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癌肝移植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约60万人死于肝癌。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肝癌往往伴有肝硬化、肝功能较差,仅有约20%的肝癌患者适合肝切除手术。在此情况下,肝移植成为治疗选择之一。理论上讲,肝移植能最大限度的根治性切除肿瘤,同时处理了相关的终末期肝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肝移植在我国发展迅速,其中肝癌肝移植约占40%。移植后肿瘤复发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关键,而免疫抑制剂的选用是影响肝癌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细胞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转移十分常见,肿瘤进展迅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细胞性肝癌肝脏移植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24例肝细胞性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患者,其中单纯接受介入治疗者16例,接受索拉非尼联合介入治疗者8例,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移植后无瘤生存时间。结果与结论:介入治疗组移植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95d,联合治疗组为100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805)。移植后终生随访,介入化疗组16例全部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11d,6个月生存率为69%,1年生存率为25%。联合治疗组死亡2例,6个月生存率为100%,1年生存率为1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说明对于肝细胞性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患者,采用索拉非尼+介入治疗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志霞 《上海护理》2007,7(6):48-50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0年全球因肝癌死亡者达54.86万人。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约53%发生于我国大陆,肝癌也是我国第2位的肿瘤死亡原因[1]。肝移植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截止2005年底,我国肝移植总数累计已超过8 000例[2],患者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达到85%和70%,我国肝移植患者术后存活最长时间为13年[3]。目前肝移植研究热点问题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供肝来源拓宽、术后抗复发和复发后处理等[4]。本文就肝癌肝移植及其护理进展作一综述。1肝移植治疗进展1.1肝癌肝移植筛选标准1996年意大利的Mazzafe…  相似文献   

4.
背景:移植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止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是目前肝移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亚砷酸全身化疗被认为对中晚期肝癌具有一定作用,但在肝移植后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应用亚砷酸全身化疗的对肿瘤复发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3例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采用亚砷酸行预防性化疗:静脉滴注10 mg/d,连续使用7 d后间隔7 d,重复4次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1~4个疗程.观察以上使用亚砷酸化疗患者的生存、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并与同期16例未使用化疗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相比较.结果与结论:经过3~32个月随访,共30例患者出现肝癌复发,化疗组16例,非化疗组14例,复发部位最常见于肺部、移植肝及骨骼.化疗组与非化疗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化疗组复发时间明显延迟(P=0.026);两组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化疗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化疗组(P=0.037);两组6个月无瘤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年、2年无瘤生存率化疗组显著高于明显非化疗组(P=0.030,0.023).亚砷酸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肝癌肝移植患者静脉使用亚砷酸化疗可以延迟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及地市级医院开展肝移植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开展的肝移植。结果:2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例术中大出血);余8例痊愈出院,1例出现胆道感染,经抗感染、B超下PTCD、再次手术胆道引流等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出现胆道狭窄,经B超下PTCD胆道引流后,无法放置鼻胆管,行Roux—Y胆肠吻合术;6例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病人术后移植肝功能良好,无术后乙肝复发;2例肝癌病人分别于术后半年肺转移,1年后肝癌复发、乙肝复发。结论:掌握肝移植时机、正确及时的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保证肝移植成功至关重要。对大肝癌施行肝移植要慎重。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贺普丁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复发。地市级医院可以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器官移植领域的特殊事件。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防治肿瘤复发已成为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叶惠娟  刘幼方 《护理研究》2000,14(5):217-217
原位肝移植是现阶段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肝移植术后 1年存活率可达 90 %左右 ,5年存活率达 6 0 %~75 % [1]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是直接影响移植肝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 ,其中急性排斥反应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如不及早发现及治疗 ,可迅速导致移植肝功能损害。现就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993年 9月— 1999年 12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 34例 ,其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4例。其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最大 45岁 ,最小 17岁。 3例为原发性肝癌 ,1例为良性终末期肝病。 4例病人均施行了原…  相似文献   

8.
