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及其相关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年Burkitt首先怀疑一种非洲儿童肿瘤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1964年,Epstein等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伯基特淋巴瘤活组织时,在一个细胞株内发现了一种类似病毒的粒子,并且从这个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出高滴度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抗体。随后的伯基特淋巴瘤体内EB病毒DNA测定和狨猴淋巴瘤试验证实了EB病毒是第一个与人类肿瘤发生有明确联系的病毒。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基础和临床病毒学研究的需要,对人甲型肝炎病毒(HAV)进行了细胞培养。经30多年的努力,至1979年才由Provost和Hilleman首次报告应用狨猴肝和恒河猴胎肾细胞进行HAV培养获得成功。同年Fr(?)sner用人肝癌细胞株培养HAV。但由于该细胞株不易得到,加之HAV在该细胞上生长缓慢,故受到一定限制。本文推荐使用常规细胞株培养HAV,可克服上述缺点。材料①粪便标本取自1978年Kyto流行甲型肝炎时所得的粪便粗提物。②细胞用人羊膜细胞株(FL)和非洲绿猴肾细胞株(Vero)。③营养液是含10%胎牛血清和60μg/ml卡那霉素的Eagle液。④维持液用含2%胎牛血清的Eagle液。方法①将FL和Vero细胞培养成单层后,接  相似文献   

3.
我国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50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检测发展迅速,特别在1978年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与发达国家同步,也开展了先进技术及试剂的研究,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甲型肝炎1965年Deinhardt首先发现甲型肝炎可感染狨猴以后,1973年又分离出甲型肝炎病毒(HAV),并确定其为单链RNA病毒。甲型肝炎发病早期,在粪便中通过免疫电镜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可检出HAV颗粒及HAVRNA,而在血液中很难检出。患者血清中抗HAVIgM于发病数日的黄疸前期即可检出,急性期时达高峰…  相似文献   

4.
<正>1947年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首次分离自乌干达寨卡森林中的恒河猴,1948年初,人们从当地非洲伊蚊体内分离出ZIKV,血清学研究证实,人类也会被感染。1952年Dick等~([1])报道ZIKV通过小鼠脑内传代可产生小鼠适应株,仅7日龄以下的幼鼠能被感染,且感染重复性不好,但2周龄小鼠即使采用大剂量病毒也不能被感染。2015年以来ZIKV在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  相似文献   

5.
目的收集麻疹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为我国麻疹病毒流行毒株基因型的鉴定提供更多的分离株。方法2005年5 ̄8月,选择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疑似麻疹病人109例采集了咽拭子标本,接种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结果分离到麻疹病毒46株,分离阳性率为42.20%。结论此次南京第二医院与江苏省CDC合作分离到麻疹野病毒,标本量大,阳性率高,分析原因,与采集的时间、操作人员的技术及冷链储运和及时运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颈动脉体细胞团块纹状体内移植对慢性帕金森病猴模型行为学评分的影响,为帕金森病的移植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4在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取4只正常恒河猴,采用肌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0.1mg/kg,1次/d)制备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应用帕金森病猴模型修正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行为学症状持续稳定1个月后,应用MRI扫描系统进行移植前定位,取一侧的自体颈动脉体,使用Leksell(GM592)脑立体导向系统行纹状体区立体定向移植术,术后按帕金森病猴模型修正评分量表标准进行行为学评分;并采用阿朴吗啡注射诱发旋转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动物均完成了实验,无死亡脱失。移植后2周,动物开始出现帕金森病猴模型修正评分量表评分进展性下降,至移植后4周,行为学评分与移植前比较出现显著性差异(P&;lt;0.05);阿朴吗啡注射后动物出现朝向移植侧的旋转行为。结论:自体颈动脉体细胞团块纹状体内移植能够显著促进帕金森病猴的行为康复。  相似文献   

