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X线引导下放置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采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作为静脉输液通路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2月一2009年12月,共65例需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术中X线引导下行输液港装置植入术。局部麻醉下行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术,术中X线引导确认导管向上腔静脉方向走行及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根部水平。观察围手术期和输液港植人术后的长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X线引导下完成输液港植入。发生气胸3例,1例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2例切口愈合不良,其中1例取出输液港后愈合,1例将输液港移位后愈合。中位随访22个月(4~35个月),应用输液港装置化疗中输液顺畅,无渗漏,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和夹闭综合征。结论X线引导下输液港植入是乳腺癌化疗有效和安全的输液途径。主要并发症包括穿刺相关并发症如气胸,远期并发症如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作为乳腺癌化疗静脉输液通路的使用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486例行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成功完成输液港植入。l例出现心悸不适,2例穿刺点周围局部血肿,1例囊袋内港体周围血肿,2例气胸,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断裂。至末次随访,65例带管时间4~30个月,中位带管时间15个月。本组未出现导丝断裂、pinch-off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是乳腺癌化疗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3.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白血病患儿长期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完成2例白血病患儿长期化疗和补液治疗.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原理、植入方法、护理技术、维护方法进行总结,提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值得在肿瘤患儿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访分析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输液港植入的过程、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 83例恶性肿瘤患者完成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其中经锁骨下静脉入路75例,右颈内静脉入路7例,右股静脉入路1例。操作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98%(78/83)。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1/83),表现为输液不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3%(6/83),包括术后局部皮肤感染1例,发生在术后第10个月,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导管血栓形成1例,发生在术后第8个月,经抗凝处理后取出输液港;导管堵塞1例,证实纤维蛋白鞘形成,经尿激酶处理无效后取出输液港;导管夹闭综合征3例,其中1例在术后第22个月导管断裂进入左肺动脉,通过抓捕器经右股静脉入路取出,1例在术后16个月因输液后肩膀酸痛拆除输液港,1例患者表现为输液不畅,植入输液港后6个月死于晚期肺癌。结论 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操作简单、可视、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可为恶性肿瘤提供长期、安全、方便的静脉通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白血病患儿长期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完成2例白血痛患儿长期化疗和补液治疗。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原理、植入方法、护理技术、维护方法进行总结,提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值得在肿瘤患儿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泵植入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从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1856例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的资料。结果〓1856例患者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植入成功率100%。其中经右侧颈内静脉植入1838例(占99.03%),经左侧颈内静脉植入18例(占0.97%)。发生置管术中并发症6例(0.3%);发生术后使用输液港过程中并发症25例(1.3%),无死亡病例。结论〓植入式输液泵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植入成功率很高,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且多不是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经皮颈内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置入方位,探讨操作过程中的简便性与安全性,为选择合适的植入方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03—2018-04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13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以右侧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90例为观察组,以左侧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45例为对照组。比较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导管走形不良率。结果 2组术后均未见明显不适,1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术后导管走形异常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装置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和左侧颈内静脉穿刺均可行。右侧植入更加简便安全,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定位在经锁骨下静脉人路置入植入式输液港的效果.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60例,年龄28~63岁,体重41~70 kg,身高150~168 cm,ASA Ⅰ或Ⅱ级,拟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植入式输液港行长期输液及化疗,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应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脉冲注射冰盐水实验的方法引导定位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超声组(U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超声引导定位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所有患者术后均经过X线摄片进行导管定位.计算两组患者首次置入成功率.结果 U组患者术后X线摄片显示输液港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未发生导管偏离进入颈内静脉的现象,首次置入成功率100%.C组术后X线摄片显示有6例患者的输液港导管发生了偏离,进入颈内静脉,需回手术室在超声引导定位下重新穿刺置管,首次置入成功率80%.U组首次置入成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定位是经锁骨下静脉正确放置植入式输液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定位在经锁骨下静脉人路置入植入式输液港的效果.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60例,年龄28~63岁,体重41~70 kg,身高150~168 cm,ASA Ⅰ或Ⅱ级,拟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植入式输液港行长期输液及化疗,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应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脉冲注射冰盐水实验的方法引导定位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超声组(U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超声引导定位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所有患者术后均经过X线摄片进行导管定位.计算两组患者首次置入成功率.结果 U组患者术后X线摄片显示输液港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未发生导管偏离进入颈内静脉的现象,首次置入成功率100%.C组术后X线摄片显示有6例患者的输液港导管发生了偏离,进入颈内静脉,需回手术室在超声引导定位下重新穿刺置管,首次置入成功率80%.U组首次置入成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定位是经锁骨下静脉正确放置植入式输液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定位在经锁骨下静脉人路置入植入式输液港的效果.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60例,年龄28~63岁,体重41~70 kg,身高150~168 cm,ASA Ⅰ或Ⅱ级,拟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植入式输液港行长期输液及化疗,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应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脉冲注射冰盐水实验的方法引导定位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超声组(U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超声引导定位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所有患者术后均经过X线摄片进行导管定位.计算两组患者首次置入成功率.