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低干扰素所致焦虑、抑郁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使乙型肝炎患者顺利完成干扰素治疗.方法 选择22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比较2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 治疗3,6、12个月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12例完成全程治疗,对照组72例完成全程治疗,全程治疗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α-干扰素所致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于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时进行SCL-90评估,干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全程治疗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慢性乙肝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接受α-干扰素治疗所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其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于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时进行SCL-90评估,干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全程治疗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慢性乙肝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接受α-干扰素治疗所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其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治疗组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实行一对一24h负责。观察患者的焦虑分值、患者抑郁分值、患者睡眠状况、患者住CCU的总天数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应用相应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干预前后相比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特点及整体护理方案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干预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好于治疗前(P〈0.05);干预组治疗后躯体化、恐惧和人际关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DS和SAS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住院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化疗全程的舒适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QLQ—C30)、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和自编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定期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有明确口服百草枯中毒史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行洗胃、吸附、导泻、血液灌流、保肝、保护胃粘膜、清除氧自由基及基础护理等综合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行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对治疗的顺从性。比较两组胃肠道毒物清除时间、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心理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治疗的顺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毒物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在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诊疗与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提高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将109例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在诊疗护理全过程给予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乳腺癌患者在初诊时、手术后10d及化疗后4个月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结果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诊疗护理各个阶段合并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过心理干预,术后10d实验组患者抑郁、躯体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化疗后4个月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外形变化关注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护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各种心理障碍发生率及反应程度,对缓解患者紧张状态,减少生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恢复良好的心理及社会功能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行数字减影造影(DSA)诊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行DSA诊疗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有目的的、系统的、全面的心理护理,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和术后填写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 心理干预组术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高血压发生率及由疾病所致的焦虑症状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能降低脑血管行DSA诊疗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放疗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别于放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测试,分析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放疗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使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覃丽玲  黄冬梅 《现代护理》2006,12(19):1775-177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2月~2005年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55例)及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疗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并记录膀胱痉挛和用止痛药的次数。结果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前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数据(P〈0.05)。经心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痉挛次数和止痛药的应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进行药物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奥氮平和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焦虑、抑郁患者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0例焦虑、抑郁的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化疗前均给予奥氮平和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呕吐情况。结果干预组健康问卷、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对于预防焦虑、抑郁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折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统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各种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综合干预对缓解期白血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对缓解期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费用等的影响:方法20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行造血系统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包括运动疗法、心理干预配合药膳饮食;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感染、平均住院日及费用等情况进行评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和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优于常规护理方法,运动疗法、心理干预配合药膳饮食,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感染发生率及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干扰素所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83例干扰素所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较好地调整干扰素所致抑郁症患者的心态,使其焦虑、抑郁情绪恢复正常,从而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治疗组进行个体化心理分析,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计划,进行舒适护理心理疗法、综合康复训练促进心理转化;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综合康复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采取计划性的护理援助措施,运用舒适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在SCL-90调查中显示冠心病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2.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将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SAS与SDS评分情况以及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发生率12.90%、抑郁发生率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48.39%、抑郁发生率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