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骨伤》2012,(9):793
以下是有关颈椎病的选择题,有单选题和多选题。请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1.下列有关钩椎关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限制颈椎侧方滑动B.钩椎关节构成椎间孔的后壁C.钩椎关节增生肥大可挤压神经根或侧方毗邻的椎动脉D.又称Luschka关节E.钩椎关节各椎体的钩突其倾斜度完全一样2.下列哪些是有关颈椎管的正确描述:A.一般在C4水平最窄B.椎管的中矢径如果<13mm,则为发育性椎管狭窄C.椎管的中矢径比椎体的中矢径,若<0.75则为发育性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2.
Luschka关节对下颈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对下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从16具新鲜尸体取C3、4、C5、6共32个脊柱功能单位(FSU)标本,分成切除与不切除Luschka关节2组。标本置于AG-10TA自动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生理条件下颈椎伸、屈运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计算出FSU上锥体矢状面相对于下锥体的水平位移、旋转角度和冠状面侧方位移及与FSU伸、屈角度对应的水平位移、旋转角度和冠状面侧方位移。[结果]Luschka关节切除组与对照组上椎体矢状面相对下椎体水平位移、旋转角度和冠状面侧方位移有显著差异(P〈0.01)。Lushcka关节切除组FSU伸、屈角度与水平位移、旋转角度和冠状面侧方位移呈正不完全相关;对照组除水平位移呈正不完全相关,余皆呈0相关。[结论]Luschka关节是维持下颈椎稳定的重要结构,对限制椎体向侧方移位作用极显著,在下颈椎生理范围伸、屈活动时起限制椎体向侧方移位和过度旋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对椎动脉进行解剖学研究基础上,探讨如何预防颈椎前路减压术中椎动脉损伤。方法采用成年尸体10具,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显露双侧颈长肌及椎动脉,观察椎动脉与钩椎关节及颈长肌的关系,测量颈椎钩椎关节突外上缘与椎动脉的距离。找出各颈椎节段与椎动脉之间的确切关系,以防手术时损伤椎动脉。结果颈长肌外缘在钩椎关节与颈椎横突孔内侧连线中点处。椎动脉位于钩椎关节外侧,颈椎钩椎关节与椎动脉的距离为:C3水平(0.91±0.22)mm;C4水平(1.02±0.41)mm;C5水平(1.37±0.39)mm;C6水平(1.54±0.51)mm;C7水平(1.63±0.74)mm。在此基础上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防止了椎动脉损伤。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不应超过钩椎关节;对于椎动脉损伤,颈长肌肌瓣填塞是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椎钩突的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钩突的形态,探讨钩突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方法:17例颈椎干骨标本,对C3-C7钩突的形态进行解剖学测量,包括高度、宽度、角度及钩突与横突孔间距等。结果:C3-C7颈椎突从外侧转为后外侧,钩突角度及宽度逐渐增大。但在C5,钩突与横孔内侧的距离较其它椎体小,而钩突高度反而明显。结论:C5钩突的形态学特点可能是其易退变的原因。钩突切除时,应注意了解其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时往往行一个或多个椎体的次全切除,但手术中真正做到充分减压并不容易。我们对12具人体颈椎骨骼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发现颈椎前路减压范围与颈椎(C3~C7)的钩突解剖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531-1534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术中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通过术中颅骨牵引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治疗的1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9~65岁,平均43岁;C_(4~5)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3例,C_(5~6)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7例,C_(6~7)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1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3例,B级2例,C级1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11例颈椎骨折脱位均恢复了正常序列,无神经功能恶化。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6个月见植骨全部融合,无钛板、椎间融合器、钛网、螺钉松动及脱落。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3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有所下降,运动、感觉较术前好转;2例B级恢复至C级;其余6例患者脊髓功能均已恢复至E级。