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研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与透析1年后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控制干体重、血压及改善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 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尿毒症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组 ,用M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Dd)、射血分数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肾功能不全组与尿毒症组、透析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差异有显著性 ;尿毒症组与透析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无显著性 ;②肾功能不全组与尿毒症组、透析组相比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增大 ,心功能的改变为舒张功能降低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93-1694
探究长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期高通量透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内隔厚度、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高通量透析可有效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前不同血液透析时间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肾移植术前是否血液透析和不同血液透析时间对206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进行分组:透析龄≤1年(90例)、透析龄≤3年(77例)、透析龄>3年(39例)共3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3组患者肾移植前、肾移植后1个月和3个月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降低趋势;心脏各房、室腔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室间隔和室壁搏幅增加,厚度变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测值较肾移植术前明显改善,扩大的左心房、左心室较肾移植术前缩小。尤其术前透析龄≤1年组患者,心肌和心脏明显缩小。肾移植术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升高,舒张晚期峰值流速降低,E/A比值升高,E峰减速时间及等容舒张时间明显缩短。透析龄≤1年、透析龄≤3年、透析龄>3年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E峰最大流速、二尖瓣A峰最大流速、E/A比值、E峰减速时间、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龄≤1年的患者分别与透析龄≤3年、透析龄>3年组患者比较,各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逐渐发生变化,应尽可能缩短肾移植术前血液透析时间,避免透析时间多于1年,以提高长期存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心脏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且两组患者在胰岛素抵抗、心脏功能和相关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取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胰岛素抵抗情况分析,采用酶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和尿酸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如左前降支(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E)与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A)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发现,与LFHD组相比,HFHD组能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尿酸和hs-CRP等指标的水平,同时能显著上调血液中脂联素水平(P0.05)。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LFHD组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等指标的改善并不显著(P0.05),而HFHD组在LAD、LVDd、EF和LVMI等方面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同时能减轻普通血液透析所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887-288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液透析情况,将其分为透析前组与透析后组,两组合并为病例组,另选1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其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室壁厚度(LVPW)并计算E/A比值。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为12.45±1.81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7.7±10.6%,E/A比值为1.17±0.22,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为143.3±45.3g/m2,与透析前相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结果进行检查,能够及时掌握尿毒症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变化,为尿毒症心肌病诊断提供必要的临床指导,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梁碧琴  陆绍强  朱征西  陆锋灵  农聪 《临床荟萃》2011,26(13):1157-1159
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血液透析(HD)的广泛应用及较快发展,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但心血管并发症并未明显减少.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是尿毒症患者心肌损害最突出特征[1].为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理想的血液净化方式,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我们比较血液灌流(HP)+HD与常规HD两种方法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原解放军281医院)接收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42例,依据透析方式分为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两组患者在透析前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左心相关参数,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透析前后组间及组内的差异。结果透析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血液透析组残余尿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腹膜透析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房收缩末内径(LADs)、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12.19±1.76)mm、(13.08±1.83)mm、(51.68±6.86)mm、(40.02±5.88)mm、(180.00±51.62)g/m2]均高于腹膜透析组[(11.35±1.43)mm、(11.18±1.18)mm、(49.01±4.68)mm、(37.48±5.62)mm、(156.66±32.88)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血液透析组,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影响较腹膜透析更大,在透析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优势较血液透析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观察血液透析前后IL-6、TNF-α的变化.方法检测22例健康人、22例尿毒症未透析患者以及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IL-6、TNF-α的水平,采用心脏超声测定22例健康人和22例尿毒症未透析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和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以及两者的比值(E/A).结果①22例尿毒症未透析患者以及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后血清IL-6、TNF-α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22例尿毒症未透析患者中有11例(50.0%)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8例(36.7%) 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有4例 (18.2%) 同时合并有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不全 (P < 0.05);③尿毒症患者未透析组血清IL-6、TNF-α水平与E/A值、EF%呈负相关(P<0.05),IL-6与TNF-α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6与TNF-α可能参与了尿毒症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两者协同作用可加速心功能的恶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主要是由尿毒症本身免疫细胞处于激活状态所致而不是由透析膜影响体内的炎症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在透析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仪观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6个月前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设两组,即健康对照组30例患者,肾功能衰竭组28例患者。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6个月后,血压增高,空间隔厚度增加,左空心肌重量增加,舒张期功能下降,与透析前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左室后壁增厚但与透析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碳酸氢盐长期透析后,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提示左心室重塑,舒张功能下降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48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测定空腹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值,通过彩色多谱勒测定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hs-CRP、IL-6、左心室内径(LVD)、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EF)、E/A的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hs-CRP、IL-6与LAD、LVD、IVST、LVPWT呈正相关,有80%患者存在舒张功能障碍。结论MHD患者的hs-CRP、IL-6变化与其心脏结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急性影响。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309临床部的30例慢性肾衰竭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25mmol/(LdCa2 1.25)、1.5mmol/L(dCa2 1.5)及1.75mmol/L(dCa2 1.75)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15次血液透析,分别于第15次透析时观察透析前后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并计算左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左心室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Emax)、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Amax)及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之比(E/Amax)。