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蓟肾康颗粒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13的表达及血清循环复合物(CIC)浓度的影响,探讨芪蓟肾康颗粒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模型。芪蓟肾康颗粒及替米沙坦于实验第8周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周,至实验12周末取血检测CIC含量,取肾脏组织检测IL-1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蓟肾康颗粒中、高剂量组IL-13表达下降(P<0.01),芪蓟肾康颗粒各剂量组血清CIC浓度均下降(P<0.01)。与替米沙坦组比较:芪蓟肾康颗粒中、高剂量组IL-1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各剂量组血清CI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蓟肾康颗粒有调节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13表达及血清CIC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前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并无经典造模方法,本实验选择国内较常用方法建立大鼠IgAN模型,分两个时间点观察不同剂量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灌胃联合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四氯化碳(carbon terachloride,CCL4)方法建立IgA肾病模型效果。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平均体重200~240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低剂量组(A组):BSA400mg/kg(100g/L)隔天灌胃,持续12周;皮下注射蓖麻油0.3ml+CCL40.10ml,每周1次持续12周,第8周LPS0.05mg尾静脉注射。高剂量组(B组):BSA增加至600mg/kg(100g/L),余干预同低剂量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4ml/kg灌胃,0.4ml皮下注射。建模后第8周、12周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检测。观察指标:一般情况、蛋白尿、血尿、肝肾功能、肾组织病理。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均明显增高(P<0.05),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且肾组织病理8周后均出现轻中度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增生,12周末显著伴肾间质轻度纤维化,高剂量组病变较重;12周末均有荧光出现,均强于第8周,低剂量组荧光表达不典型,高剂量组表达强于低剂量组(P<0.05)。电镜报告与病理表现一致。结论:运用BSA+LPS+CCL4联合造模方法在12周左右可建立快速IgA肾病动物模型,而且高剂量BSA(600mg/kg)组肾组织病变更显著,模型更典型。此模型的建立及运用可以为IgA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良好动物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多因素所致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清炎症因子以及肾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 cell immune globulin sticky protein 1,TIM-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IgAN的炎症免疫机制。方法取2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以牛血清白蛋白溶液(400 mg/kg,1 mL/100g)隔日灌胃,持续6周;皮下注射蓖麻油0.5 mL+四氯化碳溶液0.1 mL,每周1次,持续9周;并给予脂多糖(LPS)溶液(0.05 mg/只),分别于第6、8周尾静脉注射。空白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纯化水隔日灌胃,相同时间点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0.4 mL/只和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0.2 mL/只,造模时间为10周。造模后,检测两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肝、肾功能指标;采用ELSI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g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及肾脏组织中TGF-β1和TIM-1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8周,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毛色灰暗、精神萎靡、便溏等症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IgA含量和肾组织的IgA荧光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IL-4、IL-6水平显著增高(P0.05),肾组织的TGF-β1和TIM-1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多因素所致IgAN模型和临床IgA患者体征相似,其发病机制和炎症因子释放与TGF-β1及TIM-1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黄降浊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_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10周龄SHR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苯那普利对照组(对照组)、连黄降浊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连黄降浊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只,采取切除所有大鼠右肾的方法制备高血压性肾损害模型。另取10只同周龄Wistar-Kyoto(WKY)大鼠同样切除右肾,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造模1周后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给药第4周、8周末观察大鼠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m Alb/Ucr)和血清肌酐(Scr)。于第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其肾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index,TII),免疫组化法检测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7)、TGF-β_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造模1周以及给药第4周、第8周,4组SHRm Alb、m Alb/UCr、Scr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差异均与WK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给药前4组SHR之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后,SHR中3个治疗组m Alb、m Alb/UCr、Scr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8周时组间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SHR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HE染色、PAS染色显示WKY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大致正常。HE染色显示,3个治疗组SHR肾组织损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高剂量组病理改善更明显。PAS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3个治疗组大鼠TI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TGF-β_1和Smad2在WKY组呈无或弱阳性,而BMP-7和Smad7呈强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TGF-β_1、Smad2在3个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表达下调(P0.05),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3个治疗组BMP-7、smad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上调(P0.05),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黄降浊颗粒可能通过干预BMP-7/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_1在肾组织的表达,而对SHR肾间质纤维化起到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梓醇(catalpol)对肾衰大鼠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梓醇高、中、低剂量(100、50、10 m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法建立肾衰竭大鼠模型,从手术当日开始,梓醇各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60 d。