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预控技术在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0月31日在围产门诊建档且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管理;将2018年11月1日~2019年8月31日在围产门诊建档且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实验组,接受有利于母乳喂养行为的主动预控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肿胀情况、产后42 d内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乳房中重度肿胀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2 d内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主动预控技术对母婴分离产妇施以母乳喂养管理,可明显缩短泌乳始动时间,降低乳房肿胀度,提高产后42 d内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殷爱平 《妇幼护理》2023,3(9):2055-2057
目的 探讨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在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于常州市妇 幼保健院分娩后母婴分离的产妇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摸球法将产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 42 例。对照组予以系 统护理方案,观察组予以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分泌量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对 照组 0~1 周、1~2 周、2~4 周的母乳喂养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 0~24h、24~48h、48~72h 母乳分泌量,均低于观 察组(P<0.05)。对照组产妇的产后满意率(85.71%)低于观察组(100.00%)(P<0.05)。结论 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可以 提高母婴分离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产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恢复及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5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泌乳频率、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前1 d评价产妇自护能力、产妇新生儿护理正确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频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自护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促进初产妇产后早期离床和泌乳,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电话随访对边远山区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常规接受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于产后7d、14d、28d进行电话随访。观察两组产妇产后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健康教育方式,可帮助母婴分离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早期泌乳启动联合个体化指导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促泌乳启动干预联合个体化指导,对比2组产妇母乳喂养行为及质量。结果观察组泌乳启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周内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出院前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随访各个阶段(出院时、产后6周、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泌乳启动干预联合个体化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改善泌乳,促进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母婴分离的产妇20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规范的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刺激乳房,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d母乳量和母乳喂养例数、乳房硬度及出院4周后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新生儿体重增长率。[结果]观察组产后4d内泌乳量、母乳喂养例数多于对照组、乳房硬度低于对照组,出院4周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刺激乳房可以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保持泌乳,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母婴分离产妇健康教育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健康宣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病区宣教方法,实验组则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产妇的住院满意度和随机泌乳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宣教,产妇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产后宣教有利于提高产妇住院满意度,促进产妇早日泌乳,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策略在母乳喂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乳喂养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孕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实验组应用集束化策略进行母乳喂养管理;对照组按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指导和宣教。追踪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24 h、48 h、72 h、1周、6周、6个月纯母乳喂养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后48 h、72 h、1周、6周、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分娩后24 h纯母乳喂养率受分娩方式的影响较大,阴道分娩组产妇24 h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手术分娩受手术因素的影响,24 h内多数产妇不能下奶,纯母乳喂养率很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策略进行母乳喂养管理,能有效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为促进母乳喂养探索了一条新的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睡眠、母乳喂养及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本院正常分娩的单胎产妇共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新生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观察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措施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出生1 h内,两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4~5 h期间,观察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30 min内启动母乳喂养率、90 min内完成母乳喂养率、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和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宫底高度下降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有效提升新生儿睡眠质量和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亲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促进母要分离产妇持续泌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 2012年1月在我院分娩且因各种原因新生儿转入儿科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15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模拟早吸吮,热敷、按摩乳房,模拟按需哺乳,每隔2~3h用吸奶器吸奶或用手挤奶,适时送到病房喂哺婴儿.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2,3,4d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产后4d内,观察组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2d时随访,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乳房肿胀率,增加产妇喂奶的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来我院门诊产检并在我院住院分娩母婴分离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促进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奶胀发生率和产后42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奶胀55例(55.0%),对照组发生奶胀76例(76.0%),观察组奶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42d产后母乳喂养率为73%,对照组产妇42d产后母乳喂养率为30%,观察组产后42d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提早泌乳始动时间,降低产后奶胀发生率,提高产后42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方法的改进对婴儿和母亲的远期影响。方法将128例因剖宫产导致母婴分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顺序分为改进组(62例)与对照组(66例)。改进组采用电动吸奶泵定期对产妇进行乳房排空,同时配合母乳喂养方法改进护理;对照组给予手工挤奶方法定期对产妇进行乳房排空,同时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及婴儿的远期疗效。结果改进组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改进组婴儿、母亲疾病发生率(11.29%,4.84%,)明显低于对照组(30.30%,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方法的改进,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有效降低了婴儿及母亲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娜娜 《妇幼护理》2022,2(9):2038-2040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本院接诊的 120 例母婴 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母乳喂养情 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泌乳量充足时间、产后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和护理 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产后泌 乳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步法乳房按摩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启动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符合入组条件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3)。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六步法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1周泌乳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产后1周内泌乳量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总体乳房胀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步法乳房按摩能加快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的启动,有效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疼痛程度,提高泌乳量,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产后泌乳评价表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为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泌乳的评价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的6月医院自然分娩病例中,因各种原因其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产后1、2、3 d应用产后泌乳评价表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两组泌乳启动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两组产后泌乳启动时间、泌乳量、乳房肿胀率及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应用产后泌乳评价表可以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科协同护理对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00例为对象。按照产妇分娩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多科协同护理。记录产妇泌乳始动率以及产后1d、2d、3d的泌乳量。在产妇出院1个月后,调查2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1d泌乳率为52.33%,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037,P0.05),产后3d泌乳率为4.33%,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0.470,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00%、95.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226、5.636,P0.05)。观察组产后1d、2d、3d泌乳量分别为(50.04±3.08)ml、(135.86±23.91)ml、(163.21±20.73)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2、7.021、7.233,P0.05)。结论在母婴分离时采用多科协同护理,有助于改善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1年2月1日产科分娩后母婴分离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产后护理,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护理,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我效能[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统计产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72 h内泌乳量、乳房肿胀情况及随访3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SSRS、BSE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7 h内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1),乳房肿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随访3个月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可缓解母婴分离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帮助其尽早开启泌乳Ⅱ期,避免乳房胀痛不适,增强其母乳喂养效能,提高社会支持、母...  相似文献   

18.
产妇康抚对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产妇康抚对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剖宫产的初产妇2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12例。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产妇康抚,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第4d泌乳量与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初始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第4d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妇康抚能增加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泌乳量,缩短初始泌乳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产妇产后早期乳房湿热敷按摩法配合心理暗示疗法对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与观察组156例,对照组产后按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除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外,于产后6~8 h开始,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湿热敷按摩配合心理暗示疗法,产后进行持续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两组平均泌乳时间、乳量及4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缩短(均P<0.01),产后1周泌乳量及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湿热敷配合心理暗示疗法,并进行持续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坚持4~6个月以上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12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于产后6h定时给予乳房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增高、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可使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