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背景体感诱发电位脊髓功能监护操作较为简单,结果较为可靠,是目前广为采用的术中脊髓监护方法.目的评估术中脊髓功能监护时体感诱发电位信号的改善对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的预测价值.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协和医院骨科.对象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2001-01/10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34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24例,后路单开门手术3例,双开门手术7例.根据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将患者分为体感诱发电位改善组12例,体感诱发电位无变化组22例.方法对所有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分别于术前,术后1,2,4周,3,6个月进行评分.每例患者在术中均接受体感诱发电位脊髓监护,并将体感诱发电位信号的变化分为改善(波幅增加50%以上或潜伏期减少10%以上),减弱(波幅降低50%以上或潜伏期延长10%以上)和无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各时间点JOA评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1,2周检查JOA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改善组较体感诱发电位无变化组明显提高[(14.08±1.44)分,(14.17±1.11)分,(12.73±1.42)分,(12.86±1.28)分,P<0.05],术后4周及3个月和6个月随访检查,JOA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改善组与体感诱发电位无变化组基本相似[(14.00±1.04)分,(13.58±1.08)分,(13.68±1.61)分,(13.82±1.01)分,(13.41±1.22)分,(13.41±1.47)分,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术中SEP监护信号的改善可以预示术后早期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被认为是颈椎手术中重要的监护手段。目的:分析SEP在颈椎病手术监护中的应用价值及判断颈椎病预后中的作用。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院骨科。对象:1999-01/2000-0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SEP监护下进行颈椎病手术患者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35~73岁。方法:75例颈椎病术中进行SEP监护,分析其特征、结果及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主要结局观察:患者术前的JOA评分及术前、术中及术后的SEP变化。结果:其中14例(18.7%)术中波幅有轻度下降,潜伏期轻度延长.手术结束时又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51例(68%)术前、术中几乎无变化;9例(12%)术中有明显恢复。以上多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1例(1.3%)术中有波幅下降和潜伏期延长,术后症状加重。术前JOA评分平均(11.6&;#177;3.09)分,术后(13.75&;#177;3.25)分。在症状改善明显患者中,术后随访3~6个月,SEP均有潜伏期缩短或波幅明显增高,而改善不明显者,SEP的变化亦不明显。结论:SEP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变化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关系,在颈椎病术中监护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功能受损特征及干预方式。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脊柱外科1999—01/2003—12获得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4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一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表现、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患者多有其他系统伴发疾病。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老年组为(6.2&;#177;3.2)分和(10.7&;#177;2.9)分;对照组为(9.0&;#177;3.3)分和(13.1&;#177;3.5)分。两组患者的轮替运动速度(AMR)老年组为(11.7&;#177;3.6)分和(16.8&;#177;4.2)分;对照组为(13.9&;#177;4.2)分和(19.5&;#177;5.1)分术后结果均有明显改善(P&;lt;0.01),但老年组不如对照组。影像学资料显示、老年组中存在椎间不稳的患者(15/22)明显多于对照组(11/61)。结论: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椎间不稳可能是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合理的干预方式选择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能否减轻腰椎间盘术后的水肿,促进受损神经根尽快恢复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方法:采取随机抽签法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采用高压氧治疗,另一组做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3,7,14dVAS评分分别为(6.0&;#177;1.2),(2.6&;#177;l.2),(1.2&;#177;1.0)分,对照组分别为(7.7&;#177;0.8),(5.6&;#177;1.0),(4.8&;#177;l.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F=133.433,dfl=1,df2=44)。治疗组术后疼痛时间(1.6&;#177;l.1)d,对照组术后疼痛时间(4.5&;#177;1.8)d。术后疼痛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709,P&;lt;0.001)。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治疗组P40差值2.3&;#177;2.4,对照组2.0&;#177;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53,P&;gt;0.05)。结论:术后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神经根的复原,SEP在治疗前后不显著,可能与SEP不敏感有关,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樊立宏  程斌  李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224-226,F003
