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陈萍  向梅  何红燕  宁四清  胡华琼  陶红  莫慧琴 《护理研究》2009,23(31):2836-2837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的多柔比星静脉推注对兔血管内膜的损伤程度.[方法]选择24只大白兔,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多柔比星浓度为1.0 mg/mL;实验组多柔比星浓度为0.5 mg/mL.分别在兔左右耳缘静脉推注,且在推注后48 h、2周分别取左右耳缘静脉血管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推注48 h后两组兔血管内膜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注2周后两组兔血管内膜损伤程度亦存在差异(P<0.01).[结论]静脉推注低浓度(0.5 mg/mL)多柔比星,能明显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从而有效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建构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动物模型,为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研究依据。[方法]将实验兔12只随机分为3组,取其双侧耳缘静脉注射诺雏本.低剂量组为0.4mg/kg,中剂量组为1.0mg/kg,高剂量组为1.6mg/kg.同时每剂量组双耳缘静脉分别推注10mL和20mL容量的药液(药液采用不同客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分别观察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并在实验后48h及第7天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比较。[结果]高剂量组实验兔病死率高,静脉炎症重,中剂量组无死亡,静脉炎症中度,低剂量组静脉炎症轻,病理特征不明显,适合作为静脉炎模型。在剂量相同的条件下,药液稀释容量不同,兔耳静脉的炎症反应不同,20mL组病理损伤重于10mL组。[结论]采用兔耳静脉双侧注射中剂量诺雏本(1.0mg/kg),药液稀释至20mL静脉推注能够较好地建立化疗性静脉损伤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建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向阳  李武平  王宇  付菊芳  孙惠英 《护理研究》2006,20(34):3123-3125
[目的]建立动物模型,为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研究依据。[方法]将实验兔12只随机分为3组,取其双侧耳缘静脉注射诺维本低剂量组为0.4mg/kg,中剂量组为1.0mg/kg,高剂量组为1.6mg/kg同时每剂量组双耳缘静脉分别推注10mL和20mL容量的药液(药液采用不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分别观察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并在实验后48h及第7天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比较。[结果]高剂量组实验兔病死率高,静脉炎症重,中剂量组无死亡,静脉炎症中度,低剂量组静脉炎症轻,病理特征不明显,适合作为静脉炎模型在剂量相同的条件下,药液稀释容量不同,兔耳静脉的炎症反应不同,20mL组病理损伤重于10mL组。[结论]采用兔耳静脉双侧注射中剂量诺维本(1.0mg/kg),药液稀释至20mL静脉推注能够较好地建立化疗性静脉损伤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不同药液稀释容量对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兔耳自身对照法进行低容量(实验组)和高容量(对照组)静脉穿刺,48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耳缘静脉局部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周围水肿、管腔出血显著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静脉输注的药液稀释容量过低,增加了药液浓度及刺激性,亦增加了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危险性,临床实践中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理的稀释容量,以减少对静脉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化疗药物推注速度及压力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静脉化疗时调控推注速度和压力对血管内膜产生的影响,寻求较理想的推注方式.方法选择对血管具有强刺激性的化疗药阿霉素作为代表性药物,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耳缘静脉上进行推注.右耳采用微量泵推注(研究组),调控速度为99ml/h,压力为lbar;左耳采用手工推注(对照组),两组推注时间均为3min.48h后分别将两组耳缘静脉制作成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研究组耳缘静脉血管内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穿刺处按压止血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药物推注时较对照组安静.结论应用微量泵调控推注速度及压力,形成恒速衡压进行静脉化疗,能明显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滴速的诺维本对血管壁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影响,寻求适合的诺维本滴速,减少药物外渗及静脉损伤的发生。方法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耳缘静脉做为研究对象,稀释浓度为0.4mg/ml的诺维本10ml,以30滴/min、50滴/min、70滴/min的滴速滴注。于滴注后8h、12h、48h,观察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然后切取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石蜡包埋,常规制作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滴速30滴/min的诺维本溶液在滴注8h时对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最大,其次为滴速70滴/min的诺维本溶液,而50滴/min的诺维本溶液在8h时损伤程度较小。24h对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均小于8h时血管组织的损伤,48h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较24h有明显好转。结论50滴/min滴速的溶液对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最轻,减慢或加快滴速都会增加其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且减慢滴速较加快滴速的损伤程度尤甚。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均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兔角膜碱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方法:本实验于2005-03/2005-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疫病实验室完成。