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体血管瘤通过多途径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症状性胸段椎体血管瘤患者8例,男6例,女2例.表现为单纯疼痛的2例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表现为脊髓压迫的6例患者根据压迫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1)前方经胸腔椎体切除+内同定2例;2)后方减压+椎体内骨水泥注射3例;3)后方减压+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后方内固定1例.6例有脊髓压迫患者中5例手术前行脊髓血管造影,4例成功栓塞.结果:随访4~40个月,平均14个月,表现为局部疼痛的2例患者术后第1d症状即完全缓解;脊髓压迫的6例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不明显,但无加重,随访期间,除1例手术前即已经完全截瘫的患者外,其余5例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均完全恢复正常.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行MRI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应根据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改善症状为主,而不是强求肿瘤全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手术治疗胸椎肿瘤的疗效及方法。按脊柱肿瘤来源可分为原发肿瘤,转移肿瘤。方法 8例胸椎骨肿瘤患者实施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经胸椎后入路行单椎节切除6例,双椎节切除2例,均采用Harm钛网植骨/钛网骨水泥联合TSRH/MOSS/CDH M12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重建。结果随访3个月3.5年,平均23个月。7例术后近期疗效较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缓解;4例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术后1.5年局部复发;术后18个月死亡1例。结论胸椎后路全脊椎切除能显著降低胸椎骨肿瘤局部复发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钛网植骨/钛网骨水泥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重建脊柱的前后柱稳定,同时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胸椎转移性肿瘤前路手术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胸腔镜辅助下对11例胸椎转移瘤患者行病椎切除及椎体重建术,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A级1例,C级6例,D级4例。7例行病椎切除及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术;4例行病椎切除、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及内固定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肿瘤切除满意,术后影像学显示内固定固定确切。随访4~14个月,平均8个月,胸背痛均完全消失.术后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明显恢复;1例冈肿瘤脑转移4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存活8个月以上.其中1例乳腺癌术后多椎体转移患者手术后14个月随访时仍存活。结论: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胸椎转移肿瘤切除椎体重建术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肩胛下经胸入路切除及重建上胸椎肿瘤的技术及方法 ,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 收集自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手术治疗的上胸椎椎体(T1-4)肿瘤患者21例,转移癌11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骨肉瘤1例,尤文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淋巴瘤1例.采用经肩胛下胸腔入路行上胸椎肿瘤切除、脊髓减压,结合人工椎体植入或者单纯植骨、前路侧方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3例出现截瘫症状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由A级改善为D级,2例患者下肢感觉肌力恢复正常.术后2例患者出现肺部炎症、肺不张,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胸腔漏,1例患者术后出现胸主动脉破损出血.术后随访11~58个月,其中9例患者死亡,包括7例转移癌、1例尤文肉瘤、1例骨肉瘤患者.结论 经肩胛下胸腔入路切除颈胸段及上胸椎肿瘤是处理上胸椎病变的理想入路,尤其是对于累及椎体及一侧椎弓根的患者尤为适宜.该手术方式可以充分显露前方椎体的病变,可以有效地解除来自前方椎体的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5.
