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霞  叶晓 《全科护理》2013,(26):2405-240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行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强化行为疗法,出院后定期进行系统的电话随访,干预2周、4周、8周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排尿症状、排尿间隔时间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结果]干预4周、8周后观察组病人尿频、尿急、夜尿和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排尿间隔时间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比对照组延长或增加(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有效改善排尿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120例难治性OAB患者随机分为骶神经根磁刺激组(n = 40)、索利那新组(n = 40)和联合治疗组(n = 40)。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三组排尿日记(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尿动力指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结果 骶神经根磁刺激组2例、索利那新组1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联合治疗组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OABSS评分均优于骶神经根磁刺激组和索利那新组(P < 0.05)。 结论 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联合盆底神经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73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托特罗定组口服托特罗定2mg/次,2次/d,疗程4周;联合治疗组口服托特罗定2mg/次,20:/d,加用盆底神经电刺激治疗,隔日1次,疗程4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尿急、急迫性尿失禁、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减轻(P均〈0.05)。两组之间比较,在减轻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及夜尿次数指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联合治疗组在减少每日排尿次数[(5.6±0.1)次]及每次排尿量[(248±14.6)ml]的增加方面优于托特罗定组[(7.6±0.3)次、(207±1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托特罗定联合盆底神经电刺激能明显改善女性OAB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托特罗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灸及护理干预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行为干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行为干预护理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一个疗程(5周)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排尿症状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及膀胱最大容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在尿频、尿急、夜尿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及膀胱最大容量的改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尿动力学结果逼尿肌不稳定型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护理干预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膀胱内逼尿肌加三角区注射肉毒素联合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88例女性难治性OA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接受行为疗法,对照组加用逼尿肌注射A型内毒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三角区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尿道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容量(MBC)、储尿期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Pmax)的改善情况,并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量表(OABSS)、尿失禁生命质量评分表(I-QOL)评定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4周,两组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减少,排尿量增多,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减少幅度及排尿量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Qmax、Pmax降低,MBC上升(P<0.05),观察组Qmax、Pmax降低幅度及MBC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OABSS量表评分降低,I-QOL量表评分上升,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ABSS评分降低幅度及I-QOL评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难治性OAB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膀胱内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内毒素配合行为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OAB症状,促进尿道动力学恢复,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品质链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病人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品质链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相关临床症状、满意度、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膀胱痉挛持续次数、夜尿次数、尿急次数、尿频次数少于对照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质链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病人护理中可减轻病人相关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病人膀胱过度活动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帕金森病病人57例,应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收集病人基线资料结果,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排尿功能状况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夜间排尿、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与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领域中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病耻感及社会交流呈正相关(P0.05);病程、ADL评分、便秘、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为帕金森病病人生活质量不同领域的影响因素,其中病程、ADL评分、便秘解释了生活质量领域中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病耻感、社会交流19.3%~37.7%的变异量,控制以上基本变量后,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对以上领域的解释力度增加了8.8%~18.8%。[结论]帕金森病病人的夜尿、尿急和尿失禁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流,护士应重视对帕金森病病人排尿障碍的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7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联合行为疗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下尿路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以及尿急次数均相对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以及尿急次数均明显降低,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实施行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对于促进患者预后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索利那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疗程为10d,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OABSS、PPBC、QOL评分及排尿日记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膀胱顺应性(BC)、初始尿意容量(FDV)、膀胱最大压容量(MCBC)分别为(40.1±11.4)mL/cmH2O、(186±73)mL、(316±104)mL,较对照组[BC(54.9±16.9)mL/cmH2O、FDV(154±48)mL、MCBC(268±92)mL]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OABSS、PPBC及QOL评分分别为(5.12±1.46)分、(1.74±0.79)分、(1.43±1.02)分,较对照组治疗后[OABSS(7.49±1.92)分、PPBC(2.86±0.87)分及QOL(2.91±0.90)分]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观察组24h尿急次数(1.5±0.7)次较对照组(2.3±1.7)次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采用索利那新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有效地改善尿急等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下黏膜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经尿道膀胱病灶电切术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d及3个月的膀胱增加容量、排尿减少次数、尿失禁减少次数、膀胱增加最大容量;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d、3个月的膀胱增加容量、排尿减少次数、尿失禁减少次数、膀胱增加最大容量明显较对照组同时间点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膀胱下黏膜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经尿道膀胱病灶电切术可提高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腺性膀胱炎的疗效,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刘丽  