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15例,均为男性,年龄20 ~45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0 cm^8.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1.0 ~4.6 cm,伴或不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缺损.2例存在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并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加前臂皮下静脉行血管移植;13例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后,VSD敷料覆盖创面,择期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覆盖创面,在皮瓣修复同时选择掌长肌腱、股前外侧皮神经移植修复肌腱、神经缺损.术后8~10周创面无感染,行Masquelet技术植骨重建掌骨缺损,并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15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植骨后3.2个月,后续观察无骨吸收.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3例,良2例.结论 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对其修复重建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病人,男性,29岁。扭伤致左髋部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5小时于2019年7月5日入院。X线检查提示左髂骨取骨术后改变,不能排除新发骨折可能(图1)。CT检查提示左侧髂骨部分缺如(图2)。查体可见左侧髂脊可见一长约30cm手术瘢痕切口,左髋部稍肿胀,局部压、叩痛明显,左髋部因疼痛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加自拟中药方与良性心理暗示治疗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静脉滴注肌氨肽苷、血塞通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及良性心理暗示治疗,均治疗21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146例,占97.3%;对照组为102例,占68.0%;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5.16±4.31)分,对照组为(9.37±4.19)分;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西药+自拟中药方+良性心理暗示治疗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1984年7~10月我们对长沙市区两所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患儿进行了肠道病原菌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①标本来源:选择12岁以下的腹泻患儿为对象,采用肛拭采样或留便方法,将标本插入Cary-Blair运输培养基中冷藏保存,12小时内送检;②诊断血清:57种沙门因子血清和致病性大肠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常规加针刺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缺损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上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147例(98.0%),对照组92例(61.3%),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分值为(15.02±1.80)分,对照组为(8.44±2.03)分,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常规加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加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每次7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印堂、上星、内关、人中、太阳、足三里、风池、百会针刺治疗。均治疗21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118例(98.3%),对照组8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6.05±4.95)分和(8.46±7.36)分;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针刺加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8.
探讨距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骨折类型和距骨坏死及预后的关系。认为距骨坏死率与骨折分类类型相关,但是选择良好的入路、准确复位、可靠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9例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个月至5岁5个月,平均年龄22个月。6例为右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3例为左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2例为腹痛,1例为血尿,1例为腹泻,1例为腹胀,4例为体检发现。结果9例术前经增强CT及彩超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区肿瘤,与周围脏器无浸润,下腔静脉无瘤栓;8例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例肝脏转移;内分泌检查均为无功能性肿瘤。9例中7例经腹腔途径手术,2例经腹膜后途径手术;9例均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腹腔镜操作)时间137 min,平均出血16.3 mL(5~40 mL),1例输血100 mL,肿瘤平均直径4.3 cm(2.5~5.4 cm)。术后病理检查结果:5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均恢复良好,Ⅰ期病例未行化疗,Ⅳ期肝脏转移病例术后予化疗,平均随访时间8.6个月(2~3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切除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均安全、有效,腹膜后途径在显露及血管处理上更具优势,腹腔途径在操作空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对骨折愈合早期骨内、外膜来源SCs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建立右股骨骨折模型成功的4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Gefitinib 100 mg/(kg· d)(溶于0.5%甲基纤维素)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0.5%甲基纤维素灌胃。术后1周提取右股骨骨内、外膜区域的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第3代干细胞表面标志物FITC-CD29、FITC-CD34、FITC-CD45、FITC-CD90; BrdU法检测各组干细胞增殖能力; 成骨诱导及成软骨诱导分化后行von Kossa染色及阿尔新蓝染色,检测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 各组SCs表面标志物FITC-CD29、FITC-CD90呈高表达,FITC-CD34、FITC-CD45呈低表达; BrdU法检测发现实验组骨内、外膜SCs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成骨诱导分化并染色后,实验组骨内、外膜SCs的矿化结节较对照组更多,成软骨诱导分化并染色后,实验组SCs的淡蓝色颗粒较对照组更多。结论 在骨折愈合早期,抑制EGFR信号通路能抑制骨内、外膜来源SCs的增殖,促进其成骨、成软骨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