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人留置鼻胃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准确测量成人留置鼻胃管长度的方法,对40例病人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留置胃管长度。结果显示:传统法测量长度留置胃管,术中证实胃管仅达贲门处,不能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而采用眉心—脐体表标志测量法留置胃管,胃管插入深度可到达胃体与胃窦部,术后可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成人留置鼻胃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探讨准确测量成人留置鼻胃管长度的方法,对40例病人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留胃管长度。结果显示:传统法测量长度留置胃管,术中证实胃管仅达贲门处,不能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而采用眉心-脐体表标志测量法留置胃管,胃管插入深度可到达胃体与胃窦部,术后可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身高成人胃肠减压插入胃管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身高成人胃肠减压时胃管插入长度,以达到更好的胃肠减压引流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实际测量的身高、腹胀程度、年龄等情况均衡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插入胃管的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观察组在X线下将胃管置入胃体下部,标记其长度并记录.结果 观察组身高为150-159 cm、160-169 cm、170-180 cm的成人患者插入胃管的长度分别为(57.80±1.29)cm、(62.38±1.20)cm、(66.10±1.50)cm,与对照组比较,3种身高的患者插入胃管的长度分别延长了(10.84±0.83)cm、(11.08±0.99)cm、(11.34±0.61)cm;观察组24 h引流量较对照组多,腹胀程度较对照组轻,胃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高为150~159 cm、160~169 cm、170~180 cm的成人患者插入胃管的长度应在传统方法 的基础上分别再延长(10.84±0.83)cm、(11.08±0.99)cm、(11.34±0.61)c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管置入长度对成人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胃管置入的长度为45~55 cm,研究组胃管置入的长度为55~65 cm,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效果。结果研究组引流量、腹胀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普外科手术患者胃管置入的长度比传统概念延长10 cm左右,胃肠减压效果良好,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不同方法对肠梗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要胃肠减压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胃肠减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留置胃管长度延长至55~ 65 cm,并将连接的负压吸引器安置在低于鼻孔平面30~40 cm,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胀、腹痛、呕吐明显减轻;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留置胃管时间缩短.结论 实验组的胃肠减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秦扬  荣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824-3825
目的研究成人肠梗阻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探讨其对肠梗阻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消化内科胃肠减压患者41例分两组,实验组20例,置管55—70em,对照组21例,置管45—55cm,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量(502.8±280.8)ml,对照组(256.7±180.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48,P〈0.05);观察组留置胃管(4.56±2.58)d,对照组留置胃管(6.20±2.5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88,P〈0.05)。结论胃肠减压管的留置长度以55—70cm为宜,引流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管置入长度对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确定置管时最简单、便捷的体外测量方法.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术前留置胃管的长度分成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观察组)各30例;术中检测鼻胃管前端与贲门的距离,术后按照常规进行胃肠减压护理.结果:术中检测胃管前端于胃内的长度,各观察组胃管前端距贲门的距离均比对照组要长(P<0.05);术后1、2 d胃肠减压引流量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排气时间及停止胃肠减压的时间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腹胀程度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有效胃肠减压时,发际到脐的距离与胃管置入长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置入长度55~65 cm时,能达到最佳引流效果: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体表测量方法不能相互替代,临床上可以采用发际到脐的距离来确定置管长度.  相似文献   

8.
