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3103-3104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28例28眼,全身麻醉下采用硅胶泪道引流管单路插管后吻合泪小管。术后1~3个月拔管,随访1年,观察患者眼睑外翻、泪小点位置、泪小管撕裂及泪道通畅情况。术后全部病例均在预定时间拔管,戴管期间均未出现泪小管撕裂。治愈26例,拔管后泪道冲洗通畅,泪小点位置正常,眼睑无外翻,随访无溢泪,成功率为92.86%,好转2例,拔管后轻度溢泪,其中1例下睑及下泪小点轻微外翻,泪道冲洗通畅,1例眼睑及泪小点位置正常,泪道冲洗通而不畅。采用泪道引流管单路置管法治疗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64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精心护理,拔管后随诊3~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6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有2例眼睑水肿,无大量鼻腔或泪道出血,无1例出现泪小点撕裂,总有效率90.6%。结论: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好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一次性泪道再通管行泪道置管术的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确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5例,排除手术禁忌后应用一次性泪道再通管行泪道置管术,术后定期泪道冲洗,观察溢泪溢脓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利用该方法治疗35例,依据疗效判断标准,显效22例,进步10例,无效3例(均为拔管后患者),总有效率91.4%。术中及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次性泪道再通管行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轻微、极少且轻微的并发症、面部无瘢痕而不影响美容、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疗效确切,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适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3例(56眼)因外伤致泪小管断裂施行泪小管吻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56眼中有46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现象;7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但仍有溢泪;3眼术后泪道冲洗不通畅。结论伤后适当的处理、及早手术吻合泪小管、预防感染和做好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防止泪小管插入导管脱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翠清 《全科护理》2008,6(35):3234-3234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均单眼外伤导致泪小管断裂,及时进行泪小管吻合术。[结果]23例中21例术后泪道清洗通畅,无泪液溢出,2例泪道;中洗不通畅,但无泪液溢出。[结论]外伤后及早行泪小管吻合术,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预防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适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3例(56眼)因外伤致泪小管断裂施行泪小管吻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56眼中有46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现象;7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但仍有溢泪;3眼术后泪道冲洗不通畅。结论 伤后适当的处理、及早手术吻合泪小管、预防感染和做好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防止泪小管插入导管脱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35例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方法: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行泪道探通。结果:全部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粘连复发。结论:泪道探通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7年5月慢性泪囊炎患者193例(204眼),采用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术后6个月拔除人工鼻泪管,拔管后观察溢泪及泪道冲洗情况,随访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术中185例(195眼)一次性成功实施人工鼻泪管植入术,8例(9眼)无法探通泪道,未植入人工鼻泪管。术后3例(3眼)在不同时间内发生人工鼻泪管脱落,21例术后不同时期内人工鼻泪管再次阻塞,泪道冲洗不通畅。随访期间,138例(144眼)泪道无溢泪症状,泪道冲洗通畅(占73. 84%); 5例(7眼)有溢泪症状,泪道冲洗部分返流(占0. 51%); 39例(41眼)有溢泪症状,泪道冲洗不通畅(占21. 02%)。结论逆行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均单眼外伤导致泪小管断裂,及时进行泪小管吻合术。[结果]23例中21例术后泪道清洗通畅,无泪液溢出,2例泪道冲洗不通畅,但无泪液溢出。[结论]外伤后及早行泪小管吻合术,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预防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1例因外伤致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全面的护理.[结果]41例患者中有39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硅胶软管无脱落,2眼因硅胶软管早期脱落,术后泪道冲洗不通,手术成功率达95.1%.[结论]伤后适当处理,及早手术吻合泪小管,做好置管前后的宣教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Nd∶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并使用激素眼水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疗效。方法使用带导光纤维的WDJ110B型多功能脉冲Nd∶YAG激光泪道治疗机,对随机分为两组不同部位泪道阻塞患者130例(150只眼)进行治疗。治疗组78例(94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使用0.2 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5 min;对照组52例(56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不使用0.2 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两组患者阻塞解除后再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术后泪道内注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液。结果治疗组对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治愈率分别是100%、100%、92.31%及72.73%,总治愈率为83.33%(65/78);对照组分别是85.71%、75.00%、53.33%及55.56%,总治愈率为63.46%(33/52)。两组总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部位治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并使用激素眼水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效果满意,是治疗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丽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559-5560
