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脑白质高信号(WMH)在老年人群中常见,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影像学指标,并且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尚缺少有效治疗方法逆转WMH状态,因此预防或识别WMH进展尤为重要。本文从临床意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类及病理机制、防治措施方面对WMH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发生情况,以及脉压差与小动脉硬化型 脑 小 血 管病的关系。 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7 月医院收治的 1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接受头部磁共振( MRI )检查,观察患者脑白质高信号( WMH )发生状况,并采用 Fazekas 视觉评分法对 WMH 进行评分。 完善 24%h 动态血压检查,记录患者脉压差,按照血压日夜变异情况,将其分为日间脉压升高( PP 日)和夜间脉压 升 高 ( PP 夜 ); 按 照 脉 压 差 大 小 分 为 ≤40%mm%Hg ( PP1 组 )、 41~60%mm%Hg ( PP2 组 )、 61~80%mm%Hg ( PP3 组 )、 >80%mm%Hg ( PP4 组)等 4 个亚组,对比各组 WMH 发生率、 Fazekas 视觉评分、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脑血流( CBF ),并分析脉压差与 WMH 出现率、 Fazekas 视觉评分及 CBF 的相关性。 结果:经 24%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 1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为 ( 52.64±15.28 ) mm%Hg ; 经头部 MRI 检查结果显示, 100 例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中 发 生 WMH%46例,占 46.00% ; 46 例发生 WMH 的患者 Fazekas 视觉评分为( 1.72±0.54 )分;经 24%h 动 态 血 压 监 测 ,结 果 显 示 , PP 日89 例, PP 夜 11 例;两组 WMH 发生率、 Fazekas 视觉评分、 CBF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5 ); PP4 组 与 PP3 组WMH 发生率高于 PP2 组与 PP1 组, Fazekas 视觉评分高于 PP2 组与 PP1 组, CBF 低于 PP2 组与 PP1 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 P <0.05 );经 Pearson 相 关 性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Fazekas 视 觉 评 分 、脉 压 差 与 CBF 呈 负 相 关 ( r=-0.451 、 -0.624 ,P<0.05 ); Fazekas 视觉评分与脉压差呈正相关( r=0.402 , P<0.05 )。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缩小脉压差、强化降压等手段预防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复发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180例首次脑出血后存活患者,随访5年,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8.3%)患者随访中脑出血复发,其中12例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良,3例无高血压但高龄。出血复发最常见的影像学类型为基底核-基底核型及脑叶-脑叶型。15例脑出血复发患者中,6例死亡,5例留有重度后遗症,4例留有轻度后遗症。基底核-基底核型预后较脑叶-脑叶型差。结论脑出血复发临床并不少见,基底核-基底核型及脑叶-脑叶型为常见的影像学类型,血压控制不良及脑淀粉样血管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脑出血复发患者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脑白质高信号(WMH)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WMH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该文主要就WMH形成机制、WMH与认知功能的关系、WMH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WMH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是脑小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WMH的发生主要与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胶原血管病、血脑屏障破坏以及遗传因素有关,而且该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其过去所能提供的临床信息仍然比较有限。而近年来,随着以MRI为代表的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有许多的新技术开始应用到WMH的相关研究。作者着重介绍WMH的在MRI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和90d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5—2016-02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278例s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随机血糖值或空腹血糖值将患者分为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评价入院随机血糖值或空腹血糖值的相关因素,对患者进行90d随访,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合并高血糖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r=0.186,P=0.012)、空腹血糖水平(r=0.135,P=0.043)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正相关,但与患者90d预后不相关(分别r=0.108,P=0.146与r=0.163,P=0.098)。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糖尿病与入院NIHSS评分是sICH患者合并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入院高血糖与sICH患者的神经系统严重程度相关,但与90d预后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脑微出血作为脑小血管病的出血性影像学标志物之一,是指慢性小灶性血液分解产物(主要物质为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脑组织内形成的微小病灶,在磁共振梯度回波序列上呈现低信号。多种病因可导致脑微出血的发生,其中高血压小动脉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是最常见的两种病因,局限脑叶微出血一般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而高血压微出血多位于基底节、脑干或白质。脑微出血可同时增加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尤其在接受抗栓、抗凝和溶栓治疗的患者中,脑微出血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抗栓相关出血风险,但增加的出血风险是否可抵消或超过抗栓所带来的临床获益,目前尚无定论,值得思考和细化研究。此外,在抗栓和出血风险的权衡中,控制其他出血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酗酒、肾功能不全等,也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时,发生症状性脑出血(sICH)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3例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头部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和头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根据S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CMBs组(n=27)与CMBs组(n=56).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危险评分(CHA2DS2-VASc)、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S)等临床资料.记录CMBs的患者的严重程度分级、发生CMBs的部位以及抗凝药的种类、剂量、服用时间等,主要终点事件为口服抗凝药90 d内发生sICH,分析CMBs患者口服抗凝剂治疗的安全性.