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RA患者的影像学病情进展进行随访,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1例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的RA患者双手相X线进展情况进行2-9年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起病关节、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核周抗体、抗鼠食管角质层抗体、抗RA33抗体、HLA-DRB104等位基因等因素与RA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Stein-brocker分期有无进展将41例RA分为两组,有进展组及无进展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4.7±2.8)年和(3.8±1.5)年,差异无显著性(P=0.155,95%CI:0.375-2.280)。只有DRB104对RA影像学病情进展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5,回归系数R=0.220,期望值Exp=6.753)。结论HLA-DRB1等位基因可作为估计RA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及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不典型和特殊类型RA易误诊误治。近年来,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和抗Sa等新型自身抗体的发现提高了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核磁共振、CT及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提高了RA关节损害的检出率,这些新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抗风湿药(DMARDs)和生物制剂问世,RA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绝大多数RA患者经过早期、联合、个体化的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病情活动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2000—01/2004—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男25例,女25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28例,临床缓解期22例。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①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②测定双手含腕关节的X射线分期: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Ⅰ期为关节或关节面骨质疏松;Ⅱ期为关节面下骨质疏松,偶见关节面囊性破坏或骨质侵蚀破坏;Ⅲ期为明显关节面破坏或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等改变;Ⅳ期:除Ⅱ期、Ⅲ期病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③记录晨僵时间、关节指数(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程度)和整体功能分级:根据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92分,关节无肿胀,活动自如;良:87-92分,关节轻微肿痛,活动度可达正常的3/4;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差:〈65分,活动或静息痛,活动时仅为正常的1/2,行动困难,关节肿胀)。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组和对照组均保持为50例。①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类风湿关节炎组活动期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临床缓解期患者[(52.1&;#177;6.01,12.3&;#177;3.3,39.2&;#177;4.7)μg/L,(t=2.447,2.120,P〈0.01)]。②不同X射线分期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Ⅰ,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4.0&;#177;1.6,53.6&;#177;1.9,60.0&;#177;1.5,60.0&;#177;1.3)μg/L,(F=3.645,P〈0.05)],Ⅰ期患者显著低于Ⅱ期和Ⅲ期,(P〈0.05,0.01)。③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及压痛评分成正相关(r=0.201,0.352,0.317,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显著增高,与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等密切相关,并随患者病情的缓解而下降。因此,将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评估指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检测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功能预后的评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是系统性硬皮病疾病形成中产生的几种主要的自身抗体,并与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和蛋白的检测,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设计:病例一对照实验。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对象:选择1995—12/2004-12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系统性硬皮病患者74例,男19例,女55例,年龄12~59岁,包括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46例、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24例及重叠综合征4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其他疾病患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19-54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检测结果。②两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结果:74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对照组40例的血样合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抗细胞浆抗体阳性率: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f66%(49/74),53%(39/74),39%(29/74),7%(5/74),0,(X^2=57.15,P〈0.01)]。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57%(26/46),83%(20/24),(X^2=5.03,P〈0.05)]、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48%(22/46),21%(5/24),(X^2=4.85,P〈0.05)]。⑧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免疫球蛋白G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6.89&;#177;11.94),(11.89&;#177;2.05)g/L;(23.06&;#177;6.18),(22.44&;#177;5.53)IU/mL,(t=8.01。2.46,P〈0.01)1。结论: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和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阳性率及免疫球蛋白G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增高,以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对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及预后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关节滑膜炎,其增生及破坏少有自愈者。老年人(60岁以上)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又称为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一般认为持续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提示预后较差。而血沉是判定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目的:通过一般情况和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比较,分析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男女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 设计:回顾性分析。 单位: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风湿病科。 