④建立兔角膜碱烧伤模型。②随机将48只兔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三氧化二砷0.1mL组,0.3mL组和0.5mL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结膜下注射0.3mL生理盐水;3实验组结膜下分别注射浓度为lg/L的三氧化二砷0.1mL,0.3mL,0.5mL,2次/周。⑨分别于碱烧伤后第7,14,28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各组于各时间点随机处死4只实验动物,利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兔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①兔角膜碱烧伤后的大体情况:兔角膜的一般状态,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并随三氧化二砷剂量的增加而一般状态渐好。②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在各时间点上,各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对兔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在角膜碱烧伤后7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较高表达[对照组,0.1mL组,0.3mL组,0.5mL组依次为(233.52&;#177;11.84),(158.28&;#177;9.62),(.108.94&;#177;11.48),(0.01&;#177;0.00)ng],14d达到高峰[对照组,0.1mL组,0.3mL组,0.5mL组依次为(290.01&;#177;30.40),(181.13&;#177;10.64),(13320&;#177;2:14,76),(0.01&;#177;0.00)ng],28d时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01),各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随三氧化二砷剂量的增加而减少(P〈0.0001)。结论:①低剂量的三氧化二砷对碱烧伤后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局部应用低浓度三氧化二砷未见眼部不良反应发生。(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呈正相关。三氧化二砷通过抑制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抑制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及输液速度与兔耳缘输液静脉血管之间的关系,观察兔耳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以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作为研究因素,用0.9%氯化钠将4mg七叶皂苷钠稀释成不同浓度组(0.4mg/mL、0.13mg/mL),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按不同输液速度(80gtt/min、50gtt/min、30gtt/min),以54只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析因设计方法将研究因素组合成9组实验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给药12h后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生理盐水不同输液速度组均未发生静脉炎,给药组均有静脉炎发生;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兔耳缘静脉炎的发生率和表现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速度和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药物自身作用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静脉炎发生率和表现程度均无影响,浓度的单独作用及浓度与输液速度的交互作用对静脉炎的发生率有影响,提示护理人员可采取维持正常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的措施,以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静脉注射阿霉素对处于亚临床阶段兔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取实验兔12只,从耳缘静脉推注阿霉素2.0ml/kg,每周1次,共4周,制作实验兔心脏亚临床型毒性模型。兔末次给药后12周通过颈总动脉心室内插管,记录麻醉状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左心室压力波形稳定40min后,随机分为耳缘静脉组及中心静脉组各6只,分别在耳缘静脉注射和经颈外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注射阿霉素2.0ml/kg,给药后30min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结果两个部位用药后30min亚临床阶段兔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心静脉组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压较耳缘静脉组下降(P〈0.01);左室最大收缩速率和左室最大舒张速率减弱(P〈0.01或P〈0.05)。结论从回心路径短的中心静脉给药会使处于亚临床阶段的兔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建议临床使用阿霉素时尽量选择离心较远的上肢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从家兔耳缘静脉推注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疾病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耳针治疗10天,观察每天血糖、尿糖变化和家兔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糖值在注药后第6天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糖与血糖呈一致性变化。临床情况实验组家免也有明显改善。以上结果为临床运用耳针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镁冷热敷交替治疗静脉炎的最佳时机。[方法]静脉注射20%甘露醇建立兔耳缘静脉硬结型静脉炎模型,将24只建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均予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为常温湿敷,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分别冷敷12 h2、4 h4、8 h后换为热敷治疗。湿敷72 h后,大体观察及病理切片观察血管壁损伤程度、血管周围出血程度、血管淤血程度、炎细胞浸润程度、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血栓形成程度、水肿程度。[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较对照组、实验3组静脉总体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血管壁损伤程度、血管周围出血程度、血管淤血程度、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水肿程度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治疗静脉炎冷热敷交替的最佳时机为12 h~24 h。  相似文献   

12.
