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骨髓脂肪细胞来源于血窦的外被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其功能有:1.充填骨髓腔为造血细胞的增殖与生长提供造血的微环境。2.调节进入血液的血细胞数目。3.储存及提供造血所需的能量。无论人与动物,脂肪细胞对造血的支持作用多局限于前脂肪细胞阶段,主要通过基质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各种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造血,成熟脂肪细胞则失去此功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小鼠研究的结果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有重要作用。骨髓基质细胞主要包括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和网状细胞。由骨髓培养生长的纤维母细胞可反映基质细胞的一个结构成分。因此利用体外培养,观察骨髓中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细胞(F-CFU)的生长特点,研究它与各种造血细胞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造血生理及某些血液病的发病机理,是目前实验血液学的重要进展之一。随着这一工作的深入,有关人类骨髓F-CFU体外培养的研究也积累了许多资料。本文就其培养方法、F-CFU的生长特点、对造血的调节及在某些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建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立体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探讨这种复合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的黏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4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卫生部创伤骨科研究室、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合作完成。牛松质骨经去脂去蛋白等无机化处理后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制成复合骨支架材料;将兔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收集后在与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成的复合支架中进行立体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手段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况。结果:①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自无机骨孔隙中见骨髓基质细胞均匀混合于纤维蛋白胶中。②细胞培养4周骨髓基质细胞形成密集立体网状。③透射电子显微镜见在复合支架中培养1个月的1个基质细胞局部有细突起,胞质内可见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结论:在纤维蛋白胶与异种无机骨构建的复合支架中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活性,可迅速扩增生长,提示这种支架材料具有适合种子细胞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背景:单一的支架材料往往具有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拟构建一种具有较多优越性的复合支架,希望能够解决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黏附的问题.目的:应用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建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探讨兔骨髓基质细胞在这种复合支架材料中立体培养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7-11/2008-03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研究室、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完成.材料: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按比例制备纤维蛋白胶,牛松质骨经去脂去蛋白等无机化处理后与纤维蚩自胶复合,制成复合骨支架材料.方法:将兔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收集后在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成的复合支架中进行立体培养.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况.结果: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见骨髓基质细胞均匀分布于复合支架中,具有良好活性,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培养4周骨髓基质细胞形成密集立体网状.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复合支架中培养4周的基质细胞内细胞器结构完整,局部有细突起,胞质内可见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结论:在纤维蚩白胶与异种无机骨构建的复合支架中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活性,可迅速扩增生长.  相似文献   

5.
骨髓是富含脂肪和非脂肪细胞的复杂组织 ,其正常细胞成分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骨髓磁共振成像 (MRI)中信号变化能反映这种改变。本文主要复习骨髓解剖和综述正常骨髓的MRI表现。1 正常骨髓组织骨髓是一富含细胞的组织 ,其功能主要是产生血细胞 ,提供组织氧气和免疫功能物质。髓腔空间的 85 %被骨髓占据 ,余下的是骨小梁构成的网状结构。在成人骨髓约有一半由黄骨髓构成 ,主要位于四肢骨 ,其细胞构成主要是脂肪细胞 ,化学成分近 80 %是脂肪 ,15 %是水 ,5 %是蛋白质。髓腔的另一半空间是由红骨髓构成 ,包括近 6 0 %的血细胞和4 0 %的…  相似文献   

6.
成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直至最后成为成熟的血液细胞释放至外周血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骨髓造血微环境 (BM HME)的调节。BMHME是由骨髓基质细胞 (BMSC)构成的。同时 ,BMSC又是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 ,在体内造血细胞和成骨细胞具有非常密切的空间关系。体外长期培养造血干细胞也离不开基质细胞的支持。BMSC为造血细胞提供了保护作用[1 ] 。基质细胞 (包括网状成纤维细胞、巨核细胞、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 )和造血细胞的直接接触 ,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合成的细胞因子与各种造血细胞的形成都有关系[2 ,3] 。成骨细…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骨髓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营养供应的?骨髓是如何制造各种血细胞的?血细胞又如何进入血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如何发生的】答,首先说明骨髓的营养供应问题。骨髓是由血管、神经、网状组织、基质等组成的造血微环境,其间充以实质细胞(造血细胞)。骨髓有丰富的血管系统,其营养动脉以分支的形式形成毛细血管网,有些毛细血管终止于骨髓周边,连接血窦,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就是通过血液循环的动脉供给,血窦又彼此相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已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分化为中胚层组织细胞,实验予进一步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以及是否能继续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7-02/09在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进行.①动物:选择5只普通级SD大鼠,由泸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胃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取双侧胫骨和股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骨髓腔.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胰蛋白酶与EDTA联合消化,传至第4代,用含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μ g/L表皮生长因子、N2辅助因子的DMEM/F12培养液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③实验评估:观察原代、传代培养及诱导分化后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榆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形态观察:原代细胞接种l d后开始贴壁增殖,3 d后多数贴壁,贴壁细胞呈梭形或扁平形;10 d后90%细胞融合,以长梭形为主,突起粗大,形成网状、片状;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加快,增殖能力更强,7 d左右达到融合.②诱导分化后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第4代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7 d,成球的细胞脱离瓶底,悬浮在细胞液中.将细胞离心弃上清,换成血清分化液后,细胞球逐渐贴壁,球周围很快发出突起,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③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骨髓源性细胞球表达巢蛋白,呈棕黄色,为神经干细胞:从细胞球分化的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及半乳糖脑苷脂均呈阳性.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能在体外诱导分化出神经干细胞,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进一步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9.
成年动物骨髓中有两类干细胞,一是造血干细胞,另一为非造血干细胞,最早称之为成纤维克隆形成单位(CFU—fibroblast),现指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s)或称之为骨髓基质细胞(BMSCs)。MSCs并非由单一的细胞群体组成,根据MSCs的形态特点将其分为毯子样细胞、网状细胞、  相似文献   

