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电子病历系统查找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内科和老年科住院的≥65岁(65~110岁)的死亡病历,确立死亡原因,并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按照年龄阶段分为<80岁组和≥80岁组,分析高龄糖尿病老年人死因。结果共收集65岁以上死亡病历1457例,其中糖尿病组553例,死亡年龄(77.06±8.36)岁,住院时间(19.92±51.53)d,男性314(56.8%),≥80岁组233例(43.7%);非糖尿病组904例,死亡年龄(81.91±8.17)岁,住院时间(27.69±31.53)d,男性706例(78.1%),≥80岁组595例(65.8%)。糖尿病组死亡原因构成比前三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与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组则分别为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P<0.00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感染性疾病分别占死因的22.2%和46.1%(P<0.001);<80岁组和≥80岁组中则分别为23.5%和47.3%。≥80岁组以感染性疾病为死亡原因的构成比较<80岁组明显增加(糖尿病组29.6%vs 16.9%,非糖尿病组54.3%vs 30.4%,P<0.001)。糖尿病患者的相对非糖尿病组的OR值为0.57(95%CI-0.70^-0.44,P<0.001),考虑了年龄因素后,糖尿病患者相对非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时间OR值为0.63(95%CI-0.59^-0.32,P<0.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更重,非感染性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而高龄患者感染风险增加且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核因子-κB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的活性与视网膜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测定了46例糖尿病患者和15例健康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的活性,并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F-кB相对活性分别为15.79±3.64,26.94±6.47,57.62±8.35。与正常对照组(15例)比较,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1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29例)NF-кB活性显著增强(t=2.74,2.64;P<0.05),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活性最高;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两组间NF-кB活性也有差别(t=2.0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活性显著增强,尤其是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NF-κB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1:1配比的形式对60例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依从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OR<1,P<0.0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OR>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治疗,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前期是血浆葡萄糖水平在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2010年新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临床实践指南中,取消了"糖尿病前期"的定义,而代之以"糖尿病风险增高类型",并增加了Hb A1c在5.7%~6.4%的人群[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对于糖尿病风险增高类型人群是否有神经电生理早期损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38-354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作为诊断糖尿病前期及评估转归风险的作用。方法选择南昌市社区糖尿病高危居民4961人作为筛查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FG)、糖尿病前期组(IGR),糖尿病组(DM),比较OGTT试验方法与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其应用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切点。随机随访糖尿病前期100例2年,观察糖尿病前期的转归情况。结果南昌社区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11.5%,糖尿病前期患病率8.4%;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甘油三酯是糖尿病前期转归的危险因素;Hb A1c 6.1%是诊断糖尿病前期切点,敏感性64.6%,特异性63.7%,100例糖尿病前期2年后有12例糖尿病前期转化成糖尿病。结论糖化血红蛋白6.1%对于糖尿病前期诊断价值较弱,糖化血红蛋白具有提示糖尿病前期转归风险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5例,评估患者DR发生情况,根据结果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并比较,重点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评估95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R 39例,占41.05%;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治疗史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胱抑素C(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长、胰岛素治疗史及HbA1c、TNF-α、胱抑素C(Cys-C)水平高均是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危险因素可能是胰岛素治疗史、糖尿病病程长及HbA1c和TNF-α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制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对240例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患者在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症状及处理原则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患者在糖尿病病因、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糖尿病治疗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和糖尿病治疗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COPD病程患者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糖尿病病因、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症状及处理原则、糖尿病治疗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在糖尿病病因、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症状及处理原则、糖尿病治疗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临床护士应根据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便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促进COPD的预后,提高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糖尿病住院患者299例,分为糖尿病肾病组62例和糖尿病无肾病组237例,血清检测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TG水平为(2.48±2.04)mmol/L,糖尿病无肾病组为(1.68±1.09)mmol/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4.144,P<0.001)。糖尿病肾病组血清TC水平为(5.73±1.67)mmol/L,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5.00±1.04)m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249,P<0.001)。糖尿病肾病组TG、TC的异常率分别为59.7%、38.7%,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的异常率28.7%、21.9%,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7、7.289,P<0.01);糖尿病肾病组TG的异常率又明显高于TC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453,P<0.025)。结论血清TG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是其发生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并发皮肤感染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查体者23 12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620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者22 500例(非糖尿病组),统计并比较2组皮肤感染患病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皮肤感染84例,患病率为13.55%(84/620),非糖尿病组皮肤感染2 032例,患病率9.03%(2 032/22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糖尿病并发各种皮肤感染的患病率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皮肤感染,年龄和病程是皮肤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知识链接     
