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冠脉)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是指冠脉左主干狭窄>50%或闭塞,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段狭窄≥70%。冠脉左主干输送血液予前降支、回旋支,大部分左室心肌血液来自左冠脉主干的供应,因此,左冠脉主干及其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一旦发生病变,将导致严重的心脏事件,病情重、危险程度高。此类疾病药物治疗预后差,而外科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已列为冠脉介入治疗适应症,冠脉介入治疗是除了CABG手术之外的又一完全的替代疗法。本研究总结我科24例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冠心病病人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尤其适合于那些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病变以及不适合内科介入治疗或者内科介入治疗失败的病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作为微创CABG的先驱,以其明显的优越性逐渐成为一种理想的替代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的方法[1-4]。但OPCAB有着它特有的技术特点,对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术中的配合要求也更加严格。我院2003年2月~2006年2月共完成187例OPCAB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7例冠心病病人中,男性133例,女性54例;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与冠状动脉造影术(se-lected coronary angiography,SCA)定位冠心病狭窄冠状动脉分支的对比研究,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2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常规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查,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 mality,RWMA)应用左室16节段分法定位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结果:①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诊断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准确性85.3%,敏感性85.7%,特异性80%。②检出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左前降支74.4%,左回旋支51.7%,右冠状动75.0%,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高于左回旋支(P〈0.05)。③检出单支、双支、三支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1.8%,76.3%,82.1%,QTVI与SCA检出冠脉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以准确诊断狭窄冠状动脉分支,是临床评价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的可靠而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4.
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是指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该血管狭窄≥50%的冠状动脉病变,无自身良好的右向左的侧支循环,或无以前经冠状动脉移植至左冠状动脉1支或多支通畅的血管桥的左主干病变称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过去认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再狭窄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单纯左前降支病变冠心病患者86例,均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其中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者48例为左胸前外侧组,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者38例为胸骨下段组,术中均行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单支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0例经冠状动脉顺行加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经验,探讨改善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冠脉造影发现3例左主干病变,狭窄均大于90%。7例3支病变,其中4例前降支(LAD)近段完全闭塞,右冠及回旋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术中均在冠状动脉开口顺行加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结果:10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复跳、脱机均顺利。术后1例出现低心排,经矫正后恢复。1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对术前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3支主干血管近段完全闭塞或狭窄严重(大于90%);或者3支主干血管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程度较重,侧枝循环又不丰富以及术中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脏停跳不好的患者,采用经冠状动脉开口顺行加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可有效改善心肌保护,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7.
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71例(男56例,女15例)冠心病患者,年龄32~71岁,平均52.5岁。心绞痛Ⅲ~Ⅳ级者69例。多支出血管病变占92%,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21例(20%)。全部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施术,共移植血管206支,平均2.9支/例。其中左乳内动脉移植血和75支,游离右乳内动脉移植血管43支,大隐静脉移植血管88支。旁路移植村  相似文献   

8.
冠脉搭桥术后大隐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病和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2年Sabiston应用大隐静脉进行了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965年Green应用胸廓内动脉(ITA)移植至前降支 ,随后其他动脉移植物也应用于临床。将ITA移植至前降支 ,大隐静脉移植至其他冠脉血管已成当今标准冠脉搭桥术式。相比较而言 ,大隐静脉较动脉移植有较高的近远期病变率 ,然而取材方便、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的优点使大隐静脉仍被广泛使用。改善大隐静脉移植物的长期通畅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为此了解大隐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病及诊断方法很重要。1 流行病学对大隐静脉旁路移植 (SVBG)病人术后冠脉造影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成功介入治疗单支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TO)病变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成功介入治疗单支CTO病变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3例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7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4例;病变闭塞时间≤6个月83例,病变闭塞时间〉6个月20例;(2)103例患者的介入路径血管均无严重迂曲及解剖结构变异,左前降支闭塞51例,左回旋支闭塞25例,右冠状动脉闭塞27例;慢性完全性闭塞24例,慢性功能性闭塞79例;边支无闭塞病变91例,无侧支形成87例,病变长度〈15mm67例,锥形病变81例;(3)最终完成介入术的Judkins、XB、EBU导引导管所占比例分别为37.86%、30.10%、29.13%;(4)成功通过病变的PILOT系列导引钢丝为64.08%;(5)首次通过病变并成功实施预扩张的1.25mm直径系列球囊57例(55.34%),1.5mm直径系列球囊38例(36.89%)。结论在术者经验丰富的基础上经桡动脉介入处理单支CTO病变可行,其成功介入与介入路径畅通无阻、靶血管具备特征性病变特点及合理选择器械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标准治疗。然而随着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器械不断改良,药物的合理应用,使得 PCI处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地位不断上升。本文就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治疗与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研究、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PCI策略选择、腔内影像学技术指导左主干PCI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