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学服务.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FPIA)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118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地高辛安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0.5~2.0ng/ml,1180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安全有效浓度范围699例次(占59.2%),低于血药浓度范围下限(<0.5ng/ml)336例次(占28.5%),高于血药浓度范围上限(>2.0ng/ml)145例次(占12.3%).结论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因素诸多,临床使用地高辛时应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状况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监测数据和影响因素调整给药方案,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关键因素,为老年人患者提供更安全、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到2015年4月495例老年患者的血清地高辛浓度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地高辛血药浓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服用剂量等因素之间关系。结果在495例老年患者中,地高辛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0.5~2.0 mg/ml之间,占68.69%,出现中毒症状仅7例;地高辛血药浓度2.0 ng/ml时,占20.80%,出现中毒症状4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越高,中毒比率也明显升高。随着患者年龄增高,地高辛血药浓度也逐渐增高。高地高辛药物浓度在0.5 ng/ml和2.0 ng/ml的年龄分布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女性比男性地高辛血药浓度要高(1.32±0.56 mg/ml比1.21±0.97 mg/ml),但不同性别地高辛血药浓度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剂量方面临床研究发现,高、中、低剂量组地高辛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2.43±1.12 mg/ml、1.54±0.75 mg/ml和0.86±0.43 mg/ml。血药浓度是随着服用的药物剂量而增加的。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于大多数患者,地高辛药物服用剂量应不大于0.15 mg/d,而女性地高辛服药量应该适当减少。对地高辛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关键因素,为老年人患者提供更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unical DXI800全自动免疫发光仪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280例患者的441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1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8-2.2ng/ml内的共234例次,占53.1%,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0.8ng/ml的155例次,占35.1%,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2.2ng/ml的52例次,占11.8%。性别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年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说明本院应用地高辛基本合理,对高龄患者适当减少地高辛剂量。  相似文献   

4.
程献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6):331-332,364
目的监测分析地戈辛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及上海日环SN-682放射免疫r-计数器测定心衰患者血清地戈辛浓度。结果共监测208位患者444次地戈辛血药浓度,其中105次(占总数23.65%)患者用药未达到最低有效浓度(Cmin<0.5ng/ml);38次(8.56%)患者用药达到中毒血药浓度(>2ng/ml);301次(67.79%)达到地戈辛用药有效血药浓度(≥0.5ng/ml、≤2.0ng/ml);结论地戈辛用药个体化,动态监测其血药浓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本院2015年1~9月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对219例口服地高辛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的检测,并对监测结果及药品不良反应(ADR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5‐2.0ng/mL有153例(1.03±0.31ng/mL),发生7例不良反应;<0.5ng/mL有30例(0.3±0.13ng/mL);>2.0 ng/mL有36例(3.06±0.78 ng/mL),共9例不良反应。结论及时有效的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实行个体化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长期口服地高辛且血药浓度稳定在0.5~2.0 ng/mL的心力衰竭患者316例,其中158例纳入试验组(口服或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余下158例纳入对照组(未接受阿奇霉素治疗);酶放大免疫法测定试验组使用阿奇霉素前后的外周血地高辛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使用阿奇霉素5 d后地高辛血药浓度由(1.1±0.5)ng/mL升高至(1.5±0.5)ng/mL(P<0.05),大于2.0 ng/mL者13例(占8.2%);老年(≥60岁)患者地高辛浓度增高尤其明显(P<0.01).试验组地高辛浓度为(1.5±0.5)ng/mL,高于对照组的(1.1±0.3)ng/mL(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阿奇霉素和地高辛,减少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高辛血清浓度不同时对充血性心衰(CHF)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05年4月~同年12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54例CHF患者进行了65次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分三组:0.5~1.0 ng/mL组(A组)、1.01~2.0 ng/mL组(B组)和>2.0 ng/mL组(C组)。结果:A组1周内心功能显著改善率为96%,病死率为3.8%,显著好于C组(P<0.01)。C组1周内心功能显著改善率为45.5%,且病死率36.4%,显著差于A组和B组(P<0.01)。C组病例内生肌酐清除率较A组和B组显著减退(P<0.05)。结论: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衰在血药浓度0.5~1.0 ng/mL时最安全、有效,病死率最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减退是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HBsAg的检测各医院常用的方法有ELISA法、斑点膜法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如罗氏、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等,HBsAg检测的仪器、试剂不同,检出的灵敏度差别很大,如ELISA方法,试剂厂家不同检测下限可为1ng/ml、0.5ng/ml,还有的可低于0.5ng/ml,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最低可检测0.0625ng/ml,  相似文献   

9.