世界糖尿病日的来历11月 14日是加拿大著名糖尿病学专家班廷的生日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人。 1991年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决定将这个日子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以唤起公众对糖尿病这一顽疾的广泛关注。《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警示 :糖尿病重点筛查人群①年龄≥ 4 5岁 ;②体重≥正常体重的 115 %或体重指数 (BMI)≥ 2 5者 ;③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④以往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 (IFG)者 ;⑤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35mg/dl)和 /或高甘油三酯血症 (>2 5 0mg/dl)者 ;⑥有高血压和 /或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血同型半胱氨酸由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由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及对照组血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分别为20.45±3.56、16.56±4.12、13.12±4.48、8.72±3.54。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糖尿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致病的过程,并且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更好地制订培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017名护理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调查其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总得分为(116.4±26.2)分,总的答题正确率为61.2%。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得分为(129.4±22.4)分;其次是内科(非内分泌科)得分为(127.0±26.4)分和妇产科得分为(120.1±25.3)分;最低的是儿科和外科,得分分别为(107.4±22.4)分和(108.4±24.3)分。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F=17.8,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开展糖尿病知识培训,开展结合专科疾病特点的专题学习和编写符合糖尿病护理特色的教材,对提高护理人员糖尿病疾病知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魏酸钠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DVC)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小血管并发症,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相关的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心、脑及四肢末端的血供,使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肌梗死、脑卒中及肢端坏死的风险大大增加;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则是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及糖尿病足(DT)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慢性过程,其中非酶糖基化、内皮素升高、氧化应激等是重要的损伤因素.药理学研究表明阿魏酸钠(SF)具有很好的对抗上述病理过程的效果.本文就SF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发生率占孕妇的1%~5%.其中怀孕前已患有糖尿病(1型或2型)者,占糖尿病孕妇的10%~20%;妊娠期才出现和发现的糖尿病和妊娠糖耐量降低(GIGT),约占糖尿病孕妇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7例为糖尿病组,不伴糖尿病患者59例为非糖尿病组,比较二组患者临床表现、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糖尿病组中,不典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冠脉三支病变数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lt;0.05):TG、TC、LDL、Lp(a)水平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P&;lt;0.05),而HDL水平则明显降低(P&;lt;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多不典型,冠脉病变范围广,危险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糖尿病的一级康复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将家系成员分成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NGT)组(96例),糖耐量减低(IGT)组(46例)和新诊断糖尿病组(63例),检测其血压、血脂、血浆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人(57例)相比较。结果:家系各组成员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如NGT组收缩压(119±17)mmHg,IGT组为(128±18)mmHg,新诊断糖尿病组(129±20)mmHg,正常对照组(109±17)mmHg(P<0.05或P<0.01),IS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如ISI在NGT组为-3.80±0.39,在IGT组-4.17±0.50,新诊断糖尿病组-4.53±0.53,正常对照组-3.58±0.58。血压与ISI、HDL-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多种因素中,ISI对收缩压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血压均已开始升高,随着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持续到IGT及糖尿病阶段,血压进一步升高,而ISI则持续降低。一级亲属的血压变化可能是家族性2型糖尿病的遗传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血糖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正迅速增多,近年来有研究报告中国有9420万20岁以上的成年人(9.7%的成年人口)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映,在我国也是主要致盲病之一[1]。本文应用彩色多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迅速上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糖尿病图谱,世界上大约有4亿人患有2型糖尿病,每年有1000万人被诊断患有糖尿病[1]。按现行的分类标准,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妊娠期糖尿病等特殊类型糖尿病。有些T1DM患者发生在成年期,即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  相似文献   

20.
翁秀妹  于澎  何世元 《检验医学》2003,18(4):219-220
目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健康人血清瘦素(Leptin, Lep)水平的比较,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ep与血胰岛素(IN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2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Lep和INS水平及100例非肥胖健康患者空腹血清Le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Lep水平无论男女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清Lep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性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糖尿病患者血清INS≥9.8 mIU/L组与INS<9.8 mIU/L组相比,Lep水平前一组明显高于后一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及部分糖尿病是由于肥胖引起的,以上这两个因素是导致血清Lep水平升高的原因;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均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系睾酮水平的生理性差异所引起;糖尿病患者血清INS水平升高刺激Lep分泌增加,Lep亦能抑制或促进INS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