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低位结肠、直肠或肛管吻合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39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患者术前口服无渣肠内营养制剂、缓泻剂进行肠道准备;术中盆腔外吻合口放置引流管并维持其通畅,术后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管引流物的色泽和性质,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患者坐浴和缩肛训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张力膀胱3例、肺部感染5例,均经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控便功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加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患者囤手术期处理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物的色泽、性质对及早发现手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留置肛管在预防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效果和护理。方法以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留置肛管的患者60例为研究组,未留置肛管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加强手术后的护理和监测。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5%。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留置肛管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术后应加强对留置肛管的观察和护理,提高患者的耐受力,防止肛管脱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1:3瘘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5~14d,平均7d;均经综合治疗后痊愈,愈合时间8~12d;未行肠造瘘及2次手术。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操作可预防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正确放置引流管及灌洗引流、有效控制感染并应用生长抑素等,有助于吻合口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肛门置管引流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诊的吻合口漏患者42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引流;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肛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吻合口漏后二次手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吻合口漏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A、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引流方法可有效提高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Dixon手术后经肛门放置肛管进行低负压吸引效果。方法将肛管使用3 M弹力加压固定胶带高举平抬妥善固定,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保持有效的低负压吸引和顺畅的冲洗,确保引流通畅,做好引流液的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直肠癌患者行Dixon手术后经肛门放置肛管进行低负压吸引,可保持顺畅的冲洗,有利于引出肠道内容物,从而达到肠减压,减少吻合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施行的136例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给予经肛门于齿状线上2 cm放置蕈状管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肛门直肠静息压测定,并于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Dukes分期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1.38±0.25) kPa vs (3.67±0.39)kPa,P< 0.01].实验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 vs13.5%,P< 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可以有效预防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放置蕈状管后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位三管引流在直肠癌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并行保肛手术的16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术中给予低位三管引流(2根经肛肠腔内置于吻合口上端、下端,1根经肛旁置于骶前腔);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引流(经肛旁放置一骶前腔引流管)。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77%(7/78),观察组为为8.89%(8/9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54%(9/78),观察组为3.33%(3/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位三管引流能够显著降低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采用低位三管引流(经肛管在直肠腔内放置2根引流管,经肛管旁途径于骶前间隙放置1根双套引流管)治疗89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89例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采用低位三管引流法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仅1例患者进行结肠造瘘,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4.8±11.4)d。结论定时冲洗低位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辅以必要的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中留置肛管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前切除术(LAR)中留置肛管的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直肠前切除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术中吻合口瘘测试阳性,未出现有症状的吻合口瘘,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经肛留置肛管可促进LAR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在北京肿瘤医院进修期间总结该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直肠癌前切除术729例患者诊治情况,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的改进。结果:本组病人吻合口瘘发生率6.5%。经过采用综合性措施均获治愈出院结论:通过术前一般状况的调整、术中严密操作、正确的引流管放置与灌洗引流、控制感染等综合性措施,可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防治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姜炜  吕必宏  何健明  朱卫东  杨军 《新医学》2014,(10):680-682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的资料,于术中常规放置胸管加放纵隔引流管的28例被设为引流组,仅常规放置胸管的另外33例被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住院日数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引流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为术后(6.2±0.5)d,短于对照组的(10.7±2.3)d (P <0.05);引流组发热持续时间为(7.2±1.5)h,短于对照组的(45.3±18.5)h (P <0.01)。引流组与对照组吻合口瘘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8%和42%(P <0.05)。引流组经保守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日数为(24.5±5.6)d;对照组1例死于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日数为(43.5±5.8)d ,明显长于引流组(P <0.05)。结论食管癌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有利于早期诊治吻合口瘘,减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低位直肠癌经肛门环扎式保肛术后支撑吻合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是一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术后需在肛门内置入1根支撑吻合管,于术后10d左右拔出.报告了对192例行该术式患者支撑吻合管的护理,主要为密切观察支撑吻合管引流物的色、量和性质,有无脱出或内陷,每日3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支撑吻合管,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本组发生吻合口出血3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8例,均经治疗而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低位直肠癌术后预防性造口手术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低位直肠癌术后预防性造瘘手术适应症、优点及术后相关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9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相关病例,其中61例未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A组),吻合后行漏气实验以确认缝合严密,并内置肛管,顶端达吻合口上方3~5cm,29例行预防性造瘘(B组)。结果A组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吻合口出血2例,肠梗阻1例;B组未见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术后造口旁疝2例,废用性肠炎4例,肠梗阻2例。结论在直肠癌肿瘤距肛门5cm以内、病理类型恶性程度较高患者,建议行术后预防性造瘘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几率,其余情况鉴于预防性造瘘术后并发症较多,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4.
田民澧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35-1736
[目的]探讨骶前双套管引流加肛管减压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4月至2008年3月低位直肠癌手术45例的临床资料.应用骶前双套管引流加肛管减压25例(A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 26~81岁;采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20例(B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8~77岁.[结果]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A组平均住院时间(20.5±2.1)d, 平均住院费用8200元;B组需要再次手术回纳,总平均住院时间(35.4±4.3)d,总平均住院费用10500元.B组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炎症2例, 废用性肠炎8例;A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总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骶前双套管引流加肛管减压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食管癌术后患者留置2种不同胃管行胃肠减压时发生非计划拔胃管率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 将3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90例,留置气囊胃管行胃肠减压;对照组190例,留置普通胃管行胃肠减压.观察2组患者非计划拔胃管及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非计划拔胃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留置气囊胃管对食管癌患者行胃肠减压,可以降低非计划拔胃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管减压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39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留置肛管患者肛管减压的护理经验,观察其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9例患者无吻合口漏、肛管脱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后良好的肛管减压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将60例行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进行保肛治疗;观察组30例,在保肛治疗的基础上,行横结肠造瘘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同时,对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经过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年龄,体重,手术前的辅助化疗,糖尿病,肠梗阻,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肿瘤与肛门的距离.经过治疗,没有发生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年龄,体重,糖尿病,术前辅助化疗,肠梗阻,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以及肿瘤与肛门的距离是影响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临床在进行直肠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施治.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5例接受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和细致的皮肤、肠道准备,术后仔细观察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各种引流物的性状以及量的改变,通过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和造瘘口的护理,本组患者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造瘘口生机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骶前留置用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2008年6月~2012年4月,对2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C T定位下经臀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骶前留置引流,对患者加强导管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及营养护理。结果21例患者经充分引流,17~46 d瘘口均愈合,其中2例患者出现置管口旁蜂窝组织炎;3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1例脱管重新置管。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骶前引流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损伤小、病人舒适度较高的方法,减少了二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mm管型吻合器进行结肠-直肠(肛管)超低位吻合术。结果: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术后1例(3.1%)发生吻合口瘘,经加强局部冲洗引流后自行愈合,无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