461例乙型肝炎患者AFP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ccess)对乙型肝炎患者2868例进行AFP检测,结果AFP阳性患者共461例(大于20ng/ml),其中低中水平升高(20ng/ml-400ng/ml)354例,占76.79%,高水平升高(40ng/ml,2000ng/ml)94例,占20.39%:超高水平升高(200ng/ml-3000ng/ml)13例,占2.82%。结论少数乙型肝炎患者出现AFP高水平升高.造成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上的困难,因此除做肝脏彩超及CT外,一定要密切动态观察及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ccess)对乙型肝炎患者2868例进行AFP检测.结果AFP阳性患者共461例(大于20ng/ml),其中低中水平升高(20ng/ml~400ng/ml)354例,占76.79%,高水平升高(40ng/ml~2000ng/ml)94例,占20.39%;超高水平升高(200ng/ml~3000ng/ml)13例,占2.82%.结论少数乙型肝炎患者出现AFP高水平升高,造成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上的困难,因此除做肝脏彩超及CT外,一定要密切动态观察及随访.  相似文献   

11.
王虎军  赵蕾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44-1046
目的 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两年间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FPIA)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28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0.8~2.0ng·ml^-1为地高辛安全有效血药浓度。280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安全有效浓度范围162例次(占57.9%),低于此浓度范围下限(〈0.8ng·ml^-1)86例次(占30.7%),高于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上限(〉2.0ng·ml^-1)32例次(占11.4%)。结论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因素众多且复杂,本资料约40%的血药浓度未在安全有效范围之内,因此临床使用地高辛时应注意患者生理、病理状况及药物相互作用,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监测数据和影响因素调整给药方案,实现给药个体化,安全有效地使用地高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PCT)原指标变化.方法运用B.R.A.H.M.SPCT-Q免疫胶体金半定量快速实验方法,检测310例感染性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PCT水平.结果PCT水平按<0.5ng/ml、0.5~2.0ng/ml、2.0~10.0ng/ml和>10ng/ml 4个等级.设PCT>0.5ng/ml为阳性值.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组中,阳性为8.7%,其浓度以0.5~2.0ng/ml为主,细菌性感染组阳性为77.0%,其浓度以0.5~2.0ng/ml、2.0~10ng/ml为主,重度感染组(脓毒血症、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等)阳性为97.6%,其浓度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病毒性感染疾病患者血清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则明显升高,尤其以重度感染组患者为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判定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93份梅毒可疑血清分别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TPPA检测.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灵敏度为99.35%,特异性为85.61%,阳性预测值为88.44%,阴性预测值为99.17%.结论 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酶放大免疫法测定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的方法学评价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酶放大免疫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回收率、精密度、线性范围等方法学指标进行测定.并对1 255例次肝肾移植术后进行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测定,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方法回收率为98.2%~101.03%,批内精密度的平均CV为5.07%,日间精密度的平均CV为6.79%,线性范围2.0~30.0 ng/mL.1 255例次治疗抗移植排斥反应FK506的血药浓度为3.0~12.9 mg/mL,占测定数的91.16%.结论 酶放大免疫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具有准确、稳定、简便、快速、自动化等优点,适用临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在患者临床状况良好下,他克莫司浓度为3.0~12.9 ng/mL为适合的治疗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检测26 707例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以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作为检查抗梅毒螺旋体特异度抗体标准参考方法,分析判定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检测的假阳性率。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9月1日~2014年3月5日的住院和门诊患者26 707人份血清,要求受检者空腹条件下采取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上机检测。