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氟西汀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致脑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对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110例进行评估,分为抑郁组(48例)和非抑郁组(62例)。观察抑郁与性别、脑卒中性质、病灶部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抑郁患者采用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以HAMD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抑郁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lt;0.05),氟西汀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减分率比较(治疗前后HAMD平均分分别为24.1&;#177;4.9,5.1&;#177;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生物因素有肯定的关系,氟西汀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0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66例,按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1次/d,连用4周。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l指数基本一致(P&;gt;0.05)。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a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治疗后4周评估,2组66例患者均进和结果分析。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4.8l&;#177;2.05,(11.2&;#177;3.8)分;20.42&;#177;1.82,(25.3&;#177;4.2)分;15.10&;#177;4.08,(16.3&;#177;2.5)分,P&;lt;0.01),Baa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60.1&;#177;12.1),(26.1&;#177;6.8),(51.6&;#177;11.2)分,P&;lt;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郁星菖志汤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郁星菖志汤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分别对服用郁星菖志汤和氟西汀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进行为期60d的观察,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估和比较这两种药物治疗该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①治疗60d后,郁星菖志汤组总有效率为88%(35/40),氟西汀组为65%(26/40),(u=-2.114,P=0.035)。②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郁星菖志汤组(10.22&;#177;3.05)分与氟西汀组(12.30&;#177;3.19)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974,P=0.004)。③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郁星菖志汤组(14.52&;#177;2.84)分与氟西汀组(16.98&;#177;3.01)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47,P&;lt;0.001)。④郁星菖志汤组无一例出现霉副作用。结论:郁星菖志汤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并促进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发病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及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0-01/200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gt;0.05)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治疗组在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d,连续服用3个月。结束后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6.4&;#177;6.2.治疗前为18.5&;#177;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为10.4&;#177;8.5;对照组为22.6&;#177;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减少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活动障碍对神经功能恢复是否有影响?目的:观察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01/2002-03连续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男79例,女53例,年龄48-87岁,平均(62.5&;#177;12.1)岁,受教育时间(5.2&;#177;4.5)年。方法:在病程2周、1,3,6,12个月时对每一位入组患者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ADL,HAMD,SDS,SAS评分。结果:①脑卒中患者中约44.7%出现抑郁症状。②脑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gt;0.05)。③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④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个月时抑郁症状(4.63&;#177;2.37),日常生话能力(23.25&;#177;10.12),神经功能缺损(12.95&;#177;11.54)方面改善尤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16—12.174,P&;lt;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脑卒中后抑郁能明显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加重功能缺损,观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其的预防作用以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1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除外意识障碍、失语、精神病史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d。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分别于入院时、8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和S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D和SSS评分分别为14.28±2.31,10.41±6.36,对照组为20.32±3.38,14.43±7.9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87,4.09,P<0.01)。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明显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与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4周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心理干预2周以及4周后,HAMD评分以及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18&;#177;2.86)比(24.57&;#177;3.47)分(P&;lt;0.01);(14.35&;#177;3.12)比(21.07&;#177;2.5)分(P&;lt;0.01);(14.98&;#177;7.39)比(19.69&;#177;6.42)分(P&;lt;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合并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抑郁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疗程8周,于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n scale,TESS)评定,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于治疗后8周评定。结果氟西汀合并电针组最早起效时间6~14d,平均(11.6&;#177;4.5)d,单用氟西汀组最早起效时间氟西汀17~31d、平均(26.1&;#177;4.6)d。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量表比较:职业与工作因子分研究组为(0.79&;#177;0.82),对照组为(1.46&;#177;0.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2.43,P&;lt;0.05)。总分及其与因子分P均&;gt;0.05。氟西汀合并电针组疗效好、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结论氟西汀合并电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忧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氟西汀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组33例,入院后在进行急性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mg,1次/d口服。对照组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4周后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9/33),对照组为59%(20/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7,P&;lt;0.01),治疗组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t=-2.68,P&;lt;0.01),治疗组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i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分者为2例,抑郁发生率为6%(2/33),对照组4周后HAMD≥17分着8例,抑郁发生率为24%(8/34),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x^2=40.24,P&;lt;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氟西汀对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焦虑症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焦虑患者60例按人组标准,随机分为阿普唑仑+氟西汀组(治疗组,n=30)和阿普唑仑组(对照组,n=30),除给予脑卒中后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外,治疗组给予氟西汀20mg/d+阿普唑仑0.2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0.2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0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0和60d,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情绪和神经功能。结果:治疗30和60d后,实验组脑卒中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17.33&;#177;7.17和7.43&;#177;3.63)。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53.83&;#177;9.35和70.33&;#177;10.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5,2.92,-2.37,-2.48;P&;lt;0.05)。治疗后30d实验组神经功能缺陷减轻程度(13.00&;#177;2.03)明显优于对照组(14.40&;#177;2.8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lt;0.05);治疗后60d两组神经功能缺陷减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5,P&;gt;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能够更好地减轻焦虑,促进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氟西汀对脑卒中抑郁患者不同时期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体格检查、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将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随机分成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治疗组予氟西汀治疗。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时给每一位入组患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脑卒中患中的44.7%出现抑郁症状;抗抑郁药物PROZAC(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ADL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结论:抗抑郁治疗能使PSD患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显提高ADL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抑郁患者的近期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前3个月的抑郁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附属白银医院神经内科86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8分以上],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实验过程中因失访和依从性差退出11例。