肝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发病率在过去二十年中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上升。目前普遍采用的潜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肝癌患者采用该方式进行治疗。近年来肝癌外科的发展已不再单纯重视外科技巧方面的改进,肝脏储备功能、肿瘤可切除性的精确评估,肿瘤生物学对外科治疗的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干预等方面成为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任何单一因素或者指标均不能充分、真实反应肝脏的储备功能。目前采用Child—Pugh评分、15分钟吲哚氰绿滞留率、门静脉压力与余肝体积的测量相联合,能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及手术的安全性。切除术后患者5午生存率约为50%,此结果对于肝切除合并取癌栓的患者已属满意,包括门静脉癌栓和肝胆管癌栓的患者。局部切除在肝硬化患者中较为常见,而规则肝切除则多应用于没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局部切除还是规则肝切除目前仍有争议。肝癌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目前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Milan标准,但由于现阶段移植器官的不足,肿瘤患者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手术切除后对部分肿瘤复发患者行“挽救移植”也是不错的策略。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一直影响疗效的主要障碍。术前确认可预测性的复发风险因素将有助于完善预防策略。肿瘤的分子指标将有助于预测准确性的提高。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9.
背景:移植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止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是目前肝移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亚砷酸全身化疗被认为对中晚期肝癌具有一定作用,但在肝移植后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应用亚砷酸全身化疗的对肿瘤复发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3例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采用亚砷酸行预防性化疗:静脉滴注10mg/d,连续使用7d后间隔7d,重复4次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1~4个疗程。观察以上使用亚砷酸化疗患者的生存、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并与同期16例未使用化疗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相比较。结果与结论:经过3~32个月随访,共30例患者出现肝癌复发,化疗组16例,非化疗组14例,复发部位最常见于肺部、移植肝及骨骼。化疗组与非化疗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化疗组复发时间明显延迟(P=0.026);两组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化疗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化疗组(P=0.037);两组6个月无瘤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年、2年无瘤生存率化疗组显著高于明显非化疗组(P=0.030,0.023)。亚砷酸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肝癌肝移植患者静脉使用亚砷酸化疗可以延迟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存活率低,早期诊断面临挑战。随着对肝癌生物学的了解和检验技术的进步,从病理学、基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发现大量的潜在标志物,这些标志物有利于早期诊断、最佳治疗、降低肿瘤复发及外科手术或者肝移植后的肿瘤转移。本文将相关标志物做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1.
肝癌肝移植术围术期化疗1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其适应证亦在逐步放宽,除良性终末期肝病、小肝癌外,一些进展期肝癌也可进行肝移植手术。但进展期肝癌移植后容易复发,长期生存率低。Stippel等报道,进展期肝癌3年生存率为34%;Calne等报道5年生存率为18.6%;郑树森等00报道18例肝癌术后复发8例。主要复发时间为术后6~12个月。我科近1年来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治疗肝癌共15例,其中复发性肝癌8例,均在围术期进行了全身化疗,近期疗效满意,说明肝癌肝移植术后行围术期化疗对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围术期化疗的护理则是顺利完成化疗方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1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AFP加超声(US)是目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最为常用和有效监测手段。但我国仍有30%-40%患肝癌者AFP阴性,US也存在不能发现隐蔽的微小复发转移灶的可能,血液中出现癌细胞是肿瘤血源性转移的关键环节,有理由相信外周血AFP-mRNA的检测能弥补AH,加US的不足,加强术后对血液中AFP-mRNA阳性患者的随访,能提高肝癌复发转移灶的早期检出率。2肝癌患者肝移植受体选择肝移植治疗肝癌目前正取得明显进展,但有些患者移植前血液中已有播散的肿瘤细胞或存在目前各种影像检查尚不能发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ameliorated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APBLT)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9月至2006年1月间实施肝移植治疗的166例PHC患者临床经过,统计术后1年、3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以及复发时间。结果APBLT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6、6%、37.9%;术后肿瘤复发率为45、8%,中位复发时间为(3384-78)d,与大的移植中心所报道的大宗PHC原位肝移植病例随访数据相近。结论APBLT是治疗PHC的有效手段;手术方式不是影响移植术后预后的关键因素。PHC肝移植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的经验以及对术式的熟悉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14.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G由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其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肝癌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移植后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进行无瘤生存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肝癌组织有77例人类白细胞抗原G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20例。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与肝癌直径(P〈0.05)、病理分级(P〈0.05)、血管侵犯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P〈0.01)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后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P〈0.05)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组织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移植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患者采取干预治疗及严格筛选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及可有效降低移植后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在肝移植肝癌复发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肝移植治疗和5年随访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 比较肝移植肝癌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21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类等实验室指标及5年生存情况, 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指标与肝移植肝癌复发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诊断效能, 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D4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比较, 复发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淋巴细胞、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Ⅱ、CD3+、CD4+、CD8+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移植肝癌复发组复发时间为13.0(6.0, 24.0)个月, 在5年随访中全部死亡, 未复发组无死亡;复发组生存时间为18.0(9.0, 36.0)个月, 明显低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的60...  相似文献   

16.
