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高血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2)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32)。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11.1mmol/L时,控制其血糖水平〈11.1mmol/L;强化治疗组则控制患者血糖接近正常水平(3.9—6.1mmol/L),直至患者转出ICU或死亡。分析两组病例预后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存活病例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惠者入院血糖水平和预后的相关关系,为护士做好病情观察和准确评估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以6.1mmol/L、7.0mmol/L和8.0mmol/L作为入院糖水平的切入点,对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研究,比较2组预后的差异。结果 以6.1mmol/L为切点分组,感染、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以7.0mmol/L为切点分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入院血糖〉8.0mmol/L的患者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较〈8.0mmol/L者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护士应重视和了解急性心肌梗死者的入院血糖水平,以指导临床评估预后和实施分级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3月至2006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AMI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即刻、24h、48h血清钠离子的最低值分为三组:A组Na^+≥135mmol/L;B组Na^+120—135mmol/L;C组Na^+≤120m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肌梗死面积、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A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2.7%,B组为14.1%,C组为50.0%,C组与A组、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病死率为6.2%,B组住院病死率为7.1%,C组住院病死率为37.5%,C组与A组、B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肌酸激酶(CK)及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与A组、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低钠血症与心肌坏死标志物、梗死面积、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密切相关,老年AMI低钠血症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危重病患者抢救中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14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否改善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的预后。方法将11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CT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每4h监测1次床旁血糖。当CT组血糖>11.9mmol/L时,皮下注射中性可溶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0.0~11.1mmol/L;当IT组血糖>6.1mmol/L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4.4~6.1mmol/L。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留置时间、每日早6时平均血糖、每日提供的平均热量、每日胰岛素用量、每日简化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TISS-28)评分、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CD4^+/CD8^+,死亡、低血糖、肾功能损害(血肌酐>221/μmol/L)和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34.2μmol/L)、输红细胞及发热(口温>38.5℃)例数。结果CT组病死率(44.83%)远远高于IT组(12.07%),差异有显著性(P<O.01);患者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每日早6时平均血糖、每日TISS-28评分均明显高于IT组(P<0.05或P<0.01);每日胰岛素用量、HLADR、CD4^+/CD8^+均明显低于IT组(P<0.05或P<0.01)。两组并发症比较,CT组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输注红细胞及发热例数均明显高于IT组(P均<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危重患者血糖在4.4~6.1mmol/L水平确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7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入院空腹血糖(FBS)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FBS<7.0 mmol/L,n=112)、血糖轻度升高组(7.0 mmol/L≤FBS<11.1 mmol/L,n=152)和血糖高度升高组(FBS≥11.1 mmol/L,n=93),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住院并发症、病死率、梗死面积、心肌酶及左心室功能.结果血糖增高组患者的住院并发症、病死率、复合壁梗死发生率及心肌酶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且空腹血糖升高程度与以上各项指标成正相关.而在左室功能方面,血糖增高组显著差于正常组(P<0.01),且与血糖增高程度成负相关.结论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提示病情重,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差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NKH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血浆有效渗透压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53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按入院时血浆有效渗透压水平分为两组,并给予相应治疗,对患者每日有效渗透压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其对预后的直接关系。结果53例患者,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7.7%、55%;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为62.3%,发生率虽高,但易纠正,病死率低(为6.1%)。两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效渗透压≥370mmol/L持续3d以内及持续3d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42.8%、83.3%,病死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有效渗透压增高及持续性高渗状态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致死的危险因素,是判断NKH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 M I住院患者排除糖尿病后,根据住院期间患者随机血糖值分为:A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 );B 组(入院24 h 后空腹血糖<6.1 mmol/L 且随机血糖<9.0 mmol/L );C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9.0 mmol/L )。分析比较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C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B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A组与B组死亡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AMI患者的预后较一过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差,检测其血糖水平对判断此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伴白细胞增多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外周血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00例AMI分为白细胞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病例的特点。结果 AMI白细胞增高组易并发左心衰、心律失常及应激性高血糖,具有较高的心电图QRS积分及CK峰值,住院病死率高。结论 白细胞计数对于AMI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按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分为三组:重型组(3~8分)21例,中型组(9~12分)30例,轻型组(13~15分)35例。分别测定入院后三组的血糖值,并将三组的血糖值与GCS、GOS进行统计学分析。如血糖≥11.1mmol/L,采用胰岛素治疗进行干预。【结果】重型组较轻型或中型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监测既可作为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又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根据。入院后血糖≥11.1mmol/L可作为治疗干预的阈值。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外科疾患中常见的并存病之一。