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SPECT)分析,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患者在一般生活事件和相关创伤事件刺激前后局部脑血流改变,研究其创伤记忆的提取过程。方法:对2003-06/2004-05在同济医院就诊的30例未经治疗的PTSD患者用双日法进行静态和创伤信息刺激下的SPECT显像,并用半定量方法分析所圈定的感兴趣区。结果:静态患者局部的血流量改变不明显;而在创伤信息刺激后的检查结果显示相当于杏仁核的部位、岛状结构,颞叶中回,双侧视皮质的局部脑血流均有增加。创伤信息刺激后局部脑血流比值:杏仁核左、右分别为0.92±0.08,0.98±0.08,海马左、右分别为0.66±0.64,0.76±0.08,丘脑左、右分别为0.79±0.31,0.81±0.45,顶叶左、右分别为1.25±0.26,0.96±0.41,枕叶左、右分别为1.20±0.64,1.18±0.23,颞叶左、右分别为1.12±0.23,0.92±0.09,与一般刺激后局部脑血流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左侧的额叶区的和颞下回(局部脑血流量则明显减低(P<0.005)。结论:PTSD患者与陈述性记忆有关的功能的改变提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发生了神经生物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食管上胸段癌经左胸左颈治疗的益处及可行性。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经左胸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 2 8例 ,与同期经右胸腹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 2 5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肿瘤长度 ,TNM分期及肿瘤部位无差异 (P >0 0 5 ) ,肿瘤移动度左胸组大于右胸组 (P <0 0 5 ) ,除 3例肿瘤残留外 ,两组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左胸组 (2 4 5± 4 4分钟 )少于右胸组 (2 94± 38分钟 ) (P <0 0 5 ) ,总并发症发生率左胸组 (14 % )小于右胸组 (5 0 2 % ) (P <0 0 5 )。结论 :食管上胸段癌经左胸左颈手术可行并有益 ,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病例选择以食管移动度为主要判断指标 ,直视下分离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胃左静脉血流动力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时胃左静脉血流动力学特征与内镜下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 170例食管和 /或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和 3 0例健康成人进行胃左静脉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测量。结果 所有健康对照组均呈向肝型血流 ,而食管静脉曲张病人有 85 %为离肝型 ,轻度曲张病人有约 3 2 %仍为向肝型血流。轻度静脉曲张病人血流速度为 ( 8.3± 2 .6)cm/s ,中度为 ( 11.9± 2 .1)cm/s ,重度为 ( 13 .9± 3 .5 )cm /s ,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且离肝血流速度大于 15cm/s( 10 /17,5 8.8% )时出血机会显著增高。结论 随着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大 ,胃左静脉离肝血流速度平行增加 ,而且胃左静脉离肝血流速度越高 ,曲张静脉出血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和血压,以及小肠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中山大学省级药理毒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体质量280~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4组(n=10):对照组:双侧颈迷走神经分离+仅分离而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肠缺血再灌注组:双侧颈迷走神经分离+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松夹再灌注2h;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组:双侧颈迷走神经分离并切断+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松夹再灌注2h。迷走神经刺激组:双侧颈迷走神经干切断+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前及再灌注开始时均采用智能型生物信号显示处理系统以5V,2ms和1Hz强度的电流持续刺激左迷走神经干远端20min。②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2h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内皮素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结构的变化。对小肠组织损伤程度进行判定:0~9分,分数越高表示损伤越严重。于迷走神经刺激前,夹闭0,30min,再灌注0,30,60,90,120min记录平均动脉压。③多组均数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大鼠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变化: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迷走神经刺激组[(22.42&;#177;9.62),(24.66&;#177;10.10),(36.34&;#177;10.81),(52.08&;#177;19.25)μmol/L,P〈0.051。②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迷走神经刺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组[(270.49&;#177;75.43),(170.04&;#177;56.30),(190.73&;#177;62.85),(200.04&;#177;65.21)ng/L,P〈0.05]。