对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肝癌作为肝移植的适应证一直存在许多争议。支持者认为:彻底切除病灶:消灭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土壤”:治愈肝硬化,可以解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反对者则认为:等待供体期间肿瘤持续生长:移植后复发率高.长期生存率低;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肝癌的复发率增加。由于国内外的具体国情不同.包括供肝的分配原则、病人对肝移植技术的认识接受程度以及医疗经费的保障程度等差异使得对待肝癌肝移植的指征的掌握也不一致。国外主张肝移植只适合治疗小肝癌。而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几乎占全世界的一半.如果严格按照国外的标准.将造成绝大部分的肝癌病人丧失治疗机会。因此,正确认识适合我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肝癌转移复发研究的深入及肝癌肝移植临床资料的积累 ,肝移植已倾向于治疗合并有严重肝硬化、无大血管侵犯及肝外转移的小肝癌。尽管如此 ,在肝癌肝移植领域中 ,适应证的选择、活体肝移植的作用、辅助治疗的意义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下面就有关问题作一评述。1 Mazzaferro标准的再评估近年来 ,对严格选择的病例 ,肝癌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率已与非肿瘤肝移植术后相当[1] 。 1996年Mazzaferro[2 ] 在回顾分析 4 8例伴肝硬化的小肝癌肝移植后发现 ,总的 4年生存率为 75 % ,无复发生存率为 83%。病肝病理检查后完全符合术前标准为 35例 ,实际…  相似文献   

18.
李颖 《天津护理》2012,20(4):228-229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虽然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效果良好,但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术后肿瘤复发。肝内介入治疗可以提高中晚期肝癌复发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1]。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12例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行肝内介入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12例,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19.
背景: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及增强其功能的发挥已成为维持移植物免疫耐受的有效手段。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对行肝移植的肝癌患者Foxp3+调节性T细胞产生及肝癌复发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西罗莫司组和他克莫司组,每组20例,移植后第2~12个月间每月抽取受试者外周血检测Foxp3+调节性T细胞,并行彩超和外周血检测甲胎蛋白,必要时肝穿刺活检观察排斥反应及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西罗莫司组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移植肝穿刺活检证实西罗莫司组排斥反应与他克莫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移植肝彩超、外周血甲胎蛋白检测及移植肝穿刺活检或手术亦证实在肝癌复发率方面西罗莫司组明显低于他克莫司组(P<0.05)。说明西罗莫司在肝癌肝移植中对肿瘤复发的抑制作用方面优于他克莫司,且排斥反应较他克莫司并未增加,甚至有更好的免疫耐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受体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成人肝移植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态,探讨监测肝移植受体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本移植中心器官移植受体摘除肝脏标本52例,采用Tordji-22和NS32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所有病例术前血清抗HCV检测均阴性。52例肝移植受体肝脏组织中20例(38.46%)肝细胞内有不同程度的HCV抗原存在。上述2种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及阳性表达方式略有不同,Tordji-22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NS3以肝细胞胞质细颗粒状阳性为主。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组中HCV阳性细胞主要为癌旁肝细胞,少数癌细胞胞质也呈弱阳性。结论:在接受肝移植的慢性终末期肝病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相当病例受体肝脏有HCV感染。由于肝移植后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可促进HCV病毒在移植肝的肝细胞内复制,导致丙型肝炎复发,明确肝移植受体肝脏HCV感染状态,对肝移植后病情监测、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