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模式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在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患者围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9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分阶段护理,采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动脉血流量及静脉压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流量及静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模式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在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患者围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血管硬化及周边硬结,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90例动静脉内瘘因穿刺失败等发生皮下血肿伴疼痛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两对照组分别用50%硫酸镁湿敷和喜疗妥乳膏外擦,对比观察3组间皮下血肿伴疼痛的治疗效果,并对6月后内瘘血管狭窄、栓塞等并发症及血流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较硫酸镁组和喜疗妥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短,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内瘘皮下血肿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较两对照组血肿消退快,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个月发生内瘘血管狭窄及内瘘血流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6个月内瘘血管栓塞发生率方面,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联合马铃薯片外敷可有效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伴疼痛,减少内瘘血管狭窄,提高内瘘的通畅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效果优于单独使用50%硫酸镁湿敷或喜疗妥外擦。此护理方法无创、安全且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血透患者内瘘使用期限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肾科造瘘并透析的老年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单号为对照组(21例)和双号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在做动静脉内瘘术后及进入透析阶段由专科护士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及指导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及指导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远红外线治疗仪,在行内瘘术的患者术后五天开始照射,每次40分钟,一天一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首次使用内瘘时间、首次及四周后透析血流量以及一年后内瘘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血透患者内瘘的通畅率及血流量,减少内瘘使用的并发症,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效果优于单独护理干预及功能锻炼。此方法无创、安全且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瘘操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在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健瘘操与治疗远红外线干预。比较两组的首次一针穿刺成功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穿刺成功率、术后3个月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首次透析血流量、透析3个月血流量、透析6个月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瘘操联合远红外线可有效缩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降低痛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刘星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2):70-70,24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栓塞预防护理干预在预防动静脉内瘘栓塞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名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S组另行动静脉内瘘栓塞预防护理,对两组动静脉内瘘栓塞率进行对比.结果 S组动静脉内瘘栓塞率低于D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预防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远红外线照射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8例经临床和实验室等检查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远红外线照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1个月后透析静脉压、血流量分别优于对照组(均P0.05);在内瘘闭塞和渗血方面,观察组内瘘闭塞和渗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使用远红外线照射护理简单、安全,可以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10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喜疗妥软膏外涂,实验组采用红外线照射加喜疗妥软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透析12个月后动静脉内瘘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12个月后内瘘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喜疗妥软膏外涂,可有效减少硬结、红肿、血管狭窄等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远红外线照射结合木瓜酒湿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AVF穿刺维持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8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喜疗妥外涂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远红外线照射结合木瓜酒湿敷及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内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透析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穿刺后皮下血肿、疼痛、针眼处渗血发生率分别为4.65%、6.98%、16.28%,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血管硬化、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和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4.65%、2.33%、4.65%和23.26%,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58%、16.28%、32.56%和44.19%,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结合木瓜酒湿敷可促进内瘘血肿吸收,减轻疼痛,提高透析血流量,还可预防血管硬化、内瘘闭塞等远期并发症;做好针对性护理可确保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喜疗妥软膏联合远红外线照护对血液透析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喜疗妥软膏外涂,观察组采用局部喜疗妥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在改善内瘘血管弹性、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时的血流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局部用喜疗妥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护,效果优于局部单纯用喜疗妥外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使用自体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46例)和对照组(以性别、年龄成组匹配,未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46例)。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内瘘有无狭窄或栓塞,测定每分钟血流量。收集年龄、性别、BMI、肾病病程、透析病程、原发病因、并发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血脂、透析充分性(Kt/V)等临床指标。随访1年,以发生内瘘血栓为终点事件,比较两组患者内瘘血流量变化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随访1年后,干预组患者Kt/v值较对照组患者增加,hs-CR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等指标较对照组患者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流量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1例干预组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发生AVF功能障碍。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远红外治疗通过减缓体内炎症因子及血栓形成因素水平达到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照射,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术后内瘘首次使用时间、透析时的血流量及透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动静脉内瘘初次使用时间、透析时的血流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明显提高透析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分级授权干预联合专项健瘘训练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在动静脉内瘘建立后,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分级授权干预联合专项健瘘训练。观察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主观舒适度, 对比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管理行为(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量表), 统计干预3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瘘使用1年通畅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主观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日常生活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P<0.05), 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行远红外线照射,探讨其对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患者50例,50例患者均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对比患者在进行远红外线照射前与使用6个月后透析中可达血流量、穿刺后穿刺部位疼痛程度、透析中高低血压发生次数与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结果远红外线照射前后透析中血流量、穿刺后穿刺部位疼痛程度、高低血压发生次数、透析充分性均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可显著提高动静脉内瘘透析中血流量,可有效提升透析充分性,同时可降低患者内瘘穿刺后穿刺部位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2组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内瘘闭塞现象,对照组为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预防内瘘闭塞等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复方丹参喜疗妥软膏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1月在血液净化中心使用新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即透析结束采用弹力绷带配合指压压迫止血5 min,30 min后解除弹力绷带,指导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结束24 h后行湿热敷和握力器锻炼,每日2~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透析治疗结束24 h后用自制的复方丹参喜疗妥软膏涂抹动静脉内瘘及周围皮肤组织并按摩,每日1次。观察两组内瘘在12个月内发生栓塞、狭窄、动脉瘤、局部血管硬化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管硬化、狭窄、动脉瘤、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喜疗妥软膏能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干预组实施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内瘘成熟率及时间、自护行为能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内瘘成熟率及自护行为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内瘘成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自护行为能力和内瘘成熟率,并有效减少内瘘成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血透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术并接受维持性血透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施护,观察组接受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动静脉内瘘自护行为评分值高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开展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可提升该类患者的内瘘自护能力,降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80名,随机进入对照组、治疗组.由同一名术者选用相同的术式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术后治疗组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不进行远红外线照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2,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流出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并于3个月时应用生理成熟内瘘穿刺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泵控血流量,出现穿刺损伤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内瘘生理成熟及临床成熟率.结果 共80名患者入组,其中治疗组39名,对照组38名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第2,3个月内瘘直径分别为0.45±0.12mm,0.47±0.11mm,高于对照组内径0.42±0.11ml/min,0.43±0.19ml/min(P=0.040,P =0.030);治疗组第2,3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分别为525.4±175.8,574.2±204.3,高于对照组487.8±187.4ml/min,523.2±238.2ml/min,(P=0.000,P=0.010);治疗组3个月时生理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4%比89.5%;P=0.040),临床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4.9%比84.2%;P=0.040).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识别、并发症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模式能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