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50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50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的护理方法。包括对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采取严密的术后监测、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等。认为护士正确识别并及早发现肾功能延迟恢复,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顺利渡过此期至关重要。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并发症的潜在性较高,因此重视对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病情的观察和有关生化指标的检测是促进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8例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均成功度过围术期,有2例(11.1%)受者术后发生感染,体温升高、白细胞及中性比例增高,经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有4例(22.2%)受者发生移植肾肾功能恢复延迟,经对症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应严格监控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液体出入量和免疫抑制剂用量,密切观察其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和移植肾排斥的症状、体征等,从而促进受者移植肾肾功能的尽早恢复,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亲属活体问肾移植数量明显增加,供肾者的安全性及亲属活体供肾的移植质量受到日益重视.目的:总结40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泌尿外科在2007-06/2008-08共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0例,回顾分析供、受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尸肾移植40例,将亲属活体间肾移植受者与尸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外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供者手术时间仅1.0~2.0 h,供肾热缺血时间15 S左右,冷缺血时间1.0~2.0 h,围手术期间未发生外科及内科并发症.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快,前3 d尿量500~1 000 mL/h,1周左右血肌酐水平均可降至正常.随访至今,所有供、受者均正常生存,移植肾功能均保持在正常范围.活体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尸肾移植.开放切取供肾手术时间短、热缺血时间短,在手术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的术前致敏状态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1209例肾移植受者术前的致敏状况[包括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水平及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类型]与肾移植效果[包括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及移植肾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209例中97例PRA阳性,其中轻度致敏62例(5.1%),中度致敏20例(1.7%),高度致敏15例(1.2%).97例致敏受者共检出HLAⅠ类抗体阳性54例,HLAⅡ类抗体阳性32例,HLAⅠ和HLAⅡ类抗体均阳性11例.PRA阳性各组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和肾功能延迟恢复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均为P<0.01).HLAⅠ和HLAⅡ类抗体均阳性组的肾功能延迟恢复率(45%)明显高于Ⅰ类或Ⅱ类抗体阳性组(分别15%和19%).致敏受者的移植肾存活率也低于非致敏受者(P<0.01).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前致敏状态对肾移植效果有明显影响.术前检测致敏状态相关指标,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受者对供体的致敏状态,预测移植的效果,指导配型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8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包括供者因素和受者因素,而受着因素有肾前性因素、肾性因素、肾后性因素。认为应充分了解取肾、植肾过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尿比重、肾功能、电解质变化,规范用药,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等。85例患者中,78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1例冲击治疗引起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肌酐维持在200~300μmol/L已1年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 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影响本中心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寻找可能预测DGF发生的指标。方法对象为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治疗的150例受者,其中24例发生DGF;对可能影响DGF发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者术前透析类型、PRA水平、性别与DGF的发生无关;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GF的发生与受者术后体内容量指标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提示术后第二个24h的尿量可以判断受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论本中心在有效控制DGF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发现移植受者术后体内容量的变化与DGF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术后第二个24h尿量对于预测DGF是否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活体供肾肾移植关系到供受者双方的生命,要求手术确保供受者安全,手术风险大,技术要求高,为保证供者的安全,如何选择供肾的切取方式十分关键.目的:总结 37 例经背腰十二肋切口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泌尿外科 2007-06/2008-08 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患者 40 例,其中 37 例采用经背腰十二肋小切口术式切取亲属活体供肾,回顾分析供、受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尸肾移植 40 例,将亲属活体间肾移植受者与尸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外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37 例手术均成功,供肾切取手术时间仅1.0~2.0 h,供肾热缺血时间约 15 s,冷缺血时间 1.0~2.0 h,术中出血不多,围手术期间未发生外科及内科并发症.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快,1 周左右血肌酐水平均可降至正常.随访至今,所有供、受者均正常生存,移植肾功能均保持在正常范围.活体.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尸肾移植.提示经背腰十二肋切口开放切取供肾手术除了有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短等优点外,在手术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质量高,术后人/肾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肾功能不全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且决定其预后,探讨1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的治疗体会。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2005-04采用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男性,46岁,经严格的配型及常规检查,发现其胞兄为适合的亲体供者,经供、受者双方同意,结合病情资料并复习文献,先制订出详细治疗方案,然后行亲体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①供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7天拆线出院,肾功能正常。②受者肾移植术后第3天,血肌酐降至98.2μmol/L,肌酐清除率为45.7mL/min,肾功能恢复正常;干细胞移植术后第13天,查血红蛋白为54g/L、白细胞为4.0×109L-1、中性粒细胞为1.92×109L-1、血小板为30×109L-1,受者造血功能逐步重建,同时抽血行短片段串联重复的嵌合体监测证实受者造血干细胞基因型为完全供者型,说明受者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重建。结论: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供、受者的良好配型是移植进行的必备基本条件;另外,术后初期患者处于完全性免疫缺陷状态,故手术后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抗感染治疗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受者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次,2次/d,静脉滴注,连续7d。比较2组术后第1~7天24h尿量、血肌酐水平,术后第5、10天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肾功能延迟恢复与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5.63%)低于对照组(11.26%)(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6.49%)与对照组(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6天24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术后第1~5天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第5、10天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应用红花黄色素可降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术后3~12个月肾移植受者的情感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1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深入访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不安感、心理认同的改变、主观社会支持、亏欠家人、自由感。结论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肾移植受者的情感体验,积极做好心理干预,疏通心理障碍,提高受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了解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 mopathy,TAO)患者的患病体验,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TA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Nancy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AO患者的患病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生活里的多方面受到影响、就医经历坎坷、应对方式多样、渴望社会支持、期待治疗效果。