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认识,减少误漏诊。方法对前臂骨折术后桡神经深支损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外伤致右前臂畸形、肿痛、活动受限7 h入院,予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康复训练4周后发现伸拇、伸指功能无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查示:右伸指总肌见纤维颤动电位、正锐波,考虑右侧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二次手术行前臂探查发现桡神经深支被固定钢板顶压损伤,予腓肠神经移植吻合术,术后伸拇、伸指功能仍未恢复,进一步行肌腱转位修复术,将部分尺侧腕伸肌腱与指伸肌腱编织缝合,拇长伸肌腱与部分桡侧腕长伸肌腱编织缝合。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伸腕、伸指、伸拇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行前臂手术时应将前臂充分旋前,使桡神经深支最大限度的远离手术区,以避免术中损伤,术后康复时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桡神经深支损伤应尽早行探查术以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桡神经损伤后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理想 ,患者将丧失伸腕、伸指功能 ,给本人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应用肌腱转移的方法为 32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重建伸腕、伸指功能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9~ 6 2岁。锐器切割伤 12例 ,交通事故伤 9例 ,机器绞伤或牵拉伤 6例 ,摔伤 4例 ,爆炸伤 1例 ;右侧 2 0例 ,左侧 12例。损伤部位在上臂 6例 ,肘部 5例 ,前臂上段及中上段 2 1例。其中有 14例曾行神经修复术 ,术后 2~ 4a因桡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 ,而行肌腱转移术 ;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腕手矫形器.方法:该腕手矫形器由腕背护板和腕托架构成的主架,主架的前侧固定安装一U形前支架;食指套圈、中指套圈、无名指套圈和小指套圈分别通过弹力带连接在主架的腕背护扳上;拇指套圈通过钢丝安装在腕背护板的食指套圈一侧;一外展弹力套通过钢丝设置在小指套圈外侧的腕背护板上.使用时可根据矫形需要,将手腕以手心朝上或朝下之方式伸入腕背护板和腕托架构成的主架内,手位于其前方,指套置于滚动套管上的前方,手指伸至滚动套管下的前方,指套圈分别套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上,拇指套圈套在拇指上.然后根据矫形需要活动手腕,实现其各种矫形功能.结果:该新型腕手矫形器可用于伸指肌腱损伤术后保持手指呈伸直状态,以限制手指的活动范围,促进断端的愈合;用于屈指肌腱损伤损伤术后保持腕关节和指关节处于屈曲状态;改善腕关节屈、伸,增加腕关节屈曲的活动范围;增加腕关节桡侧偏移的活动范围;增加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肌力、桡侧腕伸肌和尺侧腕伸肌肌力、尺侧伸腕肌和尺侧屈腕肌肌力、指总伸肌肌力、指浅屈肌及指深屈肌肌力.结论:该种型腕手矫形器适用于腕及手的神经、肌腱、肌肉、血管损伤术后保护,腕及手骨折所致的腕关节、指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可改善腕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力.  相似文献   

4.
<正> 单纯的腕伸肌和/或指伸肌无力可能是前臂后骨间神经(PIN)病所致,此疾患称为 PIN 综合征。此神经在前臂易受到机械压迫.作者略述了该神经的解剖位置和引起损伤的有关病因,并报道了一例由肌间脂肪瘤引起的 PIN 综合征。桡神经在肘部不同平面分出 PIN 和多枝浅枝,在前臂近端桡侧,PIN 穿进长约5cm 的桡管,其末端分为2枝,分别支配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食指伸肌和拇仲及拇展肌。在桡管内的某些部位很容易受到机械压迫引起损伤.  相似文献   

5.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2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随访6—12个月)。结果 2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优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 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对因臂丛神经或肱二头肌损伤等原因造成的屈肘功能丧失,在晚期屈肘功能重建中,过去常采用胸大肌或背阔肌移位,或前臂屈、伸肌群起点上移等方法修复。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应用尺侧屈腕肌返转缝于上臂的方法重建屈肘功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这种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病人痛苦少。但需在术后辅以严格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完善的功能恢复。现介绍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典型病例徐×,男,21岁,外伤后致右肩及上臂肌肉萎缩一年余,肩带肌及上臂肌肉功能丧  相似文献   

