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35例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5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0. 3岁(33~93岁)。肿物最大径0. 7~8 cm。其中31例临床表现为乳腺包块,4例为乳头溢液。组织学显示扩张的囊腔局部发生乳头状病变,乳头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缺乏肌上皮。免疫组化:肌上皮标记物CK5/6、p63、SMA和calponin均(-)。35例中9例伴浸润性癌,5例伴导管原位癌。19例患者接受乳腺肿物切除术,16例患者行全乳腺切除。随访1~54个月,患者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包裹性乳头状癌是一类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预后较好,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和准确的免疫组化判读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类。方法对具乳头状结构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临床、病理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常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单层异型上皮细胞,缺乏肌上皮细胞层,未见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癌细胞呈中空的微乳头状或腺管状排列,癌巢与间质由于周围组织收缩形成明显的空隙,易见淋巴管内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癌细胞CK8、EMA、Ki-67均阳性,SMA呈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组具乳头状结构的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形态及预后不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汪庆余  雷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1):13-14,41,113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类.方法 对具乳头状结构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临床、病理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常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单层异型上皮细胞,缺乏肌上皮细胞层,未见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癌细胞呈中空的微乳头状或腺管状排列,癌巢与间质由于周围组织收缩形成明显的空隙,易见淋巴管内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癌细胞CK8、EMA、Ki-67均阳性,SMA呈阴性.结论 乳腺原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组具乳头状结构的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形态及预后不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分布情况,探讨肌上皮标记在SPC鉴别诊断及浸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3例乳腺S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判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3例SPC中,18例(78.3%)在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至少有一种肌上皮标记的表达,其中12例(52.2%)具有基本完整的癌巢外周及纤维血管轴心肌上皮细胞层,6例(26.1%)有不同程度的肌上皮细胞缺失,仅5例(21.7%)肌上皮细胞完全缺失。然而,与周围正常导管/小叶相比较,SPC的肌上皮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尤以p63染色最为明显,表现为p63染色的肌上皮细胞核间距增宽)。p63、CK14在肌上皮细胞染色强度与范围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背景反应少,较易判读。CD10对部分病例癌巢外周肌上皮染色效果欠佳。所有病例的肿瘤细胞CK5/6均(-),且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记的表达。结论 SPC在癌巢外周及纤维血管轴心内可存在完整或部分的肌上皮细胞层。SPC病例中肌上皮细胞核间距增加、数目减少。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否对于SPC与UDH的鉴别诊断以及SPC浸润的判断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与浸润性筛状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乳腺腺样囊性癌及浸润性筛状癌各6例进行形态和免疫组化比较观察。结果乳腺腺样囊性癌与浸润性筛状癌的形态学十分相似,但它们的免疫组化表达不同。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导管上皮细胞CD117(+),肌上皮细胞calponin、p63和SMA(+);ER、PR(-)。浸润性筛状癌CD117、calponin、p63和SMA(-),ER和PR(+)。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具有低度浸润潜能,其组织学形态与浸润性筛状癌非常相似。免疫组化标记CD117、calponin、p63、SMA及ER、PR有助于它们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乳腺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定宝  戴林  宋秋静  阚秀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75-277,i0009
目的 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乳腺腺肌上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两种成分构成,前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内层,后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外层以及实性区域。两种细胞成分的免疫组化表达不同,前者表达CK、EMA、GCDFP-15,后者表达SMA、S-100、p63、calponin。结论 乳腺腺肌上皮瘤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病变,属于良性肿瘤,诸多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乳腺乳头腺瘤进行临床资料汇总,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均位于乳头及乳晕区,由中等大小导管组成,导管由上皮和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增生的导管呈实性、筛状或乳头状。