背景:硫酸镁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已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硫酸镁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对象:实验于2003-04/2004-06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7只,体质量19-25kg。随机抽签法分为硫酸镁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每组9只方法: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30min后恢复血流冉灌注48h,建立兔脊髓腰骶段缺血模型。硫酸镁组给予静脉灌注硫酸镁(0.25mL/kg&;#183;h),生理盐水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假手术组仅行中线剖腹术,不结扎动脉。在缺血前,缺血30min及再灌注后1,2,8,16,24h对动物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再灌注24及48h后对硫酸镁组、生理盐水组动物行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后48h处死动物,对脊髓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运动功能评分。②体感诱发电位监测。③脊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缺血30min时硫酸镁组体感诱发电位(N11潜伏期明显延长;再灌注后前2h潜伏期较缺血时明显恢复,其后又显著延长?缺血30min时生理盐水组波形消失。假手术组体感诱发电位没有明显变化,动物均完全康复。硫酸镁组各时间点潜伏期恢复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lt;0.05);再灌注24和48h后,硫酸镁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3.7&;#177;0.5)和(34&;#177;0.7)分,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3.0&;#177;0.7)和(2.6&;#177;0.9)分](P&;lt;0.05);再灌注48h后硫酸镁组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23.4&;#177;34,123&;#177;3.2,P&;lt;0.01),结论:硫酸镁具有减轻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镁离子对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镁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有报道,但对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通过研究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证实镁剂的脑保护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2000-01/2001-12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62&;#177;4)岁。病变部位:基底核区18例,放射冠区8例,大脑半球4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7~75岁,平均(63&;#177;5)岁。病变部位:基底核区16例,放射冠区9例,大脑半球5例。方法:治疗组均在12h内应用250g/L硫酸镁20mL静滴,1次/d,连用7d,14d后进行前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比较。对照组除不用硫酸镁外,其余治疗均同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体感诱发电位反应形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体感诱发电位治疗前后变化显著且逐渐好转。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0&;#177;5.3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41&;#177;4.35,差异有显著意义(t=4.141,P&;lt;0.01);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0&;#177;7.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0&;#177;5.37,差异有显著意义(t=2.99,P&;lt;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结论: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好转有显著影响,说明镁剂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治疗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6—56个月(平均40.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优10例(28.6%),良13例(37.1%),一般8例(22.9%),差4例(11.4%)。JOA评分为9.17分,平均(12.6&;#177;3.5)分,与术前JOA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9.6%,优良率为65、7%。结论: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患者术后椎管面积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良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被认为是颈椎手术中重要的监护手段.目的分析SEP在颈椎病手术监护中的应用价值及判断颈椎病预后中的作用.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对象1999-01/2000-0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SEP监护下进行颈椎病手术患者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35~73岁.方法75例颈椎病术中进行SEP监护,分析其特征、结果及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主要结局观察患者术前的JOA评分及术前、术中及术后的SEP变化.结果其中14例(18.7%)术中波幅有轻度下降,潜伏期轻度延长,手术结束时又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51例(68%)术前、术中几乎无变化;9例(12%)术中有明显恢复.以上多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1例(1.3%)术中有波幅下降和潜伏期延长,术后症状加重.术前JOA评分平均(11.6±3.09)分,术后(13.75±3.25)分.在症状改善明显患者中,术后随访3~6个月,SEP均有潜伏期缩短或波幅明显增高,而改善不明显者,SEP的变化亦不明显.结论SEP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变化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关系,在颈椎病术中监护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访1991—01/2002—0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非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例。通过治疗前后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来分析疗效。并将疗效与多种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37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治疗前平均JOA评分为(12.28&;#177;1.54)分,随访平均JOA评分为(14.82&;#177;2.19)分。治疗前后平均改善率为58.54%&;#177;33.97%。经回归分析,治疗前评分和疗效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9&;#177;0.06,并得出了回归方程。结论:颈髓功能较好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较好;而颈髓功能较差的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不理想。治疗前的颈髓功能情况是影响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效果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强啡肽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过程,应用体感运动诱发电位可以监测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以及强啡肽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10在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健康、封闭群雄性SD大鼠94只,将94只蛛网膜下腔插管后大鼠按鞘内注射不同药物按随机数分为:①正常组4只,不行鞘内注药。②对照组6只,鞘内注射生理盐水。③强啡肽组:生理盐水+30nmol强啡肽A(1-13)。