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寻找可行的改进措施.方法 对本院内镜中心使用后的泌尿内镜、胃镜、肠镜、胆道镜、纤支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的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把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分三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是执行卫生部的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前期、初期、成熟期),根据调查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 内镜清洗前各部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使用后清洗前各组内镜的平均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阶段各组内镜消毒灭菌后的平均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阶段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不同;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前期及初期,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不齐全,内镜资源短缺,清洗消毒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清洗不彻底,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低.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成熟期,清洗消毒灭菌设施齐全,内镜资源充足,操作人员技术熟练,清洗彻底,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胃镜操作通道刷洗次数对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腔镜中心62条待清洗儿童胃镜,随机分为3组,20条儿童胃镜刷洗1次,22条儿童胃镜刷洗2次,20条儿童胃镜刷洗3次,清洗、漂洗、消毒结束后胃镜采样进行病菌培养检测。结果:操作通道刷洗1次、2次、3次后清洗合格率分别为30.00%、27.27%、6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漂洗合格率分别为15.00%、40.91%、80.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合格率均为10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刷洗次数对儿童胃镜消毒效果影响不明显,但仍需重视后续消毒过程,以提高清洗消毒效果,减轻对管腔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气枪干燥法中不同吹气时长对内镜活检管腔干燥的效果。方法 将诊疗后经过正常清洗消毒处理后的胃镜500件随机分为10组,每组各50件。对照组使用压力气枪对胃镜活检管腔持续注气30 s,试验组使用压力气枪对胃镜活检管腔分别持续注气40、50、60、70、80、90、100、110、120 s,吹气后使用实验室专用测湿纸与内镜管腔充分接触后,根据试纸颜色的变化来判定胃镜管腔干燥程度。结果 对照组合格率18%,120 s组合格率100%,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01)。结论 对于软式内镜气枪干燥方法,持续注气120 s可以吹净活检管道内残留水分。  相似文献   

4.
吴琳  屈红  赵淑琴  刘爱华 《全科护理》2014,(22):2094-2095
[目的]探讨呼吸机内部气路管道系统中的不同消毒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病人使用后的呼吸机气路管道采用不同的方法消毒,一种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按照程序进行消毒(观察组),一组采用有效氯浸泡后人工刷洗的方式进行消毒(对照组),比较两种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以及消毒后不同时间病人呼出气体的菌落数。[结果]观察组消毒后的呼吸机内部气路管道的细菌检测的合格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7d和14d后病人呼出气体的菌落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及肺部感染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维持呼吸机内部气路管道的无菌状态较好,有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不同清洗剂对内镜的消毒效果比较,探讨对内镜消毒效果最佳的清洗液。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份该院使用过的内镜328件,随机将所选的内镜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内镜164件。实验组使用生物膜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对照组使用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后两组内镜均给予相同的灭菌流程。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技术检测两组清洗后内镜活检孔中ATP水平,采用目测法、残留蛋白检测法及咽拭子法来分析与统计两组内镜消毒的合格率。结果清洗后两组内镜活检孔中ATP水平较清洗前均明显减少,且实验组减少得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测法、残留蛋白检测法及咽拭子法的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内镜清洗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膜专用清洗剂能有效去除内镜腔内的生物膜,其对内镜的清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的有效清洗方法。方法比较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全浸泡清洗和超声雾化清洗消毒机自动清洗两种方式的清洗效果。结果采用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消毒和超声雾化清洗机清洗消毒镜身和活检孔阀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3.33%,操作部合格率分别为98.33%和61.67%。结论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效果好,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宜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不同清洗方法清洗胃镜的效果,探讨实用可靠的胃镜清洁度的评价方法.方法 选择3种不同方法清洗胃镜.使用Endocheck管腔洁净测试组检测清洗后胃镜的清洁度,对比不同清洗方法清洗胃镜的效果.结果 常规方法清洗胃镜后管腔残留物经测试合格率为50.O%,经提高清洗用多酶浓度与加床旁预洗处理,合格率分别升至60.0%和73.3%,其中加床旁预洗处理后的合格率与常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预洗处理可以提高胃镜管腔的清洁度,Endocheck类产品可以作为胃镜管腔清洁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龙子义  杨惠 《护理研究》2004,18(11):995-995
[目的 ]探讨有效的胃镜清洗与消毒方法 ,比较四槽法与三槽法清洗消毒效果。 [方法 ] 3 0支胃镜经四槽法清洗消毒后和3 0支胃镜经三槽法清洗消毒后做细菌学监测。 [结果 ]四槽法与三槽法比较 ,每件菌落数分别为 7.3cfu± 2 .6cfu与 2 0 .1cfu± 5 .1cfu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含酶洗涤剂能显著提高胃镜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醛和强化戊二醛对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胃镜消毒效果及消毒时间比较,为临床选用合适的内镜消毒液、消毒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使用后的胃镜240套,根据2004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邻苯二甲醛和强化戊二醛浸泡消毒,于清洗前后及消毒后3min、5min、10min进行内镜腔内采样,观察两种消毒液及其不同消毒时间的消毒效果。[结果]应用强化戊二醛和应用邻苯二甲醛清洗后、消毒3min和10min时胃镜内腔定性和定量PCR检测HBV-DNA平均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5min时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邻苯二甲醛消毒乙型肝炎病毒病人使用后的胃镜,消毒效果优于应用强化戊二醛消毒。  相似文献   

10.
