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常规培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做D试验检测。结果144株无乳链球菌(尿77株,前列腺液36株,阴道分泌物31株)药敏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低,全部144株无乳链球菌中未发现耐药株;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为16.2%;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2%和53.5%。D试验阳性率为26.7%。结论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但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已有一定的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女性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做回顾性分析,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送检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常规培养,使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无乳链球菌菌株做D-抑菌圈试验。结果妇科患者检出569株无乳链球菌,产科患者检出192株无乳链球菌,二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61株无乳链球菌中无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青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3%;呋喃妥因的耐药率2009年至2011年均0.5%,2012年为7.2%;四环素耐药率90%;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D-抑菌圈试验阳性率为21.7%。结论临床须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须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泌尿生殖道分离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常规培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做D试验检测。结果144株无乳链球菌(尿77株,前列腺液36株,阴道分泌物31株)药敏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低,全部144株无乳链球菌中未发现耐药株;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为16.2%;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2%和53.5%。D试验阳性率为26.7%。结论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但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已有一定的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无乳链球菌中可接合性转移元件(ICE)的分布,分析其耐药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临床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通过PCR检测ICESa2603家族和类ICESa2603家族ICE不同的整合酶基因及插入位点基因筛选可能携带ICE的菌株;对携带ICE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了解其分子流行特征;对部分ICE阳性菌株进行接合试验,了解ICE及相关耐药基因的转移性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MLST及药敏试验证实。结果 178株无乳链球菌中检出携带ICE菌株27株(15.2%),其中ICESa2603家族14株,类ICESa2603家族19株,两类家族皆为阳性的有6株。27株携带ICE的无乳链球菌MLST结果显示:最多的为ST-12型10株(37.0%),其次为ST-27型4株(14.8%)、ST-24型3株(11.1%)、ST-19型3株(11.1%)。15株红霉素耐药ICE阳性的无乳链球菌中,10株(66.7%)检测到了ICE与红霉素耐药性的接合转移。ICE阳性的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ICE阴性的菌株,但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ICE在临床分离的无乳链球菌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可能在红霉素、四环素等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上起着一定作用,ICE阳性菌株中的主要克隆型为ST-12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广州市GBS阳性孕妇GBS致病菌株的基因分型及其各种基因型的流行分布情况,为GBS致病菌株的快速分子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在广州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从2015年01月~12月就诊的GBS阳性孕妇的生殖道中收集的标本,药敏质控标准菌株: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采取菌株培养、鉴定、DNA提取、PCR试验、基因检测等方法,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分析GBS致病菌株的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状况。结果共收集分泌物标本2 812份,经菌株鉴定分离出178株GBS致病菌株,其检出率为6.33%。GBS致病菌株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青霉素、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0,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及左旋氧氟沙星部分耐药,其耐药率分别为1.1%,16.9%18.0%及22.5%,而GBS致病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均出现了较高的耐药率,其耐药率分别为50.6%,47.8%(其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有20例,占23.5%)和73.0%。65株GBS检测出mreA基因,56株GBS检测出ermB基因,36株GBS检测出mefA基因,28株GBS检测出mefE基因,5株GBS检测出ermA基因,ermC基因未被检测出。其中携带5种耐药基因的有3株(1.69%),携带4种耐药基因的有15株(8.43%),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有19株(10.67%),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有25株(14.04%),携带1种耐药基因的有5株(2.81%),不携带耐药基因的有1株(0.56%)。五种耐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其同源性均为100%,无基因突变发生。结论 GBS致病株耐药基因主要是mreA,ermA,ermB,mrfA,mefE,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临床上需加强耐药基因分子水平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科学的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细菌,使用VITEK 2Compac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5-2017年共分离到320株无乳链球菌,主要来自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段尿、肛拭子、男性尿道拭子、血液及非切口分泌物;主要分布的科室是妇产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门诊、内分泌及肾内科。药敏试验显示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达89.1%,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30%~40%,未检出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无乳链球菌主要来源于生殖道与泌尿道,尚未检出对青霉素G的耐药株。青霉素G仍是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G过敏的患者,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不宜过度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围产期妇女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定植率、抗菌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分布。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35-37周孕妇的阴道和直肠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统计其定植率。应用凝集法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VITEC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做药敏分析,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菌株进行D试验。结果筛查1265例孕晚期妇女标本,检出GBS 54株,定植率为4.3%。最常见的血清型为Ⅲ型(44.4%)和Ⅰb型(31.5%)。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75.9%和74.1%。D试验阳性率为87.5%。