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NGAL、血清胱抑素C(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预测肾移植受者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价值。方法收集159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尿液标本,根据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42例)和即刻肾功能恢复(IGF)组(117例)。分析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受者的血NGAL、尿NGAL、Cys-C及Scr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指标对DGF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159例肾移植受者中,42例发生DGF,发生率为26.4%。两组供者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及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性试验(C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GF组血NGAL在术后2周内均高于IGF组(均为P<0.05);DGF组Cys-C、Scr、尿NGAL在术后3周内均高于IGF组(均为P<0.001)。血NGAL、尿NGAL、Cys-C和Scr对肾移植受者发生DG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Cys-C预测价值最高,截取值为4.73 mg/L,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812,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结论Cys-C早期预测肾移植受者发生DGF的价值高于血NGAL、尿NGAL及Sc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57例肾移植受者根据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组(7例)和稳定组(50例).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另检测30名健康志愿者的4项指标水平,作为正常对照.将稳定组术后第10天甲状腺激素水平与Scr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稳定组和DGF组术前血清T3、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术前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与DGF组间术前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术后第1天T3较术前下降约30%(P<0.05),下降幅度大于其他指标,直到术后1周开始上升,术后2周接近正常水平,术后3周时已高于术前(P<0.01);T4术后早期降低,10d后呈上升趋势,术后3周才接近术前水平;术后各时间段TSH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于术后7d恢复至正常水平.DGF组T3于术后21 d达到正常水平,T4于术后30 d达到术前水平;Scr于术后30 d达到正常水平.术后第10天,稳定组受者血清T3与Sc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546,P<0.01),T4与Sc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423,P<0.01).TSH与Scr无相关性.结论 T3、T4水平与移植后肾功能有相关性,要重视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对受者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肾小球滤过率( GFR)对受体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至2011年在本中心接受活体肾移植1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亲属供肾166例(96.5%),夫妻供肾5例(2.9%),帮扶供肾1例(0.6%).术前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供体左右肾GFR.供体的双肾GFR为62~148 ml/min,将对象分为供肾GFR≤45ml/min受体76例和供肾GFR>45 ml/min 96例.两组受体的透析情况、冷、热缺血时间、抗体诱导及免疫抑制方案、HLA错配率等基本资料相似.评价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以及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供肾GFR≤45 ml/min组比较,供肾GFR>45 ml/min组的Scr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均较低,其中术后1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1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术后1年内两组受体S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体肾移植供肾GFR高低对受体术后1周Scr下降水平有影响,供肾GFR高者受体术后1周Scr水平低,但是对受体术后早期(1年内)的Scr整体水平及变化趋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动脉轻度狭窄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供肾动脉轻度狭窄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与50例标准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供者术后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两组受者术后1、3、6个月的Scr水平;比较两组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及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供者术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者移植肾存活率,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亲属活体供肾动脉轻度狭窄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不大,可纳入标准供体供肾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供体亚低温状态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早期肾功能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36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根据处理方式随机分为常温组(体温36.5~37.5℃,19例)和亚低温组(体温34.0~35.0℃,17例)。对应供体分组的肾移植受体包括常温组(38例)和亚低温组(34例)。比较两组供体、受体的围手术期情况和两组受体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和原发性无功能(PNF)发生率。结果两组供体围手术期的尿量、血清肌酐(Scr)、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热缺血时间和冷缺血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体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血糖、术中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受体术后DGF发生率分别为6%和24%,两组受体DGF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3,P=0.036)。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受体术后PNF发生率均为3%,两组受体PNF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结论供体亚低温状态可以显著降低受体DGF的发生率,对PNF的发生率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醛固酮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从而初步探讨醛固酮在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共10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肾移植术后30 d时Scr水平将实验组再分为A组(Scr≥133μmol/L,13例)和B组(Scr133μmol/L,87例)。另选取年龄在25~35岁之间身体健康的志愿者10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肾移植的当日(0 d)、移植术后1、7、15、30 d清晨抽血,对照组在相应时段抽血,测定血清醛固酮和Scr水平。