RUHOF多酶清洗液在内窥镜清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RUHOF多酶清洗液在内窥镜(以下简称内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内镜80例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四槽法分别用RUHOF多酶清洗液和流动水清洗,观察清洗后镜身表面附着物、喷嘴堵塞、内镜表面清洁度的变化及内镜内腔、活检钳清洗消毒措施改进前后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结果RUHOF多酶清洗液清洗后,镜身表面附着物、喷嘴堵塞、表面清洁度评分均低于流动水清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镜内腔、活检钳清洗消毒措施改进前后消毒灭菌合格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UHOF多酶清洗液是一种理想的内镜清洗剂,能有效清洗和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多酶清洗剂及酸化水清洗消毒胃镜的效果。方法:将诊疗后污染的120例次胃镜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次。实验组采用多酶清洗液+酸化水清洗,对照组采用流动水清洗+酸化水清洗。对两组清洗后的胃镜清洗效果及消毒后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实验组内镜表面清洁度、镜身表面附着物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喷嘴堵塞情况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内镜消毒的合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较证明多酶清洗剂联合酸化水用于内镜消毒是可行的,是一种内镜消毒方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细菌培养法和ATP荧光检测法监测和改进内镜清洗的环节,提高内镜清洗效果,有效保证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将60条使用后的内镜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条。对照组的清洗方法为常规床旁预处理、床旁负压吸引的压力、酶洗液的温度为常温;观察组的清洗方法为改进床旁预处理、增加床旁负压吸引的压力、提高酶洗液的温度。通过两种常用内镜微生物学监测方法评价两组内镜清洗前及清洗后内镜活检管腔的细菌残留情况。结果两组内镜清洗前内镜活检管腔中细菌计数和ATP荧光读数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后,观察组内镜活检管腔中细菌计数和ATP荧光读数均值分别为0cfu,(210±32)RLU,低于对照组的(32±17)cfu,(4940±256)R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90,2.391;P〈0.05)。结论内镜清洗环节十分重要,有效清洗能够显著地降低内镜微生物水平,保证内镜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不同清洗方法清洗胃镜的效果,探讨实用可靠的胃镜清洁度的评价方法。方法选择3种不同方法清洗胃镜。使用Endocheck管腔洁净测试组检测清洗后胃镜的清洁度,对比不同清洗方法清洗胃镜的效果。结果常规方法清洗胃镜后管腔残留物经测试合格率为50.0%,经提高清洗用多酶浓度与加床旁预洗处理,合格率分别升至60.0%和73.3%,其中加床旁预洗处理后的合格率与常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预洗处理可以提高胃镜管腔的清洁度,Endoeheek类产品可以作为胃镜管腔清洁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探讨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细菌检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医院现场抽样的清洗消毒后内镜及其消毒剂进行了检测。结果所调查的18所医院中,有15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合格。共调查84条不同类型内镜,有81条内镜内腔消毒效果合格,合格率为96.4%。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100.0%、96.2%和92.9%。84条内镜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全部合格。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程序规范,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较高,某些管理环节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医院胃镜消毒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胃镜消毒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营口市8所不同类型医院胃镜消毒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8所医院胃镜共采集胃镜标本64例次,胃镜表面消毒合格率为60.94%,管腔内消毒质量合格率为57.81%,活检钳灭菌合格率为63.63%。调查发现,影响营口市医院胃镜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消毒剂浓度和胃镜初洗中刷洗不彻底。结论营口市医院胃镜消毒质量合格率偏低,应加强消毒管理,改善胃镜室工作条件,确保胃镜卫生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方凛强  陈少龙 《新医学》2014,(6):403-407
目的对比观察无痛胃镜治疗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与优势。方法15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划分为5—14岁、15—60岁以及大于60岁年龄段各50例,每个年龄段患者再分为无痛组及普通组各25例。无痛组联合给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后于胃镜直视下用异物钳等各种工具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于常规胃镜下治疗。记录并对比各年龄段无痛纽与普通组治疗前、中、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中不同年龄段患者无痛组的MAP、心率均低于相应普通组(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而治疗后则恢复至与普通组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的无痛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和成功率均优于相应的普通组(P〈0.0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较普通胃镜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成功率高,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均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的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本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院4年消毒灭菌监测样品合格率呈稳定趋势,χ2=1.58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压力蒸汽灭菌炉、环氧已烷气体灭菌炉、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均为100%;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透析系统、内窥镜监测合格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院洁净手术室、血透室透析系统的管理和消毒效果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对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吸痰引流连接管清洗消毒的效果,为选择最佳的清洗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20根使用后的吸痰引流连接管中随机抽取10根进行试验;对参与实验的连接管先进行保湿预处理,再用流动水冲洗保湿液,最后用喷淋式清洗机进行机械清洗消毒;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测定法检验清洗消毒效果。观察保湿前(即使用后)、保湿后、清洗消毒后的3个时间点的观察值变化情况。结果吸痰引流连接管使用后污染严重,相对光单位值严重超标,达到(2 817.40±1 942.60),中位数为2 758.50;保湿预处理后减至(510.90±787.64),中位数为206.00;经过清洗消毒后减至(6.30±7.90),中位数为0.50。3个时间点的相对光单位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污染后的吸痰引流管采用强效气泡型保湿剂预先处理,再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结果全部合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优化在消化科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消化内科中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改进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进前消化道内镜、活检钳的合格率分别为66.0%、72.0%,改进后消化道内镜、活检钳的合格率分别为86.0%、100.0%,改进后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医源性感染率为11.46%,改进后医源性感染率为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改进,不仅能够提高消化内镜、活检钳清洗消毒合格率,还能够降低医源性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消毒方法对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07年5月本院内镜中心使用后的内镜1015份为对照组,选择2007年6月~2009年12月本院同类内镜1015份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内镜进行消毒灭菌,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方法对内镜进行消毒灭菌,比较两种方法内镜的消毒效果。结果实验组消毒灭菌合格率96.8%,对照组消毒灭菌合格率89.6%,两组比较,χ2=41.7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改良后的方法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能提高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保证患者用镜安全,从而降低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