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眼科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TMS-4角膜地形图中反映角膜规则性的参数改变及其与视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6/2004-06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9例(133眼),均知情同意.分为2组,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6例(70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3例(63眼).选择年龄、性别与入选病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4例(67眼).采用TMS-4角膜地形图系统拍摄角膜地形图像,记录角膜表面不对称性指数、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散光及平均角膜屈光度等参数.将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结膜囊,嘱患者眨眼数次后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情况.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染色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级,计为0~3分,共计0~12分.并对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性指数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6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3例及正常对照组34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和角膜表面不对称性指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62&;#177;0.23;0.47&;#177;0.18;0.26&;#177;0.16);(0.49&;#177;0.22;0.37&;#177;0.12;0.26&;#177;0.10)(P<0.01)];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显著高于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1).②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44&;#177;1.35,0.66&;#177;0.68,0.13&;#177;0.34,(P<0.01)];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评分显著高于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1).③糖尿病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性指数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754,0.480,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可出现TMS-4角膜地形图参数变化,且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提示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细胞易发生缺损、脱落.TMS-4角膜地形图系统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和角膜表面不对称性指数等指标,可用于检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评价角膜的光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鲜羊膜移植在角膜溃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鲜羊膜移植在治疗角膜溃疡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7眼角膜溃疡患者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进行治疗,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10眼,病原体不明的角膜溃疡5眼,角膜溃疡穿孔2眼。结果 16例角膜溃疡患者感染和炎症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有1例角膜溃疡控制不佳,行眼睑封闭术。17例患者未发现有新鲜羊膜的排斥反应。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角膜溃疡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何跃  张熙伯  徐梅  余玲 《眼科新进展》2012,32(2):152-154
目的视屏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是一类与计算机使用有关的视觉综合征。眼部的症状包括视疲劳、调节与集合反应异常、眼干等。本研究通过评价VDT在视功能方面的影响从而提供可能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45名(45眼)志愿者,年龄(27.27±2.23)岁。根据每日视频操作时间分为三组,Ⅰ组VDT每天作业时间≤2h;Ⅱ组VDT每天作业时间2~4h;Ⅲ组VDT每天作业时间>4h。并分析在三组从事VDT工作后0.5a、1.0a、2.0a、2.5a每位志愿者眼部情况、视疲劳、视觉诱发电位、视野、黄斑中央厚度的差异。结果在同一组内和不同组间,操作VDT时间越长,视疲劳等眼部不适症状的受试者相应增多,但是视觉诱发电位振幅、潜伏期和OCT检查黄斑中央厚度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未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受试者不同时间点均未发现暗点等视野异常。结论 VDT作业对视功能有一定负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预防VDT对眼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结构、血流密度、视觉质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单眼弱视儿童中的特点,并评价其在单眼弱视儿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弱视患儿81例。使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测量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管丛的微血管结构和血流密度;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对患者视觉质量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在81例单眼弱视儿童中,屈光参差性弱视47例,斜视性弱视34例。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在外环上、外环下和外环平均值均较对侧眼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3 mm×3 mm范围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的血管线性密度(VD)1 mm ×1 mm、VD1 mm ×3 mm、VD3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P<0.05),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V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弱视眼的血流灌注密度(PD)1 mm ×1 mm、PD1 mm ×3 mm、PD3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P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6 mm×6 mm范围黄斑扫描中,弱视眼的VD1 mm ×1 mm、VD1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V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的PD1 mm ×1 mm、PD1 mm ×3 mm均小于对侧眼(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PD1 mm ×1 mm小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的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V值(OV100%、OV20%和 OV9%)低于对侧眼,弱视眼的客观散射指数(OSI)高于对侧眼,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MTF cutoff、OV100%低于斜视性弱视眼,OSI高于斜视性弱视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黄斑区OCT和OCTA对评估单眼弱视患儿视网膜的结构和血流变化有一定意义,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较斜视性弱视变化更大;弱视眼的视觉质量较正常对侧眼降低,屈光参差性弱视较斜视性弱视的视觉质量稍差,OQASⅡ能客观全面获取单眼弱视儿童视网膜成像质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6.
53年先天性青光眼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为一 5 3岁的老年男性 ,驾驶员 ,住院号 872 14,因双眼畏光 5 0 年 ,伴胀痛、视物模糊 2周住院。患者出生后就有畏光表现 ,未就医。 30 年前普查时 ,诊断为“双眼先天性青光眼” ,因无其它症状 ,仍未重视。 2周前 ,出现双眼胀痛、视物模糊。入院查体 :视力VOD 0 .1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优越性。方法 :10 0只白内障眼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 0只眼 ,分别在表面麻醉及球周麻醉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 ,比较两组病例之间术中疼痛、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之间在术中疼痛、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表面麻醉组低于球周麻醉组 (P <0 .0 5 )。结论 :表麻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在眼表重建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17眼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上皮持久不愈合的患者实施羊膜手术,术中用组织粘合剂固定羊膜.其中Ⅳ度以下眼化学烧伤4例5眼,外伤或异物剔除术后持续性角膜溃疡4例4眼,局限性蚕蚀性角膜溃疡3例3眼,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和暴露性角膜溃疡各2例2眼,绝对期青光眼合并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1眼.全部患者在术前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术后予加压包扎、局部抗炎等处理.随访2~12 mo,观察视力及局部反应、角膜上皮的生长情况、羊膜的贴附情况等.结果:手术后88%的患眼上皮缺损愈合,愈合时间为9~48(26.7±7.8)d,羊膜贴附的时间约为1mo,83%的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有角膜缘干细胞残存的眼表,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可以恢复眼表的完整性,有效地防止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改善患者局部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目前尚难以控制致盲率极高的眼病,特别是伴屈光介质混浊的晚期病例治疗效果更差。我们采用虹膜氩激光光凝、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C联合治疗晚期NVG。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