其中1例伴鳞化、大汗腺化生,1例伴粉刺样坏死,2例局灶间质增生呈假浸润样形态,1例累及表皮导致皮肤破溃; 5例中1例与浸润性癌伴发。增生的上皮细胞部分CK5/6(+),腺管周围肌上皮标记物(如p63、calponin)(+)。结论乳腺乳头腺瘤非常少见,生长方式复杂多样,可出现粉刺样坏死、间质假浸润、皮肤破溃等,术中冷冻无免疫组化鉴别易误诊。对乳头腺瘤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有助于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乳头部腺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乳头部腺瘤的形态学特点,探讨其诊断与鏊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6月18例乳头部腺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乳头部腺瘤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糜烂,部分可有乳头搔痒、凹陷并乳头内小肿物、乳晕肿物等.组织学特点为导菅上皮增生呈实性巢状、筛网状、乳头状,外围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SMA及S-100( )对肌上皮识别有帮助.结论:认识乳头部腺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时鉴别诊断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诊断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诊断为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5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总结其诊断学特征。 结果EP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4~70岁,均因乳房肿块首诊,其中1例乳头溢液,1例乳腺疼痛;肿块最大径1.0~4.0 cm,质地韧、偏硬,表面尚光滑,活动尚可,皮肤无红肿,无酒窝征及橘皮征,腋窝无淋巴结转移。乳腺超声提示肿块为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肿物;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肿块为边界清晰、囊性液体包裹的宽基底、形态不规则的高信号实性肿物。EPC病理学肉眼观察为质脆、类圆形突起的囊实性结节;镜下表现为一层厚纤维包膜围绕的乳头状增生病变,呈蓬乱分枝乳头状结构,管腔均未见肌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阳性,4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1例Her-2阳性,Ki-67%<5%,CK5/6及p63肌上皮染色呈阴性;5例均为Lunimal A型。4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腺癌保乳术,均无淋巴结转移。 结论EPC好发于老年女性,多因乳房肿块首诊,镜下呈厚纤维包膜围绕的蓬乱分枝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病变周缘肌上皮明显减少甚至缺如,是该病重要的临床诊断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组织学结构、诊断及预后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复习4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4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48~90岁;肿物2例位于乳头后方,1例位于内上象限,1例位于外上象限;2例直径0.8 cm,另2例分别为2.5~4.0 cm.4例均见囊性扩张的导管,囊内除乳头状肿物外,囊壁内衬上皮均呈筛状、实性增生,呈膨胀性生长;4例中3例在远处和/或其旁见到浸润性癌,另1例其旁见到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染色:p63及CK5/6在肿物乳头轴心及囊壁内衬上皮处均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囊内乳头状癌是一种低级别浸润性癌,或是原位癌向浸润癌进展的某一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呈结节状生长,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和S-100弥漫(+),CD56、PGP9.5和bcl-2部分(+),个别细胞CD34和HMB45(+),CK(-)。结论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需要与乳腺其他间叶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房乳头部腺瘤的形态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我院1991-2000年间15例乳头部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乳头部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多数患者伴乳头溢液,镜下导管上皮细胞增生,以乳头状或腺瘤样增生为主,外周肌上皮细胞免疫标记,如SMA、S-100对肌上皮辨别有帮助。结论 乳头部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认识其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对湿疹样癌、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汗腺样腺瘤和乳腺浸润性癌的鉴别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中异型大汗腺增生的形态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复习本院收治的1例伴单纯性大汗腺分化的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形态,并进行相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镜下可见大汗腺化生呈囊肿、乳头状增生、不典型增生、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大汗腺癌的形态改变,肿瘤细胞弥漫表达AR和GCDFP-15。结论大汗腺化生广泛存在于乳腺的良性病变中,恶性病变中相对罕见,恒定表达AR和GCDFP-15可以证实大汗腺化生;因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应提高对异型大汗腺增生的组织形态认识,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68岁。肿物多位于乳晕区,界线清楚,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呈分叶状或囊性;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由筛状、突体型和梁-管状结构组成,肿瘤实质主要由腺上皮、肌上皮及基底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R、PR和c-erb B-2均(-),腺上皮细胞CK5/6、CK7和CD117(+),肌上皮细胞p63和CK5/6(+),基底样细胞不同程度p63、CK5/6和CD117(+)。4例随访4~65个月,1例局部复发,4例均无转移。