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常规X线、二维和三维CT诊断髁突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常规X线、二维和三维CT成像3种影像学检查在下颌骨髁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38例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的常规X线、二维和三维CT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常规X线对各种类型的髁突骨折均有显示不准确现象,横断位的二维CT对3例髁突横行骨折有不准确显示,三维CT可清楚地显示各种类型的髁突骨折。结论:常规X线对髁突各种类型骨折均有误,三维CT图像结合二维中准确显示各种类型的髁突折及移位情况。  相似文献   

2.
上颌骨骨折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及CT影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分析三维CT、二维CT及常规X线在上颌骨骨折术前诊断及术后骨折愈合中的准确性。方法 对39例上颌骨骨折患者术前行华氏位片、颌骨全景片及采用Somatonplus-4CT机行二维平扫、三维重建、记录咬合关系,术后1月、3月、1年复查。结果 常规X线,二维CT对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分型难以准确。二维CT在显示细微骨折中占有优势,能观察骨折线内外两侧的愈合情况。三维CT能提供直观的骨折及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三维空间信息,能显示横行骨折线,能判断典型的上颌骨骨折类型与判断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对位情况。结论 三维CT图像综合二维CT可准确显示上颌骨各种类型的骨折和骨折愈合情况,对上颌骨骨折的正确诊断,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X线片、二维及三维CT图像临床诊治髁突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治疗的17例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X线片、二维及三维CT图像对髁突骨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结果17例患者确诊共有24侧髁突骨折,高、中、低位髁突骨折分别为8、10、6侧。术前诊断:常规X线片显示高、中、低位髁突骨折处数目分别为1(12.5%)、7(70%)、5(83.3%)侧;二维CT显示为6(75%)、9(90%)、5(83.3%)侧:三维CT显示为8(100%)、10(100%)、6(100%)侧。3种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应作为临床上诊治髁突骨折的必要辅助检查,尤其对髁突高位骨折,建议行常规三维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在颌骨骨折诊断中的优缺点.方法:对125例不同类型的上、下颌骨骨折的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的显示情况,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对于下颌骨体部、角部和升支骨折,3种影像学都能很好的显示,对于髁状突和喙突骨折,三维CT检查优于常规X线和二维CT;常规X线显示上颌骨骨折较差,而二维CT和三维CT显示的准确性比较接近.三维CT可以直观和立体的显示颌骨骨折线.结论:3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为提高骨折显示的准确率,3种方法结合使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诊断髁突骨折。方法:对28例髁突骨折行螺旋CT扫描检查,作冠状平面与颌面骨三维立体重建,与下颌全景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螺旋CT对28例髁突骨折均可确诊并分类,低、中、高位骨折分别为9、11和8例,全景X线片分别为9、9、4例.剩余2例中位和4例高位骨折漏诊。术后CT复查显示手术复位效果满意。结论:螺旋CT冠状平面重建对中、高位骨折有特殊诊断价值.三维立体重建影像直观地显示了骨折情况,对髁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作用。下颌全景X线片的诊断作用有限,可用于颌面外伤患者的初步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56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X线全景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髁突骨折手术适应证判断,X线全景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髁突骨折情况以及骨折的移位程度,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髁突矢状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索髁突矢状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4例(15侧)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图像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随访。结果 14例15侧约占下颌骨髁突骨折的31.25%(15/48),髁突前斜面纵裂处常位于髁突外1/3与中1/3交界处,在髁突后斜面,纵裂常位于髁突中1/3处。随访3-29个月;14例咬合关系均正常。结论 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主要发生于髁突翼外肌凹所在部位,有效的治疗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二维CT和三维CT对诊断髁突矢状骨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被认为是显示颌面部骨折的最佳方法 ,但普通CT图像与X线平片一样 ,均为二维的图像 ,不易于显示水平的骨折线和粉碎性骨折的移位情况 ,而颌面部骨折的切开复位或内固定均需要对骨折的三维形态有细致的了解。现将我科近 3年来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 :1995年 10月~ 1998年 9月在我科治疗的 49例颌面部骨折患者 ,其中男性 35例 ,女性 14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73岁。 49例颌面部骨折中 ,下颌骨骨折 2 1例 (髁状突部骨折 3例、体部 7例、颏部 5例、角部 …  相似文献   