10.
骨髓基质细胞 (BMSC)具有多分化潜能 ,可以在体外诱导生成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使用来源于骨髓的神经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的变性、外伤或遗传性疾病将成为可能。寻找和探索恰当的细胞因子和培养条件 ,将BMSC诱导分化成合适的神经前体细胞 ,是神经细胞移植的前提条件。1 骨髓基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 特性  目前认为骨髓包含 2种细胞群 :造血细胞系和骨髓基质细胞。事实表明 ,2者不只是共同存在而且在功能上相互协作 ,BMSC为造血干细胞逐渐生成成熟血细胞提供了结构和功能上的支持。BMS…  相似文献   

11.
背景:内皮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血管生成,也参与出生后血管发生和血管内膜损伤后修复,对治疗缺血性疾病意义重大,但目前对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还存在争议。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与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被的培养瓶中贴壁培养,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完全培养基诱导培养,对获得的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以及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与结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数量多,集落状生长,增殖能力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数量较少,散在生长,消化后能贴壁但不能传代。两种不同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贴壁细胞CDl33、CD34、FIk-1、Ⅷ因子在不同时段呈阳性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il-acLDL、FITC-UEA-1均为双染。透射电镜检查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发现W-P小体。提示大鼠骨髓和外周血均能分离培养出内皮祖细胞,但前者是早期内皮祖细胞,后者为晚期内皮祖细胞,两者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背景:硫酸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移植替代物。 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人工骨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的成骨作用。 方法:取36只新西兰大白兔,行腰椎后路L4/5椎间盘摘除后,随机均分为3组,自体骨组在椎间隙植入自体髂骨,异种骨组在椎间隙植入异体脱钙小牛骨,组织工程骨组椎间隙植入医用硫酸钙人工骨与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植入后4,8,16周摄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椎体间植骨愈合及塑形情况;留取骨痂标本行组织学观察椎间植骨愈合程度;于16周对脊柱融合部位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植入16周时,自体骨组椎间骨小梁连续,椎间融合基本完成,大量编织骨相互融合成片;异种骨组椎间隙形成不完全骨性融合,软骨组织大部分分化为骨组织,但中间仍为纤维组织;组织工程骨组椎间骨小梁连续,椎间融合基本完成,大量编织骨相互融合成片,人工骨基本吸收、骨化,仅有少部分残留;自体骨组、组织工程骨组失效强度和刚度均优于异种骨组(P〈0.05)。提示医用硫酸钙人工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具有具有良好的成骨和骨诱导作用,可以较好地促进脊柱椎体间融合。  相似文献   

