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患者P300的变化特点,探讨P300在早期识别V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听觉Oddball程序,测定40例VCI和1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P300,同时测定MMSE,并与影像学特点、相关危险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结果VCI和VD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明显降低(P<0.01,P<0.001),并与MMSE的评分降低显著相关(r=-0.599,P<0.05);以病灶位于额、颞叶者P300的异常更显著;患有糖尿病者P300的异常变化更明显。结论P300波能客观的反映患者的认知机能,且较MMSE敏感,能更早地反映细微的认知障碍或智能障碍;P300测定对于早期确定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及其程度以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有很重要的临床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听觉P300变化特点。方法:对30例陵川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VD患者(痴呆组)和30名健康老年人(正常老人组)应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期应用简明精神状况量表(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痴呆组MMSE(17.52&;#177;3.57)分值低于正常老年人组(26.57&;#177;1.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89,P&;lt;0.01);与正常老年人组相比,痴呆组点靶P300中的P2,N2,P3潜伏期长,P2,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524~4.592.P&;lt;0.05~0.01);而痴呆组P300在3个脑区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痴呆组P300中的P3波潜伏期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r=-0.534,-0.558,-0.529,P均&;lt;0.01)。结论:VD患者的P300有多指标变异;P300变异指标与其认知功能缺损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巡能泰治疗血管性痴呆,提高患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住院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口服巡能泰400mg,bid,6~8wk;对照组26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塞宁50~100mg qd或抵克立得250mg qd,8wk。应用Hachinski缺血量表(MiS)测定,确定为血管性痴呆。应用简易认知量表(MMSE)测试评定智能状况;应用日常生活量表(ADL)测定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前MIS、MMSE及ADL评分对比无显差别并(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定比较显示治疗组ADL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均有所上升,治疗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巡能泰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抗血小板聚集剂,它能有效地改善思的认知功能,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WOND2000C脑诱发电位仪对31例V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进行P300检测,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VD组有明显的认知功能缺损,其MMSE评分为(17.5±3.8)分,低于正常老人组(NC组)的(26.8±1.4)分,P〈0.01。P300表现为P2、N2、P3靶潜伏期延长,靶P2、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1)。治疗后,随着V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恢复,其P300主要表现为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高(P〈0.05)。结论P300有助于反映V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P3指标的变化较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戟素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语言功能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宏宇  吴伟 《现代康复》2001,5(11):29-30
目的:探讨巴戟对血管性痴呆(VD)患的智能改善作用。方法:采用MMSE对巴戟素组和脑复康组进行治疗前后的测试。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MSE总积分分别有显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后总积分值升高比较没有时显差异(P>0.05),但巴戟素对语言项目的改善优于脑复康,结论:巴戟素对VD有一定疗效,效果与脑复康大致相等,在语言项目可能优于脑复康。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认知功能损害及临床特点的差异,为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提供依据。方法:对35例VD患者与34例AD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测查及临床特点作对比研究。结果:①MMSE总分VD组(17.4&;#177;6.0)高于AD组(14.3&;#177;53)(t=3.908,P=0.001),6项因子分VD组高于AD组(t=3.614~3.614,P&;lt;0.05~0.01),VD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②VD组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n/%:27/77,32/93,31/90)明显高于AD组(n/%:10/29,0,0)(x^2=9.583,13.568,112.759,P&;lt;0.05)。③VD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呈波动特点多见,AD多呈缓慢起病,进行性发展。结论:结合VD与AD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及不同的临床特点有助于VD与A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管性痴呆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与血管性痴呆(VD)发生的关系。方法:对43例脑梗死,33例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病人和30例年龄匹配正常人进行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认知能力筛选试验(CCSE)和听觉ERP测试。结果:脑梗死组MMSE,CCSE和ERP的N2和P3峰潜伏期(PL)均与危险因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组的N2PL和P3PL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和中度脑梗死组的MMSE和CCSE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P3PL差异显著(P<0.01),而且ND得分与P3PL呈显著正相关(r=0.373,P&;lt;0.02),脑梗死组MMSE,CCSE和P3PL和异常率分别21%,37%和49% 3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的部位的数量对MMSE,CCSE,ERP和P3PL未见明显影响。