结论青岛孕产妇GBS的定植率在全国处于偏低水平;Ⅲ型和Ⅰb型为GBS的主要流行血清型;孕晚期GBS感染的妇女应及时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仍可作为其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无乳链球菌的方法在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带菌状况早期筛检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研究无乳链球菌感染对孕晚期妇女阴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送检的5 855例孕晚期妇女阴道分泌物及直肠分泌物样本经RT-qPCR检测无乳链球菌情况。另选取同期100例孕晚期阴道非带菌妇女为阴性组,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分析3组阴道微环境相关指标(乳酸杆菌含量、菌群多样性、清洁度)检测结果。结果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到该院就诊的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总携带率为9.6%,其中阴道携带率为2.4%、直肠携带率为7.2%,无乳链球菌阳性组乳酸杆菌(Ⅱ~Ⅲ级)、菌群多样性(Ⅱ~Ⅲ级)、清洁度(Ⅰ度)、微环境失调概率分别为30.1%、36.4%、25.9%、76.2%,阴性组为58.0%、55.0%、61.0%、63.0%,对照组为87.0%、91.0%、83.0%、24.0%。其中无乳链球菌阳性组、阴性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携带率处于文献报道的正常范围内,利用RT-qPCR检测无乳链球菌可以有效筛查和监测。携带无乳链球菌可能会增加孕晚期妇女阴道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分离自女性泌尿生殖道的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收集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对分离所得无乳链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检出无乳链球菌77株,以女性50岁女性占94.8%生殖道分泌物来源为主。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84.4%),其次是红霉素(63.6%)和克林霉素(29.9%)。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左氧氟沙星(24.7%)、环丙沙星(24.7%)、呋喃妥因(1.3%)耐药,存在对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和莫西沙星的中介菌株;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菌株。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D试验)阳性率75.0%,发现2株少见L-型耐药表型。结论青霉素仍可作为临床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存在诱导型耐药,应引起对特殊耐药表型的重视。医院应密切观察细菌耐药性以防范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该院孕妇感染的B群链球菌(GBS)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对其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104例GBS感染孕妇分离的GBS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对其分娩的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研究。采用触酶、CAMP试验及上海复兴百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BIOFOSUN)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天津金章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04株GBS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9.23%~58.65%,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2.88%,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104例GBS阳性的孕妇中有94例在该院分娩,对其新生儿进行咽拭子、外耳道拭子和脐带血标本培养,有3例新生儿3种标本中均检出GBS,1例新生儿3种标本中均检出草绿色链球菌,1例仅脐带血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对该院GBS感染孕妇应首选青霉素治疗,若青霉素过敏,应参照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对GBS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密切观察,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无乳链球菌的分布情况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无乳链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无乳链球菌58株,标本的主要来源为生殖道分泌物占84.5%(47/58)、中段尿占10.3%(6/58)。患者年龄小于40岁者占56.9%(33/58);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占91.4%(53/58)。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67.2%,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3.4%。未发现对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株。结论标本主要来源于生殖道分泌物,其次为中段尿,提示无乳链球菌主要引起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青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应该及时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无乳链球菌(GBS)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和鉴定,对所分离的GBS以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耐药情况,同时用双纸片法(D试验)检测其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出93株GBS,其中分离自7d以内的新生儿42株,分离自7d至小于3月的婴儿44株,分离自3月至3岁的幼儿7株,按照标本来源分布不同,其中50株来源于血标本,14株来源于脑脊液,11株来源于新生儿胃液,6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其余分别来自中段尿(6株)、尿道外阴分泌物(4株)及伤口创面分泌物(2株)。对检出的93株GBS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对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2.8%、74.2%、55.9%、44.1%。D试验阳性率(即诱导型耐药)为2.6%。结论临床医生重视婴幼儿GBS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其危害性,实验室准确报告其药敏结果,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吉林地区非妊娠妇女B族链球菌(GBS)带菌情况,探讨其与妇科有关情况的关系。方法对本地区2096例妇女常规妇科体检,取生殖道分泌物进行GBS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吉林地区GBS带菌率为18.3%。36~45岁组妇女带菌率较高,有自然流产史者较无自然流产者带菌率高。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者GBS带菌率较不用此法避孕者阳性率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有阴道炎症、宫颈炎症与附件炎症表现的患者GBS阳性率较高,尤以阴道与宫颈炎者表现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GBS菌株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敏感。结论吉林地区非妊娠妇女GBS带菌率尚在健康人群带菌率的范围内,菌株对青霉素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敏感,但也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在我院分娩的孕晚妇泌尿生殖系B群链球菌的携带状况及对母婴预后的临床影响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孕妇的阴道分泌物、直肠拭子、羊水、中段尿等标本,采用普通培养和B群链球菌(GBS)显色平板并结合CAMP实验分离菌株,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配套卡进行鉴定及药敏,并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菌株进行D实验.结果:共收集住院孕妇的标本2646份,检出B群链球菌147株,分离率5.6%,GBS显色平板的阳性率高于其普通培养(5.4%/4.5%),未发现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5.1%,对红霉素(79.6%)及克林霉素(71.4%)耐药严重,其中14株D-试验阳性,其诱导率为9.5%;早产发生率6.8%,胎膜早破57.1%,羊水污染5.4%,产褥感染2.7%,新生儿肺炎1.4,上呼吸道感染10.2%,新生儿败血症3.4%,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占6.8%.