13.
A crucial part of the engineering liver tissue is contribution of nonparenchymal cells and maintenance of a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in vitro for their norm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 We generated 3D hepatic tissue using primary isolated rat hepatocytes and an endothelial cell tube network from human endothelial vein epithelial cells (HUVECs). To create the 3D hepatic tissue, coculture of primary hepatocytes and tube‐structured HUVECs was performed on a Matrigel®. After the HUVECs formed the tube structures, primary isolated rat hepatocytes were inoculated onto the HUVEC tube‐structured layer and cultured for 24 hr. We investigated the cell migration, cellular interaction, and distributions of HUVEC tube structures and hepatocytes using multi cell‐imaging incubator,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es. During the culture time, time‐lapse imaging showed spontaneous migration of the hepatocytes in the gel, and after the 24‐hr culture period,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hepatocytes had moved and adher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HUVEC tube structures. A confocal microscopy assay confirmed this unique 3D cell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hepatocytes and HUVEC tube structures. The hepatocytes were able to maintain their spherical shape, as well as HUVECs (tube‐like form with tubular cavity). We speculate that coculturing of hepatocytes and endothelial cells replicates part of their normal physiology and may help induce migration in vitro and the growth of complex biological tissu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4.
张彩顺  吕刚 《中国临床康复》2011,(25):4591-4596
背景:作者已经成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且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目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构建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模型,分别应用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或自行神经桥接坐骨神经缺损。桥接后20周再生神经电生理学测定,手术侧胫骨前肌湿质量、腓肠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分析。结果与结论:桥接20周后,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与自体神经移植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干传导速度为(30.56±2.15)m/s。结果提示,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可以促进再生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从小鼠颅骨提取的一类骨髓基质干细胞称为PA6细胞,研究者发现当PA6细胞与其他干细胞共培养时可向神经细胞分化,此特性可被应用于神经损伤部位的修复。所以,PA6细胞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对类似骨髓基质干细胞PA6的提取方法鲜见报道。目的:分离培养SD大鼠颅骨来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观察细胞形态并免疫荧光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新生的SD大鼠颅骨将其剪碎,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冲洗颅骨碎片,反复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将其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多次换液培养纯化细胞。取第2代生长均一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表面标记鉴定。结果与结论:原代细胞培养24 h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开始贴壁;3 d后细胞数量增多,形态呈不规则形、多角形、三角形和扁平形;细胞传代后,形态基本均一,细胞排列呈放射状和束状,贴壁能力较强,部分细胞呈聚集生长,增殖速度比原代有明显的加快。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05、CD73、CD44、CD90表达呈阳性, CD45、CD34、CD14和HLA-DR表达呈阴性,证实了提取的细胞为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铁羧葡胺(SHU555A,商品名为Resovist)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将其与50μg/mL Resovist共孵育24 h,并暴露于中心表面磁感应强度0.6 T磁场,采用普鲁士蓝染色、细胞透射电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标记效率,采用细胞增殖试验及细胞活力检查观察细胞的标记毒性。结果:大鼠MSCs经Resovist标记后,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均可见大量着色颗粒,标记率接近100%;电镜检查显示,胞质内有含铁致密颗粒囊泡,未见氧化铁对细胞微细结构的破坏和毒性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显示,细胞平均铁含量(21.77±3.62)pg。Resovist标记和外加磁场对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Resovist标记大鼠骨髓MSCs高效、安全,在细胞磁靶向方面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体外诱导骨髓CD34+细胞生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分离狗骨髓CD34^ 细胞,建立诱导分化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狗骨髓CD34^ 细胞,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诱导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以光镜、电镜进行形态学鉴定,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冯维靳布兰德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表达。结果:光镜下细胞单层融合生长,呈铺路石样形态,单个核位子中央,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5h。电镜下可见到Weibel-Palade小体,在细胞胞浆vWF染色阳性。结论:采用免疫磁珠法可从骨髓获得高纯度的CD34^ 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背景:旨在从大鼠外周血及骨髓中提取内皮祖细胞,培养晚期内皮祖细胞,为干细胞移植治疗或通过内皮祖细胞联合基因治疗使内皮祖细胞高表达血管新生诱导因子,达到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新生的目的。目的:从大鼠骨髓及外周血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筛选法从大鼠骨髓和外周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培养,观察并记录贴壁细胞的生物学特征;选取内皮祖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CDl33、CD34、KDR对原代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KDR、CD34表达,并通过吞噬功能实验进~步鉴定培养细胞。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和外周血能够分离获得早晚期内皮祖细胞;贴壁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34、CDl33、KDR表达阳性;流式细胞学检测CD34、KDR表达阳性;贴壁细胞能够吞噬ac—LDL,结合UEA-1。实验成功从大鼠骨髓及外周血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并获得了增殖活性强的晚期内皮祖细胞,找到了更好的成血管干细胞的种子来源。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姜黄素能明显降低破骨细胞的骨重吸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采用成骨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在诱导前3d于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对照),10,15μmol/L姜黄素。结果与结论:接种培养7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分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集落,集落细胞呈放射状生长。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增大,细胞形态为长梭形。加入成骨培养基7d后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随成骨诱导时间延长形态变化更加明显。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无变化。姜黄素呈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血红素单加氧酶1的表达。提示姜黄素能有效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早期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干细胞血红素单加氧酶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超微结构观察的报道甚少。目的: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并染色鉴定,利用电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点。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成骨染色鉴定向成骨方向诱导分化,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成骨诱导前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培养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活力强,成骨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染色、钙化结节染色均呈阳性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铺展,不规则,其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空泡明显增多表明细胞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