模器械的C型套环套在鼠尾上,用21G针对针刺组的大鼠尾椎Co6/7、Co8/9椎间盘分别行横贯(10mm)和半横贯穿刺(5mm);对照组大鼠尾椎无任何处理。造模前和造模后4周时对两组大鼠的尾部行X线片和MRI检查,在X线片上测量椎间盘高度,计算目标椎间盘高度指数(DHI)比;在MRI T2像上采用Pfirrmann评分评价目标椎间盘退变情况。再处死大鼠取目标椎间盘固定切片后行番红O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对非针刺节段尾椎间盘内注射造影剂(碘海醇)后,X线下显影并用针抽吸髓核组织。结果:造模过程中大鼠无死亡,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向大鼠椎间盘注射碘海醇后造影显影良好,可以抽取一定量的髓核组织。造模后4周,针刺组Co6/7和Co8/9的DHI比分别为0.65±0.07和0.73±0.09、Pfirrmann退变评分分别为4.3±0.82和3.5±0.71分,对照组分别为0.98±0.02和0.97±0.02、1.1±0.32分和1.1±0.32分,两组同节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两个节段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两个节段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番红O染色针刺组Co6/7髓核消失,与纤维环界限不清,终板骨化;针刺组Co8/9穿刺侧髓核和纤维结构紊乱,另一侧髓核与纤维环较完整;对照组Co6/7和Co8/9髓核、纤维环和终板形状完整,结构清晰。结论:造模器械穿刺可以成功建立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且横贯穿刺较半横贯穿刺椎间盘退变重;利用该造模器械可以向椎间盘内注射造影剂或药物,抽取髓核。  相似文献   
2.
张树宝  周莹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5):587-587,590
分析骨瘤CT表现,结果:多发生于脊柱,肋骨,盆骨,胸骨。原发癌以肺癌占31.9%。  相似文献   
3.
分析骨转移瘤CT表现,结果:多发生于脊柱、肋骨、盆骨、胸骨。原发癌以肺癌占319%。溶骨性骨破坏占91.7%.表现为松质骨内软组织密度骨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蜂窝囊状骨破坏,少部分为成骨性或混合性骨转移。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约占全部骨折的50%。初发椎体骨折可称为哨兵骨折,是骨质量严重下降的标志,患者初发椎体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为27.4%~38.0%。椎体再骨折不仅增加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骨密度(BMD)下降是OVF及椎体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MD评估在OVF的预防和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常用的BMD测量技术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定量CT扫描技术(QCT),DXA易受脊柱退行性变的影响而不够精确,QCT易受设备及软件的限制而无法普及。  相似文献   
5.
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疑为上颌埋伏牙的患者做上牙齿轴位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功能,做最大密度投影,并将MIP图像与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重建(SSD)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显示率进行比较。结果 4种重建图像中,MIP图像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显示率最高,对埋伏内部结构的密度差异显示最好。26例患者中, 14枚埋伏牙位于腭侧, 10枚位于唇侧; 1枚埋伏牙牙根位于唇侧,而牙冠位于腭侧向内、下生长;另1枚萌出方向与其完全相反。结论 MIP图像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MPR、CPR、SSD,可作为颌埋伏牙CT定位的首选图像。  相似文献   
6.
时间—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时间-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CT动态增强扫描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6例脑瘤患者进行固定层面、时间、速度、剂量增强扫描,然后用CT功能软件——时间-密度曲线进行后处理并分析。结果:15例脑膜瘤平均峰值109HU,增强高度59.8HU,峰时97s,曲线以速升-亚速降-缓降型为主(60%);19例胶质瘤平均峰值70.1HU,增强高度25.4HU,峰时223s,曲线以亚速升-缓升型为主(52.6%);转移瘤平均峰值74.5HU,增强高度33.5HU,峰时95.8s,曲线以速升-缓降型为主(67%)。结论:平均峰值与增强高度脑膜瘤与胶质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P<0.01),到达峰值时间,胶质瘤与脑膜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P<0.01)。各种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不一,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颅底骨折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tiple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与常规扫描诊断颅底骨折的对照比较,进一步探讨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MPR技术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怀疑颅底骨折的脑外伤病人除进行头颅常规CT扫描外,又对其颅底进行高分辨扫描及MPR。结果65例脑外伤病人颅底高分辨CT扫描及MPR发现颅底骨折58例194处,其中线样骨折76处,粉碎骨折118处;而常规CT扫描发现颅底骨折52例111处,其中线样骨折49处,粉碎骨折62处,6例颅底骨折被漏诊,83处骨折不能明确显示。薄层高分辨及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并且每个病例有多幅图像支持诊断,与颅底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0.82,p<0.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病人进行CT检查时,增加颅底薄层高分辨扫描及MPR,能提高颅底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对临床硬脑膜修补的筛选、预防颅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是老年人骨折的常见类型,是骨质疏松症的标志。OVF的发生条件复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增长、骨密度(BMD)下降、糖尿病等[1-2]。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有躯干肌功能的减退。躯干肌是指人体躯干上的肌肉群,包括腰背肌、胸肌及腹肌等,其中腰背肌在维持椎体正常负荷和保护局部椎体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躯干肌肌量下降,肌肉脂肪浸润,背伸肌肌力及肌肉耐力的减退也是导致OVF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31例肺癌骨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31例肺癌骨转移瘤在CT检查中的影象改变,了荽其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37-76岁肺癌骨转移瘤31例,将其分为49岁以下组及50岁以上组,总结其部位及影象改变发生率。结果:多发生于脊柱、肋骨、盆骨、肩胛骨和胸骨。87%表现为不规则片状溶骨性骨破坏,多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13%呈轻度膨胀性蜂窝状改变。结论:肺癌骨转移主要分布在中轴骨,全部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  相似文献   
10.
生食山植致山植性胃石多于10月份以后发生,以腹痛为主。X线示胃内活动性充盈缺损,表面呈斑片、斑点或网格状钡剂涂布.35%病例并发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