记录本研究纳入患者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6.9%(14/83).其中,小出血10例(12.1%),包括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痰中带血、便潜血、轻微眼底出血;临床相关非大出血2例(2.4%),包括便血、严重眼底出血;大出血2例(2.4%),为脑出血.2例患者分别于口服抗凝药物后第64天和第82天发生sICH.2例患者的出血部位均与原梗塞部位无关,但出血部位既往均存在CMBs病灶.CMBs组有高血压病病史患者比例高于无CM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是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合并CMBs患者发生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48,95%可信区间0.150~1.344,P=0.032).结论 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患者有较高的CMBs的发生率,高血压病史与CMBs的发生相关.当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患者合并CMBs时,NIHSS评分是sI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玉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76-6976
目的 探讨脑出血复发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180例首次脑出血后存活患,随访5年,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8.3%)患随访中脑出血复发,其中12例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良,3例无高血压但高龄。出血复发最常见的影像学类型为基底核-基底核型及脑叶-脑叶型。15例脑出血复发患中,6例死亡,5例留有重度后遗症,4例留有轻度后遗症。基底核-基底核型预后较脑叶-脑叶型差。结论 脑出血复发临床并不少见,基底核-基底核型及脑叶-脑叶型为常见的影像学类型,血压控制不良及脑淀粉样血管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脑出血复发患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143,高迁移率族蛋白 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 ,HMGA2)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0年 8月~2022年 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 129例 sICH患者作为 sICH组,根据 sICH患者脑出血体积分为小血肿组 50例(n=50,<10 ml)、中血肿组(n=45,10~30 ml)和大血肿组(n=34,>30 ml);根据 sICH患者住院 30天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0,预后不良)和存活组(n=89,预后良好),另选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 1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sICH患者入院 24 h内、健康者体检时血清 miR-143和 HMGA2水平;分析 sICH患者血清 miR-143和 HMGA2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Rankin量表 (mRS)评分间的相关性, miR-143和 HMGA2对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以及影响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sICH组血清 miR-143水平(0.35±0.10 vs 1.03±0.07)降低, HMGA2水平(266.97±79.38mg/ml vs 153.13±40.24mg/m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599,14.618,均 P<0.001)。小血肿组、中血肿组和大血肿组 sICH患者血清 miR-143水平(0.38±0.11,0.34±0.10,0.27±0.09)依次降低, HMGA2水平(212.01±78.72mg/ml,251.62±79.31mg/ml, 368.11±80.44mg/ml)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895,40.424,均 P<0.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血清 miR-143水平(0.30±0.06 vs 0.37±0.12)降低, HMGA2水平(316.81±80.03mg/ml vs 244.57±79.09mg/m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93,4.781,均 P<0.05)。sICH患者血清 miR-143水平与 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r=-0.423,-0.498,均 P<0.001),与 GCS评分呈正相关(r=0.546,P<0.001)。HMGA2水平与 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r=0.875,0.863,均 P<0.001),与 GCS评分呈负相关(r=-0.659,P<0.001)。血清 miR-143,HMGA2及二者联合预测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33,0.811,0.856,NIHSS评分高 [OR(95%CI)=1.968(1.108~3.495)]、 GCS评分低 [OR(95%CI)=1.923(1.043~3.545)]、mRS评分高 [OR(95%CI)=2.130(1.204~3.768)]、血清 miR-143水平低 [OR(95%CI)=2.013(1.120~3.617)]和 HMGA2水平高 [OR(95%CI)=2.330(1.325~4.097)]是 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 P<0.05)。结论 sICH患者血清 miR-143和 HMGA2异常表达与患者出血体积及预后有关,可作为 sICH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就诊的13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脑出血发生次数分为首次脑出血组67例和复发脑出血组63例,测评认知功能,分析影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复发脑出血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首次脑出血组(P0.05)。高年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饮酒、吸烟及出血量≥30 ml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有关(P0.05)。结论:高年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饮酒、吸烟及出血量≥30 ml均会使脑出血所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监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加强患者记忆力、注意力等康复训练,有助于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及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脑白质高信号(WMH)是脑小血管疾病重要影像标记物,发病率高,社会负担重。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索脑深静脉直径与WMH体积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WMH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在T2Flair图像上手动分割WMH,并计算WMH体积。在SWI相位图像上测量丘脑纹状体静脉(TSV),透明隔静脉(SV),大脑内静脉(ICV)的直径。分析TSV、SV、ICV的直径与WMH体积的关系。结果:共117例WMH患者纳入研究,WMH体积3 011.22(2 146.72,4 752.33) mm3,TSV直径1.8(1.68,1.95) mm,SV直径:1.65(1.55,1.76) mm,ICV直径1.77(1.6,1.91) mm。Spearman相关性及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TSV直径与WMH体积负相关(P<0.05)。经年龄、血管危险因素校正,线性回归分析示TSV直径与WMH体积独立相关(P<0.05)。结论:TSV直径与WMH体积负相关,TSV管腔变窄可能为WMH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值得未来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3.