结论:ND与卒中后认知障碍有关,与P3PL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灶的部位,数量在VD的发生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临床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1]。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欧洲和美国VD是仅次于AD的第二常见痴呆症,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VD的发病率随年龄直线上升,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3.9%,其中VD占68.5%,居首位,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2]。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疾病或者是由血管性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3,4],包括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非痴(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VaD和混合型痴呆等各种程度及类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在神经内科中,脑卒中是导致血管性痴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5]。研究发现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这其中部分患者并没有达到痴呆的程度,其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对已经痴呆的患者进行干预,常已错过最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当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血管性痴呆发生之前,早期识别和干预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认知损害患者,延缓其进展为痴呆,从而减少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6]。  相似文献   

9.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1]。血管性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是VD的前期,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轻,具有可逆转性,可早期治疗[2]。血管性非痴呆性认知障碍的发病因素涉及大动脉病变、脑出血、小血管病变、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脑静脉病变等[3]。局灶性或全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RSPM)评价认知功能,采用MRI技术测定脑叶和海马体积。结果:①血管性痴呆组P300峰潜伏时(435.57&;#177;89.95)ms较脑梗死组(367.77&;#177;29.14)ms和正常对照组(341.90&;#177;29.27)ms明显延长(F=5.16,P&;lt;0.01)。②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峰潜伏时与MMSE,BSSD评分呈负相关(r=-0.87,-0.89,t=6.89,7.05,P&;lt;0.01)。③血管性痴呆组额叶和颞叶体积【(15.19&;#177;1.51)%,(4.57&;#177;0.51)%】比正常对照组【(16.72&;#177;1.46)%,(4.92&;#177;0.50)%】显著较小(T=2.85,P&;lt;0.01;T=2.21,P&;lt;0.05)。④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峰潜伏时与额叶和颞叶体积呈负相关(r=-0.56,-0.62,t=5.53,6.65,P&;lt;0.01)。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反映与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病理改变,客观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方法及作用机制。方法:给80例VD患服用具有活血醒脑化痰开窍作用的复神益智胶囊,观察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血浆纤维蛋白原(Fb),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MMSE积分平均提高了6.16分,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P<0.05),Fb,血脂降低,血液流变学改善,结论:具有活血开窍,化痰醒脑作用的中药制剂可以改善VD患的智力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将172例轻、中度V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4分)患者进行随机12周行为干预临床研究,其中90例为单盲对照研究,82例为自身对照干预研究.结果随机、单盲干预组较对照组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显著改善,P<0.01;自身对照干预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MMSE、ADL分数已有改善,P<0.05,12周后MMSE、ADL分数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持续有计划地对轻、中度VD患者进行行为干预训练,对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此训练经济、方便,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和坚持.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 方法:筛选64例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08±9.67)岁。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药物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多奈哌齐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治疗后,药物组MMSE总分及ADL水平明显改善(P<0.01),MMSE地点定向及执行功能明显改善(P<0.01),时间定向及记忆改善(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提高(P<0.05);对照组MMSE评分及ADL水平改善(P<0.05),MMSE时间定向明显改善(P<0.01),地点定向及执行功能改善(P<0.05)。P300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MMSE及ADL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MSE子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300潜伏期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300波幅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两者都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及ADL能力,但前者效果更加明显。