正确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将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我院自1988年以来对43例并存糖尿病患者进行胸腹部外科手术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本组并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WHO1980年所制定的标准.即:(1)有症状,空腹血糖≥7.8mmol/L(如无症状则需2次达该标准);(2)任意时间血糖值≥11.1mmol/L;(3)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血糖增高。对可疑病例我们均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规定空腹血糖6.6mmol/L以下,耐量试验后最高值11.1~16.6mmol/l.为轻度,前者6.6mmol/L以…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影响AMI患者的预后有诸多方面.本文就我们近十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与AMI的预后关系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1985年1月~1994年12月根据WHO推荐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AMI的住院患者256例,发病距入院时间3.5小时~4天,平均1.9大,且排除了感染及血液病的病例.男169例,女87例,年龄 42~73岁.皆为首发 AMI.1.2 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均立即查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以后每周复查2次,连续4周,取其最高1次,观察其与 AMI近期预后的关系.l.3 结果 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中性粒细胞>80%者,则自发病后1个月内其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性粒细胞正常者,经x~2检验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见附表.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149例60岁以上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血糖、尿素氮、白细胞水平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149例均为头颅CT确诊的脑卒中,男110例,女39例,年龄60~85岁,平均68.3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85例,缺血性脑卒中64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3天内入院。排除糖尿病、感染、血液病及有肾病史者。患者入院后24~48h内用常规方法测定晨起空腹血糖、尿素氮、采指端血进行白细胞计数。血糖>6.llmmol/L为血糖增高,尿素氮>728mmol/L为尿素氮增高,外周血白细胞>10X109/L为白细胞计数增高。本文14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42例AAD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住院期间其病死率,对AAD患者近期预后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13例(死亡组),病死率为30.95%.死亡组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存活组,分别为(13.73±6.91)×109/L和(9.43±4.97)×109/L(P<0.05);死亡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分别为(118.54±22.38)g/L和(131.72±18.17)g/L(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5±1.15)g/L和(3.48±1.24)g/L(P0.05).白细胞总数升高组(≥10.0×109/L)病死率显著高于白细胞总数正常组(<10.0×109/L),分别为41.18%和24.00%(P<0.05).血红蛋白水平减低组(≤110 g/L)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组(110 g/L),分别为50.00%和27.78%(P<0.05).结论 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判断AAD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脂、血糖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分层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0例AOPP患者按轻、中、重度分别归类测定其血脂及血糖值。结果重度组25例,中度组23例,轻度组32例。血糖值重度组[(11.48±5.26)mmol/L]显著高于中度组[(8.04±2.31)mmol/L](P〈0.01),中度组较轻度组[(6.24±1.86)mmol/L]高(P〈0.05);TG、ApoA1、ApoB重度组低于中度组[(0.23±0.34)mmol/L vs(0.53±0.42)mmol/L、(0.95±0.16)g/L vs (1.12±0.22)g/L、(0.19±0.12)g/L vs (0.31±0.18)g/L](P均〈0.05),中度组低于轻度组[(0.86±0.45)mmol/L、(1.28±0.25)g/L、(0.76±0.14)g/L](P〈0.05);TC重度组[(2.64±0.42)mmol/L]低于中度组[(3.93±0.41)mmol/L](P〈0.05),但轻、中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PP患者中毒程度与血糖升高及血脂降低有关,监测血糖与血脂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兵 《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11):1034-1034
2005年8月1日我科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伴休克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9岁,以突发胸痛伴四肢冰冷6h为主诉收入院。体检:T36%,P48次/min,R22次/min,HR48次/min,节律不规则,BP70/45mmHg,神清,面色苍白,较烦躁,全身皮肤湿冷,血肌钙蛋白阳性,BUN7.7mmol/L,Cr140.8mmol/L,CO2-Cp18.5mmol/L,GLU18.4mmol/L,拟:“急性下壁+右室心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给扩容、升压、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患者住院11d,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102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分析其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死亡组较存活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有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脑出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及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3岁,因咽部不适半天,晕厥一次,不能言语人院。患者于入院前无明显诱因感咽部不适,第二天展起后突然晕厥,继之不能言语,送诊人院。人院时查体:体温39.6℃,血压:6/4kPa,神志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问而不能答,出汗,不能张口,双肺未闻及罗青,心率130次/min,律齐,腹平坦,肝、脾未触及。患者一年前行乳腺癌根治术。入院后查:白细胞总数12.5×109/L,中性90.2%,血钾4.02mmol/L,血纳137mmol/L,血钙2.63mmol/L,氯化物99mmol/L,血糖41mmol/L,尿素氛9.8mmol/L,肌研、尿酸正常。心电图:1.…  相似文献   

18.
重度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及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8例无糖尿病病史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及3日内血糖变化。结果:伤后血糖>10mmol/L病死率明显高于<10mmol/L者,死亡者的血糖值明显高于存活者(P<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水平可以反应患者下丘脑-垂体受伤的严重程度,伤后血糖升高主要为了下丘-垂体损伤,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平衡遭受破坏所致,血糖与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比较50例糖尿病手术患者与50例无糖尿病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等;将5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8.30mmol/L组和〈8.30mmol/L组。比较其手术预后。结果 糖尿病患者较无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拆线时间长,切口甲级愈合率低。血糖〈8.30mmol/L者术后拆线时间比〉8.30mol/L者短。结论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控制好血糖有助于改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心内直视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63例术后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33例)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30例),强化治疗组对术后血糖超过8mmol/L者即行胰岛素治疗,剂量从0.1U/(kg·h)开始,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水平为血糖控制在6~8mmol/L;常规治疗组术后血糖超过11.1mmol/L才给予胰岛素治疗,目标水平为血糖控制在10~11.1mmol/L。结果强化治疗组患者血糖水于术后48h内控制在目标水平;常规治疗组患者术后48h内控制29例,死亡1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感染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5.43±6.31)d]少于常规治疗组[(22.51±6.37)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6~8mmol/L,可以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