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短肠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切除后,残留功能性小肠过少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多数病人需长期依赖肠外营养提供能量。作为短肠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非移植手术已有术式的适应证不断被探讨、临床效果不断被验证及新的术式不断被发掘。实践证明,以“小肠倒置术”为代表的“增加食物转运时间”的手术成功率低,改善营养水平有限,已不做推荐。以“缩窄肠管直径、增加残余小肠长度及吸收面积”为核心理念设计的术式如小肠缩窄延长术(LILT)、连续横向肠管成形术(STEP),效果较为确切,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术式。作为LILT、STEP适应证补充的螺旋延长缩窄术(SILT)是一种最新手术方式,其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益气生津法结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短肠综合征2例张静吉吉朱培庭沈平刘铭升王伟良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上海200032)短肠综合征是指小肠广泛切除(小肠切除量超过70%或残留肠管长度少于100cm)术后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吸收和全身营养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2...  相似文献   

3.
术后短肠综合征与长期家庭肠外营养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外科(200032)吴肇汉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syndrome,SBS)是小肠广泛切除后产生的严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病征。SBS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最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精氨酸对短肠综合征大鼠肠道代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短肠综合征患者残存肠道的代偿,可促进残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短肠患者对肠外营养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我们通过对85%肠切除大鼠术后应用添加精氨酸的肠内营养,观察精氨酸对短肠大鼠残存肠道代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胃肠外营养和阻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年来196例阻黄病人的临床资料,将之分为肠外营养组(A组)和非肠外营养组(B组),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有无差异。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4.7%Vs15.6%,P<0.05),另外术后肝功能恢复的时间亦明显较B组短(34.32天Vs50.37天,P<0.01)。结论:加强围手术营养支持,可明显提高阻黄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大量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以维持生理代谢的需要.而导致整个机体处于营养不足的状况,继而出现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成人短肠综合征可由于小肠因反复发作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肠外瘘而多次被切除所致.也可因血管疾病如肠系膜血管发生梗塞,肠扭转血运障碍而坏死。或是外伤性血管破裂、中断,大量小肠因缺血坏死而被切除所导致。  相似文献   

7.
短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方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营养支持技术和产品的进步,能够长期存活的短肠病人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病人通过自身代偿最终脱离了终生全肠外营养(TPN),不能脱离TPN的病人和胃肠道遗留器质性病变,影响肠功能代偿的病人则希望通过外科手段改善肠道吸收状况,摆脱TPN,因此涌现出许多手术方式.此外,短肠综合征本身也会带来许多并发症,有些需要通过外科手段加以解决,所以,短肠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是个较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短肠综合征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ong JF  Zhu WM  Li N  Li J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3):894-897
目的探讨短肠综合征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至2005年收治的40例短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存活至今,并随访2年以上。统计分析其肠内营养用量、费用、脱离肠外营养时间及目前营养状况。结果40例患者平均残存小肠(50.8±29.4)cm,脱离肠外营养平均时间为(29.1±9.2)个月。肠内营养用量为(3284.0±1408.8)kJ/d,其费用显著低于肠外营养(P〈0.01)。目前本组患者平均体质指数为(17.8±3.2)kg,/m^2,血红蛋白(113.3±14.8)g/L,血清白蛋白(35.0±4.1)g/L。平均大便次数为(3.4±1.7)次/d,平均大便量为(720.2±350.3)ml/d。结论肠内营养对于维持短肠综合征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时需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亲体小肠移植的手术技术和方式。方法 对1例短肠综合征患者分两期实施亲体小肠移植手术,一期手术采用患者母亲120cm回肠作为供体,动脉与受体乙状结肠动脉吻合、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属支吻合、移植肠襻两端腹壁造口;二期手术于首次术后188d将受体残留小肠横断,分别与移植肠襻的近、远端作端一侧吻合,保留原腹壁造瘘口。结果 两期手术顺利,先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消化道漏。受体已生存213d,二期手术后25d,体重增加4.5kg,进半流质饮食,生活能自理。结论 术前完善的检查和处理,术前设计多套方案对手术中的应变非常重要;采用门静脉回流方式是较为理想的术式;对移植肠襻采用二期吻合的方式降低了肠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张伟  朱维铭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0):662-663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小肠吸收面积骤然减少后而出现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良。常见于小肠广泛切除和旷置的小肠过长等。一般认为,要获得机体所需要的营养,  相似文献   

11.
短肠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治疗李宁,黎介寿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常发生于广泛的肠切除后,常见病因有肠扭转,内外疝绞窄,肠系膜血管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此外,较长肠段的功能损害如放射性肠炎,或不...  相似文献   