7.
冉春风 《中国临床康复》2008,(26):5120-5122
自行设计一种适合矫正前臂、腕、掌、指功能障碍的矫形器,有利于前臂外伤、手外伤后的保护和功能训练。该矫形器由主架、掌指关节背杆架、前支架、各指的手指套圈和弹力带及钢丝结构组成。由掌背护板和腕托架构成主架,主架的前侧固定安装一U形前支架;食指套圈、中指套圈、无名指套圈和小指套圈分别通过弹力带连接在主架的掌背护板上;拇指套圈通过钢丝安装在掌背护板的食指套圈外侧;一用于腕臂套置的腕臂套圈通过弹力带连接在U形前支架的横杆上。根据训练方式不同,起到了保护神经、肌腱、血管吻合端和防止骨折端错位的作用;起到了改善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度的作用;起到了增强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腕伸肌、腕曲肌、指总伸肌、指深屈肌和指浅屈肌肌力的作用。该矫形器可用于前臂、腕、手损伤术后,能较好地促进该部位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自行设计一种适合矫正前臂、腕、掌、指功能障碍的矫形器,有利于前臂外伤、手外伤后的保护和功能训练。该矫形器由主架、掌指关节背杆架、前支架、各指的手指套圈和弹力带及钢丝结构组成。由掌背护板和腕托架构成主架,主架的前侧固定安装一U形前支架;食指套圈、中指套圈、无名指套圈和小指套圈分别通过弹力带连接在主架的掌背护板上;拇指套圈通过钢丝安装在掌背护板的食指套圈外侧;一用于腕臂套置的腕臂套圈通过弹力带连接在U形前支架的横杆上。根据训练方式不同,起到了保护神经、肌腱、血管吻合端和防止骨折端错位的作用;起到了改善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度的作用;起到了增强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腕伸肌、腕曲肌、指总伸肌、指深屈肌和指浅屈肌肌力的作用。该矫形器可用于前臂、腕、手损伤术后,能较好地促进该部位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超声在诊断闭合性上肢神经卡压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上肢神经卡压症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高频超声检查20例正常上肢神经和10例临床怀疑为上肢外周神经卡压(损伤)患者,并与手术探查结果作比较分析。 结果 超声诊断为6例腕管正中神经卡压(2例腕管内低回声囊性包块,4例腕前屈肌尺腕掌侧韧带增厚),3例肘部尺神经卡压,1例上臂桡神经卡压。术后6例明确诊断为腕管综合征,3例为肘部尺神经卡压,1例为上臂桡神经卡压。 结论 高频超声对诊断上肢外周神经卡压症、神经受压程度及定位均有较大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无创检查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肱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取内固定术时解剖不清或手法复位操作不慎偶可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我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本院及外院因手术或手法复位误伤桡神经患者14例,通过及时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20~49岁。肱骨中段骨折6例,中下段骨折8例;横形骨折4例,斜形螺旋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7例(含开放性骨折1例)。14例损伤后均出现垂腕体征,即尺桡侧伸腕肌、指伸肌及拇伸、展肌麻痹,手背“虎口”部感觉减退或消失。1.2治疗方法本院3例,2例明确为术中拉钩或橡皮片过度牵拉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1月至8月,43例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患者,均接受4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集患侧腕屈肌、腕伸肌、指伸肌和拇短展肌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Brunnstrom分期对患侧手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患侧FMA评分,Brunnstrom分期,腕屈肌、腕伸肌、指伸肌和拇短展肌RMS和iEMG均提高(Z 2.496, t 5.361, P 0.05);FMA评分与各肌RMS和iEMG呈正相关(r=0.423~0.732, P 0.05);Brunnstrom分期与腕屈肌、腕伸肌和拇短展肌i EMG (r=0.343~0.467, P 0.05),指伸肌、腕伸肌和拇短展肌RMS呈正相关(r=0.223~0.328, P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指伸肌RMS与腕伸肌iEMG进入FMA评分回归方程(t 4.243, P 0.001),指伸肌RMS进入Brunnstrom分期回归方程(t=4.707, P 0.001)。结论表面肌电图可客观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腕伸肌和指伸肌肌电参数更适用。  相似文献   