7.
食蟹猴糖尿病模型脑部MR检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MRI和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研究食蟹猴糖尿病模型不同脑区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100 mg/kg 体质量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5只青年食蟹猴制作成1型糖尿病模型,经长期血糖监测和静脉糖耐量实验来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造模3年后,通过MRI和1H-MRS技术分别对糖尿病模型猴的海马、颞叶和枕叶的形态、大小、信号及其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醇(mI)与肌酸(Cr)的比值进行测定,并通过放免法检测血清皮质醇的含量.选取5只健康成年猴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MRI和1H-MRS检测.结果 ①静脉注射100 mg/kg 体质量STZ可长期诱导稳定的食蟹猴1型糖尿病模型;②1型糖尿病3年的食蟹猴海马mI/Cr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糖尿病3年的食蟹猴血清皮质醇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1H-MRS分析可检测到糖尿病食蟹猴海马早期病变中一些代谢物含量的变化,有可能为今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脑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多巴胺合成酶基因的三重共转导对帕金森病猴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enthyl-phenyl-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发帕金森病猴模型,以复合感染的方式将分别构建编码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L-aminoaciddecarboxylase,AADC)和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TPcyclohydrolase,GCH)基因的腺伴随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载体,通过立体定向法注入帕金森病猴一侧壳核内。观测基因转导后猴行为改善的情况达1个月,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TH,AADC和GCH基因在猴纹状体内的表达。结果:组织学依据显示AAV载体所介导的TH,AADC和GCH基因均可在猴纹状体内有效表达;三重基因转导可引起帕金森病猴显著的行为改善。结论:不同种类的AAV载体介导的3种治疗基因共转导对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将可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甲氧基聚乙二醇遮蔽猕猴红细胞表面类人B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mPEG对猕猴类人B抗原的修饰效果及mPEG修饰后的红细胞给动物输血的安全性。方法 用 3mg/ml的mPEG修饰遮蔽猕猴红细胞表面的类人B血型抗原 ,吸收放散法检测猕猴血型及mPEG对猕猴红细胞血型的修饰结果 ;红细胞变形仪等检测mPEG修饰对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荧光素标记 ,自体回输实验检测红细胞存活率 ;异体回输实验观察修饰后红细胞对受血猴的血液、尿液的影响。结果 mPEG修饰可以遮蔽猕猴类人B抗原的抗原性 ,不影响所修饰红细胞结构、功能及体内存活 ;mPEG修饰的类人B型红细胞输给类人A型血的猕猴 ,未发生输血反应 ;受血猴的血细胞、血液生化及尿液各项指标与输血前相比 ,无明显变化。结论 mPEG修饰可遮蔽猕猴红细胞表面类人B抗原的抗原性 ,mPEG修饰红细胞在受血猴体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在评价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猴的中枢神经损害方面的价值。方法实验分EAE猴和正常猴两组,对EAE猴采用Massacesi评分和BAEP、BTEP、SEP进行评价,正常猴只进行BAEP、BTEP、SEP检测。结果(1)EAE猴Massacesi评分正常。(2)EAE猴BAEP的Ⅲ~Ⅴ峰间期为3.0±0.63,比正常猴2.39±0.31长(P<0.05)。(3)EAE猴BTEP的T1~T7、T3~T7峰间期为2.53±0.67、1.68±0.37,比正常猴1.8±0.36、1.19±0.37长(P<0.05)。(4)EAE猴SEP的P40~N20峰间期为13.38±3.61,比正常猴10.59±0.68长(P<0.05)。结论(1)EAE猴在经过较长时间后仍存在多处中枢神经损害。(2)对EAE猴进行研究时,如能将Massacesi评分与EP检查结合起来考虑,将会更好地评估EAE模型。  相似文献   