④强啡肽+nro-BNI(Kappa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H0nmol nor-BNI。⑤强啡肽+MK-801(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0nmol MK-801。每组分1,3,7,14d4个时间组,每组7只动物。注射药物均以生理盐水配成10μL溶液,强啡肽A(1.13)在nor-BNI或MK-801鞘内注射后15min应用。所有动物在注药后应用电生理技术观察大鼠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①正常组动物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2.35&;#177;0.26)ms,波幅(26.84&;#177;4.19)μV。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1.88&;#177;0.28)ms,波幅(20.76&;#177;2.50)μV。②单纯鞘内注射强啡肽组在注药后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值均变小,3d时有些动物仅存痕迹波,波型变宽,潜伏期逐渐延长,传导速度减慢。注药后1,3d时波幅和潜伏期与注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lt;0.01),说明诱发电位3d时不但没有恢复,而且继续加重。③单纯注射强啡肽的各组动物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在7,14d时也没有明显恢复。而联合鞘内注射nor-BNI或MK-801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在1-3d时与强啡肽组差异不显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而在7,14d时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较强啡肽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短、波幅大,与强啡肽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lt;0.01)。④强啡肽A(1.13)联合注射nor-BNI组与MK-801组两组间对脊髓电生理损害的改变类似,强啡肽A(1.13)+nor-BNI组的损害表现小一些,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⑤实验中观察到运动诱发电位的表现与大鼠的运动功能相符合,运动诱发电位的恢复预示着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强啡肽鞘内注射能导致脊髓电生理损害,而应用nor-BNI和MK-801干预后,均能部分对抗强啡肽对大鼠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作用.出现了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的改变,提示这两组大鼠的运动神经纤维破坏较少,恢复快,再生多,证明了强啡肽对脊髓神经确实有继发性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胚胎脊髓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已进行多年,效果并不理想,带蒂大网膜移植可建立及时有效的血供是肯定的,对脊髓损伤的疗效尚无定论。为此探讨采用犬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西北犬24只,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分成4组:单纯损伤组;大网膜移植组;单纯胚髓细胞移植组;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组。致伤前及治疗后2个月行脊髓体感诱发电位,动作诱发电位检查,观察行为变化,并行电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结果:伤后2个月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组左后肢脊髓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71.65&;#177;3.33)ms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3.891,P=0.037),脊髓体感诱发电位波幅(1.04&;#177;0.11)μV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5.516,P=0.013),左后肢动作诱发电位潜伏期(6.28&;#177;1.45)ms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6.49,P=0.008),行为学有恢复;胚髓细胞在术后2个月可存活。结论:胚胎脊髓与大网膜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动物从行为学和诱发电位均优于其他组,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稳定准确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必要工具和基础。 目的:建立和评价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材料:实验于2002—05/1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假手术组5只。 方法:①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实验组大鼠脑内囊注入自体血制成脑内囊出血模型。②按ZeaLonga5分制神经病学评分标准评分,观察大鼠躯体感觉及运动功能。③大鼠在麻醉状态下于术前及术后检测体感诱发电位。④测定体感诱发电位后,将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脑制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最大病灶处光镜观察血肿及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②两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③两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3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以出现明显偏瘫为造模成功,本实验成功率为93.3%(28/30),实验组神经病学评分为(2.74&;#177;0.46)分,与假手术组(0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体感诱发电位显示,实验组术后各波潜伏期较术前和假手术组明显延迟[P1:(15.72&;#177;0.78)ms,(10.69&;#177;0.52)ms,(10.73&;#177;0.48)ms;N1:(17.95&;#177;1.27)ms,(13.21&;#177;1.31)ms,(13.34&;#177;1.27)ms;N2:(21.16&;#177;1.62)ms,(15.42&;#177;1.46)ms,(15.58&;#177;1.44)ms;N3:(24.86&;#177;1.58)ms,(18.72&;#177;1.76)ms,(18.99&;#177;1.67)ms,P〈0.05]。③假手术组仅见针道周围散在红细胞,无出血灶;实验组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左侧内囊区不规则或椭圆形血凝块,大致有一个低倍视野范围,出血灶边缘脑组织疏松水肿,病变明显重于假手术组。 结论:用立体定向术回注自体血制成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更接近临床脑出血,且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郎凤萍  黄宏  黄辉  黄永勋  郝秀珍  黄克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12-7113,i001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177;3.25)分,治疗后为(26.80&;#177;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177;4.38)分,治疗后为(28.00&;#177;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30,8.35,P&;lt;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177;2.73)分。