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和术后早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并发症和短期抗癌疗效.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后,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术后4 d每日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化疗液加热至43~44 ℃,循环灌注60~90 min,共5次;直肠癌患者术中盆腔热灌注化疗1次.结果:术中及术后早期行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化疗时间内腹腔内化疗液温度均可达到41~43 ℃,并恒定保持60~90 min.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除暂时性发热、腹胀、腹痛外无其它不适,直肠癌患者盆腔少量出血1例,切口愈合延迟1例,无其它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随诊率100%,随访3~17个月.其中腹腔转移2例,盆腔转移1例,局部复发率为15%,肝转移1例,肝转移率6.2%;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各有1例分别在术后14、10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围手术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治疗不受环境限制,并可多次进行,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可能有利于杀灭腹腔内残余微小癌灶(MC)和游离癌细胞(FCC).  相似文献   

2.
探讨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为该治疗方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提供依据。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8例在淋巴结清除及胃肠道重建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温度43℃,时间60 min,灌注速度400 mL/min。对照组18例术中行淋巴结清除及胃肠道重建后温盐水冲洗腹腔,结束手术。术后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恶心呕吐积分及症状总积分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43℃的治疗温度,400 mL/min的灌注速度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60 min,不显著延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腹腔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并射频(RF)加温时的温度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组在2001年1月-2002年5月,治疗的各类腹腔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8次腹灌 RF 化疗。用RF对腹腔加温,测量腹腔及直肠温度。结果2点测温的患者82%(23/28例)腹腔温度达到40℃,3点测温68%(19/28例)达到40℃,腹腔与直肠温度基本相近。热剂量学指标与疗效分析显示,治疗次数、Tmax和Eq.40℃是影响患者的6个月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热灌注化疗 RF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毒副作用少。结论腹腔热灌注合并RF加温及化疗对晚期腹腔肿瘤患者有良好效果,建议治疗剂量应达到:腹腔Tmax温度在40℃以上,>40℃的时间>40min,治疗次数在4次以上。我们提出的剂量指标Eq.40℃.min,包含了腹腔温度39.5-42℃的全部生物效应,值得进一步使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4.
腹腔热灌注化疗毒副作用的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术,穿刺置管后连接体腔热灌注仪进行灌注治疗,温度控制在42~44℃,循环时间1h,观察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腹部及全身情况,如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及体征。结果本组109例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个月行CHPPC,灌注过程中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变化与灌注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5例患者出现腹痛,但仅3例患者出现类似急腹症表现;26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0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22例)主要为穿刺处疼痛,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CHPPC选择在手术后1个月时进行,毒副作用小,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自主开发研制的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内温热灌注化疗,探索并建立一种规范化持续循环恒温灌注的膀胱热灌注化疗技术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每例治疗1~4次,共治疗25例次。术前经尿道插入三腔导尿管至膀胱后固定,夹闭流出管,以其中一腔接灌注管,剩下一腔接流出管。灌注术在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内即可完成,术前仅需适当镇静止痛处理,无需特殊麻醉;灌注速度控制在150ml/min,灌注时间为40min,治疗温度为(45.O±0.2)℃,化疗药物选择丝裂霉素C(MMC)60mg,灌注液总量600ml;在灌注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结果:10例患者膀胱热灌注化疗均顺利,调试仪器及放置导尿管、灌注管和引流管平均时间20min,灌注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循环恒温灌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与膀胱热灌注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其技术方法安全可行,能够实现膀胱内持续循环恒温灌注化疗,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行根治或姑息切除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IPHP)化疗的无期疗效。方法 1987年10月-1997年10月间收治的中晚期胃癌71例,其中IPHP组37例,对照组34例。IPHP组在手术关腹前,使用加温灌注装置将加温的氟尿嘧啶溶液连续灌注入腹腔,腹腔内液本的温度维持在42℃-43℃之间,时间60min。结果 IPHP化疗后12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腹腔种植伴腹水的患者,腹水很快消失。经治疗患者全部出院,追踪随访年生存率(51.6%)较对照组(32.3%)明显提高(P<0.05)。结论 术中IPHP化疗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及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大肠癌或卵巢癌患者52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下行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均在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中分别观察热灌注化疗前5min、热灌注开始后5min、15min、30min、60min、90min各时间点鼻咽温度的变化以及相应时间点皮肤的出汗程度变化。结果经过腹腔热灌注化疗15min后,各时间点体温明显高于热灌注化疗前5min(均P0.01);同时经过腹腔热灌注化疗15min后,患者出现皮肤出汗的例数逐渐增加,甚至在热灌注后60min个别出现大汗淋漓。结论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和卵巢癌患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体温有显著影响,并可造成患者皮肤出汗量增加,应采取随体温而改变的体温管理措施,并找到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的合理时间点。  相似文献   

8.
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肝转移是其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余微小病灶的存在,是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因素,至今尚未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腹腔热灌注化疗为此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为寻求腹腔热灌注化疗最佳温度、时间、加温方式、渗透压等条件,用MTT法在体外进行了热化疗联合MMC对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细胞毒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热疗,43℃30分钟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单纯化疗MMC浓度0.01mg/ml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热疗联合化疗,细胞毒作用明显加强,大于单纯热疗和单纯化疗之和,两者具有协同作用。43℃30分钟以上。细胞毒作用很强,随着时间和温度升高,细胞毒指数变化不显著,曲线平坦。单纯热疗或单纯化疗在低渗条件下,CL值大于等渗的CL值(P<0.05)。热疗与MMC联合,同温度、时间、MMC浓度下,等渗状态下CL值大于低渗下CL值(P<0.05)。缓慢加热达处理温度时细胞毒指数小于直接达处理温度的CL值(P<0.01)。以上结果提示:经尽可能短的时间由等渗的MMC化疗液使腹腔内温度达到43℃,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MMC浓度不低于0.01mg/ml时,对游离癌细胞和残余微小癌灶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为临床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防止腹腔内复发和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对15例进展期胃癌和1例吻合口复发癌,术中行根治或姑息性切除;对直径≥0.5cm的腹腔内转移灶用电刀减量戮灭。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每次60~90min,一般4次为1疗程,计做64次。结果循环通畅率96.9%(62/64),治疗时间内腹腔内温度80%达到41℃以上,各出水管温度均超过41℃,并保持60~90min。并发症及毒副反应有:轻度腹腔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腹痛4例,恶心呕吐2例,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随访6~27个月,术后每3个月复查1次B超或CT,腹腔转移3例,腹腔转移率为18.8%,1例术后6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另1例术后13个月死于腹腔转移及肝转移。最长1例随访时间为27个月,现仍存活。结论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安全,腹腔内温度较均匀,可多次进行,并发症少及毒副反应小,有利于胃癌术后腹腔内较小的残余癌或游离癌细胞的杀灭。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恒温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并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结直肠癌并腹水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使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腹腔恒温热灌注化疗,水温恒定保持在42±0.5℃,化疗液为生理盐水3000ml+5-FU 2.0,灌注时间为60分钟。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热灌注化疗,未发生需要终止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腹水完全缓解24例(57.15%),部分缓解12例(28.57%),稳定4例(9.52%),无效2例(4.76%),有效率达到85.71%。结论 恒温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并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