姚鲜 《中国临床护理》2014,6(3):215-2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OAB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生活方式干预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第7天、15天、30天观察患者排尿症状、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和膀胱最大容量情况,评价生活质量(QOL)。结果①干预第15天、30天观察组患者尿频、尿急和夜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②干预后2组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及膀胱最大容量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③干预第15天、30天观察组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OAB,较单纯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改善排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77-1778
目的探析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在肉毒素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女性OAB患者研究对象,给予A型肉毒素200IU+生理盐水30ml膀胱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及OABSS评分变化,膀胱冷水反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OABSS评分显著降低,平均每次排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初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显著改善/降低,残余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用于肉毒素治疗OAB的效果评价,能准确检验出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能够综合判定药物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排尿日记对2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和导尿次数进行比较,通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USDS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06-308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自护能力、排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和日间排尿、夜尿、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中健康知识、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能提升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排尿异常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药敷脐与电针联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托特罗定口服治疗,观察组以中药敷脐与电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7d内,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观察组每次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日排尿次数、每日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OAB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行电针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可有效减轻置管期膀胱痉挛、自主期尿急及尿频症状,促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陈树芬  陈月华 《家庭护士》2009,7(16):1416-1417
[目的]观察行为疗法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择31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进行行为训练,包括盆底肌锻炼、尿急训练、膀胱功能训练、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观察12周,评价其疗效.[结果]轻度组总有效率91.3%,中度组总有效率62.5%.[结论]行为疗法对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α受体阻滞剂单用或联合M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BPH患者夜尿增多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明显夜尿增多症状的BPH患者54例,年龄4068(53.4±12.1)岁。入选标准:前列腺体积≥20 ml,夜尿≥2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6例),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单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试验组26例行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夜尿次数、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夜尿次数、OABSS总分、QOL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间夜尿次数、OABSS总分、QOL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受体阻滞剂单用或联合M受体阻滞剂均能改善BPH患者的夜尿增多症状,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用α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容量压力测定仪联合间歇导尿术在脑卒中排尿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卒中排尿障碍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留置导尿法,观察组采用膀胱容量压力测定仪,了解膀胱容量-压力的关系,并根据膀胱容量-压力的关系及安全容量下的残余尿量制订间歇导尿计划及实施方案,6周后比较两组病人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自解尿量和残余尿量及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自解尿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平衡膀胱例数明显增多(P均0.01)。[结论]膀胱容量压力测定仪联合间歇导尿法用于脑卒中排尿障碍病人护理安全、可行;可促进脑卒中排尿障碍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鄢茵  管细红  童华章 《全科护理》2016,(15):1530-1532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再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2个月的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和肾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再训练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长针骶刺法治疗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AS 9.4软件生成随机序列表, 将90例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按照随机序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案,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电针结合长针骶刺法治疗, 每周5次, 共治疗4周;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琥珀酸索利那新片(5 mg)口服治疗, 每日1次, 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1周和治疗结束前1周, 采用排尿日记卡记录平均每日的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 以及1周内的尿急次数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 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膀胱过度活动症生活质量调查表(OAB-q)、尿流动力学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Qave)的变化评估2组患者的小便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尿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 2组患者的平均白天排尿次数和夜间排尿次数、1周内的尿急次数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OAB-q评分、Qmax和Qave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的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