治疗后为(18.17&;#17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177;4.38)分,治疗后为(28.00&;#177;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7.8.35,P&;lt;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177;2.88)分,治疗后为(13.87&;#17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177;3.04)分,治疗后为(12.13&;#177;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5.76,P&;lt;0.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177;1.73)分。治疗后为(10.25&;#177;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177;1.79)分,治疗后为(8.90&;#177;2.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91,6.67,P&;lt;0.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前后脑梗死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MSCs移植对神经系统功能客观检查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将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MSCs注射至大鼠脑梗死区,于移植前(MCAO术后1周)及移植后2周、4周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移植治疗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各项指标与移植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移植后4周时P1-N1峰峰值为(4.26&;#177;1.53)μV,P1潜伏期为(14.07&;#177;3.01)ma,N1潜伏期为(15.62&;#177;2.93)ms,移植前P1-N1峰峰值为(2.34&;#177;1.62)μV,P1潜伏期为(17.33&;#177;2.35)ms,N1潜伏期为(19.23&;#177;3.16)ms。在各时顶点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好转,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动物实验显示MSCs移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并与治疗脊髓损伤的西药氢溴酸加兰他敏进行阳性对照。 方法:实验于2005-06/09在大连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取鼠龄两三个月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n=20):生理盐水组、川芎嗪和氢溴酸加兰他敏组,所有大鼠用Allen WD法(10g&;#215;10cm的致伤力)损伤大鼠T8-L1脊髓,各组术后分别腹腔注射5mL生理盐水、川芎嗪(10g/L)、氢溴酸加兰他敏(0.0025s/L),1次/d,持续给药4周。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恢复情况(包括刺激点至L1,L8的潜伏期,L1-T8的传导速度和所用时间),并以20只正常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值为正常参考值。结果: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L1~T8的传导速度:川芎嗪组和氢溴酸加兰他敏组均比生理盐水组快[(46.67&;#177;12.74),(4556&;#177;13.33),(22.03&;#177;7.17)m/s.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且都比正常组慢。②L1~T8传导所用时间:川芎嗪组和氢溴酸加兰他敏组均比生理盐水组短[(1.39&;#177;0.76),(1.42&;#177;0.54),(2.87&;#177;0.78)ms,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且都比正常组慢。⑧刺激点至L1,T8的潜伏期:川芎嗪组和氢溴酸加兰他敏组均比生理盐水组短,但未达到正常组大鼠的水平。结论:川芎嗪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体感诱发电位各指标,其效果与氢溴酸加兰他敏相似。  相似文献   

16.
认知和行为治疗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认知和行为治疗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状况的可能性,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1998—01/2002—12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卵巢癌患者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9例,宫颈癌患者8例,绒癌患者2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进行认知和行为治疗)43例和对照组(不进行认知和行为治疗)40例,治疗组每15~20d治疗1次,疗程6个月一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女性性功能问卷(BISF—W)、诺丁汉健康量表(NHP—QOL)和Olson婚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SF—W,NHP—QOL和Olson评分接近(P均&;gt;0.05),治疗组治疗后BISF—W,NHP—QOL和Olson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lt;0.05):对照组的同期结果中仪NHP—QOL多数分项评分优于治疗前(P均&;lt;0.05),而BISF—W和Olson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均&;gt;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BISF—W中的性欲[(181&;#177;38)分]、性唤起[(175&;#177;30)分]、性高潮[(190&;#177;40)分]和性心理[(188&;#177;38)分]方面,NHP—QOL中的精力[(6.1&;#177;2.0)分]、情感[(3.3&;#177;0.6)分]和社交活动[(1.2&;#177;0.3)分]方面和Olson中的全部分项评分[(44&;#177;12),(48&;#177;19),(50&;#177;20)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165&;#177;32),(165&;#177;35),(164&;#177;381),(168&;#177;35),(65&;#177;2.4),(3.6&;#177;0.7),(1.7&;#177;0.2),(38&;#177;16).(38&;#177;14).(43&;#177;17)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3~2.85,P均&;lt;0.05)。结论:认知和行为治疗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明  张玲  黎培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308-6309
目的:调查婚姻质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寻找其规律性。方法:6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半年接受O’lson婚姻质量问卷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调查。结果:6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半年的平均MBI评分为(81.6&;#177;23.2)分。按ADL能力分组后,ADL正常组(MBI≥95分)为31例,ADL缺陷组(MBI&;lt;95分)为33例。在夫妻之间内容分量表比较中,ADL正常组的夫妻交流(32.93&;#177;6.95)、性生活(34.56&;#177;7.41)、角色平等(29.74&;#177;7.36)、性格相容性(31.25&;#177;7.13)、解决冲突方式(29.48&;#177;8.66)等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ADL缺陷组(t=2.065~2.934,P&;lt;0.01~0.05)。在家庭方面分量表比较中,两组间的子女和婚姻、与亲友关系、经济安排等分  相似文献   

18.