11.
体内外微量酒精对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体内外微量酒精对血清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 14名健康志愿者 ,观察口服 5 6°白酒 (1ml/kg体重 )前后不同时间血液中酒精浓度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 (ALP)、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淀粉酶(AMY)、脂肪酶 (LIPA)活性的变化 ;同时在体外加入血清中与体内浓度相近的酒精 ,以观察酒精对酶活性的直接影响。结果 酒精在体内可使血清AST活性由 (2 4 0 4± 3 6 6 )U/L降至 (2 2 2 5± 3 2 7)U/L ;使血清LIPA活性由 (15 5 86± 93 5 1)U/L降至 (12 8 35± 84 85 )U/L。其余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仅有AMY的活性升高 [由 (48 78± 10 6 6 )U/L升高至 (5 5 5 0± 12 6 0 )U/L]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等浓度酒精在体外对所有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微量酒精对酶活性均有一定直接抑制作用 ,但在体内则可使部分血清酶活性增高 ,因此在常规血清酶学检测中 ,应避免酒精在体内外对待检样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存在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 Hep- 2细胞、猴肝、猴心及大鼠肾、肝和胃组织为抗原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对 1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 3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作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 1.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 19.5 % ,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3.3%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73,P<0 .0 5 )。 2 .自身抗体以低滴度为主 ,多见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 3.随着病情的加重 ,抗肌动蛋白的阳性率有逐步增高趋势。结论丙型肝炎患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检测其自身抗体的滴度与类型 ,对丙型肝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沈扬  樊东升  康德瑄  王立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740-3742,i001
目的:初步探讨多巴胺合成酶基因的三重共转导对帕金森病猴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enthvl-phenvl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发帕金森病猴模型,以复合感染的方式将分别构建编码酪氮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芳香族氪基酸脱羧酶(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AADC)和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Ⅰ(GTP cyclohydrolase,GCH)基因的腺伴随病毒(adeno-associated vims,AAV)载体,通过立体定向法注入帕金森病猴一侧壳核内。观测基因转导后猴行为改善的情况达1个月,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TH,AADC和GCH基因在猴纹状体内的表达。结果:组织学依据显示AAV载体所介导的TH,AADC和GCH基因均可在猴纹状体内有效表达;三重基因转导可引起帕金森病猴显著的行为改善。结论:不同种类的AAV载体介导的3种治疗基因共转导对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将可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2000-2007年麻疹野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侯铁军  李平  李丽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42-1243,1245
目的阐明2000-2007年陕西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为控制并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2000-2007年采集陕西省麻疹暴发和散发患者的咽喉拭子标本147份,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分离到麻疹病毒21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结果21株麻疹病毒均属H1基因型,其中H1a18株,H1b3株,H1a和H1b在450个核苷酸片段中的差异为2%~4%。结论H1a和H1b在陕西省的流行状况提示,流行优势株的变化可能受本土病毒变异和邻省输入病毒的双重影响;同时在陕西省存在同一毒株的持续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在评价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猴的中枢神经损害方面的价值。方法:实验分EAE猴和正常猴两组,对EAE猴采用Massacesi评分和BAEP、BTEP、SEP进行评价,正常猴只进行BAEP、BTEP、SEP检测。结果:(1)EAE猴Massacesi评分正常。(2)EAE猴BAEP的Ⅲ-Ⅴ峰间期为3.0&;#177;0.63,比正常猴2.39&;#177;0.31长(P<0.05)。(3)EAE猴BTEP的T1-T7、T3-T7峰间期为2.53&;#177;0.67、1.68&;#177;0.37,比正常猴1.8&;#177;0.36、1.19&;#177;0.37长(P<0.05)。(4)EAE猴SEP的P40-N20峰间期为13.38&;#177;3.61,比正常猴10.29&;#177;0.68长(P<0.05)。结论:(1)EAE猴在经过较长时间后仍存在多处中枢神经损害。(2)对EAE猴进行研究时,如能将Massacesi评分与EP检查结合起来考虑,将会更好地评估EAE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体颈动脉体细胞团块纹状体内移植对慢性帕金森病猴模型行为学评分的影响,为帕金森病的移植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4在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取4只正常恒河猴,采用肌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0.1 mg/kg,1次/d)制备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应用帕金森病猴模型修正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行为学症状持续稳定1个月后,应用MRI扫描系统进行移植前定位,取一侧的自体颈动脉体,使用Leksell(GM592)脑立体导向系统行纹状体区立体定向移植术,术后按帕金森病猴模型修正评分量表标准进行行为学评分;并采用阿朴吗啡注射诱发旋转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动物均完成了实验,无死亡脱失.移植后2周,动物开始出现帕金森病猴模型修正评分量表评分进展性下降,至移植后4周,行为学评分与移植前比较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阿朴吗啡注射后动物出现朝向移植侧的旋转行为.结论:自体颈动脉体细胞团块纹状体内移植能够显著促进帕金森病猴的行为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固定献血者定期献血对其体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水平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本中心参加献血的固定献血者当中随机抽取240人(份)的血样[(4~5 mL/人(份),EDTA-2K抗凝管]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200名正常值范围内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Ferene法测定2组受检者的血清铁(SI),化学发光测定血清铁蛋白(SF),以及鞘液电阻法测定血常规等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受检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血常规指标均处于正常值范围;SI(mol/L)为17.13±4.36 vs 17.82±5.78(P0.05),SF(ng/mL)为98.34±52.74 vs 147.52±91.52(P0.05)。结论固定无偿献血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献血者的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因此在统筹献血活动时需密切随访以上指标,保障固定献血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沈芳  蒋伟伦  蔡枫  杨向阳  陈沭  王靖 《检验医学》2001,16(3):174-17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存在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Hep-2细胞、猴肝、猴心及大鼠肾、肝和胃组织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3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作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1.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19.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3%,差异有显著性(χ2=4.73,P<0.05)。2.自身抗体以低滴度为主,多见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3.随着病情的加重,抗肌动蛋白的阳性率有逐步增高趋势。结论丙型肝炎患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其自身抗体的滴度与类型,对丙型肝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在评价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中的价值。方法:1997年制作的EAE猴8只,于放养4年后对该批猴行瞬目反射检查,并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8只EAE猴(16侧神经)瞬目反射检测发现脑干损害9侧,三叉神经损害2侧,面神经损害1侧;瞬目反射单独检测发现脑干病变的阳性率为56%。8只EAE猴BAEP单独检测发现脑干病变的阳性率为50%。瞬目反射和BAEP两者联合检测脑干损害的阳性率为81%。结论:瞬目反射揭示放养4年后的EAE猴存在脑干、面神经及三叉神经损害;瞬目反射与BAEP两者联合检测发现脑干损害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提示在评价EAE猴脑干功能时,采用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异常率。  相似文献   

20.
张文蓉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22,37(12):1625-1627
猴痘是一种罕见的、有时能危及生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从尼日利亚到非洲以外国家旅行人群中发现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2例导致了继发病例。 2021年7月,美国发现从尼日利亚旅游回来的居民感染了猴痘病毒。 开展的公共卫生调查包括识别和监测暴露人员,对潜在污染表面进行消毒。 无继发病例产生。 尼日利亚持续的猴痘病毒传播可能会导致美国出现另外零星的输入病例。 关键行动和经验总结包括早期临床怀疑、及时向公共卫生部门报告,并知晓可能具有高风险的暴露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