③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比值比较: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迷走神经刺激组(0.11&;#177;0.04,0.12&;#177;0.04,0.23&;#177;0.10,0.18&;#177;0.07,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迷走神经刺激组(P〈0.05)。④小肠组织损伤程度光镜下观察结果: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组的肠黏膜结构受损最严重,迷走神经刺激组可减轻肠组织损伤程度。⑤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而迷走神经刺激组明显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组[(5.3&;#177;0.9),(6.4&;#177;1.9),(7.0&;#177;1.2)分,P〈0.05]。⑥平均动脉压变化:各组大鼠在缺血期基本保持平穗。而在再灌注期,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随时间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迷走神经刺激组较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组、肠缺血再灌注组在各时间点能更明显提高平均动脉压(P〈0.05)。 结论:迷走神经刺激可能通过减轻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比值失衡,从而改善脏器微循环并延缓血压的下降,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对比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利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对正常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采用 3DFLASH压脂序列 ,心电触发、屏气状态下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 ;经后处理得到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的图像 ,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 ,并且测量血管分支显示长度。结果 对其中 2 6例健康志愿者的 10 4支冠状动脉分支进行了分析 ,85支血管较满意显示 (评分在 3分以上 ) ,其中左前降支 2 6例和右冠脉 2 6例均满意显示 ,左主干和左回旋支显示满意者分别为 2 1例和 12例。血管显示长度 :左主干(1.5 4± 0 .31)cm、左前降支 (6 .6 4± 0 .5 4 )cm、左回旋支 (2 .4 6± 0 .98)cm、右冠脉 (9.75± 1.14 )cm。显示血管分支长度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近似。结论 对比增强磁共振技术可用于冠状动脉成像 ,但存在一些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6.
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 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至少 1支狭窄≥ 70 %的患者 45例 ,根据左室射血分数 (EF)分为 EF正常组 (EF≥ 50 % ,2 6例 ,A组 ) ,EF低下组 (EF<50 % ,1 9例 ,B组 )。正常对照组 2 7例 (C组 )。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 (LVDd,LVDs) ,二尖瓣口血流图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 (E/A)、 E峰减速时间 (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IVRT)、肺静脉血流图收缩波和舒张波之比 (S/D)以及 Tei指数。结果 :A组和 B组的 LVDd和 LVDs较 C组增大 [(50 .2 7± 4.56) mm,(60 .0 0± 5.1 9) mm和 (46.67± 2 .59) mm;(33.62± 4.74) mm,(44.89± 6.1 1 ) mm和 (2 9.1 1± 1 .69) mm,P值均 <0 .0 1 ] ,IVRT较 C组延长 [(1 2 3.2 1± 1 5.0 0 ) ms,(1 1 9.47± 1 9.74) ms和 (1 0 3.0 9± 1 1 .82 ) ms,P值均 <0 .0 1 ] ;B组的 DT较 C组缩短 [(1 4 4 .74± 33.2 6) ms和 (1 78.0 6± 2 2 .46) ms,P值均 <0 .0 1 ] ;A组的 S/D较 C组增大 (1 .41± 0 .1 5和 1 .2 7± 0 .2 0 ,P<0 .0 5) ;A组和 B组的 Tei指数均较 C组延长 (0 .71± 0 .1 2 ,0 .87± 0 .2 4和 0 .46± 0 .0 9,P值均 <0 .0 1 ) ,而且B组延长的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物质基础。方法:成年健康Wisd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组各3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梗死周围区突触素的阳性反应产物对照组、患侧电刺激、双侧电刺激组14d时分别表达为21.05±2.46,30.34±3.18,32.48±3.81,28d时为:27.11±3.17,45.15±3.35,48.91±3.96,较7d时明显增加。电刺激组在14,28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双侧电刺激组在28d时明显高于患侧电刺激组(P<0.05)。结论:电刺激明显增加突触素的表达,双侧电刺激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γ-射线辐照对淋巴细胞杀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 确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所需的最低辐照剂量。方法 分别用 5、15、2 5、35、5 0Gy 5种剂量对血液进行辐照处理 ,然后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及有丝分裂原刺激试验 ,测定3 H掺入量以测定淋巴细胞的残存增殖活性。结果 与未辐照血相比 ,15Gy剂量辐照时 ,对MLC培养的抑制率已达 (96 .4± 2 .0 ) % ,但对PHA刺激和ConA刺激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 (85 .0± 1.7) %和 (86 .5± 5 .1) % ,均低于 95 % ;2 5Gy剂量辐照时 ,对PHA刺激和ConA刺激反应的抑制率分别达 (96 .3± 2 .8) %和 (96 .6± 4 .3) %。结果  15Gy剂量不足以预防TA GVHD ,最低辐照剂量应为 2 5Gy。  相似文献   

