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 (Nif)对野百合碱 (MCT)诱发慢性炎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方法 3 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Nif治疗组 ,每组 11只。予MCT (5 0mg/kg)制做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后 ,分别给Nif组及模型组大鼠连续灌胃Nif(2 0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 2 1d。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 ;处死大鼠后 ,称量肺湿重 (wW )、右心室自由壁 (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 (LV S)重 ,计算右心肥厚指数 (RV/LV S)。结果Nif能明显降低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及RV/LV S(P <0 0 1) ,但对wW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长期使用Nif能有效防治MCT所致肺动脉高压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背景:肺的功能和结构改变致肺动脉高压是导致肺心病的先决条件,中药肺心合剂能够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中药肺心合剂与硝苯地平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的逆转效应。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系、一所医学院附属医院、一所省级医院中医科。方法:利用野百合碱(50mg/kg)复制大鼠肺心病模型。雄性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心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硝苯地平组,每组lO只。分别于制模后14d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8d。处死动物后,利用特殊染色结合病理图象分析方法,测定肺小动脉病理及其形态计量学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光镜观察及肺小动脉图象分析。②各组肺小动脉管壁中膜厚度.管壁中膜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结果:肺心合剂及硝苯地平均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的肺血管重构(P&;lt;0.01)。以肺心合剂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但治疗组各指标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肺心合剂能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肺腺泡内动脉结构变化,探讨外源性NO是否对肺高压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阻抑作用。方法:建立大鼠MCT肺高压模型,在其形成过程和形成后采用NO吸入,检测大鼠RVSP和心脏右室/(左室 室间隔)[RV/(LV S)]、肺腺泡内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MT%)、单位面积内肌性动脉数量及其所占血管总数的百分比(MA%)。结果:腹腔内注射MCT第一周时RVSP已升高,第三周时形成明显肺动脉高压,伴右心室肥厚、肺小动脉中膜增厚,肺IAPA的肌性动脉百分比增加。MCT大鼠同时问断长期吸入NO,可见RVSP下降,IAPA肌化程度减轻,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减轻,右心室肥厚指标RV/(LV S)减小,但与正常组相比较,仍差异显著。结论:间断长期吸入NO可使肺动脉高压的产生减缓,程度减轻。显示其可以部分阻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对已形成的肺动脉高压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肺心合剂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肺心合剂对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利用野百合碱(50 mg/kg)复制大鼠肺心病模型.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心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硝苯地平组6组,每组10只.分别于制模后14 d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8 d.处死动物后,利用特殊染色结合病理图像分析方法测定肺小动脉病理(光镜下观察和弹力纤维染色切片)及其形态计量学(指标为与终末细支气管伴行的肺小动脉管壁中膜厚度、外径、管壁面积、室管腔面积以及与血管外径的比值).结果:肺心合剂及硝苯地平均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的肺血管重构(P均<0.01),以肺心合剂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但治疗组各指标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肺心合剂能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预防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和茶多酚组,后两组置于低氧舱内4周,每组各8只.每日低氧前茶多酚组予茶多酚200 mg/(kg·d)灌胃,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程度、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凋亡、肺组织Smac mRNA表达水平.结果:茶多酚显著降低mPAP,减轻右心室肥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上调Smac基因表达,促进PASMC凋亡(P< 0.01或P< 0.05).结论:茶多酚预防肺动脉高压可能是通过促进Smac基因表达,促进PASMC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唐丽  吴尚洁  邢西迁  甘烨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2):2131-213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可能治疗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MCT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S组)。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血管内皮p38 MAP激酶(p38 MAPK)的表达。结果:与MCT组比较,AS组大鼠的mPAP、RVHI和p38 MAPK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可能通过抑制肺血管内皮p38 MAPK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心一号对野百合碱(MCT)诱发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雄性W 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组、硝苯吡啶治疗组及肺心一号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1只。分别于造模后14天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8天。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以非平衡法测定静脉血浆内皮素(ET-1)水平;处死大鼠后,称量肺湿重(wW)、右心室自由壁(RV)重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结果肺心一号和硝苯吡啶均能明显降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wW、RV/LV+S及血浆ET-1水平(P〈0.05,或P〈0.01),以肺心一号高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肺心一号能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血浆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肺的功能和结构改变致肺动脉高压是导致肺心病的先决条件,中药肺心合剂能够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中药肺心合剂与硝苯地平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的逆转效应.