[结论]对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通过术中颅骨牵引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是可行的,具有减压彻底、颈椎固定牢靠、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和早期康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改良Z型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改良Z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方法]对3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Z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参照13本JOA17分评分法,分析所有病例近期疗效.[结果]36例平均随访18.6个月,从术前(8.3±3.2)分改善到(13.8±2.5)分,平均改善率为58.6%.影像显示术前31例颈椎前突型,3例术后变为直线型;5例术前为直线型,术后未变.无1例变为颈椎后突型.颈椎屈伸活动度减少近1/3及轴向痛常发生.[结论]本法治疗颈椎OPLL,减压彻底,椎管扩大充分,防止再关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期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Ⅱ型骨折后颈椎活动功能。[方法]2012年2月~2017年12月,选取枢椎齿状突II型骨折后接受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并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患者32例。对比患者自身前后两次手术后颈椎过伸过屈、左右旋转角度,同时参考正常人群颈椎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1/2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经影像学确认内固定位置良好,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于初次内固定术后4~15个月,平均(9.55±2.72)个月,32例患者再次入院行内固定取出术。取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6.41±4.25)个月。末次随访时32例患者前屈、后伸、左旋转和右旋转ROM均显著大于取内固定之前角度(P<0.05),但仍显著不及正常人。[结论]短期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可有效保留颈椎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钩椎关节在CT上的形态学差异,提出平山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32例作为病例组,均为男性,年龄16~37岁,平均19.4±4.1岁;发病年龄14~27岁,平均16.8±2.5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31.7±23.7个月。选取同期因急性颈痛于我院急诊就诊且颈椎CT正常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亦均为男性,年龄12~26岁,平均19.1±4.3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GE-PACS系统上选取两组患者通过C3~C7横突孔中心的颈椎CT冠状截面图片,分别测量各节段左右两侧如下指标:①钩突基底宽,椎体上缘的延长线上钩突内外侧缘的间距;②钩突高,钩突尖至椎体上缘延长线的垂直距离;③钩突间距,双侧钩突尖间的直线距离;④钩突倾角,钩突与椎体上缘的夹角;⑤下终板倾角,被测量椎体下终板与同一椎体侧边的夹角。结果:平山病患者C3~C7同一节段左右两侧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高、钩突间距、钩突倾角、下终板倾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山病患者C3~C7之间的钩突高及钩突间距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钩突高C6最高、C4最低,其递减规律为C6>C5>C7>C3>C4,同时钩突间距则表现为C3~C7逐渐增宽;钩突基底宽、钩突倾角、上椎体下终板倾角(除C3外)在C3~C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取左右两侧均值为相应节段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高,并计算左右两侧钩突倾角总和、下终板倾角总和及相应节段的倾角总和之差(即钩突倾角总和-下终板倾角总和),再计算均值及标准差。平山病患者C3~C7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间距以及钩突倾角总和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同一节段钩突高度和上位椎体下终板倾角总和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倾角总和之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山病患者可能存在钩椎关节发育异常,表现为钩突的相关指标发育不平衡,同时具有较矮的钩突以及较小的下终板倾角,继而引发的颈椎不稳定在平山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巧和手术体会。[方法]2004年7月~2006年4月,在前期尸体标本操作的基础上,C型臂引导下采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疾患15例。常规后路,术中显露侧块至其外侧缘,辨清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上缘;选择侧块外缘内5 mm,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下方3 mm处为进钉点,球磨去皮质。2 mm手钻开路并探子确认,保持与上终板平行并40°~45°内倾角。不攻丝置入3.5 mm皮质骨螺钉。[结果]除1枚C4螺钉未能成功外,共计置入C3~7下颈椎椎弓根螺钉86枚,平均螺钉长度(26±1.6)mm,CT下各钉内倾角度平均值37.9°±5.4°。术中2枚(2.9%)在开路时发生钉道活动性出血。术后CT示椎弓根壁损伤6枚(8.8%)。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相对安全,置钉成功的关键是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