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文探讨有效预防和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太和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息肉和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32个病例。术中发生出血共67例,2例为胆囊动脉主干出血,1例为肝右动脉损伤,其余均为胆囊动脉分支或胆囊肝床出血。结果除两例术中止血无效及时中转开腹外,余出血病例均得到有效控制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未出现再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难控制的出血,盲目钳夹或电凝常常是造成更严重并发症的原因[2]。如不能有效控制出血,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时胆道损伤 ,并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放宽。方法 通过对 2 7例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病例资料的回顾及随访结果 ,对术中胆囊动脉的处理方法、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及总结。结果  2 7例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中 ,2 5例术中基本顺利 ,2例因胆囊动脉出血而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对Calot三角区水肿、粘连、解剖结构不清确有保证手术安全的作用 ,同时使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得以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91年9月至1998年8月6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723例胆囊动脉出血病例,详细阐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本组病人545例术中成功止血,174例中转开腹,4例术后胆囊动脉再出血,第二次开腹手术,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本结果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是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止胆囊动脉出血是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胡从兵  田夫  戴忠莲 《腹部外科》2000,13(6):356-35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处理方法 ,减少术中胆道损伤。方法 综合 880例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880例中重度粘连 89例 ,其中 81例均尽量靠胆囊壁侧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而达到满意效果。 8例因Calot三角呈冰冻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 2例因上钛夹时撕脱血管 ,经吸净术野的出血 ,找到出血点再钳夹而顺利止血。以上病例均无胆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时辨认Calot三角处的解剖 ,不盲目止血 ,正确放置钛夹 ,遇粘连严重和解剖关系不清时 ,尽量靠胆囊壁侧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 ,可预防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的处理方法及可行性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共1 3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术中发生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结果:8例患者均先行纱布压迫止血,其中1例中转开腹缝扎损伤血管,7例在腹腔镜下用Hem-o-lok夹闭损伤的血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处理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安全、有效,冷静操作及保持良好的术野是有效控制出血的前提,纱布压迫受损创面是控制出血的首选,但腹腔镜下处理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范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范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5000例LC的临床资料,总结LC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 5000例LC中20例发生胆囊动脉出血,但均得到有效控制,无因此而中转开腹手术者,术后无继发出血或肝胆管损伤。结论 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LC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范和正确处理,避免盲目止血,是保证手术成功并避免发生肝胆管损伤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6 038例LC中16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2.8%,其中主动中转开腹120例,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及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胆总管及胆囊管变异等;被动中转开腹48例,主要原因为术中出血镜下难以处理(胆囊床、胆囊动脉损伤等)、肝外胆管损伤等。168例均成功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结论 LC术中转开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常见原因有手术区严重粘连、肝外胆管损伤等。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范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 50 0 0例LC的临床资料 ,总结LC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 50 0 0例LC中 2 0例发生胆囊动脉出血 ,但均得到有效控制 ,无因此而中转开腹手术者 ,术后无继发出血或肝胆管损伤。结论 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重LC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范和正确处理 ,避免盲目止血 ,是保证手术成功并避免发生肝胆管损伤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囊动脉出血的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LC中胆囊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37例运用肽夹夹闭成功止血,3例中转开腹止血成功。止血时间2~40 min,平均22 min。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及膈下感染,未发生胆管损伤,均痊愈出院。结论 LC中胆囊动脉出血应以预防为主,熟悉局部解剖,正确操作是预防及处理胆囊动脉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变异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行LC8016例,其中21例发生变异胆囊动脉出血,术中采用电凝止血、钛夹夹闭、压迫止血以及中转开腹止血等方法处理。结果胆囊动脉变异情况:位于胆囊三角内13例,表现为胆囊动脉分为前后两支或双胆囊动脉12例,三支胆囊动脉1例;位于胆囊三角外7例,其中紧贴胆囊管后方上行4例,紧贴胆囊管前方上行1例,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与变异右肝动脉各1例;胆囊动脉同时出现于胆囊三角内外1例,该例一支动脉为典型胆囊动脉,另一支位于胆囊管浅表。18例在腹腔镜下成功止血,3例止血困难中转开腹后成功止血。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4.8d。