9.
王光君 《口腔医学》2011,31(2):126-127
目的探讨X线片、螺旋CT二维成像、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颌面部病变患者均行X线片检查,螺旋CT二维成像、三维重建,与术中所见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下颌骨骨折、颧骨复合体骨折、鼻眶筛骨折能直观地指导临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订,优于二维CT和X线片。对颌骨深部结构骨折不如二维CT。X线片对牙齿折断、牙根周围膜损伤效果最佳。二维CT在颌面部肿瘤区分其囊性或实性及周围组织的显示上,优于三维CT,在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和临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CT优于二维CT。三维CT对于颌面骨发育畸形的显示,明显优于二维CT。结论在诊断颌面部病变中,X线片、螺旋CT二维成像、三维重建联合应用各取所长,最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4例 19侧髁突骨折病例运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分析其图像并与X线平片对照。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可直观地再现髁突骨折的全貌 ,清楚显示髁突骨折部位与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使临床医生更易理解髁突骨折的病理解剖关系 ,为制定和实施治疗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和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58例75侧髁突骨折通过三维螺旋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确诊髁突骨折并明确骨折的部位、旋转、方向、移位情况等,对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全面而直观的显示髁突骨折的情况,对髁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型侧壁螺丝刀在下颌骨角部和髁状突颈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下颌骨角部和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侧壁螺丝刀,经口内微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对面部外形满意。19例恢复正常咬合关系,2例轻微错(牙合),张口度均达到3cm以上。复查曲面断层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下颌骨骨折对位良好。结论采用微型侧壁螺丝刀经口腔内固定下颌骨角部和髁状突颈部骨折,完全避免了颌面部皮肤切口,尤其对患者的心理安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进行钛板内固定手术及其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3年4月~2012年4月手术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患者,手术前后复查对比下颌骨全景片、下颌骨平扫CT、下颌骨矢状CT及颅颌三维CT重建。依据下颌骨骨折部位分为髁突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突基部骨折3组,对3组骨折术后患者的咬合状况、开口度、面神经功能等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随访病例中,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30例;螺钉松动57枚,钛板断裂0例,面神经颧支损伤15例,面神经颞支损伤30例,张口受限伴下颌运动曲线患侧偏斜35例。结论:解剖手术能力或者面神经的个体变异;创口感染;不适当的应力集中、钛板和螺钉的位置、数量及固定部位,颌间牵引,关节周围相关软组织复位状况等为影响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髁状突游离再植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髁突颈部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髁状突游离再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髁突颈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2例伤员16侧髁突颈骨折行髁状突游离再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定期行X线片及CT检查。结果:全部伤口一期愈合,追踪1~4年无关节疼痛、弹响及明显功能障碍,有3例面神经颞支损伤,2例轻度错畸形,影像学示髁状突形态多稍小且不规则。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损伤较轻、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并发症较少且轻微,适用于有严重移位的髁突颈骨折,髁状突的形态改变与长期影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髁突形态与单侧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mandibular condyle, SFMC)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2010年12月—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55例单侧髁突矢状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螺旋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根据Yale的髁突形态的分类标准,将髁突形态分为平、凸、角、圆4种。根据Hlawitschka的髁突矢状骨折分类标准,将髁突矢状骨折分为A、B、M 3类,分析髁突形态与单侧髁突矢状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5例患者中,健侧髁突形态占比分别是平形41.9%、凸形37.4%、圆形11.6%、角形9.0%,髁突矢状骨折的分类占比分别是A型20.6%、B型42.6%、M型36.8%。不同髁突形态的髁突矢状骨折发生率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5)。平形髁突相比其他3种类型的髁突更容易发生矢状骨折,角形髁突最不容易发生矢状骨折。结论:髁突形态不同会影响髁突矢状骨折发生率,平形髁突更容易发生髁突矢状...  相似文献   

16.
髁状突骨折与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与发生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的关系。方法 对 2 8例有髁状突骨折病史的颞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 ,术前拍颞下颌骨全景X线片 ,CT横断或冠状扫描 ,部分病侧同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 ,并与外伤后X线片对照。在施行颞颌关节成形关节重建术中 ,采用颧弓根水平高位截骨 ,探查髁状突和关节盘的存在。结果  2 8例伤后的X线片均提示 :发生颞颌关节强直的病例为髁状突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而且 ,髁状突骨折块移位大 ,下颌升支明显上移。术前冠状CT显示髁状突移位于关节骨性强直区的内侧 ,上移的下颌升支与关节窝骨性融合。术中探查发现 2 0例 2 2侧有明显移位的完整的髁状突和关节盘。结论 在髁状突颈部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病例 ,若髁状突骨折块发生严重移位、脱出关节窝外 ,可同时伴发关节盘移位。而下颌升支则在升颌肌群牵引下明显上移 ,形成对关节窝的继发损伤 ,最终导致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对该类髁状突骨折应积极开放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