9.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阿托品试验前后QTd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观察 12 2例窦性心动过缓者阿托品试验前后QTd和QTcd的变化。结果 注射阿托品后 3分钟内单纯窦性心动过缓组QTd和QTcd虽然缩短 ( 19.72± 12 .82ms对 2 5 .99± 10 .33ms ;17.5 4± 10 .18ms对 2 2 .84± 11.34ms)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急性胆囊炎组明显缩短 ( 16 .6 6± 10 .0 0ms对2 8.89± 13.33ms ,P <0 .0 5 ;15 .0 9± 11.18ms对 2 4.35± 8.92ms ,P <0 .0 1) ;胆囊炎并缺血性心脏病组则显著延长 ( 6 6 .9± 14 .18ms对 2 9.78± 12 .5 4ms ;6 4.2 1± 15 .0 6ms对 2 6 .10± 10 .10ms ,P <0 .0 5 )。结论 提示迷走神经兴奋对缺血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血管紧张素 的 型受体 (AT1 )拮抗剂氯沙坦 (losartan)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氯沙坦服用前和服用 3个月后 ,对 35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维超声左室长轴切面上 ,用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 ,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结果 :服用氯沙坦 3个月后 ,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10 .3± 1.7mm)明显低于服用前 (11.5± 1.8mm,P=0 .0 0 6 )。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从 10 .8± 1.7mm下降到 9.3± 1.7mm(P=0 .0 0 1)。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未产生显著统计学意义变化 (从 4 4 .7± 3.6 mm到 4 4 .5± 3.5 mm)。左室重量指数 (L VMI)从 12 5± 2 3g/ m2减低为 10 3± 2 2 g/ m2 (P<0 .0 0 1)。氯沙坦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百分变化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百分变化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收缩压 ,r=0 .16 ,P=0 .4 2 ;舒张压 ,r=0 .18,P=0 .4 1)。结论 :AT1 拮抗剂氯沙坦治疗消退了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 ,这种效应不依赖于血压是否得到满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blastgrowth,factor,bFGF)可促进出芽轴突标记物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的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再生,观察双侧电刺激和bFGF在促进神经再生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双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bFGF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各梗死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阳性反应产物增加,对照组、双侧刺激组、双侧刺激组+bFGF组,3d时反应增高吸光度值分别为43.32±7.31,52.80±9.69,65.03±6.47,7d时达高峰,为58.94±6.81,76.36±8.99,78.10±6.43,14d时降低为43.17±8.39,61.17±5.89,63.41±6.18,28d仍有阳性产物表达,为40.35±8.52,59.79±9.58,60.21±8.34。双侧刺激组在7,14,28d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侧电刺激联合静脉bFGF组在3,7,14d和2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侧电刺激明显增强GAP-43表达,联合bFGF应用后效果早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短时间快速心房起搏对犬左、右心房大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犬,经股静脉将起搏电极插入犬右心耳,起搏频率为450次/min,持续5h后,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记录12只犬起搏前及起搏后(均为窦性心律)的左右心房容量-时间曲线,并计算相关指标。结果持续快速刺激5h后,左、右心房体积明显增加;左房收缩末期容积从(5.921±1.51)ml到(7.27±1.86)ml,右房收缩末期容积从(3.12±0.71)ml到(3.58±0.73)ml。而左、右心房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左房射血分数从(51.03±9.45)%降至(38.23±10.52)%,右房射血分数从(36.76±5.36)%降至(30.71±7.97)%。其中左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23%,右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8%,两者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房射血分数降低23%,右房射血分数降低6%,两者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间快速心房电活动即可使左、右心房扩大,心房收缩功能明显下降,但主要影响左房,对右房大小及功能影响相对略小。  相似文献   

13.
