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rOWCT,MDCT)在腹股沟疝和股疝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证实为腹股沟区疝的260例患者的MDCT多平面重组(multi—planerreconstruction,MPR)图像资料,观察疝囊与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260例患者中,腹股沟斜疝146例,直疝82例,股疝32例。146例斜疝患者(右侧75例,左侧60例,双侧11例,共157个疝囊)的疝囊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经腹股沟深环进入腹股沟管,疝囊主要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前侧(103/157,65.6%)或前内侧(36/157,22.9%)。82例直疝患者(右侧39例,左侧34例,双侧9例,共91个疝囊)的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主要位于精索内侧(70/91,76.9%)。斜疝及直疝的疝囊均走行于腹股沟韧带前上方。32例股疝患者(右侧17例,左侧15例,共32个疝囊)的疝囊均位于“影像学股三角”内。结论MDCT的MPR手段能准确诊断腹股沟疝与股疝,且借助标志性解剖结构能进行可靠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腹股沟疝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100例同时行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扫描及疝修补术的病例,观察疝的影像学征象,类型及发生侧,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腹股沟疝的准确率、灵敏与特异度以及阴阳性预测值。 结果100例患者共有116个疝囊,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扫描诊断腹股沟斜疝的灵敏及特异度分别为93.33%、94.44%,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73%和94.91%;腹股沟直疝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1.67%、95.65%、96.70%、89.19%;股疝上述指标均为100%。多排螺旋CT检查示股疝疝囊则位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存在股三角填塞,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疝囊均位于腹股沟韧带前上方,且不存在股三角填塞,但腹股沟斜疝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伴侧新月征。 结论斜疝、直疝和股疝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征像,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以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对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对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像鉴别与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黄山路院区)收治的86例成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排螺旋CT图像,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进行价值分析。观察腹股沟疝的发生侧别及类型;分析多排螺旋CT对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观察腹股沟疝的影像学征象。 结果86例患者共有104个疝囊。多排螺旋CT诊断斜疝的灵敏度为95.35%、特异度为94.12%;直疝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5.35%。斜疝82个(95.34%)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且腹股沟管内环扩大;所有疝囊均无股三角填塞,且位于腹股沟韧带前方,无侧新月征。直疝疝囊均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且腹股沟管内环正常,无股三角填塞,位于腹股沟韧带前方;14个(82.35%)有侧新月征。股疝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后下方,腹股沟管内环正常,股三角填塞,位于腹股沟韧带后方,无侧新月征。 结论多排螺旋CT可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可提高斜疝、直疝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在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基础上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斜疝和直疝的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壁下动脉超声探查在腹股沟疝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超声探查在腹股沟疝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查10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双侧腹壁下动脉,并根据疝囊颈和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还是外侧确定患者为直疝抑或斜疝。结果 (1)102例患者的腹壁下动脉超声探查能清楚显示,另3例显示不清;(2)根据超声探查结果诊断16例患者为直疝,86例为斜疝,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腹壁下动脉超声探查是鉴别诊断腹股沟直疝、斜疝一种简便、准确、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腹股沟疝的分型鉴别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宁国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斜疝、直疝、股疝的类型,多层螺旋CT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效能,多层螺旋CT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多层螺旋CT检查腹股沟疝的影像学征象。 结果102例患者中单纯性斜疝70例,单纯性直疝20例,单纯性股疝5例,左侧复发性腹股沟直疝2例,右侧嵌顿性腹股沟股疝5例。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的斜疝占64.71%(66/102),直疝占16.67%(17/102),股疝占6.86%(7/102)。多层螺旋CT诊断斜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1.67%、91.67%;直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00%、85.00%、85.00%;股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0.00%、70.00%、70.00%。多层螺旋CT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稍高于矢状位的98.04%(P>0.05);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8.04%,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102例患者共有疝囊105个,斜疝患者有72个疝囊,直疝患者有23个疝囊,股疝患者有10个疝囊。