王琦 《临床医学》2006,26(12):75-75
非外伤性脑出血可分为两类:高血压性脑出血、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占绝大多数,病灶大多位于丘脑及基底节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原因包括脑血管畸形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出血等,病灶大多位于脑叶。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在20世纪初就被提出,但与脑出血的关系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重视。CAA好发于老年人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CAA相关性脑出血约占非外伤性脑出血的10%,是老年人群自发性脑出血,尤其是复发性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2000—2005年本院其收治60岁以上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127例,其中手术治疗73例,经病理证实为脑淀粉样血管病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好发于老年人,已成为老年人原发性、非外伤性和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1].CAA约占原发性脑出血的10%[2],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我科收治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病人发生脑出血3次,卧床9年余.现将此病人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自发性脑出血(sICH),是指非外伤(Non-traumatic)引起的颅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的脑出血[1-3]。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30%,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3-7]。血肿的扩大是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发生进展和预后不良的关键性因素[8]。既往理论认为:自发性脑出血的血肿形成是一短暂的过程[9]。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CT、MRI)的发展,这种观点被逐渐否定。本文对近年来关于ICH早期血肿扩大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5T磁共振观察161例脑出血幸存者。根据脑出血的部位进行分组分析(58例脑叶出血,103例非脑叶出血)。结果 88例患者(55%)在脑出血开始时就发现脑微出血(CMBs),76例患者(47%)在随访中发现脑微出血(CMBs)。可以作为预测因子的包括在脑出血开始时发现≥1个脑微出血、陈旧性脑出血。根据脑出血部位分组,非脑叶出血组患者的脑微出血与腔隙状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相关。在脑叶出血患者组中,脑微出血与影像学显示的较大脑出血相关。结论 CMBs的预后和相关因素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BAT评分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sICH患者93例,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对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脑出血患者156例,以发病后12h内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的患者作为早期水肿组,未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改良Rankin评分和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水肿组Rankin评分和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部位为基底神经节、NHISS评分≥14、GCS评分≤8、入院时收缩压≥160 mmHg、入院时舒张压≥100 mmHg、既往高血压会增加血肿周围水肿发生的风险。结论脑出血患者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会增加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诊治时,应谨慎处理血肿周围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颅内出血转化(IC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我科实施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106例,依据是否静脉应用标准剂量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和非替罗非班组,分析2组ICH类型并观察90 d预后转归。结果:106例AIS患者,1例(0.9%)发生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替罗非班组的高血压、吸烟患者显著高于非替罗非班组(P<0.05),而心房颤动患者远低于非替罗非班组(P<0.001);但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sICH)发生率分别为8.5%(5/59)与10.6%(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剂量替罗非班不增加AI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sICH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后发生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预测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于MT治疗前接受MRI检查,并于治疗后24 h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患者ICH。将ICH分为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CH,sICH)和非sICH(无ICH和无sICH)。记录所有患者的MRI数据及临床资料。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T术后发生ICH、sICH预测因素。结果与无ICH组(79例)相比,ICH组(56例)患者具有较高的空腹血糖水平(129.08±18.87与139.77±16.70)、糖化血红蛋白(HbA1c)(5.57±0.34与5.99±0.42)及DWI梗死体积(20.28±26.30与5.99±0.42),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974,P<0.001;t=-6.421,P<0.001;t=-2.970,P=0.004)。sICH组(18例)患者DWI梗死体积(52.21±50.23)明显大于非sICH组(117例)(24.28±2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7;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糖(r=0.554;P<0.001)、HbA1c(r=0.450;P<0.001)、DWI梗死体积(r=0.309;P<0.001)与ICH呈正相关;DWI梗死体积(r=0.234;P=0.006)与sICH呈正相关。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OR(95%CI):1.233(1.139~1.335),P<0.001]、HbA1c[OR(95%CI):39.121(7.537~203.052),P<0.001]、DWI梗死体积[OR(95%CI):1.025(1.006~1.044),P=0.009]为预测卒中MT术后发生ICH的独立预测因子;DWI梗死体积[OR(95%CI):1.018(1.006~1.030),P=0.004]为预测卒中MT术后发生sICH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综合评估空腹血糖、HbA1c、DWI梗死体积可以有效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T术后ICH、sICH的发生,可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