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尿失禁是目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患之一.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广大妇产科医师的重视.关于选择性剖宫产是否可以避免阴道分娩造成的产伤,以及对盆底组织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减少SUI的发生,目前看法不一.本研究通过会阴超声检查,了解初产女性在不同分娩方式后下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的变化,探讨产后SUI的发病机制,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娟  郑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08-4109
目的 分析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健康产妇分别于产后0.5 a内行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临床问卷调查.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的发生率是45.5%,选择性剖宫产组为12.2%;产后发生SUI症状的危险因素有分娩方式、孕期是否存在SUI、新生儿体重和孕前BMI.结论 阴道分娩可造成盆底组织的损伤,选择性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避免产后早期PFD的发生.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07-4409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相关性。方法 275例产妇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分组,比较各组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前BMI、孕期SUI发生率、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以有无SUI、POP发生为因变量(0,1),以研究因素为自变量,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SUI组及无SUI组产妇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孕期SUI发生率、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方式、孕期SUI及新生儿体质量为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OP组及无POP组产妇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前BMI、会阴裂伤、产钳助产、巨大胎儿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前BMI及新生儿体质量为产后PO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分娩方式、孕期SUI、分娩前BMI及新生儿体质量均为产后PF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产后引起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风险因素。方法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后6~8周复查时患有SUI的产妇126例,同法选择同期复查时无SUI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病历资料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form,ICIQ-SF)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产妇顺产、胎儿体重较重和胎儿头顶径较大的产妇发生产后SUI的比例较高。多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是否顺产和胎儿体重是产妇产后发生SUI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将患者根据分娩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胎儿体重是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SUI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产妇年龄和胎儿头顶径是顺产产妇发生产后SUI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产后患者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因素众多。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施君  李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930-930
尿失禁是目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患之一.其中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广大妇产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问卷或电话调查的方式对部分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女性孕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尿失禁问卷对北京市某社区101名产后3年内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1.58%的女性在孕期或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和分娩方式。结论社区产后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较普遍,今后有必要就这一方面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并对该病的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FD)的相关因素及超声测定膀胱角度预测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符合条件的169例住院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产后6~8周复诊时同时进行POP-Q评分及超声测定膀胱角度,针对是否发生SUI和盆底脏器脱垂(POP),分析产后早期PFD的相关因素及超声测定膀胱角度预测SUI的临床意义。结果:产后早期SUI发生率为18.34%,POP发生率为34.32%,SUI合并POP发生率为3.55%。选择性剖宫产组SUI和POP发生率分别为7.90%、32.26%,阴道分娩组为32.26%、46.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PFD的发生与孕期SUI、年龄、第二产程时间等因素相关(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会阴超声测量膀胱角度和膀胱颈旋转角度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可减少产后早期PFD的发生;产时及其他相关因素可使产后早期PFD发生的风险增加;超声测量膀胱角度对于预测SUI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女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以问卷方式对郑州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家长及某幼儿园幼儿家长900人进行分娩方式及尿失禁发病率调查。排除首次经阴道自然分娩,但第2或第3胎行剖宫产者42例以及未交调查表9例,有效研究对象849例;对2种方式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分娩564例,年龄28~41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0例,发生率12.41%;剖宫产285例,年龄30~42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例,发生率2.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可能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秀华  郭峰 《新医学》2015,(3):172-176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发生情况,分析盆底肌力异常与产科分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例产后6~8周复查的足月初产妇,其中1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阴道分娩组,另10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为剖宫产组,该组下设产程中剖宫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各50例,通过徒手和机器检测盆底肌力,观察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PFD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产后6~8周,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组和产程中剖宫产组产妇的盆底肌肉疲劳度及肌纤维肌力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类肌纤维异常与分娩前BMI有关(P<0.05)。妊娠期SUI总发生率为27%,产后SUI总发生率为9%;阴道分娩组的产后SUI发生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15)。产后POP总发生率为78%,阴道分娩组产妇在产后的阴道前、后壁脱垂发生率高于产程中剖宫产组及选择性剖宫产组(P均<0.017)。结论 剖宫产不降低产妇盆底肌力异常的发生率,但在产后早期可降低SUI和POP的发生率。分娩前孕妇BMI是盆底I类肌纤维异常的相关因素,怀孕前及妊娠期应控制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女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以问卷方式对郑州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家长及某幼儿因幼儿家长900人进行分娩方式及尿失禁发病率调查.排除首次经阴道自然分娩.但第2或第3胎行刹宫产者42例以及未交调查表9例,有效研究对象849例;对2种方式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分娩564例,年龄28~41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0例,发生率12.41%;剖宫产285例,年龄30~42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例,发生率2.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可能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是指因盆底支持结构薄弱、缺损以及功能障碍等造成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1]。PFD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卫生问题[2]。国外流行病学研究[3]发现年龄、体质指数(BMI)、种族以及妊娠分娩都是PFD的危险因素。其中,妊娠与分娩是女性PF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  相似文献   

12.