结果分别采用3种钙浓度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除血清钙离子及血iPTH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它临床及实验室观察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IVST、LVPWT、LVEDD、LVESD、EF、FS、Emax及Amax透析前后有显著性变化(P>0.05);E/Amax均趋于减小,IVRT均趋于增大,但只有dCa2 1.75血液透析时,E/Amax及IVRT的变化才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只有血清钙离子变化与E/Amax的变化呈负相关(r=-0.34,P<0.05),与IVRT的变化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不同钙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不影响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及收缩功能;高钙透析液血液透析由于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较低钙透析液血液透析容易造成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急性损害。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25-3128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血液透析(HD)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行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及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左室结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心房内径(LAD)等左心室结构指标,检测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频谱计算Tei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环运动速度之比(E/e'),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质量(LVM)。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左心结构指标(LVIDd、IVSD、LVPWd、LAD、LVMI、LVM)及心功能指标(LVEF、VE、E/A、E/e'、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IDd、IVSD、LVPWd、LAD、LVMI、LVM和LVEF、E/e'、Te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E/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行HD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情况,同时超声心动图可对患者透析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55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组(CHD组),HPD组使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CHD组使用聚砜膜低通量F6透析器,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K 、Na 、CI-、Ca2 、P3-、甲状旁腺激素(PTH)、超声心动图、血浆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透析开始20分钟后透析废液中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动态检测透析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透析治疗1年后,复测并比较上述指标。结果HPD组对PTH、P3-清除明显高于CHD组(P<0.05),且对改善贫血较CHD组显著(P<0.05)。单次透析后,HPD组和CHD组均可减轻左心室重量(LVM)、缩小左心室舒张未期容积(LVDd),两组间无差异(P>0.05),但透析1年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透析可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且HPD减轻左心室功能更明显,机制与HP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CHD清除的大中分子物质主要是PTH、细胞因子及明显改善贫血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Pd大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Pmax与Pd大于透析前,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Pmax与Pd异常增大,检测Pd有助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60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常规血液透析组,每组30例。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ng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L-6)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测量每分心输出量(CO)等。结果 hsCRP、HOMA-IR、IL-6分别与LAD,LVEDd,LVEDs,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与LVEF、E/A、CO呈负相关(P<0.05)。HOMA-IR与hsCRP、IL-6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sCRP、IL-6和HOMA-I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高通量血液透析较低通量透析能明显改善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并改善了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血管并发症高发生率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53例透析龄≥6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均为早班透析(治疗时间7~11Am),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根据患者在透析之前测量血压值,1周内3次血压测量取平均值,定义清晨高血压为平均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或者平均舒张压90mm Hg。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透析龄、原发病因、性别、体质量和身高;生化指标,如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血红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心脏超声数据,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等,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LVMi),将患者是否合并清晨高血压分为2组,比较2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53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60.70±12.38)岁,平均透析龄为(5.96±5.15)年。其中31例检测符合清晨高血压,发生率为58.49%。将患者按照是否存在清晨高血压分为2组,比较各项指标后发现,仅LVMi 1项存在显著差异(111.62±20.71vs.132.40±36.77,P=0.012)。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清晨收缩血压与LVMi密切相关(r=0.386,P=0.004),而与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清晨高血压发生率较高,且清晨收缩血压与其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显著相关。控制清晨高血压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液(LCD)1.25 mmol/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功能结构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择非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激素(PTH)<300 pg/ml、2015年2至7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的34例MHD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前均使用标准钙1.5 mmol/L透析。入组后试验组改用低钙1.25 mmol/L透析液,余治疗方案不变,对照组仍予以标准钙1.5 mmol/L透析。治疗前后行血生化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CIM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及两者比值(E/A),并根据公式计算心脏指数(CI)。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研究。在使用LCD 6个月后,患者血清钙值和钙磷乘积[(2.17±0.46)mmol~2/L~2,(50.67±7.35)mmol~2/L~2]与使用标准钙透析液[(2.58±0.57)mmol~2/L~2、(57.35±9.26)mmol~2/L~2]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其他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LCD患者CIMT[(1.02±0.26)mm]较标准钙透析液组[(1.19±0.21)mm]相比明显下降(P<0.05),E/A比值水平明显上升(1.05±0.21vs.0.92±0.14,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CD可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顺应性的下降,促进心脏舒张功能改善,推测其作用可能与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速度向量成像(VV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心肌即时纵向应变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35例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后2 h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并采集图像后,应用VVI软件分析二维动态图像,获得左心室17个节段3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PS)。结果 透析后左心房收缩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均较透析前减小(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与透析前比较,透析后2 h左心室整体全层、内层,基底段全层、内层、中层、外层,中间段全层、内层心肌收缩期LPS均较透析前减低(P均<0.05);左心室整体外层、中层,中间段外层、中层,心尖段全层、内层、中层、外层心肌L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VI分层应变技术可敏感、准确地评价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即时左心室心肌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h动态血压与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慢性肾脏病(CKD)5期非透析患者各31例。采用动态血压计测定各组患者动态血压(ABPM),收集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动脉压(24h-MA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以及昼夜节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并收集临床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肥大(LVH)发生比率,LVDd、LVDs和LVMI值,血液透析组要高于非透析组,而射血分数较低。血液透析组的24h—SBP,24h-DBP,24h—MAP,D—SBP,D-DBP,N-SBP和N-DBP均显著性高于非透析组;并且其非勺型血压比率也显著性增高(90.3%VS64.5%,P=-O.015)。在24h平均白昼、夜间高血压比率及夜间收缩期高血压比率方面,血液透析组也明显高于非透析组。血液透析组24h平均血压〈135/85mmHg的患者中夜间非勺型血压的比率也高达87.5%。血液透析组患者的心脏结构的改变与患者的血压密切相关,尤其与收缩压及夜间非勺型血压呈正相关;另外还与Alb、PTH、透析龄和透析剂量存在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高血压或血压节律改变,夜间非勺型节律以及夜间收缩压升高与这些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