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养老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及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该文针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孝道教育5个方面,探讨适合我国老龄化特点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全国各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借鉴国内外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构建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以人的全面发展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国内外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国际化护理教育等方面文献,优化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结果经研究形成的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及31项三级指标。结论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列出对学生在德、智、体和美方面的具体要求,使目标的可操作性提高,为构建国际化背景下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姜娜  孙梦霞  张颖杰 《护理研究》2014,(14):1764-1765
学校、医院、基地、社区深度合作,构建了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四位一体、护学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构建"嵌入式"课程体系和"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进信息化教学与管理改革以及实行多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等举措,有效推进了学校、养老机构、医院多主体教学、多主体育人,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闵瑰 《全科护理》2020,18(7):865-867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4名江西省老年护理专家为咨询对象,发放高职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咨询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构建高职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果]高职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包括7个一级指标(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素质、个人专业发展、教育与指导能力);48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名第一的为临床护理能力。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之上,初步制定了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6个课程模块。[结论]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评价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构建适用国际要求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论证。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78%、9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0.89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0.33。构建的培养目标指标体系包括3项1级指标(职业价值和态度,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13项2级指标以及73项3级指标。总目标从职业价值与态度、专业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核心能力3个方面强调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培养、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多元角色适用能力的培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国际适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国际适用性,能为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协助青海省培养护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教育部批准,青海省中职院校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开展护理专业“3+3”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职教援青团队发挥后方单位和专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东西部协作的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如专业生源层次存在差异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差异、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缺乏统一性,探索东西部协作的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法,包括整体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构建特色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建教学资源库;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中高职一体化优秀教学团队;证书互认,完善中高职证书认定与置换学分制度;医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从而实现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构建以高端就业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新组建的老年护理创新实验班实施。结果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1.53%,高级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通过率为100%,就业率为96.61%,其中养老护理对口就业率27.12%,薪酬和待遇低占学生不愿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原因的62.71%。结论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有效可行,值得推广。建议政府尽快完善和落实对养老相关专业人才的支持政策,促进护理人才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  相似文献   

8.
构建护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初中起点5年制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在对卫生行业进行护理人才人文素质要求调研的基础上,紧扣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的3个特征(5年贯通、高等、职业),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一条主线三大模块体系构建,同时对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周玉琴 《护理研究》2013,27(7):653-654
为构建适应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促进高职护理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分析高职护理实践教学现状,制定校院合作的"1.5+1.5"护理人才专业培养模式,优化院内护理实训项目,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突出高职护生的核心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以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问题。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24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按照2轮专家咨询意见,结合临床经验,对条目进行修改。结果 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5,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34、0.295、0.320(P<0.001)。最终形成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参与、心理健康状况),14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科学、可靠,能为临床护士制订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urpose

On a regular basis, the intensivist encounters the patient who is difficult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The causes for failure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are often multifactorial and involve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cardiac and pulmonary dysfunction.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oint of care ultrasonography relates to its utility in the process of weaning the patient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Methods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the process of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Results

The authors have divided thes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into four separate categories: the assessment of cardiac, diaphragmatic, and lung fun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which can all be evaluated with ultrasonography during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intensivist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use ultrasonography at the point of care.

Conclusions

Ultrasonography may have useful application during the weaning process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