白介素-10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0 (IL 10 )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影响。方法 :内毒素 (L PS)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 ,观察 IL 10对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肺泡巨噬细胞受 10 mg/LL PS刺激后 6、12和 2 4小时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 1β和 IL 6释放达峰值 ,浓度分别为 (1790±985 ) ng/L、(986± 35 7) ng/L 和 (42 33± 6 5 7) ng/L,与 L PS刺激 0时比较 ,P均 <0 .0 5。IL 10在 L PS刺激后 8小时持续升高〔(2 38± 87) ng/L〕,2 4小时达到峰值 ,浓度为 (16 0 0± 5 2 1) ng/L(P<0 .0 5 )。 15 0 μg/L IL 10单克隆抗体抑制内源性 IL 10释放后 ,导致 TNFα、IL 1β、IL 6释放明显增加 ,分别达 (16 89± 36 4) ng/L、(12 0 0± 2 5 3) ng/L 和 (5 2 6 9± 112 7) ng/L。给予外源性重组 IL 10 (5 0 μg/L) ,则明显抑制 L PS诱导的TNFα、IL 1β、IL 6释放 ,浓度分别降低 5 2 %、84%和 39%。结论 :IL 10对炎症性细胞因子释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补充外源性 IL 10有助于控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异常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的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轴突出芽标记物-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为电刺激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刺激组和双侧刺激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各梗死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阳性反应产物增加,3d时反应增高,对照组、患侧刺激组双侧刺激组A值分别为43.32±7.31,47.08±8.11,52.80±9.96,7d时达高峰分别为58.94±6.81,67.61±8.57,76.36±8.99,14d时降低为43.17±8.38,58.04±6.15,61.16±5.89,28d仍有阳性产物表达为40.35±8.52,44.23±7.72,59.79±9.58。患侧刺激组在14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侧刺激组在7,14,28d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28d时,双侧刺激组明显高于患侧电刺激组(P<0.05)。结论:电刺激明显增强GAP-43的表达,双侧电刺激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刘长珠  傅小敏  王平 《新医学》2003,34(9):542-54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性的判断价值。方法:根据43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有无出血分为出血组19例和未出血组24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3名,将3组的彩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血组、未出血组的门静脉充血分数分别为0.13±0.06、0.06±0.02,分别与对照组的0.034±0.015比较,均为P<0.01;出血组、未出血组的胃左静脉内径分别为(0.90±0.29)cm、(0.70±0.24)cm,分别与对照组的(0.31±0.07)cm比较,P<0.01、P<0.05;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胃左静脉离肝血流速度分别为(14±6)cm/s、(11±6)cm/s,P>0.05;出血组和未出血组的食管曲张静脉内径分别为(0.52±0.12)cm、(0.34±0.11)cm,P<0.05;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食管曲张静脉内血流速度分别为(19±8)cm/s、(11±6)cm/s,P<0.01。当门静脉充血分数为0.07时,其预测出血发生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6%。结论:门静脉充血分数、胃左静脉内径、食管曲张静脉内径及食管曲张静脉内血流速度对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性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创伤记忆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SPECT)分析,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umatl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在一般生活事件和相关创伤事件刺激前后局部脑血流改变,研究其创伤记忆的提取过程。方法:对2003-06/2004-05在同济医院就诊的30例未经治疗的PTSD患者用双日法进行静态和创伤信息刺激下的SPECT显像,并用半定量方法分析所圈定的感兴趣区。结果:静态患者局部的血流量改变不明显;而在刨伤信息刺激后的检查结果显示相当于杏仁核的部位、岛状结构,颞叶中回,双侧视皮质的局部脑血流均有增加。