正鼻胃管置管是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广泛应用于经鼻胃管注食、注水、注药、胃肠减压,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虽然现有多种插入胃管后验证胃管位置的方法,但是为了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体表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探讨~([2-3])。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鼻胃管注食时其前端应达贲门部,胃肠减压则较深,应达胃窦部,而临床实践中以上护理技术均采用国内传统测量胃管长度的两种方法,即测量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的距离(鼻-耳-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多孔胃管,并在传统插管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10~15cm,在肠梗阻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3例胃肠减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60例和试验组63例。传统组采用普通胃管,插管长度为45~55cm;试验组采用多孔胃管,插管长度为55~70cm。观察两组置管时间和效果。结果试验组较之传统组,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的结果准确,堵管率低,置管时间短,效果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肠梗阻胃肠减压病人采用多孔胃管并延长插入长度,可明显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成人经骨性标志测量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期间给予胃肠减压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按"前额正中发际与两肋弓下缘连线垂直交点"为体表标志测量插管深度;对照组按传统法"前额正中发际-耳垂-剑突"为体表标志进行测量。比较两组胃管头端在胃内的位置、置管24 h内胃肠引流量、胃管通畅度、患者腹胀缓解程度以及实际的插管长度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置管24 h内胃肠引流量及胃管通畅度、患者腹胀缓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体表测量插管长度、实际插管长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经骨性标志测量法,可使胃肠减压置管长度增加8~13 cm,插管深度可达到胃中部或胃窦部,减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胃肠减压患者胃管留置长度与身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实施胃肠减压时适当的胃管插入长度,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且行胃肠减压的成年患者97例,在手术过程中,由外科医生确认胃管全部置人胃内后测量胃管实际置入长度.分别以鼻胃管和口胃管的长度为应变量(Y),以身高为自变量(X)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鼻胃管的回归方程Y=0.238X+19.72.口胃管的回归方程Y=0.275X+14.63.结论 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身高推算出患者插管所需长度,从而减少临床操作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胃肠减压置入胃管的长度是以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约45~55cm[1]。按照这一长度置入胃管,有的患者胃肠减压的效果不够理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胃管置入胃内的深度不够。于是我们尝试采用将胃管置入长度再延长10cm的方法,结果表明具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以来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治疗且意识清醒的100例成人患者。对其胃肠减压过程及效果进行观察、记录。2.材料与方法。行胃肠减压的器械采用河南长垣恒日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硅胶胃管。该胃管有1个顶孔、2个侧孔,从顶孔到第2个侧…  相似文献   

13.
胃管置入不同长度在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时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管置入不同长度对肠梗阻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肠梗阻行胃肠减压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测量耳垂→鼻尖→剑突的体表长度为胃管置入长度;观察组测量耳垂→鼻尖再加发际→剑突的体表长度为胃管置入长度。比较两组患者置入胃管后24 h内引流量、腹胀情况及胃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24 h引流量多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腹胀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梗阻胃肠减压时延长胃管置入长度可提高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吸出胃肠内的容物和气体,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胃肠减压使用是否恰当有效,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专归。传统的胃肠减压置管深度为前额发际至剑突的距离,约45~55cm。按照这一长度置管,大多数患者减压效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胃管留置深度不够,胃管的侧孔不能完全留置胃中。我们尝试将置管深度延长鼻尖至耳垂距离,结果表明,胃管侧孔完全进入胃中,减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留置胃管法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法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方法行胃肠减压,比较两组病人胃肠减压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减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留置胃管法的胃肠减压效果优于传统留置胃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术前置胃管对减少麻醉及手术中的并发症非常重要.置入胃内的胃管长度为45~55 cm[1].作者从事普外科工作数十年,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上千例.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胃管留置的长度一般55 cm以上,有的甚至长度达到70 cm方能顺利完成胃内容物的引流,许多同事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7.
金小娟  姚梅琪 《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22-1025
<正>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项护理技术,是将胃管由鼻孔插入,经咽部、食管到达胃部,可用于胃肠减压、给药治疗、鼻饲营养或洗胃等[1-3]。我国护理教科书制定的鼻胃管置入长度是测量患者前额发际正中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4],但在护理实践中,由于置管目的不同及患者性别、身高、年龄等的差异,按此标准长度置入鼻胃管有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5]。因而有学者质疑该标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恶性疾病手术病人罔术期根据病情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内容物,减轻腹胀及缝合口的张力,利于切口的愈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胃肠道内积聚的内容物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的方法。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张力,减轻腹胀,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采用传统胃管及鼻饲插管的长度(45cm~55cm)效果不理想.部分病人会出现引流不畅。我科护士对传统胃管及插管长度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的老年胃癌病人中,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成人胃肠减压胃管留置长度循证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前置胃管对减少麻醉及手术中的并发症非常重要。置人胃内的胃管长度为45~55cm。作者从事普外科工作数十年,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上千例。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胃管留置的长度一般55cm以上,有的甚至长度达到70cm方能顺利完成胃内容物的引流,许多同事深有同感。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对胃管置入长度进行了护理循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胃管留置方法,改进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腹部手术及肠梗阻等需要胃肠减压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置胃管方法,实验组用改进后的置胃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时的操作程序、插管成功率、舒适度及减压效果。结果:改进后的胃肠减压置胃管方法,在快捷、安全、插管成功率、舒适度及减压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的胃肠减压胃管留置方法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