93.06%(67/72)的斜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扩大,直疝及股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均正常;斜疝及直疝疝囊均无股三角填塞,股疝疝囊均股三角填塞;斜疝及股疝疝囊均无侧新月征,82.61%(19/23)的直疝疝囊具有侧新月征;斜疝及直疝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前方,股疝疝囊均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后方;90.28%(65/72)的斜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直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股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后下方。 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有助于腹股沟疝的诊断,与临床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了解相结合,对腹股沟直疝、斜疝及股疝的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直疝斜疝并存并非少见,但直疝进入阴囊则十分罕见。我院收治1例,兹报告如下。患儿男,2岁。以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收入院。拟行疝颈高位结扎术。在全麻下取常规手术切口,术中发现有两个疝囊。其一由海氏三角区突出,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之内侧,疝囊底部通至阴囊;其二疝囊位于第一疝囊之后,腹股沟内环口稍有扩大,未进入阴囊。两疝内容物均为小肠。精索及菲薄的提睾肌均在斜疝疝囊之外侧。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9例高频彩超检查诊断腹股沟斜疝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股沟斜疝表现为腹股沟区腹壁层内见疝囊,其近端通过疝囊颈(内环口)与腹腔相通,远端为边界清晰的盲端。高频彩超显示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可见肠管管壁特点、气体回声、肠腔内容物,肠壁有多条彩色血流;内容物为大网膜时为簇状杂乱回声团或筛网状回声团,伴斑点状彩色血流。嵌顿疝及绞窄疝内的彩色血流有不同程度改变。腹壁下动脉在疝囊的后方、疝囊颈的内侧。精索紧贴疝囊的后壁。结论高频超声和CDFI能显示腹股沟斜疝内容物性质,指导选择手术时机和方法;CDFI对鉴别诊断、判断内容物损害程度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和股疝在多排螺旋CT检查中的表现。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共收治321例腹股沟疝和股疝患者,共335侧疝,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斜疝275例,直疝41例,股疝19例。术前做CT平扫,并做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结果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均位于耻骨结节的前方。腹股沟斜疝位于耻骨结节的前内侧患者41.09%(113/275),而腹股沟直疝只有9.76%(4/41)疝囊主体位于耻骨结节的前内侧。另外,70.73%(29/41)腹股沟直疝患者,在疝的外侧可看见新月征。股疝和斜疝患者无新月征表现。所有的股疝均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下方,而且在冠状位影像股三角有填充。所有疝在矢状位均表现为疝内容物和腹腔相通。结论腹股沟疝和股疝在CT扫描有其特有的表现。多排螺旋CT检查能为腹股沟疝和股疝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组94例,其中腹股沟斜疝后壁薄弱者45例,直疝22例,复发性疝10例,股疝17例,采用腹腔内保护股静脉法改良Mcvay疝修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操作方法打开疝囊后,暂不处理.提起游离开之精索,用食指经疝囊颈进入腹腔,先触摸腹壁下动脉,确定直、斜疝.尔后探查海氏三角,看其薄弱否,再向下探查股环内口薄弱否,并探清股动静脉、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各自位置与关系.最后用食指抵在股环外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区不典型包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30例不典型腹股沟包块病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例不典型腹股沟包块中7例腹股沟脂肪斜疝;1例左侧腹股沟精索囊肿斜疝;4例腹股沟血管瘤;3例腹股沟疝手术粘连物部分留置;1例超声诊断右腹股沟圆韧带囊肿,手术证实为前次腹股沟疝手术误将输卵管伞段结扎并发积液;1例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后感染,超声诊断术后水肿渗出;5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后复发,腹股沟区不规则强回声后方巨大衰减;4例髋关节滑囊炎超声误诊为精索囊肿;1例腹股沟圆韧带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超声为描述性诊断;1例髂腰肌脓肿延至腹股沟区误诊为腹股沟疝;1例睾丸精索肿瘤,1例右侧精索炎性包块。结论通过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认识,加强对疾病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开拓思维,将声像学特征与临床病史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腹股沟不典型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腹壁疝诊治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收集的经手术证实的腹壁疝患者25例。术前均进行螺旋CT检查。观察腹壁疝的部位、疝囊大小、疝内容物。结果本组25例腹壁疝患者中,切口疝例3,腹股沟斜疝14例,腹股沟直疝6例,造口疝2例。疝囊直径-5 cm 11例,-10 cm 9例,>10 cm 5例。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肠管与邻近组织器官。结论多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腹壁疝的部位、大小与疝内容物,是诊断腹壁疝的有效检测方法,为开展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女性腹股沟疝发病率远低于男性。根据Lichtenstein报道的6 321例成人腹股沟疝中,男性占94%,女性仅占6%[1]。其中女性疝中以腹股沟斜疝居多,其次为股疝,直疝罕见。对于女性腹股沟斜疝中是否切断子宫圆韧带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2]。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维持女性子宫位置重要结构,子宫圆韧带得到保留[3]。本文主要探讨女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对子宫圆韧带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腹股沟疝当中斜疝与直疝的鉴别方法 ,以期探索更为便捷、有效、易于掌握、实用性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超声检查并作分型诊断105例,用本研究疝口与腹股沟中点关系、疝口大小测量、疝口内缘与耻骨联合距离(下称内中径)测量、疝局部包块声像图特征等综合分析。