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除外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其Crouse积分,观察3组之间IMT、Crouse积分的差异和相关性;冠脉造影检查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再将以上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采用Gensini评分评判严重程度,观察各组之间Gensini评分的差异,并将IMT、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MI、UA组与对照组IMT值及Crouse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IMT值及Crouse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36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14例),男417例,女219例;平均年龄(63.68±9.85)岁,其中单支病变组322例,双支病变组174例,三支病变组140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RDW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RDW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RDW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DW与Gensini积分存在正相关(r=0.133,P0.01),线性相关性良好,RDW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性的升高)而升高。结论:RDW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血清RDW越高,其生物学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以98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狭窄≥50%者57例为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者41例为对照组,并进行Gensini积分.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并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D组多支病变、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别为42.65±4.33、24.70±2.29和15.36±3.06,颈动脉IMT分别为(1.37±0.16)mm、(1.21±0.14)mm和(0.92±0.11)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分别为2.05±0.17、1.29±0.18和0.36±0.0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IMI及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密切相关.高频超声能早期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对有效预防CA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98例拟诊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非冠心病组(50例)和冠心病组(148例);并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56例)及多支病变组(44例)并进行Gensini积分。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IMT及斑块Crouse积分情况,并对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D组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别为45.06±7.27、30.83±4.50、24.83±4.94和13.75±1.74,颈动脉IMT分别为(2.13±0.32)mm、(1.68±0.14)mm、(1.12±0.13)mm和(0.93±0.17)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分别为2.85±1.21、1.62±0.14、1.03±0.09、0.29±0.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范围有密切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筛查CAD和评价抗动脉硬化治疗疗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 (IBS)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3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和 2 8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颈动脉斑块数量和性质、内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背向散射积分校正值 (IBS % )的差别。结果 AMI组和UAP组软斑检出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其IBS %值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 (P <0 .0 0 1) ;IMT值AMI组、UAP组和SAP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明显不同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应用IBS可以客观、定量评价颈动脉斑块性质 ,可能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和冠心病预防措施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评估颈动脉超声对ACS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156例行冠脉造影的ACS、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病变(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无斑块及其斑块性质)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与稳定型心绞痛和非冠心病组比较,ACS患者颈动脉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发生率高,冠脉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病变呈正相关,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预测ACS敏感性68.3%,特异性85.6%,诊断符合率83.0%。结论 ACS患者颈动脉斑块多为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其颈动脉病变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一致,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早期预测ACS。  相似文献   

7.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心脏事件预测的可能性。方法 将 2 33例疑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 ,同时随访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及斑块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心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2 33例患者有 14 0例颈动脉超声阳性即IMT≥ 0 .8mm(6 0 .1% ) ,颈动脉超声阳性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吸烟、家族史、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造影二支病变、冠状动脉造影三支病变、超声心动图异常、运动平板试验异常、异常Q波、ST段改变呈正相关 (P <0 .0 5 ) ;2 33例随访率为 94 .8% ,有 4 6例患者发生 4 8件心脏事件 ,其发生与体重指数、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造影二支病变、冠状动脉造影三支病变、颈动脉超声阳性、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且关系密切 (P <0 .0 5 )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影响 ,显示颈动脉超声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心脏事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关系密切 ,颈动脉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220例疑似CHD病例,全部进行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病例分为CHD组和非CHD组(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分界线,<50%为非CHD组,≥50%为CHD组),CHD组患者158例,非CHD组患者62例,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 CHD组患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非CHD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CHD组,Hcy显著低于非CHD组。IMT、Crouse及Gensini积分随病变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IMT≥1.0预测CHD的诊断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72.6%,阳性预测值为88.6%,阴性预测值为63.4%。结论 IMT及粥样硬化斑块与CHD的病情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筛查CHD及评价治疗疗效的指标,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准确度高等优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相关性,了解IMT在预测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62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抑郁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关系。方法将146名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无抑郁症状组、可疑抑郁症状组、明确抑郁症状组。比较三组冠脉Gensini积分。结果3组之间Gensini积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MD量表评分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244,P<0.01)。