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系、一所医学院附属医院、一所省级医院中医科.方法利用野百合碱(50 mg/kg)复制大鼠肺心病模型.雄性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心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硝苯地平组,每组10只.分别于制模后14 d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8 d.处死动物后,利用特殊染色结合病理图象分析方法,测定肺小动脉病理及其形态计量学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光镜观察及肺小动脉图象分析.②各组肺小动脉管壁中膜厚度,管壁中膜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结果肺心合剂及硝苯地平均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的肺血管重构(P<0.01),以肺心合剂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但治疗组各指标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肺心合剂能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以及内皮间质转化(EndMT)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硫氢化钠(NaHS)组和炔丙基甘氨(PAG,H2S合成抑制剂)组。模型组、NaHS组和PAG组大鼠予以一次性腹腔注射MCT(60mg/kg)制备PAH模型,7d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NaHS(1mg·kg-1·d-1)、PAG(10mg·kg-1·d-1)干预14d。MCT注射21d后,通过右心导管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随后处死大鼠,评估肺动脉重构和肺动脉EndMT情况。另将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予以0.9%氯化钠溶液或NaHS(50、100、200μmol/L)预处理2h,然后予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0ng/mL)刺激1h、3d、10d,分别观察Snail的表达、EndMT情况及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肺组织Snail水平均升高(P<0.05),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P<0.05)。予以NaHS干预后,这一趋势被逆转;而予以PAG干预后,相关指标则进一步恶化(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HPAECs梭形细胞增加,α-SMA、Snail表达升高(P<0.05),VE-cadherin表达减少(P<0.05);NaHS预处理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1诱导的HPAECs形态学变化及α-SMA、VE-cadherin和Snail表达水平变化。结论:H2S可减轻MCT诱导的PAH,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肺动脉EndMT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肥大细胞及IL-6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MCT组、H_2S组和control组,每组8只。MCT组:野百合碱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H_2S组野百合碱60mg/kg一次注射,并且每天腹腔注射NaHS(56μmol/kg)1 ml;control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周后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右心肥厚指数[RV/(LV+S)];甲苯胺蓝染色测定大鼠肺组织切片中肥大细胞数量及脱颗粒肥大细胞比例;检测大鼠血浆中IL-6及H_2S的含量。结果 3周后,MCT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右心肥厚指数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肥大细胞计数和脱颗粒肥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浆IL-6升高,而H_2S降低。而H_2S组能明显抑制肺动脉平均压力增高及右心肥厚指数的增加,肥大细胞计数较MCT组降低(单位:n/10mm2,12.14±3.72比24.67±4.46,P0.05);脱颗粒肥大细胞比例降低[(29.31±6.71)%比(52.15±9.65)%,P0.05];同时H_2S组与MCT组相比,血浆中IL-6降低,H_2S升高,P0.05。结论硫化氢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聚集、脱颗粒,以及抑制IL-6的释放抑制肺动脉高压形成。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表明,硝苯地平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对于其扩张血管的机制,目前仍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氧化氮(NO)及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的动物实验中心.材料本实验于2002-04/2002-05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动物为近交SHR大鼠21只,体质量(300±20)g,由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正常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7只. 方法对照组、正常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硝苯地平控释剂(拜新同)溶液(0.3 g/L)10 mL/kg和3 mL/kg,1次/d,连续15 d.末次给药后摘眼球取血并取大鼠心、肺分别测定血清NO和iNOS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NO含量、iNOS活性比较.结果灌胃15 d后,正常剂量组的NO含量与对照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剂量组心、肺组织块中iNOS活性降低,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提高血清NO的含量,并且能对抗血压增高所造成的iNOS的活性增强(或二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转移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的预防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被随机分为常氧(N)组、低氧(H)组、低氧LacZ(H-LacZ)组和低氧eNOS(H-eNOS)组,每组6只.经气道转基因,H-eNOS组注入5×1012 pfu/L AdCMVceNOS 50μl,重复12次,H-LacZ组注入等量AdCMVLacZ,其他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3 d后建立大鼠CHPH模型.低氧结束后(2周)检测血动力学指标[体循环平均动脉压(MSAP)、心率(HR)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小血管肌化程度(肺小血管中肌型动脉所占比例)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并行肺组织eNOS蛋白检测及环磷酸鸟苷(cGMP)和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结果 H-eNOS组大鼠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和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低于H组与H-LacZ组,明显高于N组(P均<0.01);各组大鼠HR和MS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和H-LacZ组eNOS蛋白含量明显高于N组,低于H-eNOS组(P均<0.01);H组和H-LaeZ组大鼠肺组织NO含量明显低于N组,而H-eNOS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N、H和H-LacZ组大鼠肺组织cGMP含量明显低于H-eNOS组(P均<0.01),且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气道eNOS基因转移,可增强肺组织eNOS活性,增加NO/cGMP含量,减少大鼠CHP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含量变化情况及“神农33”注射液对PAF及ALI的影响。