结果 U组患者术后X线摄片显示输液港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未发生导管偏离进入颈内静脉的现象,首次置入成功率100%.C组术后X线摄片显示有6例患者的输液港导管发生了偏离,进入颈内静脉,需回手术室在超声引导定位下重新穿刺置管,首次置入成功率80%.U组首次置入成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定位是经锁骨下静脉正确放置植入式输液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两种不同穿刺方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897例成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穿刺植入的操作方法,并比较两种植入术式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2897例中经颈内静脉穿刺共2718例(93.82%),其中经左颈内静脉穿刺1222例,经右颈内静脉穿刺1496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179例(6.18%),其中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77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102例。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98.68%)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88.83%)(χ2=80.814,P=0.000)。发生植入时并发症25例(0.86%,25/2897),锁骨下静脉穿刺气胸发生率(4.47%,8/179)明显高于颈内静脉穿刺气胸发生率(0.04%,1/2718)(χ2=106.54,P=0.000)。左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9% vs. 1.96%,P=0.077)。左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血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8% vs. 0.07%,P=0.697)。全组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临床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常用技术。颈内静脉穿刺植入为一项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出院护理指导在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运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100例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出院护理指导,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未见皮下气肿、血肿及气胸等并发症,而导管堵塞、感染并发症中,常规组发生率是14.0%,观察组是6.0%,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6.0%,观察组是98.0%,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护理指导在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伤口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10月,笔者对医院肿瘤术后放置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伤口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创面的大小、暴露的时间、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清创后直接缝合、囊袋重置或输液港取出的方法进行处理,探讨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患者共13例,其中清创后直接缝合6例,囊袋重置5例,输液港取出2例。输液港外露到伤口愈合的时间为7~10?d,平均时间为8.5?d,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瘢痕隐蔽。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总满意率为92.31%。结论:完全植入式静脉港外露伤口手术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作者单位:317300仙居,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当前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在各医院广泛应用,以满足临床上静脉营养、长时间输液、化疗以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等需要。本院自1996年6月至2002年12月,共施行中心静脉置管360例,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60例,男252例,女108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15例,其中低位法106例,中位法209例;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8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37例。不同途径的置管并发症及遇到的问题见表1、表2。导管放置时间最长93天,最短为2.5天,中位9.3天。导管非主动拔出者均以脱管计数。2讨论2.1中心静脉置管途径选择。中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情况,了解其临床可行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使用外周TIVAP行多疗程化疗的201例病例临床资料。比较各类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以及改良加压包扎与常规加压包扎发生切口出血、改良植入方法与常规植入方法发生导管异位、左/右外周静脉置港后发生导管异位的病例差异。 结果 201例病人术后共发生并发症50例(24.9%),其中切口出血15例(7.5%),导管相关性血栓4例(2.0%),底座暴露3例(1.5%),囊袋感染4例(2.0%),导管异位15例(7.5%),回抽无血7例(3.5%),导管相关上肢运动受限2例(1.0%)。拟合优度检验(等比例)比较各类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χ2=30.520,P<0.001),即并发症不服从等比例分布,其中切口出血和导管异位占比最高;常规加压包扎方式(78例)与改良加压包扎方式(123例)发生切口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例(14.1%)vs.4 例(3.3%),χ2=6.642,P=0.010];常规置港方法(90例)与改良置港方法(121例)发生导管异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10.0%)vs.3例(2.4%),χ2=4.131,P=0.042];经左(106例)/右(95例)外周静脉置港后发生导管异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7.5%)vs.7例(7.3%),χ2=0.020,P=0.962]。结论 通过安全管理、密切观察及积极治疗,外周TIVAP并发症可获得有效控制。若不存在禁忌证,TIVAP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长期临床使用的静脉输液通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又具有常规中心静脉置管优点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方法: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116例,总结其经验体会。结果: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116例,未发现并发症,但有6例穿刺失败。结论: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港置入后夹闭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中心2003年10月-2016年9月按体表标志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留置静脉输液港病例共628例作为研究组;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采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输液港病例10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静脉输液港留置后夹闭综合征的发病情况.结果 随访至2016年11月,研究组的628例中出现夹闭综合征9例,对照组中106例病例无夹闭综合征发生.结论 选择锁骨中线外侧为穿刺点,应用超声引导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完成静脉输液港置入可以有效预防夹闭综合征的发生,提高经锁骨下静脉静脉输液港留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颈内静脉入路与锁骨下静脉入路行输液港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行输液港置入术的病人104例,包括颈内静脉入路55例(A组)、锁骨下静脉入路49例(B组),比较两组不同入路病例在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导管长度、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A组、B组穿刺时间分别为(8.84±3.10)分钟和(11.22±3.86)分钟,出血量分别为(12.64±5.63)ml和(15.71±7.07)ml,导管移位发生率分别为0和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胸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耗时较短,成功率较高,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为安全、适用,应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0—2021-09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根治术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VPA组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组),各38例。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后当天和化疗结束后,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PICC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ICC组,QLICP-BR生活质量评分优于PI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A与PICC均有较高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但VPA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意外拔管率均低于PICC,生活质量高于PICC,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理想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20.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VPAS),是一种完全植入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静脉输液的装置,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国内也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有2例植有CVPAS,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