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超敏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肾纤维化指标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Cr、BUN、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Hb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TGF-β1、CTGF含量显著上升(P<0.01);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量增多。比较模型组,梓醇高(P<0.01)、中(P<0.05)、低(P<0.05)剂量组大鼠血清Cr、BUN、hs-CRP、TGF-β1、CTGF水平降低,Hb水平升高,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量减少,其中尤以梓醇高剂量组疗效最佳。结论:梓醇可有效阻断大鼠肾纤维化进程、改善微炎症反应,保护大鼠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TGF-β1、CTGF表达,抑制纤维细胞增殖,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炎性浸润相关,且具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黄降浊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9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对照组)、连黄降浊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连黄降浊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于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灌胃12周,观察大鼠的血压、尿蛋白、肾功能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水平以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半定量方法评价肾小球硬化程度、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用ELISA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定量。结果:连黄降浊颗粒能减少SHR尿蛋白、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抑制AngⅡ和ET的合成,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抑制肾脏TGF-β1表达,其效果优于苯那普利。结论:连黄降浊颗粒具有保护SHR肾功能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尿蛋白、降低血压、抑制AngⅡ和ET的合成、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抑制肾脏TGF-β1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合剂对实验性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细胞外基质(ECM)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免疫复合法建立大鼠实验性IgAN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复方积雪草合剂治疗组(设高、中、低3个剂量)。药物干预12周,分别观察实验大鼠尿蛋白、肾功能、血尿及肾病理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法检测肾组织中FN、IL-6、TGF-β1的含量。结果:复方积雪草治疗组能显著减少实验大鼠尿红细胞和尿蛋白(P〈0.05),同时对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FN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对IL-6的表达未见显著作用,且无明显剂量依从性。结论:复方积雪草合剂对IgAN模型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减少蛋白尿和红细胞,减轻肾组织的免疫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或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有关,并最终延缓IgA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7在肾组织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血清、尿液中水平及肾脏表达,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性。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以链脲佐菌素(50mg/kg)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12周末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尿液中IL-17水平;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中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尿液中IL-17水平8周开始升高,肾组织中IL-17、TGF-β1表达增加,12周升高更明显;相关分析显示肾组织中IL-17表达与TGF-β1表达及尿液中IL-17水平、UAER、血CRP均呈正相关。结论:IL-17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中表达随病程延长而增加,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地龙组分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BMP-7、Smad6、TGF-β_1表达的影响,探讨地龙组分延缓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龙低剂量组+地龙高剂量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取梗阻侧肾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BMP-7、Smad6、TGF-β_1的表达。结果:地龙治疗组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所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地龙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表达增多,TGF-β_1表达下降(P0.05)。结论:地龙组分通过上调BMP-7、Smad6表达,下调TGF-β_1的表达,来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vaspin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再将30只造模成功的DN大鼠随机分为3组:DN组、vaspin组、氯沙坦组,每组10只。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NF-κB和TGF-β_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DN组大鼠的Scr、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NF-κB和TGF-β_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pin组大鼠的Scr、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DN组(P0.05),肾组织中NF-κB和TGF-β_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组(P0.05)。结论:Vaspin可能通过下调DN大鼠肾组织NF-κB和TGF-β_1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中乙酰肝素(Hp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中药组,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于第9周末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荧光、电镜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Hpa、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大量蛋白尿,血清TP、Alb均明显降低,血清TC、TG均明显升高,肾脏病理出现损害,肾小球内Hpa、TGF-β1表达显著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均明显降低,血清TP、Alb均明显升高,肾脏病理损害较轻,肾小球内Hpa、TGF-β1表达减少(P0.05)。中药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结论:益肾通络方可显著降低MN大鼠尿蛋白、提高血浆蛋白,改善血脂代谢,能够抑制Hpa、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抑制膜性肾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GBM)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基底膜的增厚,促进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修复,从而减轻肾脏损伤,延缓肾脏慢性病理进展。  相似文献   

12.
