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首发脑卒中致残患者的康复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残疾接受度量表(修订版)、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活动功能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50例首发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残疾接受度得分为(73.56±15.44),各维度得分排序依次为:扩大维度、转变维度、包容维度、从属维度。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面对”的应对方式、对疾病防治的认识、抑郁状态、社会活动功能和家庭内支持是首发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1.8%。 结论 及时发现残疾接受水平较低的首发脑卒中患者,以残疾接受度各维度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实施针对性的康复心理干预,改善残疾接受水平,促进身心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训练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注意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注意力训练基础上再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训练期间的依从性,同时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进行比较,根据上述三项指标观察结果,对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训练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状态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训练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及负性情绪,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02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干预组49例.两组均采取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结果 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1个月后,焦虑抑郁评分和卒中量表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后,卒中量表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不仅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行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017年3月—5月纳入RIC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9月纳入RIC治疗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实验的随访方法,试验组接受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行RIC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及6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6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高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可以有效提高行RIC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RIC的临床研究效果。该方法可为构建RIC治疗护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8月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理依赖量表分别于入院第3天、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患者的护理依赖水平,利用增长混合模型、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27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轨迹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是低依赖-高改善型(42.1%)、中依赖-中改善型(24.8%)、中依赖-高下降型(13.3%)、高依赖-低改善型(19.8%)。年龄、Charlson共病指数、卒中类型、卒中严重程度、焦虑、抑郁及营养情况是首发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轨迹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护理依赖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住院临终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饮食护理、药物依从性护理、日常护理等)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心理护理、镇痛、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等)。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2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SF-36(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老年住院临终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加强患者临床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卒中患者抑郁及功能残疾状况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2—8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30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优质护理模式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对照组),每组1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随访情况,分别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RSD)在患者人院时及随访3个月后评价患者功能残疾情况及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时,两组患者在功能残疾及抑郁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3个月的过程中有10例患者病死,病死率为3.25%;两组患者随访率分别为89.9%和69.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99,P〈0.01)。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功能残疾及抑郁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模式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康复期的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肢体、言语和认知功能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7~12月我科构建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脑卒中后抑郁的多模式方法诊断,干预1,3个月时比较模式实施后(试验组)与实施前(2015年1~6月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干预1,3个月时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较传统工作模式更具优势,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正念认知疗法,共8周。干预前后分别评估两组的依从性、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依从性显著改善(χ2=19.000, P 0.001),且优于对照组(χ2=8.044, P 0.05);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Z 1.970, P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Z=-2.093, P 0.05);两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t 9.510, P 0.001),试验组量表总分及焦虑和抑郁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133, P 0.05)。结论正念认知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训练的依从性,从而改善吞咽功能及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首发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分析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对伤残接受度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及伤残接受度量表对213例首发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弹性水平、应对方式对伤残接受度的影响路径。结果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均可对其伤残接受度产生正向预测作用(P0.01或P0.05);同时,应对方式在患者心理弹性和伤残接受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中等,应充分借助积极应对策略的中介效应,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情况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疼痛、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疾病认知程度(88.04%)明显高于对照组(59.78%),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进行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n=80)实施五行音乐疗法;对照1组(n=80)采用常规护理;对照2组(n=80)实施普通音乐疗法。比较3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生存质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结论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提高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优于对照2组和对照1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护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干预模式,观察6个月。干预后采用医院自编遵医行为调查表评定两组遵医行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定两组自护能力,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定两组应对方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定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遵医行为率及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面对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屈服、回避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干预模式能显著提升脑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应对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规范服药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控制感染状况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结核科收治的306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自行按医嘱服药,观察组给予规范服药干预。随访12月后,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痰结核菌情况、感染控制情况、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及痰菌转阴情况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规范服药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服药使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依从性,减轻疾病的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以及对患者眼压控制、生活质量、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94例SCL-90症状量表初筛为阳性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护理方面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即根据患者眼压波动规律调整给药及心理咨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心理评估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眼压控制情况、生存质量量表(SQOL-DVT)评价结果,及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患者就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症状特点给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眼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就医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整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s)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抑郁状态,并通过肾脏病生活质量短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SKDQOL-SFTM)(1.3版)的第24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对患者进行分层,A层为自我感觉获得医学支持较好的患者,B层为自我感觉获得医学支持较差的患者,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整合性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再度进行Beck评分,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行配对t检验,了解整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了解A、B两层患者抑郁状态的差别.结果 干预前B层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A层患者高(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有改善,但A、B两层患者进行整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状态的程度仍有差别.结论 整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抑郁状态,但单纯心理护理干预和医学团队支持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食道癌放疗合并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2组严重抑郁、无抑郁、严重焦虑、轻度焦虑、无焦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道癌放疗合并抑郁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健康管理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的家庭跟进式护理、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出血性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施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性脑卒中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度总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总分为(90.38±2.13)、(149.65±4.65)分,高于对照组的(59.07±2.45)、(115.79±5.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86.67%(52/60),高于对照组的43.33%(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得分分别为(41.87±8.23)、(40.68±7.34)分,低于对照组的(54.23±7.45)、(52.02±9.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跟进工作中应用良好,患者知识掌握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提高,抑郁、焦虑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