12.
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偏瘫患者腕指背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腕指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常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腕指背伸时的肌电均值、腕背伸的主动活动度(ac-tiverange of motion,AROM)、上肢Fugl-Meyer评分(FMA)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腕指背伸时的肌电均值、腕背伸AROM与FMA评分均增加(P0.05)。结论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有助于偏瘫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赵正全 《中国康复》1996,11(2):90-91
旋后肌综合征是桡神经终末分枝后骨间背侧神经受累造成的,多称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嵌压综合症。患者一般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出现前臂伸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严重者伸腕力量减弱;伸拇、伸指不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作者在所接诊的患者中,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康复措施,体会到如及时对该疾病进行正确的康复评定和治疗,勿须手术即可控制疾病发展,恢复其功能障碍。 1 临床解剖特点 桡神经绕过桡神经沟到肱骨中段外侧,在肱三头肌外侧头缘穿过外侧肌间隔,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转向肘前方分成深浅两支,深支称后骨间神经,纯属运动神经,通过旋后肌下方,进入前臂的背侧深部,支配除桡侧腕长伸肌之外的前臂所有伸肌,其终末支配肌是食指固有伸肌。由于该神经支在旋后肌两头之间的腱膜弓通过,因此当腱膜弓增厚或过紧、前臂旋前旋后动作过于用力或频繁时,造成该神经慢性持续性受累,引起神经的炎性反应或肿大、肥厚、粘连和变性,继而出现上述的症状和体征。 2 早期临床表现 2.1 对象 患者多为手工操作人员,如电工、机修工、接线工或木工等,其上肢均有反复长时间的旋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桡神经损伤后行神经松懈、缝合和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46例桡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类型,采用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至10年,21例桡神经松解术中,17例的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虎口区感觉为S4。19例神经直接缝合者14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16例虎口区感觉为S4。6例神经移植者5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N5,虎口区感觉达S4。结论 桡神经损伤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进行合适的手术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在劳动中常引起一些损伤,如插秧引起的桡侧腕伸肌腱鞘炎、收割引起的腰肌劳损、挑担引起的胸肋内伤、耘苗引起的膝关节慢性损伤性滑膜炎等。桡侧腕伸肌腱鞘炎的防治插秧是抢时间,争季节,强度大的劳动,多由女青年承担,常引起右腕关节背侧肿胀疼痛。江南一带农村称其为“插秧疯”,实际就是桡侧腕伸肌腱鞘炎,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的右腕。 1.病理机制:桡侧腕伸肌长、短肌腱位于前臂伸侧下1/3处,与外展拇长肌及伸拇短肌的深部交叉。而桡侧腕伸长、短肌腱有很强的伸腕作用。当手部用力时,都需要腕伸肌固定腕关节于伸腕位。尤其在插  相似文献   

16.
手腕功能架对手臂伸肌障碍的康复作用马有兵1李成永1贾志勤1丰建民1侯春林11994年3月~1996年11月间,我们应用自制的手腕功能锻炼石膏钢丝支架(伸腕、伸指弹力牵引装置)对手臂伸肌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该功能架能有效防止手臂部屈肌萎缩,对挛缩、僵直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是否能够治疗陈旧性颈脊髓(C1—C5)损伤患者上肢零肌力肌肉的自主肌电信号和肌力。探讨临床检查的零肌力与零肌电信号间的差别,以及对该肌肉自主活动恢复的意义。方法:77例非完全性颈脊髓(C1—C5)损伤患者,均来自于美国迈阿嘧大学医学院附属Jackson医学中心骨、康复科门诊。其病程在6个月以上、有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而且均经其它康复方法治疗而无进一步功能恢复者。77例中采用Lovett肌力评估的343块零肌力肌肉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零肌力中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腕屈肌、指伸肌和指屈肌肌电信号和肌力测定分级数据。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自主肌电信号和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EMG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提高陈旧性颈脊髓(C1—C5)损伤患者上肢零肌力肌肉的自主肌电信号和肌力。临床评估的零肌力并不意味着该肌肉为零肌电信号,治疗后仍有功能恢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在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腕背伸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训练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应用AM800型神经功能重建仪对患侧上肢腕背伸肌群进行20min/d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入院24h内和治疗后12周分别对两组的最大肌电幅度、腕背伸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定法及改良Barthel(MBI)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手部功能及腕背伸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的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指伸肌腱吻合或修补术后,为使肌腱吻合端愈合良好,以往多采用掌侧石膏托,将手腕关节及指关节固定在背伸位,5~6周后方可去除石膏托,开始练习活动。但肌腱修复后,需要从周围软组织中长入血管来完成肌腱的愈合过程。因此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病理变化。虽然伸腕肌及伸指肌等肌腱滑动的范围较短,术后粘连轻的对其功能影响不明显,但粘连严重者,对手的功能也会产生阻碍,影响工作和生活。近年来,我们采用低温热塑板材制作的手伸指肌腱夹板,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在夹板控制范围内让病人主动屈指,利用钢丝弹力被动伸指…  相似文献   

20.
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占40%,而拇对掌功能占拇指功能的60%,因而重建拇对掌功能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拇对掌功能障碍常见于臂丛神经、正中神经的不可逆损伤或修复后拇短展肌力 量不全或不恢复。重建方法主要有环指指前屈肌腱移位术、尺侧腕伸肌腱移位术、小指展肌 移位术及拇短屈肌移位术等[1,2]。我院自1995年来利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 能,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7~48岁。受伤原因:臂丛神经下干损伤7例, 正中神经损伤(肘部或以上)5例。损伤后作过神经修复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