背景: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利用仿生学方法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似的结构和性能。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组织工程支架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①急性全身性毒性实验: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与生理盐水分别注射至昆明小鼠腹腔,注射24,48,72 h记录小鼠体质量。②致敏实验:在日本大耳白兔背部皮下分别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与生理盐水,72 h内观察注射部位水肿及红斑情况,间隔14 d后再次行激发实验。③热源实验:在日本大耳白兔耳缘静脉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注射后检测体温变化。④溶血实验:在稀释的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生理盐水与蒸馏水。⑤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共培养,观察材料表面细胞增殖、生长及黏附状态。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无急性全身毒性、无致敏性、无热源反应、无溶血反应,该支架材料具有三维网络结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增殖及黏附良好,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虎杖膏对甘露醇所致浅静脉损伤的最佳防护时机。方法:将24只新西兰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20%的甘露醇制作静脉留置针动物模型,两组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30 min及输注甘露醇时外敷虎杖膏,在连续给药5 d后通过肉眼观察及光镜下分析评价各组静脉及周围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较实施防护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耳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炎细胞浸润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甘露醇前30 min实施虎杖膏外敷是预防浅静脉损伤的最佳防护时机。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抗氧化、抑制纤维化等作用。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早期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于兔耳腹侧面切除全层皮肤及软骨膜建立瘢痕模型,造模后28d,分别在创面瘢痕内注射0.05,0.1,0.2m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或生理盐水,每周注射1次,共3周。结果与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3周,兔耳瘢痕增生较轻,瘢痕厚度变薄;苏木精伊红染色见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减少,血管数目减少;Masson染色检测见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分布面积减少;电镜下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体积相对变小。说明早期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耳瘢痕增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是否可成为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新西兰雄性兔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新西兰兔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分为4组,每次给予阿霉素2 mg/kg,每周1次,根据给药周数不同,分为1周组、2周组、4周组和8周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以及E峰和A峰比率,血清NT-proBNP浓度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心肌光镜Billingham评分和电镜检查评价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结果:8周组新西兰兔LVEF、FS以及E/A比率均下降(P<0.05),4周组新西兰兔心肌病评分高于对照组、1周组和2周组(P<0.05).八周组新西兰兔心肌病评分高于其余各组新西兰兔(P<0.05).心肌电镜检查结果证实二周组、四周组和八周组新西兰兔心肌损伤.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相比,二周组、四周组和八周组新西兰兔血清NT-proBNP浓度均明显上升(P<0.05).通过相关分析提示血清NT-proBNP浓度与阿霉素累积剂量及心肌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浓度可能是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较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炎症反应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特性。然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损伤血管炎症反应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核转录因子κBp65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与内膜增殖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制作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兔模型36只,随机分成2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球囊损伤后接受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照组球囊损伤后接受等量的PBS液注射。造模前和细胞移植后7,14,28d分别抽取外周血,ELIAS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质量浓度;细胞移植后14d取血管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测定局部组织核转录因子κBp65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细胞移植后28d对血管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后14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损伤血管局部核转录因子κBp65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细胞移植后7,14,28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质量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细胞移植后28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中膜面积及血管狭窄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抑制损伤血管核转录因子κBp65活性,减轻炎症反应进而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对抑制损伤血管新生内膜的增殖可能发挥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2只,治疗组术前腹腔注射红花黄色素10ra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d,连续7d。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48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3组脑梗死率、脑组织含水率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率(86.2±5.9)%较假手术组(73.7±4.1)%明显增加(P〈O.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0.4)分、脑梗死率(8.6±3.2)%、脑组织含水率(79.1±5.0)%均较模型组(3.4±0.6)分、(13.9±4.5)%、(86.2±5.9)%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MDA、NO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O.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MDA、NO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O.05),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能通过降低脑组织中MDA、NO水平,升高s0D水平而发挥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兔血清CK-MB 浓度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EPO 对兔心肌I/R 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6 只,随机分为I/R 组和EPO 组.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兔I/R 模型.EPO 组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同时经耳缘静脉注入重组EPO,I/R 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检测指标:(1)分别于缺血前5 min、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 和再灌注180 min 检测血清CK-MB 浓度.(2)再灌注180 min 时取缺血区心肌组织,检测凋亡指数.(3)制作心肌组织标本,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血清CK-MB 浓度随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前一时间点比较,P <0.01);缺血前EPO 组与I/R 组血清CK-MB 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再灌注180 min 时,EPO 组血清CK-MB 浓度均显著低于I/R 组(均P <0.01).与I/R 组相比,EPO 组的缺血区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 <0.01).结论 EPO 对兔心肌I/R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稳定心肌细胞膜结构,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分析内皮祖细胞对急性肺损伤兔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96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BC组,16只)、空白对照+内皮祖细胞治疗组(BC+EPC组,16只)、急性肺损伤组(ALI组,32只)、急性肺损伤+内皮祖细胞治疗组(ALI+EPC组,32只)。ALI组和ALI+EPC组兔注射乳化油酸建立模型,造模成功后0.5h,ALI-EPC组和BC+EPC组各注射约10^6个内皮祖细胞的PBS液。所有实验动物予注射乳化油酸前(哪及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后0.5h(T。)、6h(T2)、12h(T3)、24h(T4)、48h(T5)分别监测氧分压(PaO2)。ALI组和ALI+EPC组兔在T2至T5,BC组和BC+EPC组在T4至T5时间点分别处死8只兔,比较各组兔的肺湿干重比值、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LPI)、肺泡病理评分(DAD)及组织病理检查在实验前、后的变化。结果ALI+EPC组BALF蛋白含量在T2至T5时均较ALI组显著降低,氧分压、肺湿干重比值与LPI在T3至T5时与AL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AD评分仅在T4和L时较ALI组显著降低(P均〈0.05)。而BC组与BC+EPC组各指标在各时间段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5时,ALI+EPC组病理图中炎症细胞及蛋白质渗出较Au组明显好转。结论 内皮祖细胞可以改善急性肺损伤兔肺的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