国际尿控协会(LCS)提出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引起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和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引起。SU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国外报道65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达50%-83%,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非致死性疾病。女性SUI的发生与年龄、高体重指数、便秘、高血压、流产次数、阴道分娩、会阴损伤等有关。目前手术是中重度SUI的最佳选择。手术方法有多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情况。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北京某妇产医院产后12周在盆底门诊就诊患者213例,采用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及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213例SUI患者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总体标准分为(75.70±10.2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最高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分娩方式、孕期体重增长、当前是否有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2)。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孕期体重增长及当前是否存在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态度积极,但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强患者对于盆底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女性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它封闭骨盆出口,主要作用为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的位置。妊娠过程中,子宫重量的增加、激素水平的变化、胎先露部对盆底组织的过度压迫以及基因水平决定的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的脆弱均会造成盆底组织松弛。不同分娩方式会对女性盆底肌肉、纤维、神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在产后及老年期导致盆底肌肌力下降、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大便失禁(FI)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随着肌电图、超声、动态MRI技术的发展,产后盆底功能的筛查已被予以重视,女性产后都应进行盆底功能的筛查,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盆底肌肉训练、生物电刺激或生物反馈训练等方式恢复盆底功能。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将在以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及产后的女性尿失禁发病率较高.影像学检查在评价妊娠分娩造成的盆底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与妊娠分娩相关的女性尿失禁影像学评价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妊娠分娩相关性尿失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栾艳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87-4787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评分初产妇的分娩期间产科因素相关指标。方法连续选择166例分娩期间压力性尿失禁(SUI)妇女,入选者均为足月单胎初产妇,她们在产后6~8周接受了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评分,比较其分娩期间产科因素相关指标。结果轻度SUI初产妇(≤6分,125例)组的剖宫产和阴道顺产例数均明显多于中、重度SUI组(>7分,41例),而前者中第2产程时间、产钳助产例数和新生儿体重均明显少于中、重度SUI初产妇(P均<0.01~0.05)。结论中、重度SUI初产妇常常存在第2产程时间长、产钳助产多和新生儿体质量重等围产期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是盆底支持组织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及性功能障碍等[1]。妊娠和分娩导致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因素[2]。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性的心理感受,追求性的和谐与美满,也就是更关注性生活的质量。国外调查[3-5]显示,26%~47%的女性SUI 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25%的SUI患者在性交过程中有漏尿[6],并导致性欲减退等。马乐等[7]对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438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性生活调查后发现,接受调查的251例患者中,84.5%的患者自觉尿失禁对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辅以各种场景下的反馈训练以及Kegel锻炼等联合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妊娠、分娩对女性下尿路控尿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下尿路控尿系统功能的正常能防止尿失禁发生.妊娠、分娩是目前公认的引起女性尿失禁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妊娠、分娩对女性下尿路控尿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影响。方法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将480例初产妇分为产后6~8周组388例和产后12~14周组92例。观察2组压力性尿失禁(SUI)、尿潴留、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级及盆底肌肌力下降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s EMG)结果。结果 2组剖宫产产妇POP-QⅠ~Ⅱ级、盆底肌肌力下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者(P0.05或P0.01),SUI、尿潴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各指标在产后12~14周组发生率略低于产后6~8周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6~8周组剖宫产产妇盆底肌前后静息值、快肌最大值、10 s及60 s慢肌肌电值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者(P0.01);与产后6~8周组比较,产后12~14周组阴道分娩产妇快肌最大值、10 s和60 s慢肌肌电值以及后静息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与剖宫产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受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其中剖宫产影响较小;产后3个月内应及时行盆底肌肉锻炼,以减少PF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曼丽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476-1477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和自然裂伤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影响.[方法]200例阴道分娩过程中行阴道侧切或发生自然裂伤患者列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行剖宫产手术患者200例列入对照组,于产后6~8周,对所有入选产妇行盆底功能指标检测,包括盆腔脏器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底肌力.[结果]研究组PFD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7.5%;研究组患者POP和SUI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肌电图平均活力值和功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大,易加大PFD的发生率,虽剖宫产较自然分娩可保护盆底功能,但是否可作为剖宫产的选择依据,仍需要长期和大量的样本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