结论:在分娩产妇对青霉素不过敏的情况下,对预防携带B群链球菌感染用药推荐使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应使临床孕晚产妇泌尿系及直肠内GBS的筛选成常态化,实验室应采用不同方法同时进行避免漏检,对分离的B群链球菌做常规药敏试验,为临床更有效更早期预防和治疗B群链球菌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6年1月~2021年3月天津地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关节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菌株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s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和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进行鉴定;采用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对菌种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菌株93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3株(78.5%),革兰阴性杆菌15株(16.1%),真菌5株(5.4%);分离率居于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33.3%)、表皮葡萄球菌(13株,14.0%)、停乳链球菌(9株,9.7%)。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25.8%,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占74.2%。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占表皮葡萄球菌84.6%,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SSE)占15.4%。MRSA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87.5%;MSSA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7%,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9.6%、60.9%。葡萄球菌属未见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本研究显示关节感染主要病原菌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停乳链球菌是引起关节感染的主要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菌株分布比较分散,未发现明显优势菌株,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S r DNA测序法鉴定β-溶血性G群链球菌的价值,通过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G群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确定红霉素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方法采用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系统、兰氏抗原血清分型和16S r DNA测序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50株β-溶血性G群链球菌进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该50株G群链球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纸片法D试验测定红霉素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 B和mef A。结果 50株链球菌经手工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系统鉴定,均为停乳链球菌。16S r DNA PCR扩增及测序,42株为停乳链球菌,8株为咽峡炎链球菌,鉴定概率97%。以测序结果为标准,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系统鉴定的准确率为84%。兰氏抗原血清分型均为G群。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0株G群链球菌中没有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的菌株。红霉素耐药菌株共28株(56%),其中c MLs型耐药菌株26株(52%),Ms型耐药菌株2株(4%),没有发现i MLs型耐药菌株,红霉素中介菌株4株(8%)。克林霉素耐药菌株共31株(62%),其中红霉素敏感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3株(6%),红霉素中介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2株(4%)。c MLs型耐药菌株中均检测到erm B基因,2株Ms型耐药由mef A基因介导,4株红霉素中介菌株中检出erm B和mef A基因各1株。结论 16S r DNA测序法能准确鉴定G群链球菌。G群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有所提高,但对青霉素敏感,β-内酰胺类药物可以作为治疗G群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无乳链球菌的标本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不同来源标本,在VITEKⅡ微生物分析仪上采用GPI卡和GP67卡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红霉素、美罗培南的药敏实验及D-试验采用K-B纸片法检测。结果共收集无乳链球菌179株,标本的主要来源为中段尿(63.1%)、生殖道(7.8%)和伤口分泌物(6.7%)。来源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110例(61.5%),女性患者113例(63.1%),孕妇12例(6.7%),母婴垂直感染3例(1.7%),肿瘤、手术、放化疗、糖尿病、结核等患者82例(45.8%)。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除2008年之外均小于1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大于8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42.9%~93.3%,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41.9%~80.0%,D实验阳性率为4.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的耐药株,偶见喹奴普丁/达福普丁耐药株。结论成年人感染无乳链球菌中最常见的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软组织感染,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仍可作为无乳链球菌感染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是有限的,必须有实验室药敏实验结果作为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危险因素及药物敏感性,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1 200份临床送检的新生儿血液、胃液、脓液标本,以及相应母体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患儿疾病类型、母体感染状况、分娩方式、孕晚期用药情况、新生儿死亡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共80例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其中败血症、脐炎、早产、宫内感染、吸入性肺炎患儿分别占8.75%、10.00%、15.00%、22.50%、43.75%;其母体生殖道标本无乳链球菌阳性率达51.25%,且细菌药敏结果与患儿一致;患儿以自然分娩为主,共71例(88.75%),仅9例(11.25%)为剖宫产。80株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50%、57.50%、33.75%。结论母体带菌与分娩方式可能是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产科医生应重视对围产期孕妇无乳链球菌的常规筛查,实验室应提高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能力并及时提供药敏检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孕晚期妇女生殖道中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情况。方法取本地区9 073例妊娠34~37周孕妇生殖道分泌物,选取500名孕中期(20周~24周)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GB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地区孕晚期妇女生殖道GBS总带菌率为4.17%,孕中期妇女总带菌率为5.2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中30~34岁组妊娠妇女带菌率最高(4.77%),与≤24岁组和≥4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晚孕期妇女GBS带菌率尚在健康人群带菌率的范围内,但也应加强检测;孕周对孕妇GBS带菌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血清型分型和耐药基因分布。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 2021 年12 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的50 株GBS,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血清型和耐药基因。结果 50 株GBS 以血清型Ⅲ型(24 株,48.0%)为主,其次为Ⅰ b 型(12 株,24.0%)和Ⅰ a 型(10 株,20.0%);对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0.0%,74.0% 和56.0%;在红霉素耐药分离株中,85.0% 为大环内酯类- 林可酰胺结构型耐药,且ermB 基因携带率高达75%;对左氧氟沙星耐药表现为gyrA,partC 和 artE 的三种基因突变引起的DNA 解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双改变。结论 西安地区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GBS 以血清型Ⅲ型为主,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具有高水平的耐药性,青霉素仍为分娩时GBS 感染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