对象:纳入于2002/2004在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AC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且发病均年龄≥6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无完整病史或相关辅助检查者。符合标准者106例,男48例,女58例,年龄60~80岁,平均(68&;#177;9)岁。 方法:对106例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状况、首发关节、受累关节及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均为半定量测量,定义为1,2,3,4,5级。 主要观察指标: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状况、首发关节、实验室指标及性别因素的对比分析。 结果:入选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男女比例接近(1:1.21),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女性[(67.71&;#177;11.92),(68.06&;#177;8.68)岁;t=0.034,P〈0.05]。②首发关节受累者男性较女性多见,平均受累关节数分别为3.10,1.66个。女性患者以单关节较为多见,共22例,占全部病例的37.93%,男性7例,仅占14.58%,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7.20,P〈0.01);男性患者腕、肩、踝关节受累较女性多见(29,10;14,5;17,9例;在21.05,7.53,5.62,5P〈0.01~0.05)。③随着病程的进展,女性患者最终平均受累关节较男性多(4.67,3.88个),男女腕、膝、踝关节受累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3,51;24,41;21,41例;x^2=5.88,4.74,7.85,P〈0.05~0.01);男性平均病程要长于女性[(4.38&;#177;5.63)年,(4.17&;#177;3.11)年]。④在疾病初起,对患者的血沉、类风湿因子进行比较,女性患者较男性为高(69.29&;#177;38.63,44.43&;#177;9982;27&;#177;1.9,1.5&;#177;2.1 , t=2.65,2.1,P〈0.05);C反应蛋白女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86&;#177;1.18,0.85&;#177;1.47,t=0.31,P〉0.05)。 结论:女性患者预后差于男性患者,且病情进展较男性患者为快。要改变疾病的结局,强调的是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共同表位(sE)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20例RA患者、146名健康对照者,采用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析HIA—DRB1*01、*04、*10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测定RF含量。结果在RA组中CCP抗体阳性率(85.8%)与RF(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特异性显著高于RF。SE等位基因与CCP抗体一致率为75%,两者间存在相关性,且在CCP抗体阳性的RA中SE阳性者CCP抗体水平[(158.5±147.1)RU/mL]显著高于SE阴性者[(88.2±67.0)RU/mL]。在CCP抗体阳性RA患者中,SE等位基因与RF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E等位基因与增加CCP抗体产生存在显著相关,与RF无相关性,CCP抗体与RF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的大小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在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而导致关节畸形和丧失劳动力。但早期诊断治疗可控制病情,减少骨关节破坏.改善预后。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来判断,仅有的血清学类风湿因子(RF)检测,因不是RA特异性指标.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抗环状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8.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忠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6):681-681,64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的大小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在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而导致关节畸形和丧失劳动力。但早期诊断治疗可控制病情,减少骨关节破坏.改善预后。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来判断,仅有的血清学类风湿因子(RF)检测,因不是RA特异性指标.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抗环状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图、各种自身抗体及血清肌酶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的检测及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1-01/2004-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皮肤科门诊、住院,临床确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47例,男16例,女31例,年龄4~73岁。对照组40例,均为本院健康献血员,男20例,女20例,年龄23~52岁。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对47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进行同心针常规肌电图检查;检测两组对象抗核抗体和抗细胞浆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JO-1抗体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血清肌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47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样合格,均进入结果分析。①47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肌电图呈肌原性损害39例(其中包括不典型肌原性损害2例、神经原性损害1例),异常率为83%(39/47)。②抗核抗体,抗细胞浆抗体及抗JO-1抗体阳性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检测抗细胞浆抗体及抗JO-1抗体阳性率明显多于对照组[19%(9/47),0;23%(11/47),0,X^2=6.479,10.717,P〈0.05,0.01],抗核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基本接近[15%(7/47),5%(2/40),X^2=2.281,P〉0.05]。③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7.056&;#177;8.713),(1.959&;#177;1.375) μkat/L;(4.311&;#177;1.815),(2.254&;#177;0.847) μkat/L;(1.96&;#177;1.330),(0.575&;#177;0.490) μkat/L;(7.476&;#177;5.961),(2.257&;#177;0.995) μkat/L,t=2.46~18.01,P〈0.01]。结论:①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肌电图异常率,抗核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JO-1抗体阳性率较高,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增高,以上指标的检测对指导治疗和对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随机(隐匿分配)选择2000—02/06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地区的92名健康体检者。利用微量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进行检测;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应用常规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结果:两组均按实验要求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等位基因DRB1*0405的发生频率5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26%。相对危险度为4.00,而其他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在两组基本相似。而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n=24)的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n=17)【(73.4&;#177;20.3)U/mL,(14.0&;#177;7.2)U/mL,t=10.25,P&;lt;0.01】;前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29.1&;#177;6.5)g/L,(3.2&;#177;1.5)g/L,t=5.66,P&;lt;0.01】。结论:大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易感基因亚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