卢嫣  韩世盛  王怡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5):392-395,I0002,I0003
目的:研究血清和肾组织中的异常糖基化IgA1水平与IgA肾病的间质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阐明黏膜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和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免疫复合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黏膜方)及西药组(福辛普利钠)、中西医结合组(黏膜方+福辛普利),观察治疗后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异常糖基化的IgA1水平、血清IgA-纤维连接蛋白(IgA-FN)、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其mRNA的表达量。结果:血清IgA-FN,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低于模型组(P<0.001);血清异常糖基化IgA1量,中药组及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中的异常糖基化IgA1水平,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中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α-SMAmRNA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01),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阳性面积高于正常组(P<0.001),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阳性面积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α-SMAmRNA及蛋白表达与血清及肾组织中异常糖基化IgA1呈正相关(P<0.005);肾组织TGF-β1mRNA与血清及肾组织异常糖基化IgA1呈正相关(P<0.005)。结论:血清中异常糖基化IgA1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黏膜方能减轻实验性IgAN大鼠血清及肾脏异常糖基化的IgA1水平,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氯沙坦对大鼠IgA肾病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IgA肾病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A组)、IgA模型组(B组)、氯沙坦治疗组(C组),每组6只,实验前后进行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检测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变化。结果B组尿蛋白量增高,C组则有所降低(P〈0.05);实验前、后,B组肾功能改变显著,C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肾脏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及间质炎细胞浸润,而C组上述变化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检测显示TGF-β1、α-SMA及MCP-1在A组肾小管及间质中微量表达,B组高表达,C组表达减少。结论IgA肾病存在肾小管间质的损伤;氯沙坦减少IgA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抑制炎症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对IgA肾病小管间质的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及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氯沙坦治疗组、益肾胶囊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给予氯沙坦钾(20 mg·kg-1·d-1)、益肾胶囊(625 mg· kg-1·d-1)灌胃8周.测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及肾组织中TGF-β1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定量、Scr和BUN明显升高,Ccr显著降低;肾组织出现较明显的病理损伤;且肾组织TGF-β1表达显著上调,Smad7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益肾胶囊治疗后,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相比,24 h尿蛋白定量、Scr和BUN明显下降,Ccr显著上升;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此外,肾组织TGF-β1表达显著下调,Smad7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调节TGF-β1/Smad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病肾病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IgA肾病有无修复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MSC注射组、生理盐水(NS)组及健康对照组。前两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的改良法建立IgA肾病模型。体外连续培养SD大鼠MSC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成骨成脂细胞诱导分化鉴定MSC,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体外标记培养的MSC。移植后1周及4周分别观察3组的体质量、尿蛋白量(24 h)、肾功能、肾脏病理变化、IgA荧光沉积变化;ELISA法检测尿中的MCP-1、TGF-β1量;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MCP-1、TGF-β1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因子及BrdU标记的MSC在肾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 移植后1周,MSC组尿蛋白量(24 h)(36.86±4.78) mg,Scr(53.50± 6.28) μmol/L;NS组尿蛋白量(24 h)(66.98±5.86) mg,Scr (82.50±8.36) 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同时,MSC组MCP-1、TGF-β1在尿中的含量及肾脏中表达均显著低于NS组(均P < 0.05)。移植后4周,MSC组体质量、肾脏病理变化、IgA荧光沉积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P-1、TGF-β1在尿中的含量及肾脏中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BrdU标记的MSC在肾组织中分布却逐渐减少。 结论 MSC输注可促进大鼠IgA肾病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并不完全是依赖于MSC的直接分化,而是通过调节肾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分泌和(或)其他的功能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6.