方法:给Wistar大鼠静脉注射LPS,制成ALI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LPS攻击后1小时大鼠血浆PAF含量,观察LPS攻击后3小时大鼠肺湿、干重,光镜观察大鼠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ALI组动物的肺湿重、湿干重比、肺含水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肺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且严重。ALI组大鼠血浆PA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独给予“神农33”注射液无明显降低PAF的作用(P>0.05),而以“神农33”注射液保护的大鼠PAF含量明显低于ALI组,同时肺损伤也较轻。结论:PAF在LPS诱导的ALI中起重要作用,“神农33”注射液有拮抗PAF及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早产儿和窒息儿肺动脉高压时肺静脉血流频谱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对出生后48 h内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早产儿和窒息儿133例(其中轻度42例,中度75例,中度16例)及正常对照组52例,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对比分析肺静脉血流频谱参数变化。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肺静脉血流频谱各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肺静脉频谱中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Sp)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Dp)、心房收缩期速度和持续时间(Ar、AT)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的二尖瓣E/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组E/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的EF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组EF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和窒息儿肺动脉高压时肺静脉频谱变化与肺动脉高压程度相关,肺静脉血流频谱可以为临床进一步了解肺动脉高压时左心功能早期受损情况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5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干预组。模型组、干预组分别给予内毒素(LPS)尾静脉注射,1h后,干预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尾静脉注射。三组分别选取2,4,6h三个观察点,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IL-1β,IL-8的含量及Wright-Giermsa染色计中性粒细胞的比例(ωPMN),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测湿干质量比值(W/D)。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4,6h三个观察点,模型组BALF中TNF-α,IL-1β,IL-8的含量及ωPMN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W/D明显增加(P<0.01),且病理损伤程度明显重于空白组。干预组BALF中TNF-α,IL-1β,IL-8的含量及ωPMN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W/D明显减少(P<0.01)且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抑制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急性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频谱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评价作用。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68只,体重180~220 g,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2%野百合碱50 mg/kg造模,以肺动脉收缩压大于30 mmHg(1 mmHg=0.133 kPa)为模型成功的标准。第28天造模成功103只,随机选取8只进行模型检测,其余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贝前列素组、西地那非组、波生坦组,每组24只,余23只为安慰剂组。灌胃治疗2周后进行上腔静脉超声检测及右心导管测量右心室压及肺动脉收缩压。 结果造模成功并测得肺动脉压力、进行上腔静脉超声检测的大鼠55只。大鼠模型体重减轻,肺动脉压增高,其中波生坦组肺动脉压力最高,与上腔静脉AR/S比值、上腔静脉S波相关性好。超声心动图检测上腔静脉血流频谱提示肺动脉高压大鼠AR/S增高,S波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示肺动脉收缩压与上腔静脉血流频谱参数AR/S明显相关(右侧AR/S:Y=50.07X+24.62,R2=0.302,P<0.01;左侧AR/S:r=0.491,P<0.01)。从用药后的自然死亡率分析,每组死亡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胸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以安慰剂和波生坦组较重,波生坦组在3种治疗药物中死亡率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光镜下显示:模型组、安慰剂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肺小动脉均出现不同程度中膜增厚,管腔变小,平滑肌增生。正常组肺小动脉未见明确异常。 结论右上腔静脉频谱AR/S与肺动脉收缩压相关性良好,可作为多普勒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主要探讨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及大黄对其影响。方法 在雄性Wistar大鼠利用舌下静脉注射LPS复制ALI动物模型,动物分为4组:LPS组,对照组,大黄治疗组,地塞米松组。观察大体标本,组织病理以及生物学标志: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肺血管通透性和肺泡通透性指数。同时测定血浆NO和肺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控制性肺通气在单肺萎陷的开胸手术动物模型中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30只大鼠建立单肺萎陷的开胸手术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术中实施控制性肺通气,对照组术中进行常规肺通气。术毕取肺标本。将肺病理学积分、肺湿干比、肺组织匀浆内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1作为肺水肿严重程度的指标,记录检测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肺湿干比(5.053±0.618 vs 4.124±0.519,P<0.05)及肺组织匀浆内ET-1[(2.288±0.341)pg/ml vs(1.597±0.415)pg/ml,P<0.05]明显升高,肺组织匀浆内NOS降低[(1.266±0.409)U/mg蛋白vs(1.909±0.494)U/mg蛋白,P<0.05]。光镜下实验组、对照组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水肿、肺泡出血,以对照组更严重。结论单肺萎陷的开胸手术中采取控制性肺通气能有效降低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