死亡2例,进入结果分析研究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发病2周内采取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末、3个月末采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疗效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12.18&;#177;2.39)分,对照组为(17.25&;#177;3.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8,P&;lt;0.05),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3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6.35&;#177;2.86)分,对照组为(12.68&;#177;2.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2,P&;lt;0.05),ADL评分研究组为(78.26&;#177;13.49)分,对照组为(63.48&;#177;10,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49,P&;lt;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心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出院3个月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7例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和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以HAMD总分20分为界限分为抑郁组(n=36)和非抑郁组(n=51),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抑郁组HAMD总分(26.97&;#177;5.94)高于非抑郁组(11.96&;#177;3.03),各因子分也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两组脑梗死灶数量、两组左侧、右侧及双侧梗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抑郁组MMSE总分(19.64&;#177;5.22)低于非抑郁组(25.84&;#177;4.77);抑郁组SSS总分(18.58&;#177;8.oo)高于非抑郁组(7.57&;#177;5.2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HAMD总分、因子分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658~-0.248),与SSS总分呈正相关(r=0.275~0.728)。结论:恢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与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致脑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 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对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 110例进行评估,分为抑郁组( 48例)和非抑郁组( 62例).观察抑郁与性别、脑卒中性质、病灶部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抑郁患者采用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以 HAMD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标准. 结果抑郁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05),氟西汀治疗前后 HAMD量表评分减分率比较 (治疗前后 HAMD平均分分别为 24.1± 4.9,5.1± 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生物因素有肯定的关系,氟西汀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关系,为康复处方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99—01/2003—12贺州市富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06例。在脑卒中患者住院3。9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测定,以评价脑卒中后VD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在脑卒中患者住院3个月时,伴有VD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不伴有VD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7.4&;#177;2.2和28.2&;#177;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轻、中、重3组不同程度痴呆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2&;#177;1.7,25.6&;#177;1.3和33.6&;#177;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脑卒中9个月时,无痴呆。疾呆程度较前严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1&;#177;6.2和25.6&;#177;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无痴呆、痴呆程度无变化或有所好转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1&;#177;6.2和18.5&;#177;5.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痴呆程度越重,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脑卒中后VD的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对神经功能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03-06/2004-06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脑卒中治疗。治疗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后给予电针灸百会穴、风府穴、风池穴、印堂穴治疗。疗程为10d。治疗前后1个月分别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NIH-NINDS卒中评分判定疗效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降低,分别为治疗组降低(14.01&;#177;1.23)分,对照组降低(8.02&;#177;0.58)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两组治疗后NIH—NINDS卒中评分平均降低为治疗组(6.11&;#177;3.21)分,(2.01&;#177;1.4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息义(P&;lt;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确实可以影响预后、电针灸治疗可以加快抑郁状态的恢复,并进一步促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8例2003-07/2004-03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抗抑郁组43例,对照组45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脑卒中后无抑郁者50例作为无抑郁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抗抑郁组加用氟西汀20mg口服,1次/d,共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应用Ban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测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3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抗抑郁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lt;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lt;0.05)。②抗抑郁组治疗后Ban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lt;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lt;0.05),与无抑郁组相似。③抗抑郁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下降(P&;lt;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lt;0.05),与无抑郁组相似。结论氟西汀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卒中发生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及抗抑郁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2001-09/2004-09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732例患者。从中筛选出268例有不同程度抑郁障碍(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患者,男196例,女72例;年龄(57&;#177;10)岁。基底核区受损198例,皮质受损36例。将2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34)和对照组(n=13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评定患者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了解不同程度抑郁障碍与受损部位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68例。①98例(36.6%)抑郁自评量表总分20~25(轻度抑郁)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患者85例(31.7%);153例(57.1%)抑郁自评量表总分&;gt;25(中重度抑郁)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139例(51.9%);轻度抑郁患者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患者数明显少于中重度抑郁者(X^2=18.89,P&;lt;0.01)。有17例(6.3%)抑郁自评量表总分16。19(有抑郁倾向)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10例(3.7%)。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23.95&;#177;9.31,24.01&;#177;9.70,P&;gt;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18.71&;#177;9.36,23.95&;#177;9.31,21.11&;#177;10.09,t=4.596,2.017,P&;lt;0.01,0.05)。③治疗组治疗后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25.22&;#177;5.42,27.07&;#177;5.92,26.70&;#177;5.86,t=2.594,2.145,P&;lt;0.05)。④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66,P&;lt;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受损部位有关,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抗抑郁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医药,2000,21(2):3132.为了观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患者康复的影响,将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患者156例随机分成2组,氟西汀治疗组84例,年龄29岁至81岁,平均(63±20)岁,男49例,女35例;对照组72例,32岁至84岁,平均(62±20)岁,男37例,女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 mg每日1次晨服,并根据症状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80 mg/d,于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评定。结果:治疗组于6周末HAMD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体格检查、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将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治疗组予氟西汀治疗。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时给每一位入组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脑卒中患者中约44.7%出现抑郁症状;抗抑郁药物PROZAC(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ADL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抗抑郁治疗能使PSD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显著提高ADL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