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罕见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p63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检测p63蛋白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50例(纤维腺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叶状肿瘤、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采用免疫组化单标记(p63)和双标记(p63/SMA)的方法检测p63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的良性病变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都表达p63。除1例纤维腺瘤中有少许腺上皮细胞表达p63外,其余病例的腺上皮细胞都不表达p63。在导管内癌中,一些外周可见完整的p63阳性的肌上皮细胞环绕(23.8%),部分肌上皮细胞不完整(62.4%),甚至无肌上皮细胞(13.8%)。而在浸润性癌的癌细胞巢外缘未见p63阳性的肌上皮细胞。在乳腺的所有良、恶性病变中,间质的肌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都不表达p63。结论p63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有助于我们在疑难的乳腺病变中正确识别肌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临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理大体观察均呈灰白色、分叶乳头状,在固定液中类似"海葵样";组织学形态表现一致,均呈乳头状结构,中心为纤维样轴心,周围包绕黏液样基质,表面被覆内皮细胞。免疫组化:表面被覆细胞CD34、CD31和vimentin均(+),CK、CR、CD117和D2-40(-),其中1例S-100(+);弹力纤维染色均(+)。结论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心脏良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及特殊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伴非典型大汗腺增生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乳腺硬化性腺病伴非典型大汗腺增生的病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物位于左乳3点钟位,直径约1.7 cm,肿物质硬,边界欠清。光镜下可见肿物由多个大小不一类圆型结节构成,结节之间见硬化的纤维性间质,90%区域由大汗腺化生的细胞构成,排列呈圆形或不规则腺样、实性小巢状,腺腔内有少量粉红染的分泌物。大汗腺化生的细胞形状不规则,有丰富的颗粒状嗜酸性胞浆,小部分细胞胞质淡染透明呈泡沫颗粒状,可有空泡形成;细胞核增大,大小不一,圆形或轻度不规则,核膜增厚,有1至2个大而突出的嗜酸性核仁,部分细胞可见核仁周空晕,核分裂2/50HPF。免疫组化示,CK、EMA、GCDFP-15阳性,Ki67 10%阳性,S-100、ER、PR、HER-2阴性,calponin和P63示增生的腺体周围有肌上皮存在。结论:乳腺硬化性腺病伴非典型大汗腺增生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病变,组织学形态特征是其主要诊断依据,需要与低级别大汗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大汗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TL-LGNPPA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临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8岁,鼻腔镜示鼻中隔后端突向鼻咽腔一绿豆大暗红色新生物。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表面被覆立方或假复层柱状上皮,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轴心,灶状区域呈梭形,瘤细胞轻度异型,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拥挤及核重叠,细胞核染色质均匀,部分细胞核空淡并可见核沟,类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未见核分裂像及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CK7、TTF-1、CK19、CK8/18、Galectin-3、Vim均为阳性,而Tg、S-100、CK20、P63、CK5/6、CD15和SMA等均为阴性,Ki-67阳性表达率5%。BRAF基因1799位点15外显子(BRAFV600E)无突变。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TL-LGNPPA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明显形态学特征的低级别上皮性恶性肿瘤,以发生部位、组织学特点为主要诊断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志物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BAC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8例BACC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BACC均为女性,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59.8岁;肿块位于左侧乳腺2例,右侧乳腺6例,均靠近乳头。肿块界清,切面灰白或灰黄色。镜下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呈筛状、管状-小梁状和实体型结构。瘤细胞由腺上皮细胞、肌上皮-基底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腺上皮细胞CK7、CK5、CK5/6、Cam5.2、EMA和CD117(+)。肌上皮-基底样细胞CK5、CK5/6、CK14、CK34βE12、p63、SM-MHC、calponin和S-100(+)。8例中1例瘤细胞PR弱(+),其余均(-),1例ER呈(+)、2例ER显示局灶(+),2例Her-2(2+)、3例(1+)。本组除1例为穿刺标本外,3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均无腋下淋巴结转移;3例行患侧乳腺切除术;1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经6~72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BACC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脉络丛乳头状瘤尸检与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PP)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表型与诊断。方法 对 1例尸检发现的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进行组织病理 (HE)及免疫组化 (Envision法 )观察。结果 死婴出生 18d,肿瘤发现于侧脑室 ,呈暗红小结节状 ,伴脑室积水。镜下肿瘤组织呈分支乳头状 ,酷似脉络丛 ,细胞一致 ,乳头轴心血管丰富。免疫组化标记 :瘤细胞广谱 CK和 Vim阳性 ,S- 10 0强阳性 ,GFAP灶性阳性 ,EMA、34βE12和 CEA均阴性。结论 CPP是起源于脑室脉络丛的良性肿瘤 ,在婴儿好发于侧脑室 ,可产生大量脑脊液而引起脑积水与颅内压增高 ,镜下典型的脉络丛样乳头状结构和 CK、S- 10 0与 Vim阳性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