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D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ScysC)、血肌酐(SCr)浓度及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含量比较,探讨ScysC在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0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A(正常蛋白尿)、B(微量蛋白尿)和C(大量蛋白尿)3组,直接测得或计算出各组ScysC、UMA、SCr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UAER增加,ScysC、UMA、SCr的含量逐渐增高,在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中,ScysC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Cr、UM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ScysC、UMA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比较,ScysC、UMA、SCr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cysC升高,ScysC可能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A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2例,B组为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19例;C组为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3例。收集并测定各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TRF、α1-MG,同时检测血清肌酐及Cystatin C,比较各组患者指标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TRF、α1-MG和血Cystatin C均显著增高,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TRF、α1-MG和血Cystatin C可以反应DN的早期损害,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由血清胱抑素C(CysC)计算所得的肾小球滤过率(CysC-GFR)、Cockcroft-Gault公式(CG)-GFR和简化MDRD-GF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99mTc-DTPA 清除率检查,并完成血CysC、Scr、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细胞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眼底检查及身高、体质量、血压等相关检查。排除以下患者:年龄>75岁,肝肾功异常,持续血尿,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前列腺疾病,营养不良及感染。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4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12例)。计算相应CG-GFR、MDRD-GFR及CysC-GFR。 结果 最终入选患者133例(男性 74例,女性 59例),平均年龄(58.1±12.3)岁。以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金标准,分别以90 ml•min-1•(1.73 m2)-1和75 ml•min-1•(1.73 m2)-1为分割点时,CysC-GFR的诊断准确率为89%和92%,明显高于CG-GFR(79%~86%,P = 0.004,0.04)和MDRD-GFR(80%~86%,P = 0.02,0.04);分割点在60 ml •min-1•(1.73 m2)-1时,CysC-GFR、CG-GFR和MDRD-GFR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90%和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网膜病变、HbA1c、CysC、糖尿病病程和CysC-GFR是微量白蛋白尿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CysC-GFR可以敏感准确地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GFR的下降,与CG-GFR和MDRD-GFR比较,此法快速简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GFR的评估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阐明Hcy在DP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38例DPN患者(DPN组),35例非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NDPN组),同时选择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并比较,同时分析血清Hcy与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肾小球滤过率(GFR)、振动觉阈值(VPT)、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DPN组和NDPN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15.13 ±1.56 vs.10.77±3.59 vs.7.19±1.95 μmol/L,P<0.05或P<0.01)),而DPN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NDPN组(15.13±1.56 vs.10.77±3.59tmol/L,P<0.05).DPN患者血清Hcy水平与GFR成负相关,与VPT、Scr、Cys-c和ACR成正相关(P<0.05或P<0.01).Cys-c和VPT是影响DPN组患者血清Hcy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T2DM患者尤其是伴有DPN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ystatin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健康人及96例糖尿病患者的Ccr、β2-MG、尿mAlb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值、相关性、敏感度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组按Ccr分为DM1组(即Ccr≥80ml/min),DM2组(即50ml/min≤Ccr≤80ml/min)。测定血清Cystatin C、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结果:DM1组各项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血清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3、-0.560、-0.893。Cystatin C与β2-MG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732、0.884。血清Cystatin C与尿mAl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5、0.676、0.854。各指标中血清CystatinC测定最为敏感,血清Cystatin 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病情加重,Cystatin C水平逐渐升高。结论:Cystatin C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 、胱抑素(Cys-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ACS、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Hcy水平及Cys-C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Hcy及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血症可能是ACS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与高效临床检测方法,以期能及时发现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极早治疗,避免肾功能恶化。方法对120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应用肾动脉 CTA检查,根据有无肾动脉狭窄分为2组,收集各组患者年龄、血压、糖尿病病程、吸烟及冠心病病史等情况,彩超检查两肾长径差值、叶间动脉 RI 、肾动脉血流流速及颈动脉内膜厚度,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蛋白、血脂、胱抑素 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结果 DSA证实肾动脉CTA阳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年龄、血压、叶间动脉 RI 、肾动脉血流流速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血脂、胱抑素 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均与非狭窄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而2组患者两肾长径差值、血肌酐、尿蛋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动脉 CTA检查发现肾动脉狭窄的准确率高达100%。糖尿病患者的年龄、高血压水平,糖尿病病程、高血脂、肾动脉血流流速、叶间动脉 RI 、颈动脉内膜厚度联合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肾动脉狭窄,可作为预测糖尿病动脉狭窄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8例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采用散射免疫比浊乳胶增强法检测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并对2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围手术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镁水平和处发以及明显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值分为3组:无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值<30 mg/d;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d<尿白蛋白排泄值<300 mg/d;临床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值>300 mg/d.并以同期健康成人1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 血清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镁及尿白蛋白排泄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尿白蛋白排泄值,共有22例患者进入无白蛋白尿组;22例进入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进入临床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镁水平明显降低,并随着白蛋白尿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明显.同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随着白蛋白尿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对于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清镁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镁的降低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的升高有密切关系.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低镁血症,并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而明显降低.出现低镁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糖控制不理想及白蛋白尿对肾小管的持续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10.