结论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抑郁障碍程度成正相关,抑郁障碍对冠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清中CXC趋化因子16(CXCL16)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7例,对照组1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XCLt6浓度并作比较,同时研究其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XCL16在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UAP组和AMI组中显著升高,分剐为(2133.7±663.9)μg/LVS(2805.2±601.5)μg/L、(2827.6±677.4)μg/L(均P〈0.01);UAP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6与TNF-α及Gensini积分之间无线性相关(r=0.154、0.195,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NF-α在SAP组、UAP组和AMI组中显著升高(均P〈0.01),其中UAP组高于SAP组(P〈0.01),AMI组高于UAP组(P〈0.01)。与SAP组相比,Gensini积分在UAP组和AMI组中显著升高(P〈0.01),UAP组与AM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CXCL6水平升高可能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冠脉造影检查确定入选对象并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共99例。依据Gensini积分分为对照组、Gensini积分<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分析各组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组血浆YKL-40、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在AMI组、UAP组、SAP组依次降低;且随着Gensini积分升高,血浆YKL-40、Hcy及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病变越重、斑块越不稳定,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为评价标准)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n=5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n=20)、非冠心病患者(NCHD组,n=23)的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痛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和S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7,P〈0.01),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6,P〈O.01)。结论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患者,表明该指标可能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进一步提示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所有患者HIF_1a、VEGF水平。结果AMI组、UAP组HIF-1α和VEO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HIF-1α(117.6±28.6)pg/L、(110.2±17.1)pg/L vs (49.9士20.5)pg/L、(43.1±16.3)pg/L,VEGF(215.0±51.5)ng/L、(194.4±38.4)ng/L vs (94.3±34.2)ng/L、(90.3±32.9)ng/L(均P〈0.01);SAP组VEOF、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CHD患者血清HIF-1α、VEG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VEGF浓度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HIF-1α、VEO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无关,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有关,可能是斑块的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据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对不同组别患者RDW水平、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血脂水平、Hcy、hs-CRP及WBC的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SAP、UAP、AMI组RDW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AMI组与UAP、SAP组相比RDW值更高,差异显著(P0.01);RDW值随Gensini积分增加依次增大(P0.05),两者呈直线正相关(P0.01);患者中的血脂、hs-CRP、WBC、Hcy水平与RDW均存在正相关。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76例,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另选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TNF-α及IL-8等,所有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后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情况,比较各组TNF-α和IL-8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三组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P组中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中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在冠心病患者中双支病变组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而多支病变组TNF-α和IL-8水平也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Gensini积分越高,TNF-α和IL-8水平也越高(P<0.01),TNF-α和IL-8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4、0.669,P<0.01),且IL-8和TNF-α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患者TNF-α和IL-8水平明显增高,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临床上检测TNF-α和IL-8可预测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并评价血清PLGF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ACS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确诊),正常对照组40例,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PLGF的水平,同时记录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分别与血清PLGF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PLGF水平高于SAP组(36.80±25.18)ng/L vs.(18.40±4.60)ng/L,(P〈0.05),SAP组血清PL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8.40±4.60)ng/L vs.(10.09±3.22)ng/L(P〈0.05),血清PLGF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r=0.753,P〈0.05)和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r=0.735,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血清PLGF水平明显增高,测定血清PLGF水平有可能有助于ACS的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CA)、髂总动脉(CIA)、股动脉(FA)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115例冠状动脉造影受检者进行CA、CIA、FA超声检查,对各动脉TMT、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单因素t检验、X^2检验和多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Logistic模式回归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组CA、CIA、FA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Logistic回归显示,CA、CIA和FA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显著性相关(β分别为2.147、2.813和3.204,P分别<0.05、<0.01、<0.005;比数比分别为8.797、16.666和24.642,P均<0.001); 逐渐回归显示,CIA、FA的IMT与冠脉造影Gensini′s评分显著正相关(P<0.0001)。CIA、FA的IMT每增加1mm,LOS(1+Gensini′s评分)分别与增加0.20、0.19;CA的IMT与LOG(1+Gensini′s评分)也呈显著相关(P<0.05)。CIA粥样硬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呈显著正相关(P<0.05)。CA、CIA、FA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87%和88%,两处为阳性的阳性预测值高达92%-98%,三处均为阳性的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CIA、FA粥样硬化是两上独立的、与冠心病显著相关的因素,可作为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间接指标和窗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nti-oxLDL)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科诊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anti-oxLDL水平,比较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组(冠状动脉无狭窄)血清anti-oxLDL水平低,SAP组、UAP组和AMI组的血清anti-ox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anti-oxLDL水平亦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anti-oxLDL水平与冠心病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anti-oxLDL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正相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