运动疗法改善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功能15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于2001-07/2005—10选择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胸段脊髓损伤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疗法增强拮抗肌功能,抑制下肢痉挛状态,训练时先在该肢体做轻柔的按摩,待松弛后再做训练,尽量使关节活动达到较大范围。每达到一定范围时,持续牵拉10s。重症者进行轮椅训练,并为l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制作了髋膝踝足矫形器,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支撑和行走训练。治疗50min/次,1次/d,3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ASIA运动分、肌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进行体感诱发电位测定。 结果:(1)治疗后ASIA运动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SIA运动分分别为(71.11&;#177;18.17),(60,21&;#177;19,22)分;改良巴氏指数分别为63.01&;#177;19.40,34.12&;#177;20.13,P〈0,01]。(2)肌痉挛评定:治疗前肌张力增高者11例,其中1+级1例,2级2例,3级5例,4级3例;治疗后0级2例,1级3例,1+级2例,2级2例,3级2例。(3)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也有一定程度改善。 结论:运动治疗对胸段脊髓损伤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双下肢的痉挛性瘫痪症状,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会阴-肛门反射弧脊髓中枢传导时间的检测,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支配肛门外括约肌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对52例患者进行会阴-肛门反射、脊髓肛门反应和马尾神经诱发电位3种潜伏期检测,对会阴-肛门反射弧的传入、传出和脊髓中枢3部分神经传导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脊髓中枢传导时间为(17.8&;#177;6.5)ms,传入神经传导时间为(7.2&;#177;6.3)ms,传出神经传导时间为(8.2&;#177;6.1)m8,直肠癌术后患者各种反射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传入和传出神经传导时间延长更明显,潜伏期与临床评分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691)。结论:直肠癌术后患者支配肛门外括约肌神经功能异常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神经损害在会阴-肛门反射弧的传入和传出神经最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社会支持评分对初发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寻求其规律性。方法:85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住院康复治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接受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和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的FMA和ADL评分分别为62.46&;#177;22.14和62.31&;#177;13.18,FAM改善明显组(FMA评分≥62.46分,46例)社会支持评估中的“您与朋友”(2.88&;#177;0.52),“您与家庭成员”(12.53&;#177;4.72),“遇到困难时获得经济支持来源”(2.91&;#177;0.44)和“获得精神安慰来源”(4.33&;#177;0.56),“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1.99&;#177;0.42)等条目评分均明显高于FMA改善不明显组(FMA评分&;lt;62.46分,39例,t=2.556~4.269,P均&;lt;0.01~0.05)。ADL改善明显组(ADL评分≥62.31分,44例)的“您与家庭成员”,“遇到困难时获得经济支持来源和获得精神安慰来源”,“遇到烦恼时的倾吐方式和求助方式”等条目评分明显高于ADL改善不明显组(ADL评分&;lt;62.31分,41例,t=2.248.3.349,P&;lt;0.01~0.05)。结论:初发性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评估中与家庭功能相关的社会支持条目得分明显影响着康复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