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对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Anti-TP)进行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检测的26 707例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S/CO值在1~的标本数52例,经TPPA验证阳性数9例,阳性率17.31%; S/CO值在2~的标本数26例,阳性数9例,阳性率34.62%; S/CO值在3~的标本数26例,阳性数9例,阳性率34.62%; S/CO值在5~的标本数25例,阳性数11例,阳性率44%; S/CO值在7~的标本数25例,阳性数17例,阳性率68%; S/CO值在10~的标本数28例,阳性数24例,阳性率85.71%; S/CO值在13~的标本数23例,阳性数20例,阳性率86.96%; S/CO值在17~的标本数24例,阳性数22例,阳性率91.67%; S/CO值在21~的标本数29例,阳性数28例,阳性率96.55%; S/CO值在26的标本数104例,阳性数104例,阳性率100%; 总初筛阳性例数364例,总真阳性例数254例,阳性率69.78%; 假阳性率0.42%,阳性预测值69.78%。结论 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采用自动化检测、全封闭试剂,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结果更准确等特点。虽然其灵敏度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不可以仅凭其结果进行诊断,还需要TPPA方法进行补充检测确证。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小剂量地高辛早期应用治疗婴幼儿各种原因引起的(主要由肺炎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82例,与对照组44例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临床资料一、治疗组由肺炎引起者72例,先心病8例,心律失常2例;男54例,女28例;新生儿6例,婴儿50例。幼儿26例。其中有18例做了地高辛血清浓度测定。血药浓度(ng/ml):新生儿血清浓度0.5~3.0者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 ,以 0 .8~ 2 .0ng/ml为有效血药浓度。结果我院地高辛使用基本做到因人而异。血清地高辛浓度与中毒症状间并无必然联系。地高辛常规监测很重要 ,引起地高辛中毒因素复杂多样化 ,医师应重视临床症状变化来判断。  相似文献   

18.
地高辛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强心药,由于它的治疗安全范围较小,极易发生中毒。现将我院1992年以来经测定血药浓度确定为地高辛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共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6~72岁。血药浓度测定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所用仪器和试剂均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所有病例均在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后,经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大于2ng/ml,(一般患者的治疗血药浓度为0.8~2.0ng/ml)。讨论引起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很多,如老年人肾功低下,心肌缺氧等,但更多的是因为合并用药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FOL)和维生素 B12(Vit B12)水平在巨幼细胞性贫血(MA)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经检查有明确细胞形态学诊断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5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FOL和Vit B12治疗8~15天,用西门子SIEMENS 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 FOL和 Vit B12水平检测,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 FOL和 Vit B12水平(2.23±0.11 ng/ml和125.21±94.1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49±3.91 ng/ml和356.77±185.4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5.89,P<0.01;t=7.90,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 FOL和 Vit B12水平(4.26±1.83 ng/ml和307.43±139.81 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2.23±0.11 ng/ml和125.21±94.1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7.83,P<0.01;t=7.52,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FOL和 Vit B12水平(4.26±1.83 ng/ml和307.43±139.81 pg/ml)与对照组(5.49±3.91 ng/ml和356.77±185.46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t=1.51,P>0.05)。结论血清 FOL和 Vit B12水平检测,可作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1(cTnI)水平变化对评估成人水痘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2(Beckman Coulter Access Immunoassay System 2)对成人水痘患者和健康者血清cTnI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血清eTnI均值成人水痘组为(0.029±0.021)ng/L,心电图异常组为(0.032±0.012)ng/L,正常组为(0.027±0.012)ng/L。3组两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6例成人水痘患者未发现cTnI明显异常,成人水痘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