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次数及透析时间,导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透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期间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治疗者积极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透析次数,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2016年我院收治的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160例进行观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护理组给予对症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并发症原因、改进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主要为血栓栓塞、导管堵塞或脱落、出血、感染等。结论: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容易出现血栓栓塞、感染等并发症,通过加强对留置导管的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防治等对症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行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治疗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管时间长,对治疗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治疗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的质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评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卫生习惯、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导管相关知识掌握、卫生习惯保持以及生活质量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优秀和卫生习惯保持良好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环境状况4个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以循证模式进行护理,有利于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加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促使患者自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激酶不同封管频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使用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进行透析治疗并采用尿激酶封管预防导管功能不良发生,其中观察组封管每20 d一次,对照组每40 d一次,干预时间为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情况、透析充分性、凝血功能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首例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时间分别为随访第46 d和第31 d,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分别为8. 45%和20. 55%(P0. 05);两组末次透析时透析血流量、Kt/V均明显降低(P0. 05),导管静脉压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透析血流量、Kt/V高于对照组,导管静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APTT明显降低(P0. 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牙龈出血、导管渗血及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增加尿激酶封管频次(每20 d一次)可有效预防MHD患者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降低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对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和治疗依从性,降低透析过程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感染、血流不畅、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避免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并归纳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人住我院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2组均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透析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感染例数、发生血栓栓塞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观察组的血栓栓塞率、感染率及导管脱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效果较好,辅以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建立档案,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配合程度。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得到系统的全程护理,增加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闭式管路法对降低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方法:将80例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方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管路法进行透析。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透析前后血清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导管周围皮肤感染率、患者透析后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操作法相比,密闭式管路法对降低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操作细节对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透析的充分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本院48例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临床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静脉留置导管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化细节护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92%),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细节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8月我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9—11月本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预防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因导管感染导致的生理、心理负担,延长导管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为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道,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导管后,易发生感染、渗血等并发症,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策略及时防范病情恶化,才能有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的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尿漏发生率、感染率、尿管脱出率、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视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因疾病需接受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颈内静脉留置治疗的6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总结出现导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9.70%,观察组为93.75%,观察组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为6.25%,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同时做好导管护理干预工作,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于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出现导管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方法将202例深静脉留置导管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和留置导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留置导管时间〉3个月者观察组有87例(85.3%),对照组有58例(58.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延长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伴出血倾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诊治的血液透析伴出血倾向患者60例,均给予4%枸橼酸钠抗凝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潜血转阴时间、透析后凝血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潜血转阴时间,透析后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P<0.05)。结论血液透析伴出血倾向患者在4%枸橼酸钠抗凝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能够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食管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5例PICC置管化疗的食管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留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留管时间长于对照组,穿刺点出血、导管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依从率81. 03%高于对照组63. 16%,护理满意度93. 10%高于对照组75. 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效果确切,可延长留管时间,提高患者依从率,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88-3989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70例双腔留置导管患者,依照护理措施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双腔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中双腔留置导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815-1816
目的对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集束化护理的实施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根据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护理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负性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患者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转变较大,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同时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可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