21例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3个月,无胆管损伤、继发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囊动脉变异常见,Lc术中精细解剖、准确辨认、妥善处理,对预防LC术中变异胆囊动脉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囊动脉损伤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12例LC术中胆囊动脉损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在腔镜下进行妥善止血处理,并完成LC,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87.60±17.40)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平均(63.10±11.20)ml;术后2~5 d出院,平均(5.10±0.67)d。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8.4±2.1)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中引起胆囊动脉损伤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解剖因素,也有病理因素及术者操作技术因素等,而且有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中损伤胆囊动脉或其分支引起出血时,术者应沉着冷静,切忌在视野不清的情况下慌乱钳夹电凝止血,应根据术中血管损伤的具体情况、术者经验与操作技能,个体化地进行止血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采用超声刀直接凝固切断胆囊动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0例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术中或术后胆囊动脉残端出血;病理切片镜下见超声刀的热作用足以使胆囊动脉壁组织发生变性,管腔闭塞.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处理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处理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治愈的48例胆囊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48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胆囊管结石大小与位置采用不同方式将胆囊管远端部分敞开,用弯分离钳自胆总管向胆囊管方向交...  相似文献   

14.
Laparoscopic anatomy of the cystic artery.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Uncontrolled arterial bleeding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a serious problem and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bile duct damage. Therefor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anatomy of the cystic artery is important. We reviewed the anatomy of the cystic artery and its variations as seen through the video laparoscope. A "normal" cystic artery was found in only 72% of patients. The most important laparoscopically noted variations were doubling of the cystic artery (22%) and an artery that ran inferior to the cystic duct (6%). Small branches of the cystic artery, which we suggest be named Calot's arteries, supply the cystic duct and may cause troublesome bleeding during laparoscopic dissection in the hepatobiliary triangle. A scissor dissection technique was found most useful for identifying the arterial anatomy. Careful identification of arterial anomalies should help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ile duct injurie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胆漏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512例LC中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全部治愈,2例经过非手术治愈,占25%,2例行再次腹腔镜探查,占25%,4例开腹探查手术,占50%。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良好显露Calot三角,靠胆囊钝性分开Calot三角,认准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汇部并游离出其延伸段是确认胆囊管的可行方法,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时机是预防胆漏等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囊动脉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153例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及对策.结果:149例(97.4%)成功完成LC,26例(17.0%)胆囊动脉出血,4例(2.6%)因胆囊动脉出血主动中转开腹.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如何避免胆囊管结石残留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钱章  张险峰  陈俊  胡力  魏萍 《腹部外科》2007,20(6):342-343
目的探讨LC术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处理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2006年12月间行LC的1522例中合并胆囊管结石8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除1例中转开腹外,余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术后未发生胆漏。术后2~4d后拔除腹腔引流管,2~6周后拔除T管。随访2月~2年,病人恢复满意。结论胆囊管结石在LC术中越来越多见,术前和术中处理是重要的预防措施,挤压法是基本处理方法。必要时,行术中胆道镜和胆道造影检查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使用钛夹的特点(或优点)。方法我科自2001年3月~2006年2月对2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镜下腔内丝线结扎替代钛夹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借助镜下腔内器械丝线结扎,不使用钛夹,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Hem-O-lock结扎夹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转率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6月所完成的LC病例,根据胆囊管胆囊动脉结扎材料和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中转率相比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未出现近远期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例胆漏,术后20h腹腔镜下探查,行胆囊管残端结扎,腹腔引流治愈。结论:Hem-O-lock结扎夹运用于LC,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转率,操作简单易行,具有临床运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胆囊动脉变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总结胆囊动脉变异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手术经验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 932例 ,术中观察 ,总结分析胆囊动脉的数量及走向 ,手术方法及防治并发症的措施。结果 :全组病例术中胆囊动脉出血 10例 ,其中 8例为双胆囊动脉者 ;3例因盲目止血致胆总管损伤。结论 :胆囊动脉变异较多 ,在LC中应重视胆囊动脉的数量及走向 ,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