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TAO患者的患病体验,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呼吁家庭、社会多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ICD) and their families. The methodology used was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y. Un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three family members and three ICD recipients. Using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outlined by van Manen, the participants transcribed texts were analysed looking for similar concepts and ideas that developed into themes that explicated the meaning of this phenomena. The themes that emerged were: dependence, which encompassed their perceptions about the life-saving device; the memory of their first defibrillation experience; lifestyle changes, which incorporated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lack of control, which highlighted feelings such as fear, anxiety and powerlessness; mind game, which illustrated psychological challenges; and the issue of security, demonstrating how 'being there' and not 'being there' impacted on their everyday lives. The long-term outcomes of living with an ICD a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all health-care providers. 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everyday activities of recipients, the lifestyle changes they have made, the emo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vice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ping strategies that the participants have adop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ill allow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be better prepared to provide 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ICD recip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regards to issues related to insertion of the device during the postinsertion recovery period and for long-term management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深入了解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疾病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4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就诊或住院的11例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疾病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1)不良生理体验,包括疼痛、疲劳;(2)负性心理体验,包括遭受他人的伤害、对自我的偏见、对疾病的恐惧、对未来的担忧;(3)疾病应对方式,包括抵触与抗拒、妥协与屈服、接纳与调适;(4)正性心理体验,包括感受到他人关爱、获得自我成长。结论 儿科医护人员应重视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身心感受,针对性地给予科学、有效的干预,以促进其身心舒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深入了解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11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有效沟通的缺失、难以忍受的处境、失控的情绪和矛盾的自我观。 结论 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在心理关怀、心理成长及自我情绪调节方面存在诸多需求与困扰,临床护理人员需结合其心理感受提供临床心理护理,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痛苦体验,为实施全人照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17年5-7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12例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心理痛苦评分(Distress Thermometer,DT)均≥4分,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访谈内容,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生理方面,对患者痛苦最大的前3位症状包括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心理方面,主要存在担心、恐惧、病耻感及自我负担感;家庭社会方面,经济问题、无精力照顾孩子和老人、家属过分关心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痛苦;灵性方面,患者主要存在失去希望、绝望、自杀意图,怨天尤人,感叹不公,不放心,孤立隔绝等问题。结论: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存在身、心、社、灵等多方面心理痛苦,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在重视患者症状管理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痛苦体验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做到全人照顾,提高患者终末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Purpos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and describe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young adult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Korea.MethodsFifteen young adult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March to August 2019 through in-depth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analyzed using Colaizzi's phenomenological method.ResultsTheir experiences about the arduous journey of heart transplant surgery and life after surgery were captured in four themes: (1) unwelcome rebirth without vitality, (2) facing unreachable ordinary tasks in life, (3) lifestyle bordering between burdensome and self-valued, and (4) finding the true meaning of a newly given life.ConclusionYoung adult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struggled with the burdens of their health problems, which impacted their employment and relationships. The participants' lifelong challenges and psychological turbulence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provide guidanc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understand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45岁以上一线护士的职业心理体验和需求,为管理者制定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4名45岁以上一线护士。结果通过对资料阅读、分析和整理提出5个主题:一线大龄护士职业心理变化、日益加重的生理性疲劳、家庭压力增大、追求非临床一线工作的心理和日益积累的工作经验。结论45岁以上一线护士存在不同程度工作疲惫感,但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一线大龄护士的身心健康,合理调整工作岗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真实经历,探索舒适护理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四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半开放式的访谈,并进行分析。结果:生理体验:饮食习惯改变的不适应及规律饮食带来的舒适感,白日过度嗜睡和频繁醒转所致失眠的改善,卧床排泄的不习惯与帮助解决问题方法的满意,介入治疗后活动耐力的提高,对疼痛的无奈与对医护人员的信赖,良好的病室环境感觉舒适;心理体验:患病后有自尊受损、抑郁、悲观、恐惧,自我认知与调整,舒适护理对心理的帮助;社会体验:对关爱的感动,对忽略的无奈,经济方面的压力,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灵性体验:相信科学,忠于信仰。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舒适护理体验的调查,使其在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的舒适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了解部队手足多汗症患者的患病体验,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3-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8例未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手足多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根据Giorgi的6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手足多汗症患者的患病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就医态度多样、生理状态不舒适、心理状态不良、社会角色弱化、应对方式较积极。结论医护人员及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办法普及手足多汗症的相关知识,帮助手足多汗症患者进行系统的自我症状管理,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并强化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