血清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健康体检者和198例糖尿病患者的Cys-C、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同时测量198例患者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根据尿量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1.63±0.87)、β2-MG(2.60±1.07)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2.29±1.18)、β2-MG(3.19±1.43)均较单纯糖尿病组Cys-C(0.91±0.21)、β2-MG(1.59±0.42)和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糖尿病组Cys-C、β2-MG、Scr和Ccr检测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Cys-C、β2-MG和Ccr、Scr阳性率分别为75.4%(46/61)、88.5%(54/61)、32.8%(20/61)、4.9%(3/6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中,Cys-C、β2-MG和Ccr、Scr阳性率分别为87.5%(49/56)、91.1%(51/56)、66.1%(37/56)、50%(28/56)。Cys-C与β2-MG的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418,P〈0.01)。结论:胱抑素C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其特异性好于β2-MG,灵敏度高于Ccr、Scr,是的一个能较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胱抑素C(CysC),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水平,探讨血清CysC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检测100例健康人和10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血清CysC的浓度,同时检测Sur和Scr的浓度并于之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三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ysC P<0.01;Sur P<0.05; Scr 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胱抑素C(CysC),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阳性率分别为65%,21%,14%,胱抑素C(CysC)明显高于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的阳性率.结论:胱抑素C(CysC)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肌酐(Scr)对于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及对照组(35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β2-MG,生化法测定尿mALB及血清Scr。结果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CysC、Scr、β2-MG及尿m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CysC与其它3种检测相比阳性率较高,且有较好的正相关。结论血清CysC检测更利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反映糖尿病肾病病人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原因和特点,并评价棓丙酯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设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棓丙酯治疗前后应用血管彩超检测各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应用相关试剂盒检测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尿白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减退,棓丙酯治疗后内皮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论是微量白蛋白尿组还是大量白蛋白尿组,总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总体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棓丙酯可以减轻这两个时期患者的氧化应激程度,并达到显著降低白蛋白尿的作用,但对总体一氧化氮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棓丙酯能够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并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原因和特点,并评价棓丙酯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痛患者内皮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设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梧丙酯治疗前后应用血管彩超检测各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应用相关试剂盒检测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尿白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减退,棓丙酯治疗后内皮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论是微量白蛋白尿组还是大量白蛋白尿组,总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总体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桔丙酯可以减轻这两个时期患者的氧化应激程度,并达到显著降低白蛋白尿的作用,但对总体一氧化氮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梧丙酯能够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并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 68 例,将病人分为两个组.A组为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为大量白蛋白尿组.两组均给与银杏叶注射液 15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4周为一疗程,同时维持原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A组尿蛋白排泄率显著降低 ( P<0.01).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治疗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尿纤维连接蛋白(FN)对老年人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 5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27名正常老年人的尿FN、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白蛋白尿DM组的尿 FN(9.80±4.71)μg/mmol.cr及微量白蛋白尿DM组的尿FN (30.93±19.28) μg/mmol.cr明显高于正常老年对照组的尿FN(3.91±3.68) μg/mmol.cr(t′分别为5.89、6.75,P均<0.01),且微量白蛋白尿DM组尿FN水平较正常白蛋白尿DM组明显增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5.14,P<0.01).相关分析显示尿FN与尿M-Alb、β2-MG的排泄量、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059、0.4570、0.6624,P均<0.01).结论:尿FN检测似可作为老年2型DN早期诊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54),微量蛋白尿组(n=50),大量蛋白尿组(n=52),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及胆红素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的总胆红素水平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总胆红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负相关(r=-0.3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832,95%CI:0.725~0.954,P0.01)。结论:总胆红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相关,胆红素的下降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对评价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2型糖尿病组);将2型糖尿病组再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56)、微量白蛋白尿组(n=58)、大量白蛋白尿组(n=53),其中51例患者进行了肾活检。5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尿液中NGAL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分析尿NGAL水平与肾功能相关指标[尿NA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eGFR]及肾组织损伤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NGAL对DN肾小管间质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效能,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方法。 结果糖尿病患者尿NGAL水平较非糖尿病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尿NGAL水平与尿NAG、ACR呈正相关(r=0.528, 0.578,P<0.001),与eGFR呈负相关(r=-0.637,P<0.001);尿NGAL水平与DN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IFTA)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52,P<0.001);尿NGAL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68),特异度94.7%,敏感度71.9%。 结论尿NGAL是评价DN肾小管间质损伤理想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厄贝沙坦组40例,前列地尔组40例,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组40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观察4周.分别比较3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UA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降低24HUAE、HsCRP、IL-6、Hcy的作用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前列地尔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凝血状态异常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免法、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5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及15例正常人的血浆蛋白C(PC)、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凝血因子Ⅷ:C、vWF。结果 (1)血浆PC在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DM_Ⅱ)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C)组及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DM_Ⅰ)组;糖尿病临床蛋白尿(DM_Ⅲ)组更低;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负相关;(2)血浆GMP-140在DM_Ⅱ组显著高于C组及DM_Ⅰ组,而DM_Ⅲ组更高,与UAER呈正相关;(3)PC与GMP-140、Ⅷ:C、vWF呈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已显示高凝状态的存在,并可作为观察微血管病变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