创伤信息刺激后局部脑血流比值:杏仁核左、右分别为0.92&;#177;0.08,0.98&;#177;0.08,海马左、右分别为0.66&;#177;0.64,0.76&;#177;0.08,丘脑左、右分别为0.79&;#177;0.31,0.81&;#177;0.45,顶叶左、右分别为I.25&;#177;0,26,0.96&;#177;0.41,枕叶左、右分别为1.20&;#177;0.64,1.18&;#177;0.23,颞叶左、右分别为1.12&;#177;0.2,3,0.92&;#177;0,09,与一般刺激后局部脑血流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而左侧的额叶区的和颞下回局部脑血流量则明显减低(P&;lt;0.005)。结论:PTSD患者与陈述性记忆有关的功能的改变提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发生了神经生物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定位与左室功能。方法 观察对象为 4 2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4 0例正常人。根据心肌梗死部位 ,分为前壁梗死组 (OMI- AN) 2 0例 ,下壁心肌梗死 (OMI-IN) 2 2例。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Tei指数的定义为 :左室等容收缩期加等容舒张期之和除以射血时间。结果 OMI- IN组梗死部位瘢痕组织范围大于 OMI- IN,分别是 OMI- IN(4.1± 2 .1) cm,OMI-IN (2 .3± 2 .5 ) cm,(P <0 .0 1) ,OMI- IN,OMI- IN和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 (5 7.6± 6 .2 ) mm,(5 2 .5± 5 .1) mm,和 (47.2± 3.7) mm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EF)分别是 4 8.6± 7,5 8.0± 7和 6 5 .8± 9(P<0 .0 5 ) ;E/ A比值分别为 0 .99± 0 .14 ,0 .72± 0 .2 5和 1.3± 0 .2 3(p <0 .0 5 ) ;Tei指数分别是 0 .72± 0 .14 ,0 .4 9± 0 .18和 0 .38± 0 .12 ,(p <0 .0 0 1) ;舒张早期充盈时间 (DT) OMI- IN组短于 OMI- IN组。结论 心肌梗死部位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有关 ,OMI- IN组梗死范围较大 ,左室功能亦低于 OMI- IN患者。  相似文献   

18.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研究刺激传出迷走神经对内毒素〔即脂多糖 (L PS)〕引起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 7组。切断大鼠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干或做假手术对照 ,将左侧迷走神经远端连接刺激电极 ,于静注 L PS(10 m g/ kg)即刻持续电刺激 (5 V,2 ms,1Hz) 2 0分钟 ,每间隔 10分钟后重复刺激 ,每次2 0分钟 ,共刺激 3次。分别在 1、1.5和 2小时检测实验和对照各组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 (MPO)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静注 L PS后迷走神经刺激组肺组织中 TNFα、MPO和 MDA含量均显著降低 ,炎性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迷走神经兴奋能抑制 L PS攻击大鼠肺组织炎症介质产生 ,减轻肺组织病理损害 ,对 L PS所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有潜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维超声心动图能系统地获得左室功能方面的重要信息。但是,对右心功能探讨甚少。我们应用B型超声对138例病人测定呼吸状态下IVC内径:对照组(Ⅰ):深呼气:16~25mm(20.3±4);深吸气:0~11mm(6.6±4.4);可缩指数:50~100%(68.3±25)。肺心病组(Ⅱa):深呼气:15~27mm(20.6±6.0),深吸气:12~22mm(16.2±5.0);可缩指数:8.3~39.1%(27.3±15.4)。右心疾病组(Ⅱ_b):深呼气:20~35mm(23.5±7.2):深吸气:14~29mm(17.7±7.5);可缩指数:14~40%(23.5±18)。两组病例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可缩指数可以作为动态监测右心功能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和声像图特征。方法 :选择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首诊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临床确诊的 32例胃癌和正常对照组 30例 ,对其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全部病例均显示胃壁非均匀性增厚 ,平均 15± 4 mm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胃壁厚度 3.9± 0 .6 mm (P<0 .0 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胃癌病灶内血流信号检出率 (93.8% ) ,明显高于对照组(6 .7% ,P<0 .0 1) ,胃左动脉显示率 ,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90 .6 %和 93.3% ,两组无明显差异 (P>0 .95 )。脉冲多普勒测定胃左动脉血流参数 ,胃癌组 Vs89.4± 32 .6 mm/s,Vd 2 6 .7± 13.6 mm/s,RI 0 .87± 0 .12 ,对照组 Vs6 7.6± 2 9.4 mm/s,Vd 16 .7± 8.9mm/s,RI 0 .6 1± 0 .17,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利于提高胃癌诊断准确率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