12.
短肠综合征的现代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短肠综合征是指广泛小肠切除(包括部分结肠切除)术后,残留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营养不良、严重腹泻、体重减轻、脂肪痢、脱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可影响发育,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外科技术、麻醉及术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广泛小肠切除术后长期存活的病例逐年增多,短肠综合征的病例也随之增加,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1]。1 药物处理短肠综合征内科学处理的第一步是控制腹泻,肠道细胞表面含有鸦片样受体,麻醉剂及其衍生物对短肠综合征病人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2]。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短肠综合征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肠道面积及吸收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2例短肠患者(短肠组)和33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瓜氨酸水平。短肠患者残存小肠长度及直径采用X线造影检测,并测定短肠患者尿D-木糖排泄率和肠道蛋白吸收度。分析短肠患者血清瓜氨酸与残存小肠长度、面积、蛋白及D-木糖吸收的相关性。6例行肠康复治疗的患者测定康复治疗前后瓜氨酸、D-木糖及蛋白吸收水平的变化。结果短肠组血清瓜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94±2.65)比(16.87±5.97)μmol/L,P〈0.01]。短肠组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与残存小肠长度(r=0.82)及表面积(r=0.86)呈正相关,与尿D-木糖排泄(r=0.56)及肠道蛋白吸收(r=0.48)也呈正相关。6例行肠康复治疗的患者治疗后血清瓜氨酸水平、蛋白及D-木糖吸收均显著增加,但3者增加百分比之间并无相关。结论血清瓜氨酸水平与短肠患者的小肠吸收面积和吸收功能呈正相关,能反映短肠患者小肠功能和衰竭程度,是康复疗效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短肠综合征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8例短肠综合征肠外营养支持。腹泻期平均51.4天,腹泻量平均3.8L/d,TPN供热30Kcal/kg,糖脂热卡比为1∶1,非蛋白热卡∶氮为150(Kcal)∶1(g),TPN平均持续49.4天。腹泻量<2.5L/d则逐渐过渡为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据腹泻量及血生化检查,确定K+、Na+及HCO-3输入量,矫正低钾、低钠及代谢性酸中毒。回肠广泛切除要补钙、镁、磷制剂。本组无1例死亡。对肠外营养支持在短肠综合征的治疗价值及具体实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5 胆肠吻合肠袢长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胆肠吻合术中肠袢长度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2年5月—2004年8月收治的需行胆肠吻合的102例良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肠袢长度为60cm组(长袢组)和肠袢长度为40cm组(短袢组),术后通过稀钡肠袢反流高度观察和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肠袢反流高度、临床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40cm的肠袢与60cm的肠袢有同样的抗反流作用,短肠袢可以增加吸收营养的小肠,减少肠袢臃肿而引起的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6.
广泛小肠切除后发生的短肠综合征具有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如残留小肠不足1m者常需胃肠外营养(PN)支持,长期家庭PN可获75%5年生存串,但其费用及并发症串需要人们寻找外科替代治疗。目引进新免疫抑制剂FK506以来,小肠移植又引起临床注意,病人和供体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50%,仍是一大问回。在众多的代偿性手术(如小肠延长术、小肠人工问澳构造以及结肠间登术等)中,间置逆蠕动小肠里(SRSB)不失为替代肠移植的理想手术。作者于1985~1995年省行8例SRSB术,计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8±16岁。7例依靠家庭PN每周7天,…  相似文献   

17.
1971~1992年共治疗661例肠外瘘,其中509例(77%)为手术引起,其余为外伤、炎性肠道疾病、放射性损伤与肿瘤所致。经治疗后,205例(31.0%)的瘘口自愈,386例(58.4%)手术治愈,手术成功率为98.46%,全组死亡率为8.62%。作者认为当前改善肠外瘘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控制感染,强调在早期进行有效的引流,重视对器官功能的监测与维护。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肠外瘘治疗中可互补其不足。肠部分切除吻合与肠浆肌层片修补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留置鼻胃和鼻肠营养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不留置鼻胃及鼻肠营养管(未留置组),128例留置鼻胃及鼻肠营养管(留置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未留置组与留置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留置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留置组病人在消化道不适症状(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方面明显优于留置组(P<0.05),且未增加胰瘘、胆瘘、切口感染、胃排空延迟、术后出血、腹腔感染的发生率(P>0.05);两组在术后30 d死亡及二次手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未留置组病人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明显高于留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不常规放置鼻胃及鼻肠营养管安全可行,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减轻痛苦,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肠道术后早期胃肠营养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防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肠道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胃肠营养组(EN组,25例)和胃肠外营养组(PN组,25例)。PN组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EN组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维持1周。并于术前、术后1 d和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F)等营养状况指标以及肠鸣音、肛门排气/ 排便时间、发热时间等肠道功能指标。结果:EN组和PN组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营养状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PN相比,肠道术后早期EN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疗效相当,但在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方面的效果优于PN。

  相似文献   

20.
龚剑峰  朱维铭 《腹部外科》2006,19(6):329-331
短肠综合征(SBS)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对SBS代谢变化、残存肠道机制等认识的加深,SBS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短肠综合征的现代治疗方法包括营养支持、促肠康复治疗、非移植手术治疗、小肠移植及防治并发症等。对于无法摆脱TPN并有难治性TPN并发症者,需考虑小肠移植。一、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SBS的基本治疗措施。广泛肠切除术后失代偿期应尽早行中心静脉置管并给予肠外营养(PN)支持,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量,并维持体液平衡。此时,病人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需要量很大,可将能量测定结果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