结果肾移植当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cr水平分别为(598±37)μmol/L和(75±5)μmol/L,醛固酮水平分别为(0.26±0.06)ng/dl和(0.13±0.03)ng/d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d同组比较,术后30 d A组受者Sc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醛固酮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 B组受者Scr和醛固酮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血清醛固酮与Scr的变化均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Scr及醛固酮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初步认为醛固酮在介导移植肾损伤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扩展标准供体(ECD)及标准供体(SCD)肾移植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的85例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类型,将相应受体分为ECD组(31例)和SCD组(54例)。比较两组受体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血清肌酐(Scr)水平、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ECD组和SCD组术后1个月内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D组术后60、90 d的Scr水平分别为(189±97)、(175±69)μmol/L,明显高于SCD组的(142±49)、(135±41)μmol/L(P=0.005,0.002)。ECD组和SCD组的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分别为6%和15%,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分别为23%和19%,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和6%,其他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和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D组和SCD组人存活率分别为97%和94%,ECD组和SCD组肾存活率分别为84%和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与SCD相比,ECD肾移植亦可获得相当的早期临床效果。在目前供肾来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ECD的使用可以扩大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中分别应用IL-2受体拮抗剂(IL-2Ra)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DCD肾移植中如何选择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完成的110例DCD供肾肾移植受者资料。其中应用IL-2Ra进行免疫诱导82例(IL-2Ra组),应用ATG进行免疫诱导28例(ATG组),所有受者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两组受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血清肌酐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受者术后DGF、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情况以及移植肾/受者存活情况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L-2Ra组和ATG组受者DGF发生率分别20.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5),两组受者肺部感染、AR发生情况以及移植肾/受者存活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Ra组和ATG组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第90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2、4、7、14、21、30、60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L-2Ra和ATG都能有效预防肾移植受者术后AR的发生,需综合考虑供、受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诱导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于预防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将BMSC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含EPO)、A组(EPO终浓度10 IU/m L)、B组(EPO终浓度100 IU/m L)、C组(EPO终浓度500 IU/m L)和D组(EPO终浓度1 000 IU/m L),每组细胞培养24 h和48 h,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BMSC的细胞增殖率。将BMSC分为2组,分别为BMSC组(不含EPO)和EPO-BMSC组(EPO终浓度500 IU/m L),每组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MS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后,将受体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EPO组(术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1 m L含有500 IU的EPO溶液)、BMSC组(术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1 m L的1×106/m L BMSC细胞液)、EPO-BMSC组(经尾静脉注射1 m L500 IU/m L EPO体外培养的含有1×106/m L BMSC细胞液),采用血清肌酐(Scr)试剂盒测定血标本中Scr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肾组织中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培养24 h,各组BMSC增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培养48 h,与对照组比较,C组(EPO终浓度500 IU/m L)的BMSC增殖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SC组比较,EPO-BMSC组BMSC表面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P0.05)。肾移植术后1 d,各组受体鼠的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5 d,与对照组比较,EPO组、BMSC组和EPO-BMSC组受体鼠的Scr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EPO-BMSC组受体鼠的Scr水平低于EPO组、BMS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和术后5 d,各组受体鼠移植肾组织中IL-4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与对照组比较,EPO组、BMSC组及EPO-BMSC组受体鼠移植肾组织中IFN-γ蛋白表达水平和IFN-γ/IL-4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5 d,与对照组比较,EPO组、BMSC组和EPO-BMSC组中IFN-γ蛋白表达水平和IFN-γ/IL-4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EPO-BMSC组中IFN-γ蛋白表达水平和IFN-γ/IL-4均低于EPO组和BMS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EPO预处理BMSC可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保护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体积(RV)与受体体表面积(BSA)比值(RV/BSA)与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120对供、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RV/BSA将受体分为A组(RV/BSA65.33 m L/m2),B组(RV/BSA为65.33~76.49 m L/m2),C组(RV/BSA为76.50~96.96 m L/m2),D组(RV/BSA96.96 m L/m2)。比较4组受体术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分析RV/BSA与受体术后6、12个月e GFR的相关性。结果 A组术后6个月e GFR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t=2.313,2.947,5.903;均为P0.05)。A组术后12个月e GFR亦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t=2.189,2.433,2.909;均为P0.05)。RV/BSA与受体术后6、12个月的e GFR均存在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RV/BSA与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予以减量他克莫司(FK506)联合加量吗替麦考酚酯(MMF)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本前瞻性研究中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肾移植手术超过12个月的受者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干预组在入组后15 d内将FK506血药谷浓度调整为2.0~4.5 ng/ml,MMF的口服剂量调整为1.5 g/d;对照组入组后FK506血药谷浓度保持不变,维持在5.5~10.0 ng/ml,MMF的口服剂量仍保持1.0 g/d。