患者认知功能好转,可能更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凤鹏  郑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04-180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同期同一医院收集的30例VD患者、30例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rife se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BSSD)评定认知功能结果:VD组MMSE评分(15.67&;#177;3.89)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7.10&;#177;1.491分和正常对照组(29.63&;#177;0.72)分(Z=-6.684,-6.861,P&;lt;0.01),脑梗死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936,P&;lt;0.01)。VD组BSSD评分(16.90&;#177;4.32)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8.40&;#177;1.16)分和正常对照组(29.90&;#177;0.31)分(Z=-6.690,-6.986,P&;lt;0.01),脑梗死对照组BSSD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705,P&;lt;0.01)。VD组与脑梗死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P&;lt;0.05或P&;lt;0.01)。V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脑梗死对照组语言复述、注意、计算和短程记忆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结论:VD患者以记忆减退、语言认知相关的功能障碍、视觉空间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在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分,因此了解画钟测验对AD和VD的区分效度,为两者的鉴别提供一种简便易操作的测量工具。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其中AD患者30例,VD患者24例,有严重听视力损害、急性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除外。采用CLOX方法,由两名神经科医师独立、盲法检查画钟测验,两周后由同一名检查者做两次访问,并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D和VD组的人口学特征、MMSE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LOX重测信度Spearman相关系数0.91~0.96,与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等的Spearman相关系数较高,多在0.80以上。轻、中度AD和VD组相比较,CLOX1的P值分别为0.004和0.020,CLOX21的P值分别为0.008和&;lt;0.001,指针分项目的P值分别为0.001和0.015;而CLOX2和其余两个分项目的P值均&;gt;0.05。结论:CLOX具有很好的重测信度和效度,CLOX1,CLOX21和指针分项目可用于AD和VD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与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晓燕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746-3748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与脑脊液中生长抑素、精氨酸加压素(AVP)和阿片肽β-内啡肽(β-E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脑脊液中生长抑素、AVP,β-EP的含量,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脑脊液中NSE的含量。结果:脑脊液中生长抑素、AVP,β-EP,NSE含量,在VD组、无痴呆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lt;0.01),而无痴呆脑梗死组脑脊液中AVP(4.98&;#177;0.43)ng/L,NSE(22.36&;#177;11.42)ng/L显著增高(P&;lt;0.01);VD组生长抑素中生长抑素、AVP,β-EP,NSE含量随痴呆程度的加重,呈递减的趋势(P均&;lt;0.01)。结论:VD与脑脊液中生长抑素、AVP,β-EP,NSE的含量下降呈正相关,对相关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亦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 方法:3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16),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LOTCA评分均有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OTCA的定向力、空间知觉、思维能力,注意力改善更明显(P<0.05),而视知觉、动作运用得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计算机训练能有效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史欣  韩颖  刘青蕊  刘名顺  李真  周庆茹 《临床荟萃》2011,26(12):1040-1044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13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后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CI)组、无痴呆的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分别进行P300和MoCA测试。结果①随认知障碍程度的加深,MoCA评分逐渐降低,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1)。②在诊断VD中,以MMSE为金标准,MoCA敏感度较高(敏感度100%,特异度54.0%,准确度70.8%),P300潜伏期与其类似(敏感度100%,特异度58.6%,准确度73.7%);P300波幅采取两种分界值,敏感度分别为82.0%和44.0%,特异度80.5%和97.7%,准确度81.0%和78.1%。结论 MoCA及P300均随认知障碍程度而改变,可作为认知障碍的监测指标;MoCA和P300潜伏期对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更敏感;P300波幅敏感度低,不能作为判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rnentia,VD)的临床疗效,丰富针灸治疗VD等脑病的思路和途径。方法 采用头针围刺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治疗VD的疗效。共治疗VD26例,以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社会功能活动调查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头针围刺法治疗vD,经统计学处理,其疗效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 头针围刺法治疗VD能改善患的智能指标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机理可能在于针刺调节中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西比灵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V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3例)用西比灵加培磊能治疗,对照组(43例)单用培磊能。结果:两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MMSE评分差异显(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86.8%)较对照组(62.8%)高。结论:西比灵和培磊能是治疗VD的理想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