改良Sundaresan法治疗上胸椎肿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undaresan法治疗上胸椎肿瘤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2003年10月共治疗上胸椎肿瘤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6~65岁,平均43岁。原发性肿瘤10例(71.4%),转移瘤4例(28.6%)。T1肿瘤7例,T2肿瘤5例,T3肿瘤2例。采用改良Sundaresan手术入路,经下颈部和胸锁关节切口,切除胸锁关节的锁骨端,显露椎体肿瘤病灶,切除肿瘤椎体及其相邻椎间盘,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椎体间采用切除的锁骨植骨或植入钛质网笼,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采用改良Sundaresan手术入路可以较好地显示手术区域,利于病灶清除和内固定,避免损伤脊髓。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A级,恢复至B级;1例B级,恢复至D级;2例C级,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4例D级,2例恢复至E级,2例无变化;6例E级无改变。所有患者肩关节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肩关节外展术前90°~130°,平均125°;术后80°~120°,平均110°。结论采用改良Sundaresan法治疗上胸椎肿瘤效果好,创伤小,对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适用于脊髓前方存在压迫的上胸椎椎体肿瘤。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发性胸腰椎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胸腰椎椎体血管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在X线片上偶尔见到胸腰椎椎体呈纵向栅栏状表现,根据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核对和追查临床症状,方能得出早期诊断。如能进一步确定椎体血管瘤的早期诊断,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达到栓塞椎体内血管瘤的目的,是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若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到了晚期将会造成椎体变形塌陷,侵入椎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并发截瘫或神经压迫症状,也可由于椎体内部结构的破坏、塌陷、变形,产生不稳和后凸畸形,对这种晚期病例,单靠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很难解决脊髓和神经根受压问题,就应该采用前入路切除病变的椎体、减压椎管、椎体间立柱植骨内固定术或人工椎体置换术。对椎体血管瘤应尽量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安全性大,成功率高。对晚期椎体血管瘤在治疗上困难较大,则需要前路大手术才能解决问题,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风险大,特别是切除凸入椎管内的瘤体时,容易损伤硬膜造成脑脊液漏,甚至损伤脊髓使截瘫进一步加重,所以晚期手术是一个冒险性极大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脊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经路切除脊椎肿瘤与改进的人工椎体和自体植骨术治疗脊椎不同节段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3例脊椎肿瘤采取切除瘤椎、人工椎体置换和自体植骨术;肿瘤包括颈椎4例,胸椎3例,腰椎6例。术前颈脊髓瘫痪1例,不完全瘫痪4例,肿瘤的术后病理学诊断有骨巨细胞瘤3例,骨囊肿、Ewing瘤、骨神经鞘瘤、软骨瘤、骨成纤维细胞瘤、骨纤维细胞瘤、骨嗜酸性肉芽肿、骨转移瘤、骨肉瘤和骨血管瘤各1例。结果:13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除1例3个月恢复良好后失访外,余12例获平均4.3年随访,瘫痪5例完全恢复,12例均恢复家务和工作,X线片显示假体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结论:应根据肿瘤的脊柱节段和类型,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采用人工椎体置换和自体植骨术,对完全切除脊椎肿瘤和重建脊椎稳定性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经改良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切除上胸椎椎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切除上胸椎椎体,治疗上位胸椎病变的方法与初步结果。方法:作者经此入路为7例患者行上胸椎椎体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经此入路显露充分,按手术设计完成上胸椎椎体切除,损伤小,出血少,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改良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切除上胸椎椎体,显露充分,安全有效;但术中须仔细操作,防止发生食道、气管、颈总动脉、左头臂静脉及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9.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6年2月共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患者18例.共30个椎体,患者均有顽固性胸背痛,术前VAS评分平均8.6分,伴脊髓压迫者6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4例,均应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行病变椎体内骨水泥注射治疗.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30个椎体存CT引导下均一次穿刺成功.单侧注射骨水泥12例,平均注入量2.75ml;双侧注射6例,平均注入量4.7ml,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损害加重情况发生.15例局麻药效消失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72h后疼痛缓解,1例无效.随访6~24个月,平均11.4个月.术后1周时VAS评分平均2.6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2.9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6例脊髓压迫者神经功能2例C级恢复至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2例原发灶为肝痛及1例肺癌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手术椎体未发生新的病理性骨折及脊髓压迫加重.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良好的止痛及预防病理性骨折作用,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上胸椎肿瘤手术治疗后的椎体重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上胸段脊柱肿瘤椎体切除手术治疗后椎体的重建方法。方法 :对 19例侵犯椎体的上胸椎肿瘤经不同途径前入路切除肿瘤后 ,应用髂骨植骨 1例、肋骨植骨 6例、钛网植骨 8例、人工椎体 5例进行椎体重建替代 ,并辅以前路内固定系统行邻近椎节固定。随访 1~ 43个月。结果 :各种方式植骨进行重建 1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患者 1个月后均可坐起进食。 17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 ,2例无明显改善。均无明显椎体替代物下沉现象 ,无断钉及内固定脱落。结论 :上胸椎肿瘤椎体切除术后应用髂骨、肋骨、钛网、人工椎体进行重建替代 ,均可良好恢复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人工椎体的应用能进一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