比较两组治疗0、15 d,2、4、6、8、10、12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1年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0 d至12个月,对照组的GFR波动不大(P0.05),而干预组GFR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8、10、12个月时两组的GFR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0 d至12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cr水平均下降,其中前者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且治疗10、12个月时两组的Scr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2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平均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失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量FK506联合加量MMF是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体术后BK病毒感染导致移植肾功能受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定期规律接受BK病毒监测的210例受体临床资料,总结肾移植术后BK病毒尿症、病毒血症和BK病毒性肾病(BKVN)的发生情况,分析BK病毒感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及BK病毒清除后移植肾功能转归情况。结果 210例受体中,单纯病毒尿症受体46例,病毒血症合并病毒尿症受体46例,病理学活组织检查证实的BKVN受体7例。移植术后病毒血症受体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与尿液、血液BK病毒载量呈线性相关(r=0.594、0.672,均为P0.01)。病毒血症受体的血液BK病毒载量初次发现阳性时Scr水平即呈明显升高趋势,持续病毒血症状态时Scr水平会持续升高,经治疗血液病毒载量转阴后Scr水平略下降但仍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基础水平比较,单纯病毒尿症受体病毒尿症阳性期间的Scr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BK病毒血症时会对移植肾功能造成损伤,定期规律监测病毒感染很有必要,一旦发现血BK病毒阳性时应立即实施以降低免疫抑制强度为首选的临床干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比较扩大标准供者(ECD)和标准供者(SCD)供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90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按供肾来源分为ECD组(31例)和SCD组(59例)。所有受者均应用免疫诱导及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吗替麦考酚酯或麦考酚钠肠溶片+他克莫司或环孢素+甲泼尼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受者肾移植术后1年内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受者性别比例、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及急性排斥反应(AR)、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ECD组和SCD组肾移植受者术后Scr水平逐步下降。术后1个月内(术后1、3、7、14和21 d)两组受者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76、0.905、0.670、0.893和0.048,P均>0.05);术后1~12个月,除术后9个月两组受者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7,P>0.05),其余各时间点ECD组受者Scr水平均高于S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受者术后1年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3.1%/80.6%和91.5/8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4; χ2=0.246,P>0.05)。ECD组和SCD组AR发生率分别为12.9%(4/31)和18.6%(11/59),DGF发生率分别为22.6%(7/31)和22.0%(13/59),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8%(8/31)和11.9%(7/59),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9%(13/31)和28.8%(17/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与SCD相比,ECD供肾移植仍可获得相当的临床效果。在目前供器官来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ECD的合理选择可以扩大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6个月血清肌酐水平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半年肾功能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4月至2001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首次单纯尸体肾移植病例79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时间点血清肌酐(Scr)水平,分为肾功能异常组(Scr>133μmol/L)与肾功能正常组(Scr≤133μmol/L)。通过Kaplan-Meier方法分别计算包括急性排斥(AR)、延迟复功(DGF)和不包括AR、DGF时两组患者带功和排除带功死亡时移植肾短期和长期存活率。结果两组在受体移植时年龄、淋巴毒、冷/热缺血时间及免疫抑制剂方案无显著性差异;而男女性别比例、受体体重、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内AR和DGF发生率、术后6个月或12个月环孢素A(CsA)剂量、随访期间及Scr水平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肾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有较高的AR和DGF的发生率,但不管是否存在AR和DGF,肾功能异常组带功和排除带功死亡时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均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结论术后6个月Scr水平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检测在早期预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连续监测8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12、24 h尿液标本中NGAL,IL-18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并分析其与DGF的关系. 结果 86例中发生DGF 15例.术后12 h DGF组尿NGAL(ng/mg)水平明显高于非DGF组(1712.7±474.6比863.1±199.8,P<0.001),尿IL-18(ng/mg)水平与非D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2±4.1比28.7±4.2,P>0.05);术后24 h DGF组尿NGAL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GF组(分别为2905.0±1108.1比911.8±221.0,211.3±34.0比86.9±22.8,均P<0.001);而尿RBP(μg/mmol)(92.7±17.1比92.8±13.8,P>0.05)和SCr值(μmol/L)(608.1±85.5比542.3±99.6,P>0.05)与非D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2 h尿NGAL曲线下面积为0.90,cut-off值为996.5 ng/mg时,诊断敏感性90.2%,特异性82.6%;术后24 h IL-18曲线下面积为0.76,cut-off值为148.5 ng/mg时,诊断敏感性76.3%,特异性66.4%. 结论 尿NGAL及IL-18水平变化对早期预测DGF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应用于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474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实施传统围手术期管理的315例受者为传统组,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实施ERAS方案的159例受者为ERAS组。EARS组受者围手术期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取消肠道准备、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早期进食、早期活动及多模式镇痛等。