目的比较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和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81例患者分别进行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与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溢泪溢脓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单纯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组在术后第6个月有4例出现再次阻塞,手术成功率为89.5%;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组未见任何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后糜蛋白酶液冲洗泪道的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泪小管显微吻合术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为切开泪囊逆行插管吻合法68例和直接插管吻合法60例。观察两种方法临床疗效,观察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切开泪囊逆行插管吻合法总有效率86.76%和直接插管吻合法总有效率91.66%;两种方法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泪小管显微吻合术治疗外伤性泪管断裂具有手术野层次清晰;操作精细、准确,对组织损伤极小,在手术过程中寻找鼻侧断端很关键,可采用多种方法应用,以达到最大程度促进创伤的恢复,减少手术失败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影响Rifleng泪道插管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手术与围手术期的顺利进行。方法针对回顾性102例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患儿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改善Rifleng泪道插管手术前后各种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2007年5月—2008年2月的293例泪道插管患儿中。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293例泪道插管手术均未发生硅胶管折断现象,其治愈率为95.9%。结论针对影响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效果的原因在手术前后采用各种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不会改变泪道的解剖结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评价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2009逆行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87例,共94眼,年龄26~71岁,平均56岁。其中鼻泪管阻塞患者3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56例。随访时间为18个月。结果与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后第2天92眼溢泪症状完全缓解,成功率为98%(92/94)。随访中,85眼人工鼻泪管保持通畅,8眼发生阻塞,1眼发生人工鼻泪管移位,植入有效率为90%(85/94)。植入后有7例患者出现疼痛,2例出现眼睑水肿,所有患者均有少量鼻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果可见人工鼻泪管植入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74例(89眼)经鼻逆行置入新型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拜湖道的解剖结构,逆行置锊的方法、原理、效果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焦虑与紧张心理;术中默契配合医生操作,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和泪道冲洗及拔管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霞入洲道扩张引流管。观察6~12个月,总有效率为95.62%。结论新型渭道扩张引流符逆行置管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且具有对局部的解剖结构影响较小、临床再通半高等优点,恰当护理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泪小管断裂的鼻侧断端寻找方法及手术吻合技巧,选择合适的泪管支撑管提高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下泪小管断裂患者70例(70只眼)。术中显微镜下寻找下泪小管鼻侧断端,Ⅰ期行泪道硅胶管环形置管吻合下泪小管,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0例(70只眼)下泪小管断裂中70例术中全部成功吻合。术后58只眼治愈,占82.9%;11只眼好转,占15.7%;1只眼未愈,占1.4%,总有效率达98.6%。结论泪道硅胶管环形置管吻合手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内囊鼻腔吻合术(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拟接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组。观察组采用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对照组采用EES-DCR联合美乐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临床效果评价、手术时间、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溢泪程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患眼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术后3月评价,观察组的治愈率91.67%、好转率8.33%,对照组治愈率86.67%、好转率11.67%、无效率1.67%,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评价,观察组的治愈率88.33%、好转率11.67%,对照组治愈率73.33%、好转率25.00%、无效率1.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月评价,观察组的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正常率88.33%、偏高率8.33%、较高率3.33%,对照组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正常率76.67%、偏高率15.00%、较高率8.33%,两组的下睑缘上方泪液弧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溢泪程度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观察组的溢泪程度、泪液分泌实验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患者术后效果优于EES-DCR联合美乐胶,值得临床开展运用。   相似文献   

19.
实施护理干预对婴幼儿泪道探通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晓杰于刚  白大勇 《现代护理》2006,12(27):2604-2606
目的评价对眼科门诊泪道阻塞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泪道探通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眼科门诊泪道探通患儿544人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对照组眼科门诊泪道探通惠儿1020人实行常规治疗方法。对2组惠儿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需要二次手术的人数为24人,占4.41%,对照组需要二次手术的人数为98人,占9.61%,2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泪道探通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阴道检查代替肛门检查监测产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观察产程进展的方法常是肛门检查(以下简称肛查),但是肛查时产妇疼痛便意感明显,并且常不能正确地判断产程进展状况。为此,2004年5月-2005年5月,我们对385例分娩孕妇采用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进行阴道检查(以下简称阴查),代替传统的肛门检查来了解产程进展,并探讨产程中常规采用阴查是否增加母儿感染。与356例肛查观察产程者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阴道检查监测产程的可行性,尤其是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产妇的母儿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