肾清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Ⅰ型胶原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肾清饮(SQY)对实验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QY预防组、SQY治疗组和苯那普利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6周后采血分离血浆测定内皮素-1(ET-1)含量,处死大鼠,分离肾脏,应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Ⅰ型胶原(Col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肾清饮及苯那普利各组可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各治疗组肾脏ColⅠ、TGF-β1的表达量和血浆ET-1含量均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肾清饮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肾组织ColⅠ的沉积、减少血浆ET-1含量和降低肾组织TGF-β1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养阴活血方药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空白组,采用钠耗竭法建立Cs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分别以20倍成人剂量养阴活血方药、5倍成人剂量养阴活血方药、10倍成人剂量依那普利及自来水灌胃4周,分别于第1、2、3、4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光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FN、Ⅳ型胶原,采用RT-PCR技术测定中药对肾间质TGF-βmRNA表达的影响并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空白组24 h尿蛋白定量4周后稍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性下降(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亦呈下降趋势(P<0.05).高剂量组治疗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较低剂量组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组治疗后血肌酐值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治疗后第4周血肌酐值较第1周有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呈上升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经治疗4周后大鼠肾皮、髓质交界区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及轻度的间质纤维化,淋巴或单核细胞浸润.空白组明显,对照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改变有不同程度减轻,以高剂量组肾间质空泡变性改善明显.各实验组肾间质均表达TGF-β1、FN、Ⅳ型胶原,其中空白组上述成分的表达遍布皮髓质肾小管,灌喂依那普利及中药后表达程度减轻,而以中药高剂量组减轻更为明显.各组肾间质均表达不同程度的TGF-β1 mRNA,其表达的丰富程度按空白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依次减弱.结论:养阴活血方药可减少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蛋白尿、改善肾脏功能,且对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养阴活血方药抗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CsA诱导的肾间质TGF-β1 mRNA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导致的间质ECM成分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肾片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感染的复合方法,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并分别给予健肾片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含量及其mRNA表达.结果:健肾片可明显抑制IgA肾病模型肾组织中TGF-β1的分泌及其mRNA表达.结论:健肾片抑制IgA肾病模型肾组织的TGF-β1分泌作用可能是其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法创制的中药复方痛风康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肾功能、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以及对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及复方痛风康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腺嘌呤和酵母膏灌胃,同时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21 d。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肾脏组织IL-1β、TNF-α、TGF-β1的含量;制作肾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UA、BUN、Scr水平升高,与空白组、苯溴马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康高剂量组UA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各组与模型组相比BUN、Scr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肾组织IL-1β、TNF-α、TGF-β1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苯溴马隆组、痛风康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肾组织IL-1β、TNF-α、TGF-β1含量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其中痛风康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IL-1β、TNF-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肾脏病理变化以模型组损伤最为明显,各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以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法创制的中药复方痛风康,在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的同时,可降低炎性因子含量,促使抗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肾组织炎性反应,对肾脏功能和形态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七总苷对5/6肾切除大鼠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手术组行5/6肾切除术。术后3周,假手术组随机分为假手术未治疗组和假手术三七总苷组,手术组随机分为手术模型组、三七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各组于术后4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相应剂量的三七总苷灌胃。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取残肾检测肾脏病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SMA、TGF-β1的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α-SMA mRNA、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病理损伤程度显著增加,肾组织α-SMA、TGF-β1表达显著升高,各治疗组有所回降。结论:三七总苷能显著改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三七总苷可能通过下调残肾组织内的TGF-β1表达,抑制肾脏固有细胞表型转化而起抗肾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