观察并比较两组受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清肌酐水平,以及胃肠道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术后90 d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发生率和术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两组受者年龄、体质量、术前透析时间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受者DGF、术后90 d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ERAS组和传统组受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术前透析时间、供肾类型、HLA错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AS组活体和尸体肾移植受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7±2.0) d和(12.8±8.3)d,均短于传统组[(9.0±3.8)d和(16.7±12.6)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4和-2.692,P均<0.05)。两组术后7、30和90 d血清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AS组腹泻发生率为5.7%(9/159),明显低于传统组(20.7%,65/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92,P<0.05)。两组尸体肾移植受者DGF、术后90 d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将ERAS应用于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是有效、安全的,能够降低受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腹泻发生率,同时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肾移植受者中应用两种不同生物制剂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在解放军第452医院泌尿外科暨成都军区泌尿外科中心应用生物制剂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78例尸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免疫诱导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单克隆抗体组(A组,35例,接受巴利昔单抗治疗)和多克隆抗体组[B组,43例,接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另以同期在该院未接受免疫诱导治疗的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C组,32例)。分析3组受者术后12周内的人、肾存活情况。监测3组受者术后7、14、30、60 d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比较3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2周,3组受体人、肾存活率分别为A组100%和100%,B组97.7%和97.7%,C组100%和96.9%,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7、14 d,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的Scr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组比较,A、B两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受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免疫诱导治疗在肾移植受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评估其与移植物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接受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肾功能恢复稳定33例受者为移植组,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CRF)的患者65例为CRF组,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连续监测移植组在肾移植术前及术后3、7、14、21 d的血清Hcy和Scr水平,比较肾移植前后血清Hcy水平的变化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CRF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为(25±1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μmol/L和移植组稳定期的(15±9)μmol/L,移植组的血清Hcy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RF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的Scr水平分别为(708±302)μmol/L、(98±23)μmol/L、(72±18)μmol/L,CRF组的Scr水平明显高于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RF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的BUN水平分别为(18.1±5.9)mmol/L、(10.9±5.3)mmol/L、(4.9±1.3)mmol/L,CRF组的BUN水平明显高于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移植组BUN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移植组患者肾移植术后随着肾功能好转,Scr和血清Hcy水平逐渐降低,其中术后14 d血清Hcy水平降至最低(15±5)μmol/L,与术前的(25±10)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内,移植组肾移植受者的血清Hcy水平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0.761,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的血清Hcy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相关,联合检测血清Hcy与肾功能指标对预防高Hcy血症和早期评估移植物功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糖尿病肾病(DN)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DN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单纯DN组(n=44)和DN伴高血压组(n=43),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伴高血压组和单纯DN组TGF-β1、肾素、ATⅡ、UAER、Scr均升高,e GFR显著降低(P0.05);DN伴高血压组Ⅰ期、Ⅱ期、Ⅲ期各指标与单纯D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伴高血压组Ⅳ期、Ⅴ期TGF-β1、肾素、ATⅡ、UAER、Scr、BUN均高于单纯DN组,e GFR均低于单纯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素、ATⅡ与Scr、UAER、TGF-β1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与e GFR呈显著负正相关性(r0,P0.05);TGF-β1与Scr、UAER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与e GFR呈显著负正相关性(r0,P0.05)。结论:在DN伴高血压患者中RAAS和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升高,随分期增加,RAAS和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增加,二者相互作用可能加重了DN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扩大供肾标准的亲属肾移植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1年6月亲属活体肾移植274例的临床资料,按供者情况分为扩大供者标准(供者年龄≥60岁、肾脏解剖结构/功能异常)组(66例)和标准供者组(208例).扩大标准组供者年龄≥60岁36例,其中合并肾囊肿6例,合并肾结石1例;肾囊肿22例,囊肿直径4~40 mm;肾结石4例,结石直径3 ~~6 mm;术侧肾小球滤过率(GFR) <35 ml/min 4例.统计学比较两组受者术后3、7d,l、3、6、12个月血清SCr值、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1、3年人/肾存活率.结果 扩大标准组及标准供者组受者术后3、7d血清SCr值分别为(242.7±132.2)、( 185.6±148.4) μmol/L和(156.7±86.8)、( 122.2±136.8) μmol/L,两组受者第3天与第7天SC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受者术后1、3、6、12个月血SCr、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DGF发生率,1、3年人/肾存活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岁健康高龄、直径<40 mm供肾囊肿仍可考虑作为亲属肾移植供者;低GFR应结合供者年龄、供受者体表面积比、供受者体质量比、可通过外科处理纠正等方面综合考虑;供肾结石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