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身体各系统在组织及生理上均未成熟,出现呼吸衰竭时往往需要用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而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在我院NICU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作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进行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与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的应用及护理。结果: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是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结论: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及合理护理是进一步提高危重患儿的存活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NICU中上呼吸道梗阻的23例新生儿,撤机后不拔管,保留气管插管改用热湿交换器。保留气管插管并联合热湿交换器可以避免机械通气带来的并发症,并因热湿交换器可以调节温湿度、过滤细菌的作用,患儿可以锻炼自主呼吸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我院NICU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内痰培养致病菌株分析,探讨致病菌株感染因素及来源,从而有效控制和管理感染,指导合理用药,减少了通气中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NICU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方法:所有机械通气病例分别于经口腔气管插管时撤离呼吸机拔管前用无菌吸痰管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经气管插管吸取深部痰液及分泌物。种在血平板或SS平板,在35℃孵育18~24h后行革兰氏染色做穿双糖药敏试验。结果:机械通气前气管内痰培养阳性7例,撤机拔管前痰培养阳性18例,大肠埃希杆菌9例,肺炎克雷白杆菌5例,草绿色链球菌4例,铜绿假单孢菌3例,表面葡萄球菌2例、阴沟杆菌2例。结论:机械通气前菌株变化与年龄,宫内感染情况,分娩方式等因素有关。生后3d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生后3d以后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在通气治疗中痰培养阳性率及致病菌株变化与插管通气时间有关,且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贺芬萍 《当代护士》2002,(12):31-3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NICU病房中最常见的医源性肺部感染,新生儿由于其免疫功能不完善,在较长时间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时,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会因气管插管、气道刺激而受损,加上吸痰等操作,增加了感染机会.本文对6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NICU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与非VAP组,以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等15个因素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各危险因素与VAP的相关性。结果 90例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 49例,发生率为54.4%。在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气管内吸引、留置胃管、再插管、肺透明膜病、营养不良、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应用方面,VAP组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内吸引和再插管,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等措施可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管理的效果和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89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吸痰间隔时间和吸痰效果.结果 治疗组吸痰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组吸痰效果优良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吸痰次数,延长间隔时间.提高吸痰效果,从而减少护理操作对患儿的刺激,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新生儿人工气道管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坤 《护理研究》2006,20(26):2415
气管切开病人机械通气时通常将插管直接与呼吸机直角型接头相接,气管插管随翻身、呼吸机及管道的活动易发生移位或脱出,不仅给病人带来机械刺激,而且危险性大。为此,从2003年4月起将螺旋软管应用于5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病人,效果满意。1方法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管道直角接头之间连接长度为5cm~10cm、直径为2cm~4cm螺旋软管。2优点气管切开插管不易随体位、呼吸机管道的活动而移位、脱出,减少了对病人的机械刺激,且方法简便、实用。螺旋软管在气管切开病人机械通气中的应用@郑坤!133000$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相似文献   

9.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志强  谢灿茂 《新医学》2011,42(7):421-425,429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类型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及时气管插管是提高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各种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指征有所不同。具备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缺氧、严重酸中毒、严重呼吸肌疲劳等条件之一是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通常指征。对于呼吸衰竭较严重而又一时无法确认是否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试行非机械通气治疗或无创正压通气。对治疗1~2h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者,则应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ARDS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效果欠佳,应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0.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身体各系统住组织及生理上均未成熟,出现呼吸衰竭时往往需要用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而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住危币患儿中的应  相似文献   

11.
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春  鲁萍  陈明丽 《护理学报》2009,16(19):58-60
目的探讨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对4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取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脱管次数、口腔黏膜损伤及护理工作量。结果观察组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脱管次数、口腔黏膜损伤及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大量分泌物的患儿行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预防气管插管脱管,减少口腔黏膜的损伤及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营养摄入情况,并分析影响新生儿营养摄入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医院NICU治疗期间营养不良72例新生儿资料,作为营养不良组,并选取同时期医院NICU治疗期间营养正常72例正常新生儿资料作为营养正常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详细填写2组新生儿的基线资料,纳入全部可能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NICU新生儿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的日龄、机械通气时间、原发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床旁操作或外出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龄小、机械通气时间长、原发病为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床旁操作或外出检查均是NICU新生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P0.05)。结论日龄小、机械通气时间长、原发病为NRDS、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床旁操作或外出检查可能会增加NICU新生儿营养不良的风险,该类新生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V)治疗48h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为MV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新生儿专业的快速发展,呼吸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广泛应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益增多,成为影响高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发病率、病原学、高危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预防的护理措施。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了解呼吸科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置管期间的舒适需求,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立意取样法抽取呼吸科8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患者插管期间的不舒适体验表现为:气管插管的存在导致患者不能咳嗽和吞咽,引起局部刺激;吸痰使患者感觉不适、疼痛及憋气;忍受喉部疼痛、呼吸困难、口干、身体约束、穿刺疼痛等其他疼痛经历及紧张恐惧和不安全感。结论医务人员可通过减轻气管插管和吸痰刺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重视患者的重症疾病状态,减轻治疗干预措施造成患者躯体的痛苦,以及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不安全感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镇静拔管法在婴幼儿解除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镇静拔管法在解除婴幼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以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将77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的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干预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解除机械通气的方式,干预组采取镇静拔管法解除机械通气。结果镇静拔管法在解除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有明显优势,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者达94%,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结论适度镇静不仅对患儿呼吸功能没有抑制,并且可以保证患儿充分安静,减少呼吸做功和心脏耗氧,减少拔除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刺激,有利于顺利解除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生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危患者,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探讨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和经咽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方法 符合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指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简称纤支镜组)和经咽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简称喉镜组),人工气道建立成功后,接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纤支镜组与喉镜组在插管时间[(3.7±1.9),(5.5±2.9)min]、一次插管的成功率(92.6%,69.6%)及损伤性鼻出血(3.7%,26.1%)方面统计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准备气管插管用物时要备好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和经鼻咽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用物,确保配合医生缩短插管操作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快速、安全、准确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因治疗、护理、检查等导致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高,且患者因气管插管、镇静等原因无法主诉,加之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操作性疼痛的认识不足,导致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操作性疼痛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ICU住院体验。因此,本研究综述成人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操作性疼痛评估方法及致痛性操作的疼痛管理方案,以期更好地管理成人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操作性疼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很多危重患者重新获得了生命.但有些患者在撤离呼吸机拔气管插管后易并发喉头水肿.为减少拔气管插管后喉头水肿发生率,减少再次气管插管率,本研究观察了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成人气管插管后喉头水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流程.方法:介绍30例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气管插管的准备及配合;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病情观察,气道护理,基础护理;撤机护理以及家长的心理支持.结果:30例患儿除家长放弃治疗4例外,26例顺利撤机并治愈出院.本组病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为13.33%.结论:规范的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流程能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35例,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比较吸痰前后患儿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前后患儿SpO2、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能有效清理气道分泌物,且对患儿生理指标的影响小,能降低耗材和费用,省时,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