结果斜疝疝口位置位于腹股沟中点及其附近,而直疝疝口位于腹股沟中点内侧并且远离中点。腹股沟斜疝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为"隧道征",直疝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为"无底洞征"。斜疝内中径明显大于直疝;斜疝疝口明显小于直疝。结论在不依赖于腹壁下动脉条件下,疝口与腹股沟中点关系观察结合斜疝的"隧道征"、直疝的"无底洞征"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辅以疝口大小、内中径大小测量鉴别斜疝与直疝,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年龄 8个月~ 10岁 ,均为单侧 ;右侧 6例 ,左侧2例。 2例腹股沟斜疝 ,4例交通性鞘膜积液 ,2例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并发腹股沟斜疝 ,疝内容物均为大网膜。手术经腹股沟皮肤皱褶处作横切口 ,长约 1.5cm~ 2 .0cm ,切开腹壁浅筋膜 ,暴露腹外斜肌腱膜 ,沿腱膜纹理切开。注意保护下方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然后将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稍向上钝性分离 ,不必切断 ,游离精索 ,用 8号导尿管轻轻提起 ,在精索前上方分开提睾肌找出疝囊。剪开疝囊 ,回纳疝内容物 ,常规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8例患者创口均采用 6 0Dexon线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不同类型腹股沟疝患者中的鉴别价值及与精索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疑似腹股沟疝患者116例为对象,均采用高频超声检查,以手术为腹股沟疝确诊及分类分型的"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中的检出率、鉴别效能及不同类型腹股沟疝超声特点,比较不同类型腹股沟疝疝环直径及与精索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结果116例疑似腹股沟疝患者经手术检查确诊67例,确诊率为57.76%。腹股沟疝患者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易复性疝或难复性疝与直疝;高频超声检查确诊62例,检查准确度为82.63%(P>0.05);诊断灵敏度为82.09%、特异度为85.71%;高频超声在直疝、易复性疝或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及绞窄性疝中的检出率与手术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高频超声下直疝、易复性疝、绞窄性疝疝环直径略高于手术检查,而难复性疝及嵌顿性疝疝环直径略低于手术检查,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高频超声用于腹股沟疝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实现不同类型腹股沟疝鉴别,且与精索腹壁下动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手术主要有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2种。TAPP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术中有效处理疝囊及疝内容物,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标准术式 [1] 。但对进入阴囊的斜/直疝、嵌顿疝等疝囊内粘连严重者,通过腹股沟区小切口前入路处理疝囊及疝内容物,可以减少单纯TAPP牵拉嵌顿内容物所致的副损伤 [2,3] ,基于此,我们针对这些特殊类型腹股沟疝增加腹股沟小切口,使远端疝囊处理简单、安全。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行TAPP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腹股沟疝26例,包括进入阴囊的斜/直疝12例,股疝8例,难复性疝3例,嵌顿疝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62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3 cm,半球形,平卧后可还纳腹腔,诊断为右腹股沟疝。于全麻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术中采用我们自行发明的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1]。分离疝囊时发现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考虑为腹股沟斜疝,但游离疝囊时发现疝囊非常容易分  相似文献   

18.
多次复发性腹股沟疝由于多次手术,失去正常解紉关系,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肌腱遭到破坏而萎缩,加之老年患者腹壁松软,疝巨大者再次修补困难较多。10年来,笔者先后为12例多次复发性腹股沟疝施行了以腹直肌鞘外缘与耻骨梳韧带缝合,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疝修补手术,获得较好疗效。一、临床资料:12例多次复发性腹股沟疝均为男性。年龄在40~49岁者3例,50~59岁5例,60~70岁4例。经修补手术2次者5例,3次4例,4次3例。种类计有斜疝5例,直疝3例,难辩清种类的腹股沟疝4例。二、操作方法:于硬脊膜外麻醉下,切除原疤痕或在其内侧切口,切开已变得薄弱的腹外斜肌腱膜,一般疝囊较大而浅,精索可能关系不清,萎缩或失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圆韧带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105例(113条)超声诊断为圆韧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与术后诊断结果对比。 结果临床术后证实圆韧带囊肿共66例(69条),均合并腹股沟疝,其中68条为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圆韧带囊肿61例(64条)。超声表现圆韧带积液合并圆韧带增粗者2例(2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斜疝。超声诊断为圆韧带静脉曲张合并斜疝1例(1条),斜疝术后复查静脉曲张消失。超声诊断的圆韧带囊肿合并疝1例(1条),手术证实为斜疝合并圆韧带囊性病变(性质不明)。超声正确描述圆韧带区交通性积液21例(24条),术后均证实为斜疝。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圆韧带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圆韧带囊肿的诊断率较高。圆韧带病变中圆韧带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圆韧带病变和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罕见疝四例     
<正>患者1:女,38岁,疝内容物为卵巢囊肿。因右侧腹股可复性沟肿物4年,逐渐增大不能还纳2年,伴有疼痛2个月,于2012年5月6日入院。查体:腹平坦,无压痛,右侧腹股沟区一6 cm×5 cm×4 cm大小肿物,有囊性感,有触痛,不能还纳。B超报告:右侧腹股沟囊实性肿物。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子宫圆韧带囊肿不除外